|
楼主 |
发表于 2005-7-11 04: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序文作者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他们最早一份谱序作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7),为九世孙维政所撰。如果杨善桢确实是唐朝贞观二年(628)来到开善,怎么间隔将近860年才繁衍九代人,平均每代约需100年!另一方面,所谓“稽查县、乡两志和廖氏族谱,俱载雷同”,亦是值得推敲的。我们查阅了乾隆三十四年所修的《泰宁县志》,里面没有只字提到杨、廖二姓与开善的事迹。至于《开善乡志》,那是1986年才编纂出来的,显然不能作为历史留存的史料来看待。《廖氏族谱》已经在前面引用过,这里不再赘文。不过要说明一点,杨姓这次修谱确实是在查阅《廖氏族谱》之后才修改过来的。各个宗族之间相互参照谱牒,共同构建所在地的早期历史,这是开善历史故事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再进一步说,既然廖姓和隆兴杨姓都说他们的祖先早在唐初就来开善,那么,是否可以确认开善的开发早在唐朝初年就开始?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查阅《新唐书》、《旧唐书》,里面根本没有记载唐太宗派遣廖轮、董钊及杨胥公父子到九峰山镇压高寇之事,甚至连点滴的线索都找不到,如果说廖、杨二将军确实是唐朝大将,并且因为平寇受到唐太宗的赏识,这样的大事两唐书是不会不记的,地方史志也不可能毫无反映。况且,福建在隋唐时期还处在开发的初期,朝廷怎么会注意远在深山野岭之中的“葫芦二洋洞”?因此,有关杨、廖二姓早期开基的故事只能算是一种传说。而这种口头传说经过世代相传至清代才被普遍载入族谱,但说法不一;民国初年已开始出现统合;最近十几年又进一步被完善起来。
其实,一个宗族的开基故事里有多少真实成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被载入了族谱,变成文本资料,而这些文本资料就具有某种权威性,往往成为人们引用的依据。我们在乡村作调查,经常会碰到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献资料。其实从它们的实质来说,并没有多少区别。不管是口头的还是已经变成文字的,都是当地民众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是普通百姓诠释历史的一个结果。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民间的历史创造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对于当地居民产生着怎样的影响。
如今我们一来到开善,很容易就听到上述故事。人们并不怀疑有些情节是出于虚构,而把它完全当作信史来看待,就像相信有的神明会显灵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从它的塑造过程看,有两点是引人注目的:一是强调开基的时间早在唐朝初年;二是杨、廖两姓的祖先都是大将军,是奉朝廷之命前来剿寇才驻扎下来的。这样人们就很容易把本地的历史与“国家”挂起钩来,使地方边陲与中央朝廷建立起联系。这样的故事不断在人群中间流传、加工,年复一年,甚至诉诸文字,它的“真实性”就更加牢不可破。它成了当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基本观念。人们通过它来解说早期历史,塑造本地文化形象,增强向心力和认同感,同时借此来确立早期宗族的历史地位。
二、迟到的宗族及其文化资源
如果说杨、廖二姓是最早来到开善的,可以算是土著,那么迟到的宗族如何进入这个土著社会,与早期的宗族相结合,进而创造出当地的文化传统,就成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开善上保现有杨、廖、江、伍、余、张、李、林等姓,其中江姓人口最多,且聚居于儒坊尾这个中心地带(乡政府所在地),历史上出过不少文人;而伍姓人口相对较少,但文化也很发达,明清时期开善唯一一个举人伍宁(明永乐十二年入仕)即来自这个宗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