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 ... content_4520471.htm
來源:梅州日報 編輯:魏曉航
自6月11日以來,我市持續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部分山區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壓倒民房,興寧、五華各有一名男童因此不幸夭折,另有一些群眾受傷。
五華縣孔目村一魏姓人家日前的遭遇很有代表性。這個家看上去已經致富了,兄弟倆就在村裏一處山坡建起了一排磚混結構的新房。這樣的房子雖然堅固,但面對山體滑坡同樣不堪一擊:突如其來的山泥在瞬間衝垮了靠山一面的墻壁涌進房間,床上三名四歲至十多歲的堂兄弟中,頭靠裏、向著山的男童當場不幸遇難,另兩兄弟因為頭向外,一個砸斷了腿、一個全身多處受傷,但還算撿回一條命。
客家人向有“無客不居山”之說,圍龍屋一般都建在背靠大山、門迎江湖的地方。現在梅州農村新建房屋同樣喜歡靠著山,依山而建;沒有合適的平地,就選個“風水好的地方”斬山辟穀弄塊平地來,建成的房子就像是一枚楔子釘在山體裏。這樣的房子雖然有“特色”,但卻不安全:一旦雨量大而持久、山體被水浸潤時間過長,屋後的山就有可能出現山體滑坡或泥石流,而這些房子就首當其衝。
一直以來,農村建房都比較分散,缺乏系統、科學的統一規劃,東一家、西一戶,不僅佔用大片土地,而且對地質環境沒有安全評估。有些地方甚至整個村的房屋都建在溶洞上,雖然建房之初地質看上去比較穩固,但一旦地質結構出現改變,地陷、地裂隨時出現,農民的生命就直接受到威脅;對山體滑坡總是沒有提高警惕;設計當然更談不上,除了一些簡單的、常規的結構設計,安全性幾乎考慮不到。特別是在比較貧困的地區,常常可以看到僅用泥磚堆起來的房屋,來個3級地震就能把房子晃倒。
如果說這是因為農民囿於認識、在建房時考慮不周的話,那麼,幫助農民提高認識、直至幫他們遠離“險境”,就是當地黨委、政府的責任感與能力的綜合體現。這並不是說要由政府統一幫農民規劃建設新村,那樣做不符合我們的實際。但我們應該能夠對自己生活的地方進行足夠的地質調查,對地質狀況有個清楚的認識,使我們的房子不至於建在溶洞上,同時遠離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脅;我們應該能夠對農民進行更多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安全技巧,採取更多的安全措施。(無翅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