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82|回复: 5

【转帖】客家话来创作流行歌曲时应该怎么样才更贴切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7 0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guhakka.com/bbs/disp ... p;skin=0&page=1

主贴(蝶恋花):
以下是我和客家才女"雨后梧桐"的聊天记录.希望抛砖引玉,大家都来讨论一下.

(2005-06-08 22:22:04)   ※蝶恋花※
客家话来创作流行歌曲的话,比普通话来创作歌曲的词汇量感觉比客家话要丰富很多....

  
(2005-06-08 22:22:23)   梧桐
没看明白.句子太长.
(2005-06-08 22:22:35)   梧桐
一句话,你的感觉是普通话词汇多还是客家话?
(2005-06-08 22:24:20)   ※蝶恋花※
是在.普通话无论哪方面都比较丰富的,而客家话尤其是在表达感情方面比较缺乏的.
  
(2005-06-08 22:24:34)   ※蝶恋花※
爱情方面更是突出了.
  
(2005-06-08 22:24:43)   梧桐
未必
(2005-06-08 22:25:39)   梧桐
歌词的最大特别就是以口语入歌,上口,贴近生活
因为平时习惯了普通话的行文方式,所以一下子感觉用普通话表达比较快
(2005-06-08 22:26:01)   梧桐
那些阿婆年轻时唱山歌用什么话?难道她们懂普通话?
(2005-06-08 22:26:08)   梧桐
只是习惯问题
(2005-06-08 22:47:35)   ※蝶恋花※
梧桐 22:26:01
那些阿婆年轻时唱山歌用什么话?难道她们懂普通话?

她们在唱山歌的时候是比较通俗的那些客家话来唱的.但是并没有像普通话的那些比较华丽的词藻来装饰的.
  
(2005-06-08 22:49:33)   梧桐
你听起来像是华丽的词汇,但那只是你觉得.记住,以口语入词是歌词的一大特点.
(2005-06-08 22:49:56)   梧桐
要俚而不俗
(2005-06-08 22:52:22)   ※蝶恋花※
所以要填好客家流行歌曲的话,就需要对那些客家山歌比较熟悉,对那些客家话的歇后语比较熟悉,这样创作出来的客家流行歌曲才会更搞笑,更贴切生活的.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的.
  
(2005-06-08 22:52:59)   梧桐
这是一个方面
(2005-06-08 22:53:16)   梧桐
但是,感受生活也很重要
(2005-06-08 22:53:22)   梧桐
要跟得上时代
(2005-06-08 22:53:45)   梧桐
贴近生活,才会受欢迎
(2005-06-08 22:53:55)   梧桐
其实我只会说,还做不到.呵呵
(2005-06-08 22:54:01)   梧桐
我周围都是讲白话的人
(2005-06-08 22:54:33)   ※蝶恋花※
所以对客家山歌我并不赞同一棍子打死,全部否定的,虽然它的那些调我听了比较难受....但里面的很多内容和思想是很有警世作用的.
  
(2005-06-08 22:54:33)   梧桐
是的
(2005-06-08 22:54:47)   ※蝶恋花※
我周围的也是白话的呀.


回贴(蝶恋花):

而且感觉客家话的音是比较短促的,不像普通话那样可以拉长音的.

回贴(月光华华):


客家话的艺术魅力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发现发掘,现在我们这样的客家青年总有一种错觉,就是客家话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有意接受客家文化教育所致,也说明了我们缺少了客家文化的浸濡。

客家歌曲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大家重新回到客家文化氛围的最好途径 。通过一些文学功底和音乐功底强的人共同来创作,进而推广之,客家流行歌曲 就一定能得到客家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认同。


回贴(雨后梧桐):

以下是引用蝶恋花在2005-6-8 23:06:08的发言:
[而且感觉客家话的音是比较短促的,不像普通话那样可以拉长音的.]




方言,都保留了一些古音.最明显的是入声字,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字.广州话有八个(也可以说是九个)音调,客家话有六个声调.


由于方言保留的这些古音,造成了对谱曲者的要求更加的高.这就涉及到客家人社区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国家一级作曲家黄有异老师)经常强调的"倒字"现象.比如把"社区"的音高谱成了"舍去",那么,就令人根本听不明白唱的是什么.





所以在社区和电台互动的时候,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嘉宾(一下子记不起来是颜志文老师还是谁了)说过,客家歌曲,最好是先有词,再谱曲.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避免"倒字"了.如果先有曲再填词,难免会一不小心填出让人听不懂的词(即"倒字").依声填词,要有很过硬的功夫(惭愧,这功夫,梧桐还不具备).宋代的柳永就是一个精通音律的词人,所以他填的词特别受欢迎并且能够流传至今.昔对比现在,他们那个朝代的曲谱已经失传,但他的词照样很受欢迎,因为很有韵律感.那就是真功夫.


记得黄有异老师说过,把歌词念它一百遍,再安排一下节奏,再加点夸张,就基本上可以谱出曲子来了,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就是这么谱出来的.当然,谱曲并不是这么简单,像"校长"说的,拿到一首歌词,首先要体会词的意境(这个问题就此打住,再说下去梧桐也说不清楚了.呵呵).回到黄老师说过的话上,我们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唱歌就是说话,唱歌就是倾诉,你想对人家说什么,表达什么就唱什么出来.(当然,这只是梧桐的一丁点个人理解.)





我们再回过头来回忆一下那些老人家唱的山歌,我们不难发现,她们其实就是在聊天.一问一答,唱了一晚上的山歌就等于聊了一晚上的天.那就是活生生的生活语言.再说到曲调,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山歌大师汤明哲的一种调子,那就跟说话差不多,然后再把尾音拉长,加些装饰音,让人听起来有一种悠扬的那种"绕"的感觉.





为什么那些农村妇女唱山歌时,声音可以拖得那么长,听起来那么"尖"?入声字要想拉长音是很难很难的,我没试过,不知道有没有人试过把入声字拉长声音的?比如"白"字,谁能拉长音?不要说唱,就是说都很难.所以,作词时就要注意了,以平声结尾是比较理想的,以仄声字结尾,作曲时就加大了难度了.以平声字结尾,可以很随意地拉长韵尾(客家话讲把声尾拖长),那样就很好听了.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说清楚没有.毕竟梧桐也不是学这些的,也只能以自己的理解稍微说一下个人看法.欢迎更多的朋友一起来讨论.


回贴(阿鲁):

我也赞同蝶恋花客家话没有普通话词汇多的观点.感觉客家话都是比较通俗的,都是日常生活交往用语,没有像普通话那样多的成语啊歇后语啊这些让人听了就感觉有深度的词汇.广府话情况更甚,听来听去好像他们都用的是那几个词.

当然客家话的歌就是要有自己方言的特色的,像我奶奶就非常多教导我的歇后语,什么“观音菩萨,年年十八”、“一条竹篙打死一船人”、“屎出盏来挖屎冈”等等很多经典的很搞笑的可惜我都忘了,我父亲都不会,我就更不会说这些话了。所以搞客家歌词创作还是要那些像我奶奶一样一生只会说一种语言很专的那种效果才好一点。


回贴(雨后梧桐):


以下是引用啊鲁在2005-6-8 23:47:49的发言:
[我也赞同蝶恋花客家话没有普通话词汇多的观点.感觉客家话都是比较通俗的,都是日常生活交往用语,没有像普通话那样多的成语啊歇后语啊这些让人听了就感觉有深度的词汇.广府话情况更甚,听来听去好像他们都用的是那几个词.

当然客家话的歌就是要有自己方言的特色的,像我奶奶就非常多教导我的歇后语,什么“观音菩萨,年年十八”、“一条竹篙打死一船人”、“屎出盏来挖屎冈”等等很多经典的很搞笑的可惜我都忘了,我父亲都不会,我就更不会说这些话了。所以搞客家歌词创作还是要那些像我奶奶一样一生只会说一种语言很专的那种效果才好一点。]


习惯问题罢了.也许那些北方人还觉得我们南方方言比较有深度呢.

其实,普通话的歌也是口造就的.

好像听谁说过有人说客家话是"雅音"?

前面也说到过,以口语入歌,才更能为老百姓所接受.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填的词,以宋词格律去填的显得很"深"的词就引不起作曲者的乐思,我很随意写出来的,有生活的词,校长很快就谱出曲来了(几乎是一看到词他就有了旋律).这就是"有深度"和"没深度"的结果了.

宋词,开始叫做"曲子词",就是和乐而歌的诗.后来,由于曲谱的失传和文人墨客的参与,词慢慢脱离了曲,从音乐文学变成了"案头文学"(基本上的词都只能看,不能唱了.).那就是"浅"和"深"的区别.宋词,也用了很多当时的口语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看不出那是口语罢了.聂胜琼的一首词里面有一句"别个人人第五程"这里的"人人"就是当时的口语,意思也和我们今天的不一样.


回贴(蝶恋花):

普通话是结合了各地方言上的优点,吸收了很多方言上的特点.

比如:BUS公共汽车,白话里叫"巴士",结果白话反哺了普通话,被普通话给吸收过来了;还有就是"埋单(付帐)",普通话也是吸收了进来了,从白话被普通话吸收一些词汇来看,普通话的确是包容了很多方言上的优点了.

我再举个例子:如果要是你来夸奖一个女孩子长得很好看的话,你用普通话来夸奖她可以形容得很具体的,但客家话的话,我就只能想到"细妹,你生得好标致呀!"这几类的句子了...想不到其它的词汇来形容了.感觉比较空洞一点.

回贴(月光华华):

以下是引用蝶恋花在2005-6-9 0:35:10的发言:
[普通话是结合了各地方言上的优点,吸收了很多方言上的特点.

比如:BUS公共汽车,白话里叫"巴士",结果白话反哺了普通话,被普通话给吸收过来了;还有就是"埋单(付帐)",普通话也是吸收了进来了,从白话被普通话吸收一些词汇来看,普通话的确是包容了很多方言上的优点了.

我再举个例子:如果要是你来夸奖一个女孩子长得很好看的话,你用普通话来夸奖她可以形容得很具体的,但客家话的话,我就只能想到"细妹,你生得好标致呀!"这几类的句子了...想不到其它的词汇来形容了.感觉比较空洞一点.]

帅脑,你也还系得人惜啊

回贴(雨后梧桐):

<<细妹恁靓>>唱个系乜个?用个系乜个话?

语言都系平等个.

歌词,就系爱多用口语,正会受欢迎并且流传,流行.口语,客家话,一出世就讲个,还会比唔过后来学个语言个词汇量?


回贴(火德):

口语?我发现现在还在流行的粤语歌,“说的是一套唱的又是另一套”。早期的粤语歌,我印像最深的是许冠杰的那些老歌,如《半斤八两》,完全口语的。越到后来,创作出的粤语歌都是书面语了。他不是佢说他,看不说睇说看或望,乜嘢不说说什么,边斗不说说哪里……。反正我认识的很多闽南人,粤语歌唱的蛮不错的,字也很标准,可惜叫他们听和说粤语就不行了。因为粤语歌书面语和口语不一致。

客家歌,现在听到的口语的倒是很多,词汇也蛮丰富啊,一点也不比用普通话词唱的粤语歌,以及普通话歌逊色。

只是我们接触的客家歌太少,可以说都是只限于网络,不能去*TV卡啦OK一番。

方言就是方言,客家方言不能用普通话来表达,哭就说“叫”,不说“哭”,同样,普通话也不能把哭说成“叫”。用“转”比用“回”,用“嬲”(或“嫽”)比用“玩”好多了。

客家方言,普通话,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啊!只是如今客家方言上不得学堂,导致好多客家人(包括我)客家词汇说得不全了,有的本来是有音和词,因为没有锻炼机会,经常到用时一时想不起来,或根本就不懂。如,我身边好多客家人不懂说“黑龙江”,都说成了“乌龙江”,因为客家话里“黑”就说“乌”。不过“黑”是有音的,读入声het5(大部分客家话六个音中的第五声),不常用导致好多人不懂得用而已。我本人倒是很早就会这个音了,这是在书本上学来的。

回贴(月光华华):

以下是引用hd136302在2005-6-9 23:46:34的发言:
[口语?我发现现在还在流行的粤语歌,“说的是一套唱的又是另一套”。早期的粤语歌,我印像最深的是许冠杰的那些老歌,如《半斤八两》,完全口语的。越到后来,创作出的粤语歌都是书面语了。他不是佢说他,看不说睇说看或望,乜嘢不说说什么,边斗不说说哪里……。反正我认识的很多闽南人,粤语歌唱的蛮不错的,字也很标准,可惜叫他们听和说粤语就不行了。因为粤语歌书面语和口语不一致。

客家歌,现在听到的口语的倒是很多,词汇也蛮丰富啊,一点也不比普通话逊色。]



是啊,很多已经就是普通话的文字写出来后直接按字照念的了。

回贴(雨后梧桐):
呵呵~~~

乌龙江.好玩

所以说,就是习惯问题罢了.

那些现代白话流行歌,我爸爸一听就说那些人把头发染得"鬼一样"在上面念书


回贴(阿鲁):

以下是引用hd136302在2005-6-9 23:46:34的发言:
[口语?我发现现在还在流行的粤语歌,“说的是一套唱的又是另一套”。早期的粤语歌,我印像最深的是许冠杰的那些老歌,如《半斤八两》,完全口语的。越到后来,创作出的粤语歌都是书面语了。他不是佢说他,看不说睇说看或望,乜嘢不说说什么,边斗不说说哪里……。反正我认识的很多闽南人,粤语歌唱的蛮不错的,字也很标准,可惜叫他们听和说粤语就不行了。因为粤语歌书面语和口语不一致。

客家歌,现在听到的口语的倒是很多,词汇也蛮丰富啊,一点也不比用普通话词唱的粤语歌,以及普通话歌逊色。

只是我们接触的客家歌太少,可以说都是只限于网络,不能去*TV卡啦OK一番。

方言就是方言,客家方言不能用普通话来表达,哭就说“叫”,不说“哭”,同样,普通话也不能把哭说成“叫”。用“转”比用“回”,用“嬲”(或“嫽”)比用“玩”好多了。

客家方言,普通话,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啊!只是如今客家方言上不得学堂,导致好多客家人(包括我)客家词汇说得不全了,有的本来是有音和词,因为没有锻炼机会,经常到用时一时想不起来,或根本就不懂。如,我身边好多客家人不懂说“黑龙江”,都说成了“乌龙江”,因为客家话里“黑”就说“乌”。不过“黑”是有音的,读入声het5(大部分客家话六个音中的第五声),不常用导致好多人不懂得用而已。我本人倒是很早就会这个音了,这是在书本上学来的。]


白话歌里最近有句叫什么“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听了真的叫人想呕,可有些说白话的人却听得很陶醉。什么烂歌词啊,要不就大俗要不就大雅,可这个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烂”字。像以前的白话老歌歌词多好,现在的就不上档次了。

客家词汇确实是有危机了,一代不如一代。更搞笑的是,韶关不是有个乳源县吗,一开始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来说。客家话“乳”跟“奶”没有区别的。所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了。惭愧~~


回贴(雨后梧桐):

乳源

豆腐乳里面那个乳字你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乳源的乳字

也可以说nen4源

回贴(蝶恋花):


以下是引用雨后梧桐在2005-6-10 13:38:21的发言:
[乳源

豆腐乳里面那个乳字你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乳源的乳字

也可以说nen4源]

豆腐乳涯太家兴宁介里是读成"豆腐衣"既.


我们在平时读到这个"乳"字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读法:


一种是直接读"RU",普通话的说法;


二;是读成客家话里的"奶"Nain4


对了.随便想起了以前就想问的一个问题了:

既然我们客家话是中古汉语来的,"活化石",那么,我们客家话平时说的"你"应该是写成"尔"才对吧?而且好像我觉得我们客家话里的"尔"跟"你"是同音.

还有就是客家话里的"我(涯)"我怀疑是从"俺"里头借音分化出来的.因为我们客家人的祖先是在中原河南,陕西一带的.那里的人都是自称"俺"的."俺"和"涯"都是音很近的.而跟普通话里的"我"天差地别的.

不知道有哪位强人来指点一下吗?

回贴(月光华华):
客家话里,你,汝,尔都同音,我也觉得是同源,还有一个伲字,都是你的意思


涯和俺无疑是同源,按严老师推断,这都是"我"字发展而来的.


回贴(火德):

你字,不同地方客家话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就是说“你”[ni2](第二声),有n声母,这和梅州不一样。


回贴(月光华华):

以下是引用hd136302在2005-6-14 20:36:31的发言:
[你字,不同地方客家话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就是说“你”[ni2](第二声),有n声母,这和梅州不一样。]

这个我和你一样,在我们老家兴宁,汝是阴平,你、伲是阳平,尔是上声,但都是读成ni,仅仅是声调不同。综合各个地区,我觉得无论差多远,统一成你或汝是可以的。

[ Last edited by huangchunbin on 2005-6-17 at 12:5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2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17: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砖家哦:D:D:D:D:D

客家歌曲要朝普通话歌曲发展才有出路。不要局限于客家方言中,像廖芬芳婶婶一样利用客家这一条件走出去。:D:D:D:D:D:D:D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 0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商的考量
確實要兼顧一下市場性
相信會更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 1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话要生存就必须要发展啊。客家话可以借鉴普通话甚至外语的词汇啊,粤语就是这样做的啊:shy: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 03: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音樂肯定會如同早期
台灣的台語歌詞
包含旋律
往國語風格邁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