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红色旅游区革命史迹游主要景点有:
福建苏区首府-长汀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和国闽籍将军陈列室、瞿秋白烈士光辉业绩陈列室、瞿秋白就义地与瞿秋白烈士纪念陵园、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合葬墓、杨成武将军纪念广场、杨成武将军故居、傅连暲将军故居、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及毛泽东和朱德和陈毅旧居-辛耕别墅、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旧址及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中央红色医院旧址-汀州福音医院、福建省总工会旧址及刘少奇旧址-张家祠、福建省委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旧址-朝斗岩寺大雄宝殿、中央红军九军团长征出发地-中复村观寿公祠、沿韩江到汀江从汕头至长汀进入中央苏区腹地的千里红色交通线-汀江码头遗址、汀州老古井旧居、福建省军区旧址及罗炳辉和叶剑英和谭震林旧居-师福村赖姓私宅、共青团福建省委旧址、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闽西工农银行旧址、中国共产党兆征县委及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刘氏家庙、瞿秋白同志被囚处、何叔衡殉难地及何叔衡烈士纪念亭、张赤南烈士纪念碑、方方纪念馆、项南同志雕像广场、“红旗跃过汀江”遗址-水口汀江码头、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红军入闽第一次胜仗纪念地-长岭寨战斗遗址、红军长征出发前最后一战-松毛岭战斗遗址、红军入闽首战胜利万人祝捷大会会址及红军“汀州整编”遗址-南寨广场、抗战时期厦门大学旧址、钟池将军墓、辛亥光复汀郡烈士墓等;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汀革命旧址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内。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9年3月至1933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同志先后到长汀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了红色政权,并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红色小上海”之称。
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旧址(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府试院)、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氏家祠)、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等6处。
中央红色医院旧址,原为汀州福音医院,兴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7幢依地势布局的土木结构平房组成,是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西式医院,毛泽东、罗明等曾在此治病休养,期间先后举办了“中央看护学校”、“红色医务校”,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医生和护士。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原为辛耕别墅,土木结构,坐西向东,由门面、庭院、前后厅、和两侧厢房组成,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设此时,毛泽东、朱德分别住在后厅的左右厢房。1929年3月20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决定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旧址,原为中华基督教堂,砖木结构,坐西向东,前为礼拜堂,后为楼房,右边是横屋。1932年初中国共产党闽粤赣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决定将中国共产党闽粤赣省委改称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设此。同年4月2日毛泽东等在此召开红军东路军军事会议,部署攻打漳州。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明清两代的汀州府试院,后改为龙山书院、汀郡中学,土木结构,坐北向南,由门房、宽大的庭院、庭院两侧的平房和正中厅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1370平方米。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重檐歇山顶。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并于此内办公。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原为张氏家祠,砖木结构,坐西向东,由门厅、两廊、大厅、后楼等组成,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刘少奇曾住此后楼。汀州市总工会在此成立。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原为云骧阁,始建于宋代,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坐东向西,土木结构,2层楼房,重檐歇山顶。1929年3月中旬,红四军在此召开长汀县各界代表会议,成立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
1988年1月13日,长汀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汀革命旧址保护范围:
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东至县民政福利厂及东后巷32号,西至老古井巷,南至门前巷道,北至院后巷道;
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东至苍下巷及民房和大众影院隔墙,西至人民影院及长汀一中隔墙,南至门前兆征路,北至朱子祠及“省苏”招待所北后墙皮;
福建省总工会旧址,东至水东大街,西至汀州镇中心幼儿园及人民巷11、12号,南、北皆至旧址与民房隔墙;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东、西、北皆至旧址与汀州镇隔墙,南至汀江巷;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旧址(中华基督教堂),东至人民巷,西至汀江河,南、北皆至旧址与民房隔墙;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东至汀江河,西至乌石巷,南至旧址与民房隔墙,北至旧址与县自来水公司隔墙。
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在长汀县城罗汉岭,1951年在瞿秋烈士就义地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1982年重修,1985年又重建。碑总高30.59米,碑名为陆定一所题,碑文由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撰写敬立。碑座下分四个层次设平台,周围不坪地,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坪地上建有方形、六角形几处花池。六角形花池中央,为瞿秋白就义处,旁有瞿秋白烈士事迹陈列室。1985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临时省委反第四次“围剿”紧急会议旧址-朝斗岩
福建临时省委反第4次“围剿”紧急会议旧址-朝斗岩,在长汀县城南郊,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196平方米。1933年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福建临时省委在此召开反第四次"围剿"紧急会议,作出《关于执行中央局"关于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决战前的党的紧急任务"决定》。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1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斗岩位于长汀城南1.5公里山麓,因山有一巨石,面朝北斗而得名。此处古为长汀八景之一。从山麓沿石阶而上,过半山的“兆手泉”,不远即可见“朝斗烟霞”的门额。建于明代的水云庵,位于山岗的最高处,殿内有一反坐菩萨。有联曰:“问菩萨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头”。殿右数十步有驼风亭。殿后有一石洞,可纳十数人,内供有石雕弥勒佛,洞顶水珠终年滴在石佛身上,故又俗称“雨漏佛”。1933年,福建省委在朝斗岩佛殿内,召开了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朝斗岩下南寨广场,是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召开万人大会的广场。翌年红第三、第四、第十二军即在此进行“南寨整编”。
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南山中屋“观寿公祠”
1934年,“观寿公祠”座落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屋村。
清初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314平方米,砖木结构,厅堂式建筑。
1934年9月,国民党为"围剿"苏区,向中央苏区东大门松毛岭发起猛烈攻击,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近万名闽西地方武装为保卫苏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浴血奋战,指挥部设于此。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等在观寿公祠前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保护范围:东至松毛岭,西至南田径,南至长窠头,北至黄家庄。
五、长汀县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何叔衡烈士纪念亭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1918年4月,参加了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并被选为执行委员长。1921年7月,何叔衡和毛泽东一起,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贡献。
1927年马日事变后,根据党的指示,他离开湖南,前往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毛泽东、谢觉哉、恽代英、熊瑾玎等筹办了“聚成印刷公司”,何叔衡任经理,以对外公开营业作掩护,秘密为党印刷文件和刊物。1928年,53岁的何叔衡去莫斯科学习。1930年7月回国,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何叔衡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监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内务部人民委员等职。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何叔衡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党派人护送何叔衡和邓子恢、陈潭秋等转移。夜间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的一个村庄休息时,不幸被敌人包围。情况非常危急。同志们向山上撤退。何叔衡已是六十岁的老人,行走很吃力,敌人又已经迫近。他怕拖累其他同志,在最近一处悬崖对同志们说:“我不能走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说罢,纵身坠崖,壮烈牺牲。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缅怀我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何叔衡烈士的丰功伟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64年1月7日,中国共产党长汀县委和长汀县人民委员会在当年何叔衡同志壮烈牺牲的长汀濯田镇水口梅迳村殉难地立碑纪念,碑高2.5米,正面镌刻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何叔衡同志死难处”,随后又在这里建起何叔衡烈士纪念亭,原碑也迁至纪念亭中,并在碑背面镌刻何叔衡烈士生平业绩,表示对烈士的永久纪念。血染杜鹃红,每年清明期间中小学师生和干部群众都会高举红旗络绎不绝地前来这里瞻仰祭扫,深切缅怀何叔衡烈士丰功伟绩,颂扬他当年不畏强敌、视死如归、血染山崖护战友的伟大革命精神。
六、中央苏区时期 长汀的十个第一
●红军在长汀中复村迈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
●红军入闽第一仗——长岭寨战斗;
●红军第一个军团建制——红一军团在长汀成立;
●中央苏区第一次创设了市级苏维埃政府——汀州市;
●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
●中央苏区第一个红色医院——福音医院;
●红军第一次在长汀统一了红军军装;
●红军第一次在长汀发放了军饷;
●中央苏区第一批国营企业——中华贸易公司、中华纸业贸易公司、红军斗笠厂、红军被服厂等在长汀成立;
●中央苏区第一支赤卫队——长汀赤卫队。
(长汀网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