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64|回复: 3

发展中的侨乡学校梅县松南中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6 0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中的侨乡学校梅县松南中学

梅县松南中学

梅县松南中学是一所有92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的办学过程曲折而复杂,它的前身为溪南中学。溪南中学创办于1956年秋。溪南中学的前身是溪南公学。
松南的各村庄继承了中原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旧时,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私塾),有些地方因缺少校舍把祠堂作学堂,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190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举国上下主张兴学救国,废除科举考试,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办新学。新学运动在松南蔚然成风,各个村庄都办了初等小学。溪南乡贤张容轩、张耀轩、伍等12位功臣在原“三余斋”的基础上创办了溪南公学,各姓乡贤推举前清秀才卜伟民先生为首任校长。溪南公学办学之初借卜姓的“稀古书屋”及“汉帝宫”(现梅东桥头)作教学点。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元年(1912年)校董会选张作新为校长,择御安围荒地为新校址。建校之初,校董会选张作新、叶新萌等乡贤先后前往南洋募捐资金,获爱国同胞热心资助。得到华侨张容轩、张耀轩兄弟及伍左南先生、丘允成等人的鼎力支持。终使一座巍峨之学府屹立在松江南岸。
溪南公学1949年改名为溪南学校,解放后先后改名为松口区小(当时的松口区的范围即现在的松口镇、松南镇、松东镇),松南乡中心小学。
解放初期,我国正是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国家需要集中大量资金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中去。不可能多办中学,因此未能升学的小学毕业生都纷纷要求读初中。查阅1990年编写的《梅县教育志》资料,20世纪50年代初梅县的小学毕业学生能够读初中的约50% 。政府为解决缺少初中的问题,在松口地区办了梅东中学和溪南中学两间初级中学。
1956溪南学校改名为溪南中学(附设小学)。1957年中学、小学分开在同一个学校上课(楼上是中学,楼下是小学),租借附近民房做师生宿舍。溪南中学第一届招生约200人,首任中学校长李瑞征,附设小学校长黄玉钊。溪南中学的教师是由县内各中学调配,招收附近的学生。1961年在校学生大约500人,3个级12个教学班,教职工30人。1957暑假开始,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在东山中学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1958年春该校有的教师被划为右派分子(1978年落实政策,他们都得到平反,回到了教育部门工作)。                        
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学校停课,中小学师生投入“大闹钢铁”。该校师生曾到丙村白沙坪和松口石子岭挑煤、挑矿石给“土高炉”炼钢铁,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政府实行压缩精简机构下放国家工作人员。1962年溪南中学停办,校址归还小学。该校毕业了4届学生,没有毕业的学生安排到梅东中学就读,教师分流到县内各中学。当时的溪南中学的教学质量高,有的学生考上了东山中学和高级中学两间重点中学。
1964年,国民经济有了好转,刘少奇同志提倡在办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必须办好半农半(工)读的学校,贯彻教育两腿走路的方针,促进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的指示下。根据上级指示,松南公社办了一间农业中学。1964年秋,松南农业中学选址在南下村的“晓晨坑”,租借华侨的房屋“耀安楼”做校舍。办校初期该校有教师9人,职员2人,校长张宜建,由副校长张东木主持学校工作。1964年招生60多人,1965年招生60多人,1966年招学生120多人。农业中学的学制是半工半读。学生勤工俭学,学校办有农场。教材与普通中学不同,缺物理、化学、英语课程。1966年秋至1968年夏, 学生停课搞“文化大革命”。66年冬和 67年春,该学校师生参加大串联有的人到过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受毛泽东主席的检阅。当时学校的师生分两派,进行大批判、大辩论、夺权斗争。学校由造反派掌权,校长被造反派指控为“资本主义当权派”进行批斗,到校办农场劳动。1968年10月,64届和65届学生(即老三届)提前毕业,68届(新初一)留校就读。松南农业中学曾迁校4次。因原校址“晓晨坑”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农场基地不理想。1966年秋迁校到大黄村的原“黄沙中等文化学校”(是村中的一个寺庙改为学校)的校址上课,这年招收学生120人。由于校舍不足,1967年春迁校到小黄村租借华侨的房屋(承庆庄)上课。后来因交通不便及安全等诸多原因,1968年秋再迁校到南下(梅东桥)附近的“干才楼”。1968年秋,松南农业中学招学生120 人,连同留校学生约 200 人,有教师7人,职员1人。
1969年春,松南农业中学改名为松南中学,同年秋招生2个班。1969年, 梅东中学(在铜琶村塔下潭)的校舍卖给讪头专区造船厂。因为松南有学生在梅东中学读书,松南中学分得2万元人民币。学校将这2万元人民币买下了华侨张容轩的房屋(称“大张屋”) 。1970年,迁校到南下大张屋。
1970年,为了执行上级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村)的部署,当时的蓬辣、大黄 等大部分小学都办附设初中班。1970年秋松南中学办高中,第一届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约100人,其中有30多人是由梅东中学转学的松南籍学生,同时还有2个高中班教师随学生一起到松南中学任教。
1970秋——1980年秋,松南中学是四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的完全中学。这个时期的教科书:除了保留了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外。 初中高中删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外语图画等科,改上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和毛泽东思想课程。1974和1975年全县各中学开展 “批林批孔” 所谓“基本路线教育”,“学大寨”活动,组织师生下乡开山造田,要求学校按“大寨式”精神办学。因为劳动过多影响教学,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恢复高考后的几年间。有些学生该校毕业的学生以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自学和补课考上了大学、中专学校;有的人现任市、县领导,有人是成功的企业家。
1978年7月,松南中学与松南镇中心小学对换校舍。松南中学搬到原溪南中学校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开始,农村实行9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压缩高中。1979年松南中学校是梅县(包现今的梅江区)22间完全中学之一。
1979年松南各小学(附中班)停办。1980年秋松南中学的高中停办,没毕业的高中学生安排到松口中学就读。
1980年秋起,松南中学是一间初级中学。1983年又应侨胞和乡贤的倡议,经上级批准,恢复为溪南中学。1989年溪南中学有学生644人,教职工51人。
随着形势的发展,校址的局限,松南中学的全体师生殷切地期望建一所新校,松南镇政府对建新校很重视,并把它列入议事日程。松南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为筹备建校而操劳,叶少棠校长秉承先贤遗风,为筹集建校资金四处奔走,前往香港、南洋等地向海外侨胞募捐。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各界人士的鼎力资助下。松南中学新校址,选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离老校约1公里的俊头村乌石岗。1992年冬动工,1994年夏竣工。同年秋,松南中学的师生喜迁新校,原校址给松南镇中心小学。学生读书难的现状得到解决。
新建的松南中学,华侨和乡贤捐资了近万元人民币。先后建起了秋云科学馆、通珠办公大楼、广皆图书馆、风英纪念大楼、彬芳大礼堂、通南纪念大楼、叶钢书校门、学琳教学楼等教学设施。昔日乌石岗,满山荆棘丛生,一片荒凉,而今的松南中学高楼林立,绿树掩映,电脑室、语音室、理化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一座校舍新、教学设施新、教学仪器齐备,师资达标的质量较好的学校。   
1999—2001年该校曾办过职业高中班,2000年秋有教职工 89人,学生1254人。其中初中学生1154人,高一班50人,高二班50人(该校的职业高班与梅县第一职业中学联办,高三学生在梅县第一职业中学就读)。  
现在松南中学是一间学生有998人,教职工 73人的农村初级学校。
松南中学悠悠92年(1912——2004年),桃李遍天下,芬芳播五洲,为恢宏先贤之志,发展桑梓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振兴中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写作资料
1、查阅1990出版《梅县教育志》94面、111面、125面、137面、138面
2、查阅《梅县文史》资料第15集8面、9面、30面、31面
3、参考2003年编写的《梅县松南中心小学(松口溪南学校校史)》
4、参考由杨顺丰老师1996年撰写的《教育领域上的新星,发展中的学校——梅县松南中学》(松南镇政府干部叶传宏提供资料)
5、采访叶富海(原松南农业中学教导主任)古荣华(原松南农业中学教师)
6、李汉良(原松南中学校长)
7、采访李万锋(松南中学1970——1997年曾松南中学任教)
8、采访原梅州市人大秘书长、梅州市地方志学会会长 黄钰钊副研究员(黄钰钊1956——1958年
   曾在松南中心小学任校长)
9、附原国立华侨第二师范学校、黄沙中等文化学校、松南农业中学、松南中学老校址及的照片
注:在撰写松南中学校史时文中提到“梅县松南中学是一所有92周年历史的学校”,有人提出质疑。据《梅县教育志》111面中记述:溪南中学的前身是溪南公学,溪南公学创办于1912年。溪南公学的创办时间是以校董会选张作新为校长,择御安围荒地建新校址的时间算起。首任校长卜伟民是何时任校长的?因为收集资料困难,无可查考。
                                                        2004年5月收集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0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的侨乡学校梅东中学

发展中的侨乡学校梅东中学
梅东中学始办于1953秋,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并校接纳了石泉坝中学(原松口农中)云梅中学。当今校址坐落在松口圩镇西部离圩镇约2公里的风景胜地——万宝山麓。
办校至今的五十个春秋里,有过人们对她的渴望,也有过现实中人们对她的偏见;有过几度辗转的沧桑;也有过艰苦办学中的辉煌。
一、        原“国光中学”校址——梅东中学发源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松口东隅铜琶村凉山岌下、元魁塔右侧、古刹宝盖寺背面有二幢二层楼的建筑物闲置着,这里引来不少游客,他们有的怀旧重游;有的慕名而至;更有的欣赏自然风光,陶醉环境的幽雅。这二幢建筑物就是曾闻名遐尔的原“国光中学”校址。“国光中学”原设在广州荔湾区,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于1938年春搬迁至松口办学的,她曾为松口的文化教育事业添光增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梅县人民政府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为集中办学力量,决定将国光中学与松江中学合并为松口中学。合并后原国光中学的校舍便一直这样闲置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获得解放,从苦难中解救出来的人们,随着生产飞速
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客家人都崇尚文化,穷苦 的人们过去没钱学文化,现在生活改善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学校学到文化知识。于是纷纷送子女入学,这样使各村小学人数骤增,小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几年间,松口地区(包括松口镇、松南镇、松东镇)的小学毕业生多了起来,当时松口地区只有一间中学——松口中学,不能容纳这么多的高小毕业生,造成大批小学毕业生无法升中学深造,形成当年安置高小毕业生的工作压力很大。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切问题,县政府非常重视,省教育厅批准,1953年决定在松口增设一间中等学校。以化解这一矛盾。并指派土改干部钟运隆负责筹备工作。决定利用闲置着的原“国光中学”校舍和部分教学设施,由县政府拨款老人民币一亿多元(合现在人民币一万多元)修整校舍,添置桌凳,购置 教学用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筹备工作只经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绪,于当年秋季开始招收初三毕业补习两个班,高小毕业生补习六个班,还招收一个初二班,共500多人。于当年十一月十六日正式上课。校名为“梅东中等文化补习学校”。首任校长钟运隆。全校教职工第一学期22人,第二学期增至31人。学生来源除松口地区外,还有隆文、松源、白渡、丙村、茶阳、三河、大麻一带的不少学子前来就读。可见”梅东中学“的创办何等及时,人们何等渴望!
第一年招收的六个高小毕业生补习班,加上各村中应届高小毕业生,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松口中学当时招收初一新生的限额。还得有一大批高小毕业生不能升中学深造。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小学毕业生升中学难的问题,县政府文教部门决定从第二年(1954年)开始,梅东不再招收高小毕业补习班,改为招收初一新生。新生入学资格由高小毕业,经全县高统考统一录取。当年全校有10个班,600多人,教职工增至35人。加强师资力量,由省教育厅直接拨了几批教学仪器,充实教学设备。从此,学校便走上了正轨的初中办学道路。有效地化解了当时松口地区高小毕业升中的矛盾。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学仪器和学校图书不断充实使梅东不断巩固,充实、提高,1956年经省教厅批准,将校名改为“梅东初级中学”全校增至12个教学班,学生共有700多人。教职工增至43人。成为松口地又一所公办的中等文化教育场所。这一年,学校热烈庆祝“校庆三周年”活动。
由于学校的生源广,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少远地学生需要寄宿。在校的师生宿舍远不够用,为了决解住宿问题,学校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内宿,一是外宿。内宿生一律由学校统一租赁铜琶村新谢屋的“荣禄第”(在当年孙中山曾住过的“爱春楼”侧三堂四横大屋)。学校开办以来,常有住宿生200多人。外宿生可在当地投亲靠友或自由租借民房住宿,这两种方法一直采用很久,直至“中学不出公社”时,松南、松东等地先后办起了中学后,远地学生才逐渐减少,住宿压力才得以减轻。
在学校的前方有一座古刹——宝盖寺,也是名胜古迹之一,铜琶村素有“金盘”(金盘宫)——宝盖(宝盖寺)——银幡下(凉山岌似幡旗)之称。不过,这座“宝盖寺”在解放前一些时期就已经冷落了,原国光中学曾一度用作膳堂,到了梅东兴办后也一直用作膳堂。
膳堂门前是原当地群众的坝地,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梅东开办以后,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征为运动场地,开辟有足球场、四百米跑道,各项运动设施齐备。
梅东中学在铜琶村办校以来,一直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当时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凡遇大旱灾年,组织师生到当地抗旱保苗,学校宣传队经常下乡结合中心工作到生产队进行宣传,深受欢迎,学校在五十年代末有农场面积50多亩,还聘请当地(铜琶村)党支部书记沈锦松伯为学校农业指导。农场基地办得很出色,在为过渡三年国民经济困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1958年10月中旬,正处在全民大闹钢铁的热潮。全校师生到丙村参加放射钢铁卫星,曾夺得黄梅山工地的流动红旗。被评为优秀单位,荣获中国共产党梅县县委、县人委颁发的奖旗顼。十一月在松口的钢铁基地参加炼钢大会战,被评为全民公社的红旗单位,获公社党委颁发的奖旗一面。
1965年,松口到车九曲岌解放军农场军队奉命撤营,梅东中学接上级指示,接管经营农场,因此,学校分拨主要力量(初二级、初三级)在该场办起了分校,第二年(1966年5月16日以后)全国正处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不久,学校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到外地串联,这种现状直至中央三令五申通知全国中小学回校复课后,才于是年回校复课。这时,接上级指示九曲岌农场下马,全体师生才回原校,教学秩序渐复正常。
由于凉山的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左旁有松口名胜古迹——明末李二何主建的元魁古塔,古塔下面又有“文昌阁”(俗称“财神宫”),加上原国光中学曾在此办校,因此,游人很多,尤其是节日更是热闹非凡,所有在这里就读过的人,不管是原国光中学,还是梅东中学的历届校友都怀恋极深。
二、易地迁校,无奈进军云梅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在越南的侵略战争不断升级,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我国掀起了“援越抗美”高潮。
1968年,因战备需要,“汕头造船厂”奉命迁往内地,与松口造船厂合并为“韩江造船厂”,据省委指示,经省交通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发出通知,依山傍水的凉山校址被征用,改建为“韩江造船厂”,按当时“计划经济”的造价拨回人民币98000元,另行选址建校。因梅东中学原招生范围在三社一镇(松口公社、松南公社、松东公社松口镇)因此,这些年98000元中,松南公社分去20000元,松东公社分去18000元,其余60000元为梅东中学搬迁建校费用。
在新校址选点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按松口中心片的群众家长们和梅东中学教职工的意见都认为新校址最佳选点应在铜琶村下店片十二队、十三队的旱地上(即今“铜琶新桥右侧”,官坪防洪堤南端),也已勘地。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当时公社党委决定新校址却选在离松口6公里的云车桥头的“荷树岗”上。于1969年动工兴建,1970年迁至新校上课。
梅东中学的生源就只有附近的下坪、到车、梅教三个村。1972年秋,正值全公社各附中首届毕业生毕业。
根据当时“高中不出公社”的办学原则,梅东中学增设首届高中班。。从1972年到1979年,梅东办高中班共6届。
当时,由于乡镇未合并,松口中学属松口镇管理,松北乡范围的小学毕业生除社小照顾一小部分到松中外,其余势必要由梅东中学和石泉坝中学(松口农中)接纳。但家长们谁都不愿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这两间边远的中学就读,便想方设法宁可用高价外流到松中、溪南中学就读,这种后遗症一直延至到现在。在这严酷的现实面前,更证明当时选校址的失误。
由于学校生源少,松口中心片的学生年纪小,离家远,车辆多,路难行,家长意见很大,1980年,经有关部门多次商议,决定学校再行搬迁。
这次迁校,使本来经费严重不足,疲惫不堪的梅东,一筹莫展,加上土地搞了个人承包责任制,想征地建新校谈何容易。后经县、区、乡诸方协商,决定把梅东迁至石盘小学,云梅作为分校。
三、定点石盘,艰苦办学创辉煌
迁校决议以后,又牵动石盘小学。这所小学是在1975年兴建的,它是松口港务所侧的“达群小学”(文化大革命时改称“红卫小学”。接纳石盘、寺坑两个村的学子),的校舍,因该校舍被汕头赤风水泥买去做仓库,由该厂据群众要求,在石盘、寺坑各建一所新校。石盘小学就其中一所。有教室8间,成“一”字展开,12间单人住房(每间约6平方米),一个约20平方米的办公厅,一座约300平方米的礼堂,一间约20平方米的厨房,6平方米的男、女厕所各一间。
梅东中学于1980年秋由云梅迁来时,与石盘小学共校舍上课,1981年有关部门才决定把石盘小学的学生全部转至松口社小(即新民小学),从此,梅东中学便定点在这里办学。
刚迁出时有   班,学生人数共  人,教职工共  人,当时教师住房不足,租用借学校下面的的民房作宿舍,还利用教室作临时宿舍,1983年上拨款建起二层沙灰墙水泥棚面的宿舍楼共20间住房。解决了当时的教师住房。1986年,上拨、自筹相结合,建起二层沙灰墙水泥棚面的教室4间,住房10间,这样的现状一直维持至1991年。
1985年秋,云梅分校经当地华侨捐资另设立“云梅中学”,招收云梅三个大队的学生。不再作梅东中学的分校。这以后的一段时期里,松口镇成为一个镇所属有四间中学(松口中学、梅东中学、石泉坝中学、云梅中学)的乡镇。
1989年秋,县教育局调整教育点,把石泉坝中学(即松口农中,兴办于是1958年,由省有关部门直接款)并入梅东中学,当年先把初三级并入,1991年秋撤点,所属学生全部纳入梅东,部分老师安排到云梅中学。
1991年,经上级“危改”检查确定原小学部礼堂和教室属危房。随即把礼堂拆掉,改建为升旗坪。以后再建小花园、花带。
1993年秋,前任梁福生校长 退休,饶广基校长从云梅中学调出,
道路通,交通便,生员骤增。1995年秋,县局根据县政府指示,再行调整我镇办学点,将“云梅中学”并入梅东中学,当年将初三级合并,云梅仍作分校,办初一、初二各两个班。那时,全校学生人数已超千人,成为我县较大规模的农村初级中学之一。
1998年春,饶广基校长退休,郑振立校长从隆文调出接任。
现在,梅东中学以崭新的面貌步入新世纪,双千年的征程。当人们踏上宽阔平直的新校道时,教学楼花顶上“梅东中学”金碧辉煌的四个大字熠熠发光,使人心旷神怡;整齐划一80多米长的三层教学大楼更显得富丽堂皇,,教学楼前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使人们一点也不感到局促,配之花池、花带,更有闲适舒畅的感受,新建宽阔的运动场,使学校的格局更显合理,人们对这清静幽雅,闲适舒畅的环境,不失“读书宝地”的美称。近年来,松口镇电视转播台,曾多次录播了梅东中学新貌,雇赢得外界一致好评。梅县教育局在双千年伊始的2000年挂历上,刊印了我校新貌的照片。给予人们极大的鼓舞。
现在学校正努力实施新的发展规划,积极筹集资金,争取在几年内建成一座综合性的礼堂;兴建科学馆,图书馆,完备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的设施。使梅东中学办学规模日趋完善,功能更为齐全,不断提高办学档次,成为一所不负众望的初级中学,在为实现广东教育强省、四个梅州的战略上与兄弟学校一道,共创新世纪的辉煌。
然而,由于多次迁徙,生源等种种原因,梅东中学目前仍是一所薄弱学校。到目前为止,在大型独资建设项目方面仍是一个处女地;十分希望在实施新发展规划中能得有识之士的“雪中送炭”,也热诚希望历届校友、海内外乡贤及各界热心人士大力匡扶,为发展桑梓教育事业,为振兴梅东,不断提高梅东办学档次能谋划策,共同描绘梅东中学美好的前景。
                            本文由梅东中学退休教师饶熙龙 收集整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07: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史海勾沉)

史海勾沉
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
赖尚贤 梁德新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南洋群岛,有部分华侨青年逃难回祖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深有卓见。1942年秋,他创办了两间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归国的华侨青年学生,有一部分是国内的初中毕业学生。办学目的是为南洋各地的华侨培养华文学校师资,校名为“国立侨民师范学校”。学校的办学经费由陈嘉庚先生负责,学生的学费和伙食费学校全包。设在福建省长汀县的是“国立侨民第一师范学校”。设在广东省韶关市的是“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该校校长是陆军少将郑卓。
1944年冬,广东省政府由韶关市搬迁到平远县。194年2月,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迁到梅县松口溪南,借爱国华侨张榕容轩的房屋上课。同年8月该校奉省教厅的指示,迁校到广州西村大冈园(现在广州市33中学)。查阅有关资料,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第一届招生240人,毕业了6届,培养了1000多个学生,解散于1949年。
写作资料
1 赖尚贤先生(松南镇人,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第一届学生,退休前任梅县法院院长)提供资料
2 1996年4月出版《“滞梅断炊”五十周年专刊》(由侨民第二师范学校校友会编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07: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首间村级华侨民办中学——黄沙中等文化学校

黄沙中等文化学校
   廖济群 梁德新 整理

“黄沙中等文化学校”是1957年春由的大黄村的乡贤创办的。它是梅州市首间由村级举办的民办中学。
梅县松南镇大黄村有2000多人,是个著名的华侨之乡。该村地处梅江河畔的小盆地,依山靠水,水陆交通便利,小轮船可直通汕头出海。村里有古老的围龙屋及功名楣杆、有上世纪30年代建的洋楼、新建新居,是个风景秀丽、人文荟翠的客家山村。村中的特点是文人多、华侨多,原广东省副省长爱国人士丘哲、华侨巨富廖子君是这个村的人。
解放初期在乡的文化人士廖国平、廖济群、廖锦标等人,为解决当时失学青少年的上学难的问题,倡议发动华侨捐资在村中办一间初级中学。这一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主管文教的陈秉栓副县长的支持。1956年春起村中办了个华侨刊物《黄沙侨报》。该报与当时的《梅江报》(即现在的《梅州日报》)规格一样,经省侨联批准可寄往海外,是当时国内极少有的华侨刊物。通过《黄沙侨报》的宣传,村中华侨慷慨解囊先后筹集约10元人民币给村中办学。
1957年秋,“黄沙中等文化学校”挂牌成立。学校第一届招收了130个小学毕业生,两个教学班。聘请了9个教师(其中2个兼职教师是黄沙小学的老师),校长廖国平,教导主任廖济群。教师的工资由华侨募捐款中付出。学校师资达标,教学仪器齐备,学生的教科书与普通中学的教材相同。当时县教育局曾组织兄弟学校教师到该校公开教学,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1958年秋。招收了130个学生,上级指示改校名为“大黄农业中学”。同年冬,学校与“松口农业中学”合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