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0|回复: 1

我是客家人,我爱客家文化 (印尼 温秋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 2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客家人,我爱客家文化
印尼 温秋云
我爱中华文化,更迷恋那多姿多彩客家文化。
我虽然在生活在异国它乡,但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兴趣。
我曾在雅加达的华文学校读了过书,从小就对祖国文化有认识。有一个时期,我和丈夫在在台湾经商。在台湾生活必然要继续学习中国文化,我学会普通话、闽南话、粤语,并学会了用中文写信、写文章,对博大精深渊的中华文化产生兴趣。至今,我的书房收藏了好些中文书籍,订有中文报刊。为了求知中华文化知识,我从1984年至今20年间,回祖居地梅县松口计18次。
我出生于1948年,是印尼雅加达客家人的后裔。我的祖居地是梅县松口介溪村。从曾祖父起,我家6代人都在印尼雅加达和万隆谋生。我父温旺湘上世纪三十年代离开松口到印尼谋生,他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年近30岁时才娶我母亲(祖籍大埔县)为妻。父母生育我们兄妹共12人,我是老大。
以前,我受印尼“右派报刊”的宣传,对中国大陆的情况有误解。祖国改革开放后,海内外交往频繁。1984年,台湾与大陆实行三通,我与父亲首次中国大陆。父亲回到松口看到家乡变化很大,觉得无比的新鲜和兴奋,我们对对中国大陆的误解也已消除。此后,我与父母一起回过几次家乡。父母辞世后,作为众弟妹的大姐的我。成了兄妹和亲友们回中国观光、探亲的领头人和“导游”。每次回中国大陆我们都会把祖国把祖居地的所见所闻转告给印尼的客家乡亲。
我们看到梅州市城区面积一年比一扩大,沿江两岸高楼林立,公路四通八达,市场物质丰富;在乡村大部分农民建了新房,现代化家电产品进入农民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祖国的富强提高了我们海外华侨的地位,使我们海外华侨感到欣慰。
千年古镇松口是个山清水秀,风景名胜众多,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的客家山乡。多年来国内外的专家教授纷纷前来采访考察当地的客家人文。据我所知现在出了5本反映松口客家文化的书。2001年,由广东省文化学会主持,在广州召开了“梅县松口文化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有8间大学的专家教授参于松口文化的研讨。松口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增长了我的知识,加深了我对祖居地的爱恋。
在松口,我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何竟成先生家里收藏了《客家乡情》、《客家松口山歌》两本书,书是松口籍作家梁德新写的。何竟成先生为了宣传客家山歌,把《客家乡情》书中采访梅州著名山歌手童爱娜、廖小荣的文章,推荐给印尼《印华之声》杂志刊载。这次回家乡何竟成先生要我交一封信给梁德新先生,我是通过堂兄温清海的联系,如愿地见到了他。
梁德新先生对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有研究,他现是《侨声》杂志的特约编辑、记者。他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他几次为我们海外华侨当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松口镇古街道、松口山歌协会、客家围龙屋等名胜古迹。他还送有关松口地方文化的书籍报刊给我。
我堂哥今年70岁是个退休干部,现居住松口镇。他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对客家历史和华侨文化有研究。他家藏书不少,订了数种报刊。现正研究温氏族谱、宗族文化、松口华侨问题。因为我和堂哥有共同的爱好,我每次回家乡都要拜会他。他成了我的老师和导游,我从他那里学习到很多知识。
学生时代我学的是机械专业,而我的兴趣是唱歌跳舞,梦想当演员。年轻时没有圆我的演员梦,想不到现在儿女长大后,我成了个演员。
我半路出家当演员与何竟成先生有关。  
何竟成先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祖籍松口中江村,对客家山歌情有独钟。他组织了一个“雅京五戌同肖客家山歌歌舞团”,歌舞团的成员都是由生肖属“狗”印尼客家人组成。该团是个群众组织,在印尼华人区活动很受华侨欢迎。我从小在客家乡亲们的熏陶下,我学会了唱山歌。现在我是雅京五戌同肖客家山歌歌舞团的成员,我经常随团外出演出。今年我们的客家山歌歌舞团2次到中国演出。 2月7日,我随“印尼客家山歌团 ”参加了“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83岁何竟成先生唱了2首山歌,荣获特别荣誉奖,《世界日报》刊载了我们的表演照片。6月27日上午,何竟成先生率领“雅京五戌同肖客家山歌歌舞团”参加在广州海运大厦礼堂举行的,庆祝广东客属乐天歌舞团成立6周年文艺联欢会。我也参加了这次文艺联欢会,海内外的报刊都报道了在这次活动的实况。
7月8日是我今年第3回祖国,我与国内外的亲戚二十余人回她的祖居地梅县松东镇介溪村祭祖。这次回祖居地堂哥温青海这回语重心长地正告我:
阿云,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你懂什么叫超越年龄障碍吗?什么叫藏龙卧虎吗?松口——作为咱们共同的故乡,作为文化梅州的组成部分,有着众多的龙和虎掩藏在这百把平方公里的沃土中。这块沃土隐藏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我建议你研究家乡的珍品松口山歌吧!
亲人们话虽然不多,但真是醒醐灌顶,使我猛醒,使我更加振作起来,像各位年逾七十、八十的乡亲长辈那样,超越年龄障碍,梳理自己今后报效祖国,作好中印(印尼)两国文化亲情的交流使者。
来匆匆,去匆匆,亲爱的祖国母亲,亲爱的故乡松口。这回我又怀着无比眷恋的心情辞您而去了!

2004年8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4 1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尼~~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