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6-4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生祥、鍾永豐收起社運激昂 低吟生活苦悶
林生祥、鍾永豐收起社運激昂 低吟生活苦悶
2004.12.27 中國時報
林生祥、鍾永豐收起社運激昂 低吟生活苦悶
文:張世倫
曾獲金曲獎肯定,廣受各界好評的「交工樂隊」解散後,樂團詞曲核心林生祥與鍾永豐再度合作,以「生祥與瓦窯坑3」之名推出新專輯「臨暗」,這張社會意識濃烈,風格安靜沉澱的作品,背後的創作緣由與理念究竟為何?
林生祥 寫曲
給自己出難題 編曲實驗大挑戰
寫曲的林生祥,是1971年次的美濃子弟,高中即在民歌餐廳駐唱,之後就讀淡江大學,成為「觀子音樂坑」樂團一員。1999年返回美濃錄製「反美濃水庫專輯」,並成立「交工樂隊」。
有別於台灣一般樂團好以西方電吉他、貝斯、搖滾鼓等樂器做為發聲工具,林生祥的創作,多向中國傳統樂器取法借光。無論是交工時期的嗩吶、鑼、胡琴等樂器,乃至「臨暗」裡的月琴、三弦、琵琶等,都成功地賦予這些老樂器現代的新生命。
「我喜歡傳統樂器,那種acoustic的手感。」林生祥說。西方的形式,或許喧囂激昂,煽動力十足,「但總覺得不是自己的東西,感覺不對。」做為創作者,首先必須考慮的就是美學上的問題,傳統樂器畢竟有其貼近土地庶民的一面,無論是「交工」時期的美濃文化背景,乃至「臨暗」裡聚焦在勞工階級的都市生涯,都必須找到契合的器樂表達形式,而不至於令人感到突兀。
林生祥說,「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給自己不斷出難題。」「臨暗」裡刻意不用大鼓類的敲擊樂器,而是以貝斯充當節奏底盤,讓月琴、三弦、琵琶、口琴等樂器來帶出都市發展與農村人口遷徙間,那種恆常存在的時代張力。對於創作者與參與樂手來說,這種異於俗常配置的編曲實驗是一大挑戰。
鍾永豐 寫詞
用客家詩歌 傳達勞動者異地打拚的經歷
寫詞的鍾永豐,1964年次,出身美濃菸農家庭,詩人,曾赴美專研社會學,並投入美濃反水庫抗爭。社會意識清晰的他,現為嘉義縣文化局局長,多年來與林生祥搭配創作。「臨暗」裡一首首詞藻精彩的客家語句,是他整理了多年來朋友訴說與閱讀所得,各種關於勞動、工作與流浪的經歷後所沉澱譜寫而成。這裡面,希望傳達的是勞動者異地打拚所碰到的「漂泊、戀愛、成長、挫敗、頹喪、與失業的生命經歷。」
「台灣的都市人許多來自農村。」鍾永豐說。城鄉差距及人口流動,因此是台灣經濟發展中極為重要的環節,以往一些台語老歌,亦曾處理過「離鄉背井、異地打拚」這個主題。「臨暗」的不同之處,是用整張專輯的篇幅,採客語詩歌的模式處理這個主題。做為詩人的鍾永豐說,客語除了是他運用上比較順暢自如的母語外,客家話中一些字句語詞的轉折方式與表達特色,能充分滿足許多詩歌所需,屬於意念與感情上的含蓄、象徵、與暗喻特色。
「後交工時期」的音樂
低柔中藏憤怒 是種「安靜的吶喊」
做為「後交工時代」的生祥永豐創作,「臨暗」有什麼樣的特殊性呢?交工時期的作品,總是充滿高昂的戰鬥氣息,但林生祥認為,「長期處於那樣緊繃的、訴求改革的、社運式的氣氛,對創作者來說,其實壓力很大,並不健康。」交工有當時的時空脈絡,必須用一種外放激昂的義憤填膺來表現,「但創作者不能老是侷限在社運那樣的生活模式與表現風格裡,更要尋求的,是一種比較自在的,屬於生活的舞台。」
「臨暗」的風格,因此與「交工」時期作品相比,曲風沉穩安靜許多,少了過往那種激情的吶喊,林生祥希望這是一張「生活的配樂」,能「讓人在平日背景的後方,毫無壓力地存在著,而不顯突兀」。而為了讓民謠、客家八音、山歌、儀式音樂等元素契合為一體,又兼顧傳統與當代性,他在編曲方面下了不少苦工。
但即使是「生活的配樂」,那也是一種辛苦流汗的生活吧。
鍾永豐說,「臨暗」雖不如交工時期有那麼顯明的社運色彩,但用主人翁在都市的各種工作、生活與情感上的失敗與挫折,其實是要帶出整個「受薪階級」或多或少會面臨到的生命難題。專輯中一些訴情苦悶之作,例如「輾來輾去」與「緊來緊賤」,乍聽下無比低柔,背後卻有著極大的不滿與憤怒。「這張專輯所希望達到的,是一種『安靜的憤怒』或『安靜的吶喊』!」一種出自生活細節,卻反映生命廣泛面貌的敘事詩歌。
這樣的敘事詩歌,形式上或許與大聲疾呼、要求改革的社運歌曲有所不同,但骨子裡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精神上倒是並無二致,卻反映了創作者的成長與風格流變。
「臨暗」最心儀的音樂人
「思想起」的陳達 用月琴寫史詩
創作者通常在心中總有些標竿,林生祥和鍾永豐最心儀的音樂人是誰?
鍾永豐最欣賞唱「思想起」的已故民間歌手陳達。陳達沒受過什麼正式教育,也不懂什麼社會學或詩詞理論,卻用一把月琴,以他來自民間的眼光,以及深刻又貼近土地的態度,把整個時代勞動者的處境,用宛如史詩般的氣魄展現出來,他的「阿遠與阿發父子的悲慘故事」裡,對社會與歷史的觀察,如今聽來,仍舊比任何社會學家的分析都還要犀利動人。
也正如兩人都高度推崇的美國抗議歌手BobDylan,不需要在歌曲中呼口號,喊教條,卻自然地用他的詞曲,成為時代的社會良心與文化標竿。或許創作高度的攀升,需要的不是空無縹緲,反倒需要回到最根本處,關注現實,反省傳統,試圖創新。「臨暗」成功與否,很難評估,但至少是這樣的一個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