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26|回复: 42

渴求 中央电视台『走遍梅州』专辑共7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0 00: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1zbzg.mpg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2zbzg.mpg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3zbzg.mpg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4zbzg.mpg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5zbzg.mpg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6zbzg.mpg
http://61.154.125.186/look/zbzg/07zbzg.mpg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名牌栏目《走遍中国》的摄制组莅临梅州,拍摄了《走遍中国——梅州专辑》。摄制组拍摄的专题分为《客都梅州》、《我手写吾口——黄遵宪》、《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侨乡梅州》、《绿满梅州》、《客家山歌》、《客家妇女》等7个专题。

  近乎宗教信仰的凝聚力

  摄制组来到梅州的第二天,刚好赶上梅县松口镇每年一次的邓氏祭祖仪式。他们奔赴现场时,见到一种令他们叹为观止的盛大场面:在邓氏祠堂,聚集了几千邓氏子孙向自己的祖先顶礼膜拜。

  “这样的祭拜让人体会到一种力量,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虽然不是宗教信仰,但却能让人像它一样虔诚地膜拜。那么多人,从天涯海角来,在共同的一个日子只为着一个共同的姓氏,不远千里几代同来。”这是什么样的力量?感到不可思议的马威编导询问我们。这种他们从未体会到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记者们的心,他们把它收录在镜头里,而且当即决定把这个祭祖的场面放在“客都梅州”的第一段。

  此刻,客都梅州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从概念转为有了具体的了解,他们明白梅州之所以会被称为客都,那是因为在这里可让客家人追根溯源,可让人感受独有的客家文化。为进一步解读客家文化,摄制组来到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围龙屋——梅县丙村镇温公祠。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温公祠一直人丁兴旺,虽然几经风吹雨打几经人物变迁,但温氏后代一直一辈一辈地在里边居住,他们以特别的形式保护着祖居。在温公祠,他们一呆就是四天,虽然这四天的拍摄到播出时只有几分钟的画面,但是,他们说从几百年来一直完好地保存着的温公祠再一次让人看到活灵活现的客家力量。

  客家女性卓越的奉献精神

  一个客家妇女挑着禾担的画面由远而近:高卷的裤管,壮实的小腿,宽厚的脚板,向着镜头一步步稳健地走过来。这些在农田耕作的客家女性像所有的母辈一样,在今日依然耕田荷锄。

  在梅县丙村镇芦陵村的田地里摄得客家女性不让须眉的劳作镜头,令记者们惊奇。在人们的印象里,传统的男女工作分配是男耕女织,而来到这片客家土地他们却发现客家女性既织且耕,客家女性从内到外肩负起生活重担的习俗让异域他乡的男人们肃然起敬。

  记者们说,仅仅用“勤劳”两字已无法概括令人钦佩的客家女性风采。在温公祠采访的间隙,他们用闲谈的形式与当地的男人们真诚交流。他们获知,客家女性是家庭内外的一把手,是田里菜地里、工作单位的一把手,亦是《孩子》网络版们的导师,也是一个家的厨师和保姆。“特别受尊重”,镜头着力表现了客家女性特有的地位。他们觉得正是客家女性无可比拟的吞忍与付出,让遍布全世界的客家族群能以母亲的名义,让客家力量、客家文化代代传承。

  天人合一富于诗情的山水画

  一朵熟透了的木棉花在摄像师镜头里一左一右地旋转着,几秒钟后,红艳艳的木棉以雍容的姿态翩然落下;一个敦实的农村小男孩拿着个竹篮提着把小锄头,悠悠然在屋后竹林里挖了虎头虎脑如他般的竹笋,兴冲冲回到屋里交给满脸慈爱的老奶奶,老奶奶手脚麻利地一片片剥了笋壳……

  客家人傍山而居,靠山吃山,客家文化最具概括性的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是梅州客家特有的精神物质:春分谷雨时节,一场庄重的祭拜仪式在大埔桥溪村隆重举行,这个特殊节气里的祷告不是纪念先人,而是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村民此番祭拜的是村口种植的五棵被尊为五谷树的树木,它们的枝繁叶茂象征着五谷丰登。人对自然的膜拜体现到极致,已不能简单地用迷信观去解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与寄托。

  梅州人对绿充满了渴望,他们是绿的主人,曾因为生活因为靠山吃山的生存观念对绿造成破坏,但几经周折,至今天又发现绿是梅州的瑰宝。镜头里,一幅幅关于绿的美丽画卷在展示。他们的拍摄常常是信手拈来,比如到梅县丙村镇芦陵村的本意是拍摄山民们的劳作,到了那里之后,他们发现芦陵村门口的石窟河的美韵,立即把它收入镜头,从摄像师拍出的镜头看,竹影横斜,水清可渔,一幅小漓江的美妙景致。

  通过这些大师的巧手,“走遍中国”的梅州,会让思乡念祖的客家人感受到一个共同的欢乐,亦会让喜爱云游四方的人更了解这个客家之都。
————————————————————————————
那位大虾有视频资料,敬请上传以供下载欣赏,谢谢!

[ Last edited by fangshang on 2005-5-8 at 17:1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3: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过年个时候梅州电视台有重播,涯只看了三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1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惠州电视台网页上看到【走遍惠州】的视频!可以呼吁要求梅州电视台也如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4 1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曼人教我传

大家是想看个话,转涯屋夸看,我有VCD,MPEG1格式,但是涯不会转换成realmedia.也不会上传,曼人教我传?联系方式:sunon200520@126.com。多谢

[ Last edited by sunon200520 on 2005-4-24 at 12:0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4 21: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清楚这些,要不你去电脑技术那边去问一下那些大佬,他们能行的,要不过两天我问一下我的同学,看他有没有时间去弄。他若是同意的话,我会把他的邮箱给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4 22: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好办,只是没有空间。问问管理员能往哪里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dongjian at 2005-4-24 22:21
一切都好办,只是没有空间。问问管理员能往哪里传?
大家是想看个话,转涯屋夸看,我有VCD,MPEG1格式,但是涯不会转换成realmedia.也不会上传,曼人教我传?联系方式:sunon200520@126.com。多谢



给我吧,我有空间,社区比较在的文件大都是用我的空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fangshang at 2005-4-25 13:27
给我吧,我有空间,社区比较在的文件大都是用我的空间。

好的,约下时间吧,七集每集24分钟,太不太?

梅州《情溢侨乡梅州》5月30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41
  编导:曾婷 摄像:郭谨良

  研究过客家历史的人都知道,千百年来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并且这里有个梅州市,在3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就已成为客家文化的中心,同时客家人最后几次向海外迁徙的出发点也在这里。现在梅州有近500万人口,在海外的梅州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也有近500万人,他们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梅州一直有侨乡的美誉,可以说就是现在每年到这里寻根问祖的人也依然是络绎不绝。这位30岁的缅甸华人和她的母亲一样是在缅甸出生的,他的外公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国民党驻缅甸大使馆的外交官员。那时中国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侯仁杰的外公定居缅甸后,一家人再也没有回过梅州。外公去世后,如今93岁的外婆手中只有一张梅州亲人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外公的两个弟弟在1962年寄到缅甸去的。对于梅州和梅州的亲人们,侯仁杰毫不熟悉,那么为什么他要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梅州寻亲呢?这次和侯仁杰一起来寻亲的在缅甸曼德勒外语大学教中文的女教师汪磊讲述了他们寻亲的过程。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殖民者在入侵东南亚后需要大量劳工开发殖民地,于是梅州乡民以“契约华工”或称“卖猪仔”以及宗族亲友提携等方式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当时他们靠什么生存呢?有的人开采金矿、锡矿、修铁路,有的人从事编竹筐、制皮鞋等手工业。华侨还带去木刻、中药等中国文化。  
  
  梅州华侨以客家人具有的勤劳克俭、开拓求变的品格,在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奋斗后,在居住地落地生根,与当地人民一起把沙滩、渔港建成一个个美好的家园,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华人,为什么他们能在异国他乡创业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梅州客家人杂志社社长严峻做过许多研究。1904年印尼侨商潘祥初发家致富后,捐资在家乡建造铁桥和横贯全村的道路。他还和堂叔潘立斋合资建学校,开店铺,并把店铺的租金作为学校的经费。堂叔还为潘氏家族盖起围龙屋,潘祥初也建起了南华又庐,让亲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

  1931年印尼侨商丘麟祥六兄弟联合在家乡白宫镇建起联芳楼。这中西合璧的建筑,也许是客家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的产物吧。到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梅州侨户断家不断屋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侨汇源源不断输入侨乡,成为侨乡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支撑点。

  身居海外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命运,祖国母亲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海外华侨的生存环境,当他们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想,祖国就是他们最安全的避风港湾。
来自:
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614/101022.shtml

[ Last edited by sunon200520 on 2005-4-25 at 15:1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剑刃锋从砥砺出——叶剑英

梅州《剑刃锋从砥砺出——叶剑英》5月29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37
  编导:孔宪静 摄像:孔宪静

  这座壮观的大桥横跨梅江两岸,它是由当地华侨和有关部门为了纪念叶剑英而共同捐资修建起来的,因此梅州人就把它命名为“剑英纪念大桥”。如今这座大桥已经成为梅州的标志性建筑。

  四月份的梅州已经进入了梅雨季节,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季节的1897年,在这座小小的院落里叶剑英来到了这个世界。

  时光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从前的景象并没有多大改变,这里不仅完好地保存了叶剑英祖辈留下的房屋,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叶剑英童年及少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客家人的祠堂,它始建于五百多年前。两侧的对联告诉人们这支人的先辈曾是名门望族,但从供奉在这里的一代代祖先的牌位上,我们却看不出他们曾有过什么显赫的功绩?而倒是四百多年后,在他们的第十七代孙当中,却有一个人真正地做出了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叶剑英最后的官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可以说此时的叶剑英已经成为中国最高层的决策人物之一。

  叶家祠堂与叶剑英的故居紧挨在一起,那么在这座看起来好像还比较体面的小院落里,早年的叶家人过得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叶剑英的祖父叫叶福智,年轻时在镇上以屠宰为业。据说他结婚的时候,所居住的房子还是向别人借来的。叶福智有五个男孩,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是最小的一个。他继承了父亲屠宰的手艺,并经营一些酿酒、磨豆腐之类的小本生意。 现在保存下来的这几间房子,主要是用叶剑英的四位伯父在南洋做工时积攒下来的钱,由兄弟五人合伙盖起来的,而且五户人家都住在这里。 这位老人嘴里哼的是客家山歌,名字叫“月光光”。这种山歌的曲调很古老,直到今天许多客家人还会唱,它的唱法有好多种,歌词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但大部分都是用来教育孩子怎样听话、怎样读书、怎样做人的。这也是小时候的叶剑英每天都能从母亲那里听到的、最开心的摇篮曲。稍微大了一点的叶剑英,又开始喜欢听老人们的谈今论古。他最爱听的是人们讲的“三国”、“西游记”、“岳母刺字”、“八仙过海”等故事,而当人们谈论起孙中山革命以及什么“红顶子”、“洋鬼子”的时候,小小的叶剑英听得就更加入神了,以致到后来,他常常把这些故事编成游戏与同伴们一起玩,而这时的叶剑英通常也是游戏当中的小首领。

  客家人的习惯一般都是严父慈母,虽然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他们的内心往往还是希望子女能出人头地。

  叶剑英少年时期的名字叫叶宜伟,在家里他排行老大,下面是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所以做父亲的经常是对老大的管教比较严厉。

  其实,叶剑英的父亲也是一个心地善良、耿直厚道的人。他从小跟随兄长武枪弄棒,练习武艺,而且还考中过武秀才,但他的一身好武艺却始终没有被重用过,因此,叶钻祥有时也会传授一些武艺给叶剑英,而这一身武艺却被叶剑英在日后派上了用场。叶剑英是一个有主意而又不服输的人,这种性格在他的少年时期就表现的格外明显。

  少年叶剑英特别喜欢踢足球,他踢球脚法娴熟、讲究谋略。据说有一次他们在对当地的一所德国教会学校的比赛时,第一场球输掉了,于是他们立刻总结经验,巧变战术,在又过了几天的第二场比赛上,终于是大获全胜。 叶剑英7岁时开始读私塾,11岁进入丙村三堡学堂。在三堡学堂叶剑英有幸结识了两位革命党人谢鲁倩和林修明,这两个人一位是他的校长,另一位则是他的恩师。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童年时期的叶剑英开始对革命产生了一些朦胧的认识。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同盟会的《民报》、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以及邹容的《革命军》等,这些书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学说和一些革命道理的。而正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以及在林修明老师等人的带动下,叶剑英与几位进步学生带头做出了一件轰动当地的大事,那就是他拿起了剪刀,剪掉了自己头上的辫子。这一年叶剑英大约只有13岁。

  就在剪辫子的事刚过去不久,叶剑英与学堂的老师和同学,又做出了一件轰动全村的大事。有一天,几个潮州府的清兵又来到了村头的市场为非作歹,勒索财物。其实,学堂的师生们早就为这样的事而气愤,于是叶剑英和十几个同学在校长的带领下,带着棍棒来到了市场。经过教训后的潮勇,再也不敢轻易的到丙村来骚扰了。

  少年时期的叶剑英除了顽皮好动,做事敢当敢为之外,在学习方面也是最拔尖的。我们从这张1911年由广东教育司颁发给叶剑英的毕业证书上就可以看出,当年曾取名为叶宜伟的叶剑英,他的学习成绩在全校被列为最优等。

  据说就在叶剑英即将毕业之际,他却与他所敬佩的校长发生了矛盾,原因是校长反对东山中学可以到省里去展览办学成果,为此叶剑英放弃了毕业文凭,辞别了学校。

  后来叶剑英去了马来西亚,在那里他又考入了云南的讲武学堂,并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叶剑英早年追随孙中山,信仰“三民”主义,而且还非常受蒋介石的推崇和器重,然而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叶剑英却放弃了国民党的高官厚禄,秘密的加入了当时正处于困境下的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正是叶剑英对信仰的正确选择,才使他日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来自: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614/101000.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我手写我口——黄遵宪

梅州《我手写我口——黄遵宪》5月28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34
  编导:张朴 摄像:张朴

  他站在中国十大古典诗人行列之中,但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革新思想上承林则徐,下启梁启超。一百多年前,他用诗歌记录下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在民族存亡的黑暗中,他举起了中国近代化思想启蒙的火炬。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诗人,他不像李白、杜甫那样让我们熟悉,但他的诗歌却写出了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渴望与世界同步的心声,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里为中国的新生大声疾呼。中国人说他是十九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外国人说他是中国的但丁。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2003年6月29日,刚出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来到香港,参加香港回归六周年庆祝活动,此时香港和内地正面临着Sars的严峻挑战,在一次面对香港公众的演讲中,温总理引用了这样一首诗。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四句七言诗,一共二十八个字,共和国总理对国家的感情和责任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深深打动了人们。

  这是晚清诗人黄尊宪的一首诗歌,他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呢?

  1894年,是中国的甲午年,这一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甲午战争。战争以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而告终。

  一年之后,一位名叫黄遵宪的中国人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外交生涯,从新加坡回到国内,这一年他47岁。这年的春天,痛感山河破碎的黄遵宪写下了《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寸寸河山寸寸金”一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1848年,黄遵宪就出生在攀桂坊这座名叫德赞楼的客家民居里,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八年。

  梅州的黄姓人家最早生活在湖北江夏一带,因此,他们如今依然习惯地把黄氏宗祠老黄屋称做是“江夏堂”。大约是元宋时期,黄氏家族因为战乱迁到了福建和江西 ,后来他们中的一支又辗转来到广东,最后在梅州定居了下来。这里供奉着黄氏家族的二十六代先祖,黄遵宪排位第二十三代。 迁徙的命运锻造出了客家人开拓的性格,同时,在迁徙中客家人也一直保留着他们注重诗书的传统。黄遵宪的曾祖父靠做小贩起家,当家道变得殷实起来之后,读书便成了黄家下一代人的第一选择。在经历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后,读书的选择终于有了结果,黄遵宪的父亲在他出生后的第八年考中了举人。

  儿时的黄遵宪曾由自己的曾祖母抚养,他两岁时,曾祖母就教他背诵《千家诗》和客家民歌《月光光》,“呀呀初学语,教诵《月光光》”,这是黄遵宪对童年的回忆。黄遵宪三岁进入私塾,九岁开始学习作诗。有一次老师以“一路春鸠啼落花”命题,黄遵宪则以“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相对。次日,老师以“一览众山小”出题,黄遵宪竟以“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破题,令人惊讶。

  1860年,黄遵宪十二岁,这一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而地处沿海的广东更是饱受西方列强的掠夺之苦,这种历史境遇极大地刺激了少年的黄遵宪,使这位身处偏地的少年开始产生了忧民报国的思想。他曾说自己少年时,绝无求富贵之心,而颇有树勋名之念。

  19岁那年,黄遵宪考中秀才,这一年的秋天,他到广州参加举人的会考,落第后,黄遵宪开始对八股取士制度产生了怀疑,一年之后,黄遵宪写出了一首不同寻常的五言诗。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一年,黄遵宪刚满20岁,他写下的“我手写吾口”这五个字,被看成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宣言。

  1875年秋天,黄遵宪经天津进京参加乡试,途中写下的《由轮舟抵天津》一诗,就表达了他从家乡来到京城时极为复杂的心态。

  地到腹心犹酣睡,人来燕赵易悲歌。然而,恰恰是这次北上,他考取了举人。这一年,黄遵宪28岁。

  来到北京的黄遵宪正好碰上了这样一件事,当时,被迫打开了国门的大清国正为如何与西方列强打交道而不知所措,许多官员把出使国外看成是一件苦差使,纷纷避而远之,而这对胸怀大志的在黄遵宪来说,却是一个机遇。

  1877年,黄遵宪的同乡何如璋奉命出使日本,邀请黄遵宪以参赞之职一同前往,黄遵宪欣然接邀请,彻底放弃了继续求取科举功名的道路。 1877年冬,黄遵宪一行启程前往日本,正值而立之年的黄遵宪写下了一首豪情满怀的诗歌。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行万里亦奇哉。

  诸公未见靴尖趯,待我扶桑濯足来。然而也正是这次日本之行,使当年考举人三次落第的黄遵宪写出了一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作《日本国志》。那么,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呢?

  黄遵宪到达日本的时候,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第九个年头,原来和中国一样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日本,这时已经开始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日本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黄遵宪,使他对明治维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长达两年多的调查研究,他于1879年开始了《日本国志》的写作。

  《日本国志》全书40卷,分为天文、地理、军事、刑法、物产、礼俗等12种志,他在写作中引用了日本政府大量的公报、法令和统计数字,用清晰的表格和精确的数字说明问题,比如在“地理篇”中就有府县沿革、经纬度、寒暑等18个统计表。 1882年,黄遵宪终于在奉命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出使美国之前,他把刚写成的《日本国志》呈送给了清廷的总理衙门。在离开日本之际,黄遵宪作诗告别日本友人,他在诗中这样写到。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这首诗有两层含意,其中写到了刚刚完成的《日本国志》,同时也描写出了自己在日本的另外一段故事。

  在日本期间,为了写《日本国志》,黄遵宪搜集了许多涉及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的文献,根据这些文献,他陆续创作了一批纪事诗歌,称之为《日本杂事诗》。这些诗歌备受日本朋友喜爱。黄遵宪回国时,他的好友源桂阁把一部分诗稿埋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现在日本埼玉县还存有一座诗冢,碑志是黄遵宪当年亲笔所写。

  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

  频年风雨鸡鸣夜,洒泪挑灯自卷舒。这一年的年底年,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出版,这部曾经被当局束之高阁的著作终于因甲午战争的惨败而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光绪皇帝曾经命人找来《日本国志》,仔细阅览。

  而这时的黄遵宪却正在远离京城的湖南办时务学堂,创办《时务报》,广泛宣传变法主张,身边聚集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新人。1896年9月,急于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在北京召见了黄遵宪。光绪问“泰西之政何以胜中国?”

  黄遵宪回答“泰西之强,悉须由变法。臣在伦敦,闻父老言,百年以前,尚不如中华”。

  据说光绪当时的反应是:初甚惊讶,旋笑颌之。这次召见后光绪决定要重用黄遵宪,因此,1898年,特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的钦差大臣,想经过半年的外放,然后再让黄遵宪入主中枢。黄遵宪是六月接到任命的,而这时朝廷里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日趋剧烈,光绪等不及了,他连下三道诏书催黄遵宪迅速来京。 然而,此时的黄遵宪由于在进京的路上染上了痢疾,病倒在了上海。九月,戊戌变法失败,黄遵宪被慈禧定为新党要犯。

  黄遵宪原本是要被押解到北京,后来由于日美等国的干预,才得以幸免,被罢官回乡,这一年,黄遵宪五十岁。 这是坐落在梅州市东郊的黄遵宪故居,“荣禄第”三个字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主人曾经显赫的身世,而离此不远处的一栋建筑叫“人境庐”,是黄遵宪晚年的书房,门上的这副对联却仿佛又让人感到主人心远地偏的淡泊。

  但是在“人境庐”的厅堂上,至今却依然悬挂着一幅时局图,据说是当年“人境庐”建成时黄遵宪亲手挂上去的。

  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它的亭台楼阁带有明显的中原色彩,而它的楼梯回廊则又传递出浓烈的欧美风情。据说这间藏书阁里原来藏有黄遵宪从海外带回来的八万多册书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1899年初,51岁的黄遵宪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落和冷暖之后回到了故乡。 风雨鸡鸣守一庐,两年未得故人书。

  渔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予渠。 诗中提到的故人,其实指的是他的好友,如今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政治理想的破灭使黄遵宪备感孤单。这是人境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间房子,它叫无壁楼,黄遵宪称它是一艘船,比喻国土沦丧,只好借船暂住。黄遵宪晚年常在这间屋里与诗友畅谈国事,他的同乡丘逢甲从台湾抗击日军失败回到故乡后,曾经在无壁楼门上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陆沉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黄遵宪非常喜欢这副对联,当即便作“药是当归,花宜旋复,虫还无恙,鸟莫奈何”唱和,在无奈中表达出了对时局的担忧。 药是当归,花宜旋复,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1900年,当又一个新世纪悄然来到的时候,一场灾难也同时降临在了中国人身上,史称“庚子国变”。这年,五十二岁的黄遵宪正在编写《人境庐诗草》,国难再次降临,促使黄遵宪在五十三岁时做出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选择。

  1903年春天,在黄遵宪的奔走和倡导下,嘉应兴学会议所成立了,黄遵宪担任所长,多方筹措办学资金。  第二年春天,当木棉花开的时候,嘉应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终于在古老的梅江边面世了,从上层变法的失败中,黄遵宪看到了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对后人的培养上。 黄遵宪把晚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家乡,在这一时期里,他的诗歌充满了乡土的气息。 带着对家乡、对国家的美好向往,黄遵宪渐渐走向了生命的尽头。1904年冬,黄遵宪写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 人言二十世纪,无复容帝制。举世趋大同, 度时有必至。对理想的大胆预言,成了黄遵宪生命的绝唱。1905年2月,黄遵宪病逝于家乡梅州,享年57岁。六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在中国终结。

  这里是广州中山大学的“永芳堂”,这里树立着十八尊铜像,他们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黄遵宪的铜像紧挨着林则徐和魏源,身后是梁启超和孙中山。

  历史最后没能给黄遵宪提供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因此,有人用“才大世不用,不幸以诗鸣”来表达对他的惋惜,但是,恰恰是这些装进新思想的古典诗歌,使黄遵宪对“五四”前夕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来自: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614/100967.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客家女性

梅州《客家女性》5月27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编导:马延 摄像:郭浩

  1890年,英国人爱德尔在他的《中国访问记录》中这样写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之中最值得赞叹的了。”的确,客家女性以其勤劳、俭朴、坚忍不拔的性格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尊敬。美国人史密斯说,“客家人是牛乳中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应该属于客家女性。” 那么,客家女性为什么受到世人如此之多的赞誉呢?说起客家女性,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头戴凉帽或头帕,身穿大襟衫,胸前系着围裙在田中干活的形象。从她们的服装上,不难看出客家女性劳动的本色。由于受妇女不能抛头露面的传统观念影响,因此,在她们的凉帽周围都缝有布帘。这样在劳动的时候,即可以遮阳,又可以遮挡面部。

  在中国,男耕女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就是说,女人应该在家里做家务,最多也就是做一些织布类的轻体力劳动。而耕地之类的重体力劳动,理应当由男人承担。那么,为什么同为汉民族的客家女性却将男女分工而做的劳动集于一身呢?  
  
  客家地区山多田少,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男人为了获取更多的谋生手段,往往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没有做官的,也力争外出求学、经商和创业。特别是清朝海禁大开以后,许多客家男人开始远渡重洋去海外谋求发展。因此,造成了男劳动力严重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妇女不得不挑起农耕的重担。

  另外,客家地区普遍客土杂处。看到当地少数民族做农活都是夫妻一起做的,客家妇女也早就不把出来耕地当成男人的专利了。当时中原的汉族妇女还有缠足的习俗,可是在客家妇女当中,这种现象早就消失了。

  所谓童养媳,就是生有男孩的人家,抱养别人的幼女,甚至女婴,作为未来的媳妇。抱过门后,年幼时和男孩互以兄妹相称。双方长大以后,由父母做主成婚,叫做“圆房”。圆房不用办喜事,不请客。有些家庭还没有男孩,就抱养一个女孩,作为自己未出世的儿子的媳妇,叫等郎妹。如果出生的不是男孩,就一直等下去。当然,这种习俗现在只有在舞台上才可以看到了。那么,为什么过去在客家地区,童养媳会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呢?童养媳既解决了儿子娶不起媳妇的问题,又可以增加一个劳动力。这对当时经济条件不好的客家人来说,很有实际意义。而女孩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子女太多,有的是因为度日艰辛。反正女孩是赔钱的,还不如早早送人,得到一些实惠。况且给个好人家,也免得跟父母受苦。

  童养媳对当时的客家女性来说,是一个悲剧。这位老人叫谢带妹。因为家里贫困,她很小就被父母卖到这个村子里。 童养媳的婚姻很少是幸福美满的。然而,更让老一辈客家妇女伤心的却是婚姻的名存实亡。这位老人10几岁的时候,丈夫就去海外闯荡,一去就是几十年!还在海外另娶了妻室。

  在海外成家立业的客家男人,需要有个女人在老家料理家中事物。而对于那些出洋前没有娶亲的客家男人来说,有了钱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娶个媳妇。自己不能回国,可以请被称作水客的中间人来办理。拜堂的时候没有新郎,就让小男孩抱一只公鸡来替代。当时的这种习俗叫隔山讨,也叫公鸡拜堂。

  虽然隔山讨,等郎妹和童养媳等习俗在客家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客家女性勤劳的天性却一直保留下来。大部分客家女性的劳动生涯,从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个10岁的客家女孩,在田里干活已经3年了。家务活对客家女孩更是不在话下。从洗菜、做饭,到整理家务、照顾弟弟,八、九岁的客家女孩都可以说是行家里手。客家妇女体魄强健,干活从不惜力。就是到了七老八十,客家妇女依然身板硬朗,身手矫健。据说,这和常喝客家娘酒有很大关系。

来自: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614/100947.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打开喉咙唱山歌

梅州《打开喉咙唱山歌》5月26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22

  客家山歌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从客家人南迁开始,他们就把中原的山歌带到了这里,并与当地的山歌不断融合形成了现在独具韵味与风格的客家山歌,应该说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 在我们摄制组在梅州拍摄的期间,所住的宾馆就在一所公园附近,每天晚上那里都有自发唱山歌的人,据当地人说生活在梅州的客家人就几乎没有不会哼上几句山歌的。

  陈昭典是梅州一位普通的农民,他非常会唱山歌,他的生活也就与山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昭典的家就在梅州市郊的一个村子,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地里劳动,知道我们是来拍摄客家山歌的故事,于是在地里他就唱了起来。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唱山歌,山歌一唱心里很舒服,就是这个意思。唱起山歌来,心里什么忧烦事就没了,干起活来力气特别有,特别有干劲。客家山歌与其他民歌一样,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客家山歌中反映劳动内容的就很多。陈昭典从小跟随大人们劳动,他会的劳动号子就特别多。 客家人热爱生活,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山歌相伴。 梅州的客家山歌除了劳动山歌以外最精彩也是最精华的一部分应该说就是客家情歌了,占客家山歌很大一部分比重。据说有许多老一辈客家人的婚姻就是用情歌来牵线搭桥的,陈昭典的婚姻就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在不断的增多,村子里会唱或者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农闲时,陈昭典就在自己家里为邻居们来上几段,一是自己过过瘾,二来还能让村民们听到正宗的客家山歌。

  通常陈昭典为村民们演唱的是竹板歌,竹板歌也叫五句板, 是客家山歌的一部分,竹板歌的内容也比较多,有流传已久的老段子,也有即兴演唱的新段子,陈昭典今天唱得就是一个老段子,虽然有的村民已经听过很多遍,可是每一次陈昭典都是很认真地表演。

  说起客家山歌的由来,在梅州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朝时期,在梅州松口,有个远近闻名的女歌手名叫刘三妹 ,她不仅有副好嗓子,而且聪明伶俐,山歌随口出。由于她对歌在当地很有名气,许多男女歌手慕名而来与她对歌。有一天,刘三妹正在河边洗衣服,从下游撑来一只船,船上站着一位秀才,点名要和刘三妹对歌。三妹看这位秀才一脸的傲慢,便问你有多少歌敢找刘三妹?秀才马上回答:讲唱山歌我最多,船上载有七八箩,拿出一箩同你对,对到明年割早禾。刘三妹听了特别好笑,随后唱到:河唇洗衣刘三妹,借问秀才哪里来?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秀才一听才知根本不是三妹的对手。从此“自古山歌从口出”也就成为山歌名句。

  自古山歌从口出,这句山歌的名句市出自于松口刘三妹的山歌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松口山歌的表现力非常强,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和喜爱。除了山歌以外,他腔板也非常多,品种非常多,有:散板、有慢板、有中板、叠字山歌等等。可以说,松口山歌是客家山歌的典型代表。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山歌就是典型的松口山歌。客家山歌在梅州的种类和体裁很多,除了松口山歌,其他地方的山歌腔调也是很有特点。

  客家山歌除了它优美动听的旋律,最重要的还是它语言的特点,那就是歌词的文学性,客家山歌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以及众多的民歌艺术手段,语言朴实而又不失技巧与功力。这些语言特点其实就是古老的汉语言特点,这些在中原几乎不存在的语言结构,在客家山歌中得以了很好的保存,这是很多人喜欢客家山歌、研究客家山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唱也可以两人一唱一和。其中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能吸引人的一种演唱形式,擂台斗歌一般是即兴的对唱,歌手们往往是触景生情,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除了内容的贴切,还要讲究文字对仗的工整,这对歌手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过硬的本领可是斗不了多长时间的。

  梅州市在1990年曾经举办过一次山歌擂台比赛,就是在那次比赛中,评选出了四位在梅州市公认的山歌大师。胡希张就是那次比赛的评委,从那次比赛开始,胡希张被客家山歌所深深吸引,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客家山歌,整理客家山歌,而且与四位山歌大师成了很好的朋友,今年,他出版了一套传记,传记的人物就是在梅州家喻户晓的四位山歌大师。胡希张不是客家人,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与客家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在与四位山歌大师的交往中,胡希张了解到山歌对这四位山歌大师的命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故事还非常感人,他萌发了要为四位山歌大师写传的想法,于是他就着手记录、整理四位山歌大师的素材,光录音机就用坏了好几个,磁带就更不用说了,终于用三年的时间写作完成了四位山歌大师的传记。周天和是四位山歌大师中之一,今天他是专程来到胡希张家里他的传记的。

  看到刚出版的新书,七十多岁的周天和激动地唱起山歌。周天和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兴宁县的这个小村庄,他是典型的客家人。周天和说他很小就会唱山歌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母亲当年是这个村子远近闻名的山歌能手,后来周天和喜欢上了山歌,而且是一发不可收,几十年来,山歌几乎就成了他的语言,对于生活的各种感受,周天和喜欢用山歌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周天和家里的人口不少,但是能陪着他对山歌的却没有,这对他来讲是个很大的遗憾,为了在家里也能过过山歌瘾,他只有邀请十里八村的歌友们在家里聚一聚。这些看上去已很陈旧的资料,对于周天和来说可是真正的宝贝,他准备整理好后给老师傅出本集子。 位于兴宁县城中心广场的山歌亭离周天和的家有一段路程,但是周天和梅州总要来上几次。因为这里每天都会自发聚集很多唱山歌和听山歌的人。 只要周天和一来到这里,许多人就争相与他对歌,他的诙谐幽默的唱词总会给人们带来不少欢乐。

  在梅州还流传着许多山歌人物与山歌的故事,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客家妇女唱起山歌闹革命,就在赴刑场的时候,还唱着革命山歌,激励同胞们与侵略者斗争到底,这个感人至深故事至今在梅州广为流传。

  著名诗人黄遵宪从小生活在梅州,对山歌极有感情,后来在国外生活的那段时间,他就是靠着回忆、记录山歌来寄托对故乡梅州的思念之情的。

  曾运元是已经退休的梅州市干部,他就珍藏着一个有关山歌的故事,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对当时的感人情景,他仍然是记忆犹新。 1988年,梅县组织代表团到美国参加第九届客属恳亲会,曾运元就是代表团的一员。这是国内客家人第一次参加在国外举行的恳亲会,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客家人联络还比较少,相互之间的了解也不多,因此那次在美国的会面,刚开始并不顺利近几年来回梅州祭祖探亲的华侨很多,余耀南是山歌大师之一,他今天就是被邀请来参加马来西亚的华侨祭祖仪式。每次和这些老朋友一见面,他们总要先对上几段山歌。余耀南近些年去过很多个国家,在海外结交了很多的华侨歌友,他们很喜欢听余耀南的山歌,对余耀南的山歌事业也很支持,他们之间的通信经常会用山歌来完成。 山歌连接了乡情,山歌沟通了乡音。生活在海外的华侨时时都在客家山歌的情韵中体味那份难解的乡愁。近年来,他们多次组织山歌团到海外演出,童安娜是梅州市知名的山歌演唱家,她就多次参加在海外的山歌演唱。相比于传统的山歌,童安娜的山歌多了一些艺术的加工与创作,这使原本朴素的山歌多了些现代色彩,这样的山歌在海外华侨中间很受欢迎,看来无论是传统山歌还是现代山歌,都已经成为连接亲情乡谊的纽带,无论生活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客家人,只要听到客家山歌就听到了家乡的声音。

在客家人的歌声中所描绘的正是这些美好的生活画卷和欢乐的劳动场面。在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歌剧,在海内外客家人当中很受欢迎,山歌剧已经不是简单的唱山歌对山歌,而是一个具有综合艺术效果的山歌舞台剧,不仅有唱腔而且还有故事性的文学创作,这使得原本简单的客家山歌更加丰富,更加完整。现在在梅州大大小小的山歌剧团有十几个。原本在大山里回荡的客家山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不仅走进了城市人的生活,而且已经形成山歌成为一个正规的专业走进梅州市艺术学校的课堂,这是梅州人的期望,也是所有客家人的希望,他们希望无论生活这样变化,时代这样发展,客家山歌都能成为伴随他们生活的永久不变的旋律。

来自: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614/100906.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山水客家人

梅州《山水客家人》5月25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18
  编导:马威 摄像:刘学成
  
  桥溪村村口矗立的这五棵大树,多少年来就一直被村民们称为“五彩树”,每年春分时节,村民都会依照传统的仪式,来祭拜五彩树,以祈求一年的五谷丰登。时至今日,这样的祭拜已经没有了多少实际的意义,因为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已经走出了这个群山环绕的村落,外出谋生,剩下的三十多位老人也无须以耕田为生了,但老人们说,五彩树伴随了他们一生,有了割舍不去的感情,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还是会到树前拜上一拜。桥溪村山中最高的一处围龙屋中住着陈世明一家人.陈世明的两个儿子都已在山外成家立业了,他和他的老伴已经习惯了大山里的生活,怎么也不肯搬到城里去.陈世明要求两个儿子,节日的时候一定要回到山里来.其实只要有时间,孩子们都会回来陪伴两位老人。今天是上山祭祖的日子,全家人都聚在了一起.陈家的祖先就葬在自家山后不远的地方。

  客家人从不肯忘本,他们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时,平原已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于是他们披荆斩棘,扎根于深山.生于山,长于山,而后葬于山. 从此便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到山中祖先的坟前敬上一杯酒,点燃一炷香,依然是客家人最重要的传统习俗,这样的习俗沿袭了千年,代代相传。

  千年前,客家的先民由中原迁徙到这里,临行前,他们刨出祖先的骸骨,带到南方的山岭中重新安葬。千年后,许多客死他乡的客家华侨要求他的子孙将他们的遗体运回老家的山中安葬,客家人对山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

  陈世明静静地坐着,这时的家中却很热闹。

  陈家房子旁边就是一片竹林,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就悄悄埋在泥土之下,细心寻找,便可挖到新鲜的竹笋。

  这样的生活让孩子们从小便对山有了一种深切的理解。

  陈世明的二儿子从小就学会了养蜂,这几窝蜂就是他养的。平日城里的工作忙,疏于照料,因此每次回到山里来,都要打开蜂箱看看。

  对于孩子们来说,山里更有着无穷的乐趣。

  陈世明从山中回来了,坐在院子中喝茶。他说儿孙们自有他们想过的生活,但他喜欢这里,一辈子也不想离开。院墙上随笔写下的一首小诗表达了他对山的质朴情感.

  客家人当初无奈之下选择了山,但却在山中找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客家人的日子就是山中的日子。 对于陈家这三代人来说,这山应该有着不同的意义吧。老人坚持着要“生于山,长于山,而后葬于山”;孩子们会觉得山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是城市中没有的。但无论是谁,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享受着山中的生活。现在,多数客家人的选择了走出大山,但客家人对山的感情却没有走远。客家人对于生存的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在过去,一房一舍,甚至一村一寨的建造都要请风水先生进行测算.而千百年的流传,无数次的测算下,客家的围龙屋便形成了统一的风水规格.

  围龙屋要建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远处山峰成笔尖状为最佳,建造方位一般选择坐北朝南,夏天南风拂窗,避免西照,冬天背风向阳,采光充足.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太极形整体.围龙屋后必须要栽种树木,客家人称之为风水林,这片树林繁盛与否则决定着这个家族的兴衰.其实风水林多为生命力较强的树木,去掉迷信的成分,起着固水土,挡风沙,美化环境的作用.

  这种风水这种思想实际上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爱惜生命,珍惜生活的一种理念.努力和自然融为一体,努力减少灾害,减少损失.现在这个风水观对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启示的.要敬重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思想.所以我说客家这个整个中国传统风水观并不是和我们现代文明是违背的,不完全是封建迷信的,它实际上是当时的科学思想在较早时候,人们还没有科学方法时候的一种体现。

  或许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客家人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也赋予了更多复杂的情感. 2002年,梅州市平远镇林业局收到了一封群众来信,溪子背村的数十位村民联名要求林业局的领导帮助保护村中的一棵古树。信中言辞透着农民的诚恳于质朴。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古树?它对村民有着怎样的意义?林业局的同志带我们走访了写信的村民。

  秋天开花很香,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走,就在这里闻这花香.前些年修公路的时候,有人讲要拿了刀砍掉。我们讲这样不行,这棵树是以我们村名命名的树,有一些华侨回来,他就认识这棵树,不然的话,他们找不到家了。就知道这棵树,从这里找就找到家了。 他们不仅仅是在保护古树,也是在为远方的亲人指引回家的路.这棵树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一种象征,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这悠扬的歌声来自老护林员黄熙祥,他从事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视这片山林,遇到游客,他还会义务担当导游,向游客们介绍他所熟悉的林中景色,甚至唱起山歌,宣传护林。

  利用客家人原有的生态意识,结合政府的力量,为全力改造梅州市整体生态环境,梅州市开展了“绿满梅州”大行动。为了配合这次行动,每个县都组织了宣传队,他们走乡串户,将环保护林观念,市政府的生态建设政策巧妙地融合到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去,收到了十分明显的宣传效果。

  因为客家人是崇文重教,他对环境生态,生活居住的环境都是比较注重的,所以我们市委市府根据整个环境发展的要求,根据老百姓的要求,来制定一个生态梅州的战略,来去采取”绿满梅州”的一个行动.发展工业可能会造成一些污染,但是我们不能牺牲生态去发展工业,不能够牺牲现在环境去发展工业,因此必须做到发展工业跟发展生态两个互动共同发展.山峦重叠,环境相对闭塞的梅州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道路。“绿满梅州”大行动就是把全民性的造林行动与生态建设工程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发动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快梅州山林的绿化工程。而这次行动似乎也激发了客家人对山的眷恋之情,自开展行动以来,梅州人积极参与义务植树运动,共造林23万亩。正是在这一锹一镐声中,客家人世代居住的山更绿了。 穿梅州市城区而过的梅江在过去并非我们眼前所见的样子。80年代以前,洪水时常漫过梅江的土堤,给梅州人带来了深远灾害。改造梅江堤坝一直是几代梅州人的梦想。然而因为大量资金无法解决,梦想一只无法实现.客家人想出了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案。

  总的方向,堤的形式就是堤路建设.什么叫堤路建设?就是河堤也是路,又是河堤又是路.采取堤路建设的办法.通过堤路建设也才有土地出来给你开发,给你开发你才能得到钱.所以这个也就是以地换堤.有多少土地给你开发,你拿钱出来筑河堤.房地产开发商出钱建造河堤,堤上的土地用来开发房地产项目,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的思路.这种设想在90年代初期无疑是具有突破性的.

  广东威华集团的董事长李建华当年第一批参与了堤坝工程,如今,他的公司就建在堤坝上.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从本身真正的经济效益来算还不是很大.给我们的土地面积十公里,二百五十亩地方,平均起来就是六十万块钱一亩.那就是比北京市或者是比纽约市的土地还要贵.但是从这一件事情,作为梅州人或者是我们共和国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梅州人,应该为国家或者是为我们本地区做一点事情.这是第一,这也是最大的效益.第二个效益,通过这个堤坝开发,我们这个无名的小公司起到了一个品牌的效应,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效益.梅州几代人梦想变成了现实, 政府、企业、民众都在这个工程中受益,梅州的客家人也为水利建设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样的做法后来在全国被加以推广。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客家人对于改造生存环境的那一份执著信念。然而,客家人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他们认为,绿色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于是,他们在万亩荒山种植茶园,将茶叶生产于旅游业相结合,向绿色要效益。他们将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对山,对水的理解融入其中,建成了别具特色的旅游度假村。来到这里的人都说,梅州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梅州,从乡村到城市,从山林到田野,处处生机盎然,处处鸟语花香。

客家人将心中对山的情感,对水的眷恋转化成改造自然的决心。每天清晨,苗圃中栽种的鲜花一车车的运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客家人用勤劳的双手装扮着自己的家园。清朝嘉庆年间,梅州诗人宋湘有一首长联是这样写的:“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添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前思后,得安闲处且安闲,末放春秋佳日过。”似乎道出了客家人对山水的理解。

来自: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614/100891.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5: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感受客都梅州

梅州《感受客都梅州》5月24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12
  编导:马威 摄像:刘学成

  梅州旧称嘉应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为什么说梅州是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呢?这是因为梅州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而且也是客家文化保存得最为纯粹的地区之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客都,去了解客家人,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邓姓客家人。今天是农历的2月25日,是他们祭拜祖先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汇聚到这里。

  在梅州,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这样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上万人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似乎有一种力量蕴藏在客家人的心中。

  觉得来这里拜祭了先人,尤其我这个先人,传说很灵的。来了以后大家心里都有个寄托,觉得以后办什么都顺了,有这样一种期望在这里面。一种寄托转化成对于祖先的集体追思,这样的追思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当人们得知他们是客家人时,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远离故土、自认为客,这种追思的情结始终在他们心中。那么,客家人是谁?他们又来自哪里呢?

  客家人原是中原的汉族人,自一千多年前的晋朝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等原因,历经数次大规模迁徙,辗转来到江西、福建、广东交接的山区中,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只独特民系。

  梅州地处广东的东北部,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今天的梅州人仍能告诉我们,他们的祖先来自哪里。

  程贤章是广东文学院的院长,作为客家人,在研究了客家人迁徙的历史后,写出了两本长篇小说,《围龙》与《迁徙》。他自家的家谱更是清楚记载了他的祖先迁徙的历史。

  从这本族谱里面就可以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第一次南迁的。他们从洛阳出发,从南京下船,再到济安,再到赣州,然后到了梅州,是第一批来到梅州,也是来到客都的第一批先民。程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客家的先民是中原的士族,这也因此带来了中原最为先进的文化。

  客家人的祖先举家南迁,下定了决心,再不回头。他们连先人的骸骨也从地里刨出来,夹裹在行李中,跟着南迁的子孙移葬到南方的山岭中.迁徙是艰难的,平原早已有人占据,客家人选择了山岭;当地土著充满疑惧和戒备的目光,对客家人构成巨大的生存威胁.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客家人将如何生存? 客家人携妻带子,举族南迁,不仅把“家居杂物”随身携带,更把无形的中原汉族的宗法观念、宗族传统也一同带到了南方。这是因为,身处异乡的客家人面临着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挑战,只有利用血族传统的凝聚力,才能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而所有关于宗族的礼法及传统在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围龙屋中都能得以完整体现。梅州地区现存大量围龙屋,位于梅州丙村的“仁厚温公祠”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围龙屋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一个客家人的氏族集中居住在一座围龙屋中,后世的子孙多了,也会按照祖房的格局在外围继续建房,如此世代相传。有人说这是出于最初安全的考虑,防卫的需要;也有人说,客家人围合而居,其实是在守望着故土的文化,守望着宗族的传统。

  所有的围龙屋后都有一块半圆形的土包样的隆起,被客家人称之为花胎,花胎下供奉着一个龛位,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这个土包的前面,就是花胎的前面有一个石龛,这个石龛那边有五块石头,形状不一,当地的宗族的成员解释叫五方龙神,他们也有这样的解释,说这个土包就象征着女人,就象征着宗族的女性。这个女性里面希望多一些宗族的子孙带出来,那五块石头就象征着女性的生殖器,宗族的成员都是从这个生殖器里边一个一个传出来,传宗接代,所以妇女在生产的时候她一定要在五方龙神这个地方烧香。客家人由最初生存的需要而强化了宗族观念,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观念就逐步演变成为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文化理念。时至今日,祭拜的习俗还在,但更多的是寄托美好的愿望,再也没有了担负整个宗族延续的压力了。但就在几百年前,在这个院子中,关于一个女人和这两棵铁树的传说告诉人们,这种宗族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

  相传十一世祖婆回到温家后,或许出于内心的忏悔,从此吃斋念佛, 温世后人由此尊称她为斋婆太。

  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人们都能从中看到,客家先民身处陌生环境下所作出的艰难抉择。如今,宗族的观念已没有那么强烈了,家族中的人多数已经搬出了围龙屋,家族的活动也越来越少了,作为温世第28代子孙,温清浪坚持认为,世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是不应该轻易丢下的。

  逢年过节,温清浪还是会组织家族的人进行传统的庆祝活动。人没那么多了,热闹中多少显得有些冷清。梅州地区存在的一些现象我们也可从中找寻到这种宗族观念留下的痕迹.比如梅州现在有很多村镇居民的姓氏相对比较集中.梅州的客家人注重族谱的编写,居住在梅州的一百多个姓氏中,几乎各家族都有族谱,即使流徙海外,仍然续写不断.他们至今对先人曾是中原士族的历史念念不忘,并引以为荣.每到除夕,将有堂号的大红灯笼悬挂在门首,年复一年,代代相传. 宗族的观念成为了客家文化的主导,正因如此,客家女性在宗族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用娘酒炖公鸡,客家人称之为娘酒鸡,具有滋补的功效,是客家女性月子中的必备食物。有人说,客家女性理应受到这样的关照,因为客家女性的一生都是只知付出而不知索取的,他们的勤劳与善良曾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客家后裔郭沫若来到梅州时,留下著名的诗句: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生动地刻画了客家妇女的形象。客家人秉承了中原的传统文化,而千百年来,客家妇女却从没有缠足的陋习,因为在过去,客家妇女要承担家庭中所有的劳动。客家男人谈起客家女性在赞美中又会多了些不一样的感受.

  男人们走了,留下女人独撑家业。而无论男人们成功或失败,女人们能做的只是辛苦的劳作与无尽的等待。在梅州,在任何一位普通的老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过一段悲欢离合的往事。

  人们由此有理由相信,在众多走出梅州的成功的客家男人的身后,一定有着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客家女性的身影。 客家人说,“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 即使是远赴海外的客家人依然坚持说客家话,因为他们守望的不是脚下的这片土地,而是流传了千年的客家文化。在梅州,每天晚上都有客家话新闻播出。梅州梅县的客家话被定为全世界客家话的标准,这成为了梅州客家人的骄傲。千年的客家文明,孕育出客都梅州的过去和现在。散落在梅州乡间的围龙屋成为了一种载体,让人们去感受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去感受客都的古往今来。开始于东汉西晋的中原汉人的大迁徙,随着无休无止的战乱,由唐而宋,时间长达千年,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这样漫长的迁徙史.如此漫长的迁徙史,必然构造出客家民系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梅州籍的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诗云:薜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如此绚烂多彩的客家文化,在今天的客都梅州依然鲜活.

(编辑:王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17: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你转化好以后,用QQ发给fangshang 上传,然后给出网址下载。

还有什么客家音像作品,都可以这么做,使社区成为一个交流传播客家文化的平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