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隔壁屋有位大叔自己做“玉粉”卖给村里的人,或拿到镇上的市场上卖。我不知道他是用大米制成粉(也还可能番薯制成粉)或者是直接用木薯粉来做的,在圆形带竖沿的洋锡皮制成的大盘子上作业,粉浆倒在盘子里,薄薄的一层,然后放在锅里蒸,蒸好之后切割成一条条就好吃了。但更多时候,他切割后是拿到竹竿上去晾干变硬,保存好后再卖给人家,人家买来后再煮来吃,这时已经没有刚出锅时好吃了。我多数时候吃的“玉粉”是硬粉条煮熟的,但也曾经有一次父亲带我到他家里吃刚出锅的,感觉比粉干好吃不少。那大叔的“玉粉”并不是全白色的,而是略带了“草粄”的那种碧绿色,但很浅。我们小时候曾笑话哪个同伴鼻孔里流鼻涕时就说“出玉粉”了,呵呵。
昨晚上(星期天)香港翡翠台的一个旅游节目,女主持人李惠敏到台湾客家地区采风,专门介绍了有位阿伯在做“粉条”,那粉条很白,跟我们现在经常吃的“沙河粉”基本一样,但他的做法跟我隔壁大叔做“玉粉”的方法很相像(特别是前期工序基本一样),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曾作为副食品的“玉粉”,同时也想起这位已去世多年的朴实无华一生辛劳的“玉粉人”。
(那节目还介绍了一位客家阿婶在全手工制作竹骨开合伞,也饶有风味)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4-11 at 12: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