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44|回复: 10

宁都县情简介(转自宁都县人民政府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2 0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地处北纬26°05'18″-27°08'13″,东经115°40'20″-116°17'15″之间。东邻石城、广昌,南连瑞金、于都,西接兴国、永丰,北毗乐安、宜黄、南丰。是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连接闽粤之要道。
        气候凉爽,冷暖适宜。处中亚热带的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季天气易变,但回暖较早,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等特点。矿藏资源量多质优,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20多种,主要有钨、铀、铁、稀土、煤、石灰石、萤石、花岗岩、硫、钾长石、矿泉水、地热等;地表水资源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700毫米。县内有大小河溪638条,总长2757公里,水能蕴藏量17.8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7.5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3.2万千瓦。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1%,杉木、马尾松是全县主要树种,经济林油茶、油桐、山苍子遍布全县。现有脊椎动物30多种,野生保护动物主要有野猪、豪猪、野鸡、竹鸡、穿山甲、金钱豹、虎纹蛙、棘胸蛙、娃娃鱼等。
        旅游资源丰富。翠微峰集儒、释、道和革命传统、优美风景于一体,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莲花山气势磅礴,古木参天;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孙中山先祖孙言利墓、丘氏宗祠名闻遐尔。宁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涌现出唐东平侯孙言利 、清代著名散文家魏禧、江西山水画始祖罗牧等历史名人,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主要战场和巩固后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土地生活和战斗过;诞生过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诞生过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诞生过红五军团、少共国际师和红军第一支无线通讯队。宁都起义名震中外。
        历史悠久。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始建县,元、清朝两次设州,解放初期曾设专区,现隶属赣州市。全县辖24个乡(镇),268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3165个村小组。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1%,水面占3.9%,耕地占11%,道路和庄园占14.1%。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为71.43万人。
        物产丰富。西瓜、白莲质优味美,杂优稻种畅销省内外;脐橙果大皮红,汁多味纯,甜酸适中。1995年,县内纽荷尔脐橙参加全国水果鉴评会,名列全国第一名。小布岩茶、大沽白毫是国家级名优茶,其中小布岩茶多次获国家“金奖”。宁都黄鸡、草席、红糖、茶油、花菇、黑木耳、薯粉、粉丝、松香、竹胶板、皮便鞋、劳保手套、罐头等闻名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宁都不断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9.3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9.49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8.25亿元,增长12.2%。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4.60:34.98:30.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亿元,增长10.49%;财政收入13400万元,增长1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56万元,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1248万美元,增长230%;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893元,比上年增加512元,增长6.94%;农民人均纯收入1373元,比上年增加1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沿革   
   
        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宁都已有人类居住。春秋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后楚灭越,全境属楚。
        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宁都属九江郡。
        西汉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雩都县。宁都为雩都县地,属庐陵郡。
        三国属吴。孙权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分庐陵郡立南部都尉于雩都,析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白鹿营(今黄石镇营底村)置阳都县。此为宁都建县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阳都为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名为宁都)。此为“宁都”县名之始。迁县治于阳田营(今石上镇王田营村)。
        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改南部都尉为南康郡(治雩都)。
         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郡移治赣县(今赣州)。宁都隶之。
        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改南康郡为南康国。宁都隶之。大明五年(公元461年),析宁都虔化屯(今东山坝镇大布村)置虔化县(旧志载:县西五里有石状如虎,传由虎化为石。虎为凶物,改为虔,故名虔化,县以此得村名),并属南康国。
        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南康国复为南康郡。宁都、虔化均属南康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改南康郡为虔州。虔化并入宁都,隶虔州。开皇十三年,陂阳县(今石城县西)并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宁都为虔化县,隶属如前。迁县治于雪竹坪(今梅江镇)。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虔化属洪州总管府虔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虔化属江南道虔州。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江南为东西道。虔化属江南西道虔州。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升虔州为上州,虔化为上县。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升虔州为节镇,号百胜军。虔化隶之。
        五代十国时,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析虔化之石城场置石城县。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虔化属江南路虔州。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东、西路。虔化属江南西路虔州。
        宋大观元年(1107年),升虔州为望郡,虔化为上县。
        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虔化为宁都。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行中书省,改赣州为路。宁都属赣州路。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十一月,升宁都县为州,辖石城县,属赣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赣州路为府,改宁都州为宁都县。洪武九年(1376年),宁都县属江西布政使司赣州府。
        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宁都县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二县。
        民国二年(1913年),宁都复改为县。
        民国三年,全国行政区划设省、道、县三级。江西设四道,宁都县属赣南道。
        民国十五年,废道,宁都县直属江西省政府。
        1929年,宁都为中央苏区属县。
        1931年9月,宁都县分为宁都、彭湃两县。1932年2月,宁都、彭湃两县复并为宁都县。
        1933年1月8日,赵博生在南城金溪黄狮渡战役牺牲。同月13日,为纪念赵博生,宁都县改为博生县。
        1933年7月,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划的决定》,宁都分为博生、洛口、长胜三县。隶属如前。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仍为宁都县,属江西省第十二行政区,并为专署驻地。
        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江西省政府将全省改划为八个行政区,宁都属第八行政区,仍为专署驻地。
        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都县城。29日成立宁都县人民政府。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瑞金分区,后未成立,改为宁都分区(1951年6月改称宁都专区)。宁都县隶之,并为专署驻地。
        1952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县属赣州专区。
        1954年6月,改赣州专区为赣南行政区。宁都县隶之。
        1964年5月,改赣南行政区为赣州专区,1971年2月改称赣州地区。宁都县隶之。
        1999年7月1日,改赣州地区为赣州市,宁都县隶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气候   
   
        【位置面积】宁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3县接壤。其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2003年,全县有耕地面积58.48万亩,林业用地440.1万亩,水面23万亩。县城距省会南昌324公里,至赣州市162公里。
        【地质地貌】宁都全境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断层、隆起、凹陷均有。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已出露的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以震旦系、白垩系为主。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紫色页岩、粉砂岩,以花岗岩居多。
宁都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有丘陵14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73%;山地1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3%。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境内一般高程300米至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处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
        【气候特征】宁都县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四季变化】
        冬季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宁都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冰冻天气。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严霜,天气干燥;后冬则多雨雪,天气阴寒。俗话说“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春季  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前期气温仍然较低,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宁都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
        夏季  5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南风。有“小署南风十八天”之说。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这种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显,有“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之说。这时期,常有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
        秋季  9月下旬入秋,处署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白露秋分节,夜寒白天热”。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这时期,地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从地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上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晚秋时节,有“小阳春”天气促使草木开花,甚至结果。
        【气温、降水、日照、霜冻情况】
        气温  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北部山区低,南部丘陵、河谷地区高。黄石、赖村的梅江河谷和固村盆地是两个平均气温高值区,在19℃以上。北部的肖田、郎际年平均气温仅在14℃。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
        月平均气温,12月至2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其中一月气温最低。从3月开始有连续9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其中7月气温最高。
        据县城稳定通过10至20℃,保证率80%的起讫日期:10℃最初出现在3月25日,20℃最终出现在9月28日,历时187天,总积温4723.5 ℃。
        降水  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
        4至6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70%,比重较大。
       若超过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定为特大水年。自1939年以来,有1944、1948、1954、1959、1962、1968六年为特大水年。大的洪涝灾害出现在这些年份。
        若低于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定为枯水年。自1939年以来,有1940、1943、1951、1963、1971五年为枯水年。较严重的干旱均发生在这些年份。
        7至9月降水量与4至6月降水量相比,明显减少。这一时期,容易形成伏、秋旱。
        10至12月降水量最少。1至3月降水量次于7至9月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最多的为1997年,达2791毫米,最少的为2003年。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与无降水日数之比为18:20,相差不大,农谚谓:“有多少晴天就有多少雨天”。1939年以来,日雨量最大的是1959年6月18日和1984年6月1日都为218.1毫米。
        日照:多年平均日照193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太阳辐射的年平均总量为112189.9卡/平方厘米。
        无霜期: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最长为319天,最短为224天。
        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30日。最早的初霜日期是11月5日,最晚的是次年1月3日。
        平均终霜日期为2月22日。最早的终霜日期是1月16日,最晚的是3月28日。
         初、终霜间隔天数(有霜日期)多年平均为85天。最天128天,最短32天。
        县北部初霜早,终霜晚,霜期较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俗说:“雪上高山,霜打洼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客家摇篮——宁都



    宁都县建成县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在江西东南部,东与石城县、广昌县为邻,同与瑞金市、于都县接壤,西连兴国县、永丰县,北毗乐安县、南丰县,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呈长条形状,总面积为4053平方公里。县内河流纵横,田地肥沃,青山绿水,风光秀丽。终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自古盛产粮食,素有“赣南粮仓”之美誉。据《宁都直隶州志》记载,自宋至清,有进士125人,举人413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载有宁都藉古代文学家达16人。自1992年我县连续十多年全国高考居全市18县之首,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栋梁之才,再创宁都才子之乡,因此被誉为“文乡诗国”。也是赣南政治、文化、经济的重镇之一。
    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大规模南迁的过程中,宁都县是客家人聚居和集散的中心之一。在古代,宁都有八条主要的人行道串联全县,并有大道通往福建。大批客家先民在宁都休养生息较长一个时期以后,踏上通向福建的道路,移居去福建的宁化县石壁村、长汀、上杭、永定、龙岩和广东的梅县、兴宁、长乐(今五华)、大埔、蕉岭等地,并继续播迁惠州、广州及广西的博白、陆川、桂平、平南、浦北、柳城等地,进而远徙海外。总的来说,宁都在世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客家民系早期限的摇篮。现在宁都仍是“纯客住县”,客家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98%。
    这里,山奇、水碧、人美,交相辉映,古色、红色、绿色,相得益彰。有“佛教圣地”青莲古刹,道家第三十五福地翠微峰;有客家人寻根祖的古宅民居,城市人返朴归真的凌云山原始森林;有展示宁都“文乡诗国”风采的“易堂九子”遗址,再现老区“红色文化”’的“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和革命纪念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于一体,文化积淀与名胜古韵集于一处,形成独特的旅游胜地,是度假休闲的理想花园,也是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擂茶:
      宁都的擂茶历史悠久。宁都客家人食擂茶的习俗始自唐,盛于宋,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全县各地食擂茶的习俗仍保留,尤其是以青塘、赖村为盛行,且一年四季,长饮不断。它一般由客家妇女来制作。
宁都客家擂茶有水擂茶、米擂茶之分。
      水擂茶,又称盐茶。其做法是每年之夏前后,将茶树的老叶,连同其梗一起采下,放在锅内或煮或蒸,支其青涩味,待茶叶皮梗碎,色转赤时捞起,晒干,贮存待遇用。饮前,先取适量茶叶和以熟芝麻。花生油及川芎、肉桂、小茴香、白芷、陈皮、甘草等香料,加入适量的细盐姜,放入陶制擂钵里碾成茶泥,再将茶泥放入茶盂中用沙壶盛适量甘泉水,放在炭火上烧开,然后将开水迅速注入茶盂,适当搅拌,一罐香喷喷的香料擂茶就做成了。就饮时,宾主在茶花桌边团圆围坐,桌面上放上各种茶点,如炒花生、香酥豆、油炸米果等,主人依次献茶,,于是,一场情真意切的擂茶宴便开始了。
      米擂茶。做法是将生米、茶叶、生姜水浸泡后,放在陶制的擂茶钵里,用擂槌(油茶木)制成的木棒反复磨成糊状,再拌入韭菜、采豆或蕃薯米,加入适量的确细盐,兑上温水,在锅里煮成稀粥,食用时茶面上撒上各种佐料,如油炸碎花生米,油炸碎麻糍干,碎酥黄豆熟芝麻等。
      宁都擂茶在其丰富的客家饮食文化中,是颇有特色的确一种饮料,不色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毒而还有消痰化气、健脾胃、滋补长寿之功能,所以将它视之为饮料中的佳品,专门用来敬祖、待客、欢度喜庆,以视敬重。

1、麻糍:2、黄糍:3、汤圆:4、卷子糕:5、珠粉、

6、烧肉丸:7、鹅颈:8、芋包子:9、薯包子:

10灯盏糕:11、米糍:12、酥饺:13、烧馒:14、清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省宁都中学概况

   历史久远 宁都中学始创于1913年,是废科举,办新学后在梅江书院旧址上兴办起来的宁都县第一所中学堂,时称省立第九中学。1980年成为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996年获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称号,1998年剥离初中,发展居为拥有4067名学生的高级中学。

  设施完善 学校占地面积140亩,校舍建筑面积23375平方米。科教大楼、实验楼、图书馆各一幢。科教大楼内设网络中心控制室1个、演播室1个、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1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4个、语音室2个;实验装备完全达到省颁一类完中标准;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师生阅览室座位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学校还拥有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接收系统、调频发射接收系统,连接200多台电脑的校园网已经开通,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初具规模。学校还将在新征40亩土地上,兴建单身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室内运动场,实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分离。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信息技术装备先进学校”称号。

   师资雄厚 在编在岗教职工199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72人,130人达到本科学历,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2人,省骨干教师培训4人,市中学学科带头人9人,市骨干教师16人。

   环境优美 学校投入巨资进行绿化、美化、净化,建成了三个各具特色档次较高的中心花园,宁中成了一所绿树成荫、亭台叠翠、繁花似锦、洁净雅致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园林化单位”、“省卫生庭院”、“省绿色学校”称号。

  成绩斐然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宁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8415名合格新生,1978-1980年连续三年高考获得好成绩,获得原处长白栋材亲笔签署的嘉奖令。1992——2001年连续10年高考升学人数列全市第一。1997-1999年连续三年高考应届文理上线人数及繁荣昌盛学率均名列全市各重点中学前茅,获市教委颁发的“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奖”。“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最近3年,1人夺得市理科状元,6人考入清华北大。2000-2001年,连续两年荣获“市重点中学教育教学评估先进学校”称号。化学5次获全省奥赛团体总分前三名,各级各类竞赛4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100多人次获省级奖。学校被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连续两届被授予“市文明单位”称号。

  明天会更好 新的世纪,宁都中学以重创新、促发展、强管理、上质量、兴名校为工作思路,把宁中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上乘、质量一流的省示范性高中,力争早日进入全省三十强,进而跻身全国千强校行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都走出来的成功分离非典病毒第一人



中广网 2003-06-01 08:23:06




    中广网南昌5月31日(记者周羽) 在防治“非典”的关键时期,全世界的病毒专家都把眼光盯在研制预防非典疫苗上,谁先拔得头筹,就先找到了防控“非典”之门的钥匙。5月23号,深圳、香港两地联合攻关小组宣布,人类非典病毒的前体来自果子狸等动物。近日,在有关预防非典疫苗的研究上又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广东、香港两地专家合作研制的预防非典疫苗有望在6月问世。

    有关媒体称,参与这项研究的带头人有两个,一个是被称为中国抗击非典最前沿的领军人物、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另一个就是最早成功分离“非典”病毒和在“非典”病毒溯源上有突出贡献的病毒专家、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副教授、医学哲学双博士、从江西宁都走出来的成功分离非典病毒第一人——管轶。

    带着一份自豪和敬仰,5月29日,记者来到了管轶母亲的家里——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建国街的一栋普通民房,经过他家人的热心联系,记者与管轶博士通了电话,透过他那纯正的宁都乡音,一个平实的、不同寻常的世界病毒专家从香港的非典研究前沿向我们走来。

    说起成功分离“非典”病毒的经过,管轶在电话中显得有些激动,他说,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有个攻关组,2月份这个病一出现,就到广东取样,在前几次的试验中,也不知是什么病毒。后来SARS传到香港以后,可以在非常快的时间内鉴定到所有的细胞系里面,这样在世界上首先在3月上旬把病毒分离出来。因为是新病毒,所以花了10天时间的鉴定,才发现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与所有冠状病毒都不相同。

    那么,这种叫做SARS病毒的病源从何而来?为追根溯源,管轶进入到研究病源的“自由王国”。他说,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认识到这个病毒是来自于动物,所以就和深圳的疾病防治中心合作,对一些野生动物,还有一些家禽进行调查。5月14号,他们从动物里面也发现了跟人的SARS病毒非常相近的一种病毒,也可以说是发现了SARS病毒的祖宗。这就解释了一个问题,人的SARS病毒从哪里来,是从动物来的。

    人类的SARS病毒从动物来,从一些驯养的野生动物来,果子狸等哺乳动物是SARS病毒的祖宗。管轶和课题组用“科学之手”掀开了“非典”病魔的狰狞面目。

  管轶告诉记者,他们在禽流感研究中发现了一套主要采用灭活疫苗原理,通过收集大量经过抗生素等药物绞杀的病毒,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非典的抗体,最终达到不感染“非典”的作用。管轶说,这个疫苗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因为医护人员感染机会大,现有的戴口罩、穿防护衣,并不能完全阻止SARS病毒的传染。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个疫苗已经研究出来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SARS流行并不是很广,我国的发病趋势已经在下降,医务人员的感染率也在下降,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就踩了一个“刹车”。因为这种疫苗虽然安全性可靠了,而且抗药性也可靠,而它的有效性怎么样,需要做进一步实验。所以他们决定把总结的结果往后推6个月到一年,使它成为大众化的疫苗。

    管轶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在家中排行老六。老母亲魏秀英说起这个儿子,生发出许多的感慨。魏秀英说,过去家里很苦,但管轶他什么困难都会克服,暑假寒假都会帮家里干活,为了挣到一角五分钱,他包过50公斤月饼;那时,从河里挑一担沙到路边,只有一分钱,他一个暑假挑了1990担……

    正是因为这种磨砺,成就了奋争者的可贵精神和品质。1978年,年仅16岁的他就被江西医学院录取。1993年考取了香港大学流感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还没有毕业就被世界流感研究中心看中,一直工作到1999年。2000年1月,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28名专家学者同台竞争,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香港大学聘任为微生物系副教授。多年来,在禽流感、流行病学等方面,管轶一直处在学术前沿。管轶的姐姐管新华说,我们很高兴,确确实实,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是我们家的愿望,为我们争了气,他这个研究成果,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儿时那段艰苦的经历已深深镌刻在他的心里,并永远成为他奋力前行的动力。据管轶透露,他正在潜心研究的防“非典”疫苗有望在6月份研制出来,目前的攻坚已到了关键阶段,他表示,一旦成功,便将疫苗专利无偿捐给国家,由国家进行统一生产,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8: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都千年东龙古村

--------------------------------------------------------------------------------

2004年11月06日 14:38

刘劲峰 彭传生





    从宁都县城驱车东行50公里,再沿着崎岖山道蜿行数里,便来到了延绵千年之久的客家古村,清初著名文学家、“宁都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的家乡宁都东龙。

    东龙村坐落在宁(都)、石(城)交界的一片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上,四周青山环抱,清溪环流。

    据考,东龙村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该村最大的特点是其“以人为本”的村落布局及“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理念。自建村伊始,李氏先祖们便依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在诸多山岭中选择了来路最长、山势最为雄伟的东龙岭、南桥岭作为该村的两大龙脉。其中一处,依照龙脉走势,高低错落地建成连片屋场,屋场中开掘出上百口大小不一的池塘,穿插其中。同时还从南、北两面的高山上引出两条清溪,弯弯曲曲地从村边流过,形成“山环水绕”之势,从而把整个村落融会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另一处就是宗祠。与宗祠相对应的是村中最大的神庙:玉皇宫。

    东龙村的另一大特色是其多姿多彩的古代建筑。今日的东龙,完整保留下来的明清建筑多达160多栋,其中仅祠堂就有38座,此外还有书院2座,义仓2座,庙宇2座,居民建筑120多座。这些古建筑规模大小不一,体量最大的为“东里一望”,它占地4300平方米,内由祠堂、廊房、厢房等100多间房屋组成,人称“百间大屋”。所有建筑均保留了我国古老的传统建筑风格,其主体建筑结构多采用国内现已少见的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形式。其余构件,从童柱、枋头、雀替到藻井、漏窗,大多饰以精美的缕空、园雕、浮雕及描金、彩绘装饰。

    历经时代沧桑,今日的东龙村已显得有些破旧,村中住户也比兴旺时期少了一半。它独具魅力的绰约风姿及其蕴含着的广博文化却依然吸引着大批海内外学者、游客纷至沓来。



http://www.ce.cn/ztpd/xwzt/guone ... 41106_2205643.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9: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都中村傩舞(组图)  

--------------------------------------------------------------------------------



表演赖公射月



供奉于祖庙的傩舞面具



唢呐、土铳齐鸣,为傩舞开场助威



穿戴傩具



表演钟馗斩鬼



表演太公钓鱼



村民手拿祈福的麻线观看演出



外出巡游

宁都是纯客县,又属古国越地。客家先民带入宁都的生活习俗可谓是风情万种,绚丽多姿,有的还是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其中就有黄石乡中村盛行至今的傩舞。傩舞源自2000多年前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除疫鬼灾邪,祈求神明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民俗活动。

傩舞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踏罡”、“踩灵”等,动作虽简单却相当原始,也很优雅。表演时,不论演什么角色,演员都必须头戴面具,面具由樟木雕凿而成。演员用不同身段的动作区别男女角色。配器也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服装有两种,一为红色,代表男性;一为绿色,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道具也简单,大多都是用木制剑和木制令尺令箭或根据剧情需要制作的其他道具。

中村傩舞每年有两次演出活动,第一次从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日止,第二次从农历九月十一到十七日结束。每次演出前都要焚香祷告,要请神,演后要谢神,仪式特别庄严、隆重。先在庙里演,随后出村游演,一路上神族引路,唢呐锣鼓,铳炮喧天,声势浩大,观者数以万计。更有村民自发地请他们演。

中村傩舞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说先前可演《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大戏,面具有108个。现在仅保存《赖公射月》、《王印醉酒》、《抱冬易》、《判官点笔》、《太公钓鱼》、《钟馗斩鬼》、《打保安》7个节目。保存下来的节目剧情单调,内容简单,但显得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浓郁。面具方面,现在也仅留下34个,而且都是明清时期制作的。


http://www.red-soil.com/redShow2.asp?ArticleID=1038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都“三魏” 客家英才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和江淮文化发达之地,落籍赣闽粤山区后,仍秉承中原遗风,以耕读传家,形成了崇文重教的民风,遂造成了在文化学术领域,客家人英才辈出,延绵不绝。他们中既有独领风骚的艺坛巨匠,又有学术领域的一代宗师;既有杰出的书画家,又有才气横溢的散文家,诗人┉┉他们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编织成一道道流光溢彩的绚丽风景。“宁都三魏”便是其中佼佼者。

    “三魏”是魏际瑞(祥)、魏禧、魏礼兄弟三人的合称,宁都城关人。其父魏兆凤,字天民,乐善好施,急人之难堪于己,荐举征辟一概不就。明亡后,削发为僧,隐居山中,终年40岁。

    魏际瑞、魏禧、魏礼兄弟三人天资敏捷,聪颖好学,刻苦自励,才学深高,俱善诗词古文,均为著名的散文家,故时人称为“宁都三魏”,而其中尤以魏禧的成就最大。

    魏禧(1624——1680年),字冰叔(一作凝叔),号裕斋,人称叔子先生。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幼年体弱多病,药不离口。秉性仁厚,文静,喜好读书,11岁即补诸生。魏禧精研史书,造诣很高,文著受《左传》及苏洵的影响较大,《听松庐文钞》对其评价道:“冰叔先生尤深于史,举数千年,治乱兴衰,得失消长之故,穷究而贯通之,而又验之人情,参之物理,本胸中所积而发之于文,故其势一往而不可御。其行文之妙,得力于《史记》,老苏者居多。”《赣州府志》评价其:“最辨古今得失,指陈时事,廉利透闻,独出手眼”。魏禧文风凌厉雄健,尤喜表彰忠孝节烈,摹画淋漓,慷慨激昂。著有《左传经世》十卷、《魏叔子文集》二十二卷、《目录》三卷、《诗集》八卷。他的散文作品《邱维屏传》和《大铁椎传》尤为著名。前者记叙了传主的一生主要经历,写出了邱维屏道德风貌的可贵之处,展现了其高尚情操和富有特征的个性。后者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记述了一个身怀绝技,却不为世用的奇人。传文把这个古代剑客式的传奇人物描述得生龙活虎,若隐若现,颇有顿挫虚实之妙。魏禧以其文学成就与汪琬、侯方域并称为“清初三家”。魏禧一生无子,自称不忧嗣子不立,而忧后起无人。他对自己的著作非常看重,曾说:“吾有三子:《左传经世》,长子也;《日录》,次子也;《文集》,三子也。”

    魏际瑞(1620-1677年),字善伯,原名祥,17岁时改名际瑞,魏禧胞兄,人称伯子先生。性格豪爽强急,急公好义,宽厚待人。自幼好学,善强记,对兵、刑、礼制、律法各科都研究颇深。20岁时,所著诗文已过三尺。著有《魏伯子文集》十卷、《杂俎》五卷、《四此堂稿》十卷。他的《与子弟论文书》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论宝库中的珍品。

    魏礼(1628-1693年),字和公,魏禧胞弟。性慷慨,重然诺,敢任难事。少年时由魏禧管教其学业,年近20时补诸生,之后更加刻苦,遂与两兄弟齐名。人称季子先生。魏礼喜欢游历,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每到一处,必结交贤豪隐逸之士。著有《魏季子诗文集》十六卷。

    值得一提的是,魏际瑞之子魏世杰、魏礼之子魏世、魏世俨三人,也因有很高的文学成就,被世人并称为“小三魏”。

    “宁都三魏”不仅以著作闻名于世,更以“三魏”为首,易堂九子为主的易堂讲学之风影响深远。

    明朝末年,“三魏”随父举家迁至离县城40余里的翠微峰上。翠微峰山势险峻,四面均是悬崖绝壁,仅一条蹬道可与山下相通。魏禧还派人在险要处置闸守望,使山寨更为安全,不受战乱兵灾的侵扰。随后,士友中不少人也携家眷迁居此山,谈学论文,一时为盛。其中有南昌的林时益、彭士望,宁都本县的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6人。此6人与“三魏”,以魏禧为首,常聚堂讲《易》,相互切磋,加上此堂方位取易,当时人称他们9人为“易堂九子”。易堂诸子隐居于翠微峰讲学,门生弟子常达数十人之多。易堂讲学以致用为宗,好评论古今成败得失,认为学问必须通过阅历和实践,不能师心自用,闭户造车决不能出门合辙。易堂讲学所形成的翠微学派,成为明末清初学派中的主流,与南丰的程山(谢文存讲学处)学派、星子的髻山(宋之盛讲学处)学派并称为“江西三山学派”。

    “宁都三魏”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大动荡时期,他们所处的境遇是极其困难而复杂的。以魏禧为首的“三魏”与易堂诸子作为明末遗民,他们又是素负有气节的志士。

    “三魏”均无意入仕,终身以布衣结交天下贤士。他们贞坚卓绝,甘居草野,但并不是消极地高卧深山,而是有所作为。易堂诸子在魏禧的领导下,九家在翠微峰,平时躬耕自食,亲如骨肉,以诚相待。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至翠微峰亲眼目睹后,感叹道:“易堂真气,天下无两”。同时他们又是基于共同的反清意识而志同道合,实际上又结成了一个以复明抗清为宗旨的秘密团体。他们曾四出活动,只是由于这时全国的反清形势已转入低潮,他们的种种活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

    康熙十六年(1677年),魏际瑞在赣州总兵哲尔肯处为幕僚。为了地方的安宁,魏际瑞前往召抚吴三桂余党韩大任,不幸遇害。其子魏世杰悲痛万分,拔刀自刎,众人奋力夺刀,他又猛捶胸腹,以至内脏出血而亡,年仅28岁。康熙十九(1680年)魏禧在去扬州联络友人途中,船至江苏仪征时,突发重病而逝。其妻谢秀孙闻讯,悲痛异常,绝食13日,以身殉。这种以身相殉的做法,在易堂诸子间也有传统,可以说是一种易堂精神。魏际瑞、魏禧相继去世后,易堂诸子各散他处,只有魏礼独自率领妻儿居守在翠微峰,直至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逝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0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南第一位状元郑獬--江西赣州市宁都县人
来源:工作人员 编辑:红豆生南国 时间:2004-8-26 16:54:00 点击:11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江西宁都梅江镇西
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
   郑獬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四年(1052)中湖北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
试,经殿试中进士一甲一名,即状元。此后,任陈州(今河南淮阳)通判,荆南(今湖
北江陵)和开封知府,后入朝为度支判官,入值集贤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注,起草诏
诰,享正三品。

   郑獬反对奢侈,生活俭仆。宋英宗即位之初,朝廷动用国库银两,大兴土木,治理
永昭山陵。郑獬上书进言,他说,目前国用空乏,眼前连军晌也难以支付,横征暴敛的
结果,连有钱人家也怨声载道。并赞颂了先帝节俭爱民的举措。他还对官多政冗的旧裕
提出批评意见。并主张广开言路,必能有益治道。有些意见还是颇得英宗赞赏,有的却
没有被采纳。

   熙宁二年(1069)始,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宰相,推行新法,郑獬对新法多有指责,
那些对他有积怨的官吏便把他当成司马光的同党,于是被罢官。直到御史中丞吕诲上疏
宋神宗,为他鸣不平,这才让他调任开土代知府。

   在开封府任上,郑獬与王安石分歧增多,矛盾愈大,因而激怒了王安石。在任中,
平民喻兴偕妻谋杀一妇人,未按新法处置,王安石遂借此为由,将他调出开封府,降为
侍读,享受正七品,出任杭州知府。不久,调任青州知府。这时,青苗法正在施行,郑
獬痛心地说:“我只看到青苗法的害处,实不忍心看到无罪之人触及刑律。”于是,以
有病为由而辞官退隐。

   郑獬为官清廉,家贫子弱,死后竟无力安葬,灵柩停于寺庙长达10年,直到周守腾
任安州知府时才出面为其落葬。又数年后,郑獬之子郑宣义带领全家从安陆返回宁都,
并扶其先人灵榇归葬在县城西郊蔚背岭。

   郑獬善诗文,《宋史》称其“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所著《郧溪集》三十
卷,《觥记注》、《幻云居诗稿》各一卷并行于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