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人的析产文书——分关
作者: 白昆声
一、什么是“分关”?分关的作用
“分关”是旧时客家人对家庭财产(动产及不动产)转移的一种“辅助”文书。它不是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俗称“红契”),而是家庭内部析产的协议书,可用它来确定“红契”上所列的财产归谁所有。一般的情况下,一处的不动产(田地或城市房屋)出卖时,卖方需交出“红契”办理财产过户手续,另领新“红契”;如只出售其中一部分,则应办理双方实有财产的所有权证书。但是,在一个家庭内部的财产转移时(包括生前赠与、遗产继承、弟兄之间的财产交换),则可暂不办理过户手续,而以“分关”文书来辅助并确认所有权人。因此,儿孙辈所持的“红契”往往是其父辈或祖辈的名字,直到该项财产出卖与外姓人时,才由买方去办理新的所有权证书。
旧时客家人以几代人同居一处、儿孙绕膝为乐为荣,常被赞以“福寿双全”、“几世同堂”。俗语云:“树大发桠,儿大分家”。在人口不断增多、居住空间有限,加上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念、猜疑,以至矛盾重出,自然会促使旧式家庭的动摇和崩溃。让儿子们各立门户,各自发展,把财产进行分割,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