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4-12-29 23:57 英德市江湾村民俗调查 【原文出处】韶关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199503 【原刊页号】014-021 【分 类 号】C4 【分 类 名】社会学 【复印期号】199506 【 作 者】谭子泽/赖井洋 (韶 ...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4-12-29 23:57 其他习俗:本村素以耕读为本,历代书香不断。见于方志者,中举入贡,代有其人,庠生儒生,更是屡见不鲜。“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养仔唔读书,不如养个猪”之类教诫长传不误,深入人心。 本村以文为贵,但不弃武。历代都有“教打师”。组织醒狮队,武术队,堂号为“江湾太平堂”。获“教打师”职位者,均曾亲抵福建“南少林”习武数载,个个武艺精通。男丁长至六七岁,均须在“破学”习文之时,到祠堂接受武术基本功训练。此风只在“文革”间中辍十余载,前后数百年,未曾稍弱。故凡村中男丁,无论在家还是外出者,都至少会一套洪拳,最不济也谙几招“散手”。 重男轻女,当为本村陋习。缠足之劣俗虽于清末即弃,但轻女之陋风则至今犹未改。丈夫殴打妻子,历来被视作天经地义;“投外家”的结果,往往是造致变本加厉的凌辱。解放后殴妻之事虽日渐见稀,但至今犹未绝迹。解放前,读书是男丁的事,女孩从无人沾光。妇女用物历来被视为秽品赃物,如不慎从晾在外边的妇女裤下穿过,便被视为晦霉莫及。 农闲时节,喜聚众霄夜,俗称“打倒数”;晚餐喜端着碗到门口坪边侃边吃;晴暖之夜,小孩喜玩“盲伏”(捉迷藏),春夏之交,小孩喜放纸鹞(风筝);中秋前后,必放“孔明灯”。 此外,本村的某些禁忌,恐怕也值得一提;入门不得踩门槛,更不准倚门踩槛;讳言“谭”音。将“弹琴”称为“括琴”;“弹棉被”必须称为“打棉被”。曾有工匠犯忌,沿街呼唤“弹棉被”而被打死之例。门前忌种蕉,屋后忌种竹;说是“门前种蕉,日日有人烧(纸),屋后种竹,年年有人哭”。房门禁靠右或正中开(祠堂除外)。招待客,禁主人先离席;客人未离席,禁收碗筷。打喷嚏时要口念:“大吉利是”。视鸡生软蛋为不吉祥。忌母鸡啼鸣,如出现,必须立即宰杀。忌男女野合,如遇,野合者必须给当事人送红包。安土重迁,有云:“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别人家再好的龙床,不如自家的狗薮(窝)”,禁粗言烂语及不吉祥的话,如不慎听闻,须说:“呸绝!大吉利是!”禁小孩往火堆撒尿,说是会得罪火神,使生殖器红肿,俗称生“火钩juān@④”。敬惜字纸,禁用一切有字纸张擦屁股。禁忌掉入屎湖(厕所),如不慎掉入,即被视为“衰”极,须由大人引领,沿村讨“百家米”。夜行闻呼而不见人,忌予应答;晚间忌吹口哨,据说会呼来游魂野鬼。忌生人惊吓生人,如谁恶作剧为之,即视为恶毒,惩以族规,且须将衣裤给受惊者煮水洗身。小孩忌受陌生人食品及财物。男人忌穿红戴绿,违者被视为轻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恕不赘之。
Posted by linqifeng at 2005-2-6 10:51 珠江先生: 新春好! 有一事请教,以下风俗,不知道我们是否一样? "初一为“持斋日”,不得吃任何含荤食品,不得杀生。不得打扫卫生,不得洗身(洗澡)。初三为“送穷日”,是日大早,家家户户都竞早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然后将所扫之垃圾,以粪箕送至大路头(口)。"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5-2-5 21:20 蓝字为典型的广府词汇和习俗。
Posted by hakkaangel at 2005-2-6 20:06 些招也是“无脑功”嘛?其“讲出来就赢”之式实在精妙。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5-2-6 23:19 我的帖子,言必有据。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2-14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