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12-6 1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是“客”,来南方的过程中,创造了围屋这个建筑形式。你可以去看看,在粤东地区,一般一个村最古老的屋都是围屋,是客家人在粤东开基创业的开始。所以,围屋不是慢慢由简单的基本房屋形式逐步向围屋发展的,而是直接由碉楼与中原殿堂式的结合体一步到位发展的,从赣南比较注重防御的围屋发展到注重居住的粤东围龙屋,就是这种结合体不断完善的过程。福建土楼其实与赣南围屋一样是初期就有的。
围屋中的厅,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生老病死,婚姻嫁娶,上灯祭祖,都是在厅里完成。所以,后来客家民居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厅的影,是客家人先有围屋,后来才有三间架的明证。上图其实是上厅结构的三间架,可以基本满足需求。是最没有钱的时候考虑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农村你可以看到的敞开的厅的原因,因为它是上厅。
如果,多一点钱,就会前面起一杠,大门凹进去,成为下厅,两边起横屋,围成一个天井,各个间用檐阶连起来。再进一步,两边加小门,加花头,就是典型的三门三井两厅一花头的围龙屋了。
现在为什么我们看到都是三间过的房子,一是资金没有那么大,二是家庭小了,三是以前为了防御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没有必要。
因此,可以说三间过是围屋的简体,是围屋的最基本单元,是一种由过去宗族为主逐步向小家庭过渡的必然,是一种为了保持厅的功能而没有任何结构布局可言的倒退民居。既没有围龙屋的殿堂式的壮观,又没有现代体现人文关怀、布局合理的以居住为主的实用。
无奈,现在的人只好选择了洋楼。
[ Last edited by 兴宁阿哥哩 on 2004-12-6 at 19: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