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第一名旦”、广东汉剧院院长李仙花
在2003年广东第八届艺术节上,由广东汉剧院院长李仙花领衔主演的《白门柳色》获得表演一等奖,李仙花由此被誉为继红线女后广东“第一名旦”。
李仙花是广东省五华县人,她自投身汉剧以来就被荣誉和鲜花簇拥着。在去年广东第八届艺术节上,由她领衔主演的《白门柳色》获得表演一等奖,她由此被誉为继红线女后广东“第一名旦”。但在耀人的光彩背后,这位广东戏曲界第一个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广东第一个获得“二度梅”殊荣的演员,其艺术历程竟充满了艰辛和磨难。现任广东汉剧院院长、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的李仙花。10岁考进广东省梅州市戏剧学校,主攻花旦和青衣,学成后分配到广东汉剧院,至今有近30年汉剧表演史。其间她到后中国戏曲学院深造,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成为汉剧的第三代传人。
李仙花十分感慨地回忆自己从艺生涯,她说:
“我应该是受家庭的影响,因为我母亲是汉剧演员,我还小时候就跟着母亲下乡演出。母亲手把手地教我,我也十分热爱汉剧这门艺术。73年,广东省梅州市戏剧学校招生,我母亲就亲自送我去报考,在几百名考生中就仅我一个人考上了,成为首届广东省梅州市戏剧学校第一批学生,当时我年仅十岁。”
李仙花的人生转折点应该从1991年算起。那年她在汉剧界己小有名气,但她并不满足,总想着怎么才能突破自己。这时,中国戏曲学院来广东招生,李仙花跃跃欲试,不巧的是她怀孕了!她内心焦灼矛盾,难以选择。“后来,她想,自己既然怀孕了,就意味着暂时不能上舞台,平常工作那么忙,哪里有时间学习充电,何不借这个机会复习准备高考呢?”就这样,她利用孕育孩子的过程为考试复习做准备。结果,高考完没过两星期,孩子就降生了。
李仙花月子没坐完,中国戏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来了。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她真是矛盾万分。这一去要好几年,孩子怎么办?令李仙花最感动的是母亲与家人的支持,使她毅然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孩子由李仙花父母和丈夫一带就是8年,这期间,李仙花为她的汉剧事业不懈奋斗。
刚到北京,气候、饮食、住宿等生活上的不适应以及对孩子、家人的思念,让李仙花真有点支撑不住。每天8节课,根本顾不上想家,可只要一到吃饭和睡觉的时候,对家人强烈的思念和孤独感就会深深袭来。克制不住时,她会飞跑到街上打个长途电话回家,只为了能听听他们的声音。半年以后,李仙花终于挺过来了。进校第一年她顺利完成了文化进修课,第二年进入导演本科班。
上学期间,李仙花每天几乎只在教室和练功房里度过。皇天不负有心人,进校第三年,即1993年,李仙花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毕业时,她被推荐攻读中国首届京剧研究生,3年后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取得研究生学历的戏剧演员。2000年,李仙花再次摘取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广东第一个获“二度梅”的演员。
汉剧是从中原流传到广东的一个古老剧种,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过早,目前流行于广东、福建、湖北、湖南等地方,汉剧艺术不仅在国内影响十分大,而且远播海外,在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尤其是在东南亚一带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颇受欢迎。李仙花接着说:
“广东汉剧在东南亚一带影响十分大,那里有众多汉剧爱好者,几十年来广东汉剧院到海外演出上百次,在海外演出过程中许多戏迷表现出极大兴趣,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台湾和东南亚国家演出的时候,那里也成立有汉剧业余班,我们演出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与我们同台演出,相互交流学习。我们在演出之余,也对他们进行辅导,还传授一些剧目给他们,他们都十分高兴。当地报纸都及时对我们的演出进行全面报道,我们带去都有是传统剧目,象”秦香莲“、”齐王求将“、”百里奚认妻“和折子戏等。他们对我们的剧目、演员的阵容、艺术风格、演出水平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伴随着成功与荣耀,李仙花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选择。凭借实力,她完全可以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也可以接受高薪应聘到深圳与家人团聚,可她都婉言谢绝了,依然呆在广东汉剧院。李仙花说,她要报答培育过自己的家乡父老,希望把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完完全全奉献给汉剧、奉献给广东,多培养一些年轻的人才,让汉剧发扬光大。在谈到如何培养接班人的时候,李仙花说:
“自我2001年当上汉剧院的院长后,我对汉剧院的整体构想有许多,当了院长后不仅自己要演好戏,更多的是考虑汉剧接班人,如何普及汉剧的问题,如何蠃得更多观众的问题,还要留住演员,留住人才,教年青演员如何做人,对事业的奉献,培养敬业精神,同时,我还请来中国戏曲学院和湖北汉剧院不少老师对青年演员进行教戏、上理论课,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李仙花最后表示,在我从艺几十年中,我忘不了培养和教育我的老师,象:侯瑞珠、黄桂珠、梁素珍、黄小荣、周文祥等,我也要象他们那样教我的学生,让汉剧艺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转自:国际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