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78|回复: 17

【原创】客家故事大家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4 23: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人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我们大家来写一个客家故事接龙,这个故事就算是《客家史话》吧。下面我先开个头:
西晋末年,五胡作乱(“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西晋时,他们据有中原,史称“五胡之乱”),战火四起,一群中原汉人、王室家眷,为避战乱大举南下……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4-12-15 at 11:4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群中原人渡江后,有的留在路边安居,有的继续前行,我的祖先就在前行的队伍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0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确实是鱼米之乡,但失去了家园的人们却没太多地感受到鱼米之乡的赐予,战乱不断自己只是一群外来逃难之人,富庶的地方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能在人迹较少的滩涂地歇下脚来,搭起那茅寮屋,卷起裤腿,族中老小加入了开垦的行列,种粮、种果、养蚕织丝,洒下汗水也看到了丰收的喜悦,有了收成盖一些漂亮的房子吧,族中不乏能工巧匠……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4-12-15 at 11:5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11: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幢幢中原风格的房子建起来了,房子都挤排在一起因为同乡、族中人好有个相互照应。生活总算安顿下来了,先祖们因为大都是各业的能人,男的文武双全,男人们开始出外经营或以手艺挣钱,只有在收成时、农忙时才回来;女的经长年奔波已变得壮实,耕种、挑担、女织无所不能,女人们担起家庭重担;但日子过得并不殷实,还经常被当地人欺负,一种流浪情结在族人心中挥之不去,大家只有相互团结,教孩子们读书学艺将来才有出息、不被人欺负……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4-12-8 at 16:2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4: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客家故事还不太知道....希望有更多人告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9 1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安顿下来的“家”并不安定,族中人口越来越多,按人头摊的地方苛捐杂税甚多,出门谋生的男人们也常受当地人的歧视。那一天(大概是唐朝末年吧),几个外出的后生哥匆匆赶回来“不得了啦,听说又打仗啦”、“那边来了一大帮难民”、“说是黄头巾的和朝庭的兵打起来了”、“当兵的见人就杀”、“很快就到这边来了”,阿六叔、阿二哥、阿五古你一言我一语,叔公赶紧召集族人商议,阿光伯说:“还是往南逃吧,南边山地多可以避难”,阿光伯的话得到大家的响应,各家赶紧通知在外亲人回来,也去通知亲戚、朋友,一场浩浩荡荡的南迁又要开始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0 1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祖先们几乎收拾了所有的家当,把先祖的牌位、遗骨包裹好一起带走,让先祖和自己一起迁徙,让先祖的亡灵保佑他们一路平安,因为前去的路无回头,就象当初失去的家园一样,失去的就将永远失去。前行的路好艰难,但族人的脚步不敢放慢,放慢脚步可能就会死于刀枪或马蹄,族中女眷手柱坚韧的竹杖,这支竹杖是打通的,其另一用途是帮助女人像男人一样站着小便,因为一旦蹲下,她们就可能永远站不起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3 22: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徙是一场生存大考验,我祖先的族人中体弱多病者都在路上倒下,祖先只是和一些强壮的族人生存下来,他们匆匆掩埋了弟兄姐妹的遗体,做了个记号待将来安顿下来再回来捡遗骨厚葬(据说客家人二次葬就源于长期迁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8: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先们浩浩荡荡的南迁之路,虽然是避难走得匆忙,但一切都井然有序,因为这已不是头一次迁徙了。他们象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从筹备粮食车马,到人员的编排都没有一丝疏忽,这当然得益于族人饱读诗书,深谙兵法用兵之道。族中青壮年男女也都练得一身武艺,保护老幼是它们共有的职责,刀剑棍棒也是他们防身之物,但这群迁徙的队伍出自礼义之邦,从不欺凌所过市镇乡村的弱小外族也不跟外族结冤,反倒是经常帮助弱小,评说红军长征时,“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用于我祖先们的大迁徙长征也同样恰当,我的祖先们在长途的迁徙中,把中原文化,各种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都无私地传授给了沿途的南方百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17: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先们的语言功夫确实了得,出去联络、筹粮、配马的后生哥只是由族中以前经常到各地营生的阿叔、阿伯们简单教了一些各地语句,他们竟能很快就跟过往地的人交流、沟通,据说这全凭反应敏捷和善于观言察色,其实这都得益于平时的学习累积,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平日这些后生哥博览群书,族中珍藏书卷无不通晓,各地风俗习惯都有所了解,胸有成竹,自然能与各地乡民交往自如。所以族人常说“讨饭都要让孩子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客家人的语言直至千年以后都能沿续保存,应该得益于客家人的族群经济,客家人一般是族群而居的,世代相传如此语言自然能相传下去,但客家人学习、适应语言的能力却超乎寻常,这应该和族人体内基因有密切的关系,也和族人处于迁徙动荡的生活中养成的危机意识有关。……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4-12-16 at 20:4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17: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的端午节,族中张嫂带着儿子去接娘家侄,路上忽然遇到了一路兵,张嫂赶紧把侄儿背起牵着儿子跟着人群拼命地跑,但人那里能跑得过马,一个系着黄头巾骑着一匹黄膘大马的大将军跃马上前拦住张嫂的去路,喝道:“站住!你这个妇道人家为何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而把小孩子牵在手中?任他稚弱的双脚奔波吃苦?快点把道理告诉本王,否则,我手里的剑可不认人了!”张嫂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护在身后,回答说:“这个大男孩是我哥嫂的遗孤,他们两个都在战乱中遇难死了,这是他们的独苗;而这个小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也要保住我哥嫂孩子的性命,让他长大成人,传递下一脉香火。” 那大将军听罢,仰天长叹。他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盯了张嫂良久,然后收起手中的长剑,默默地转过身,从马背上抛下一句话说:“黄巢的兵是保护穷人的,你到新的地方以后,记住在门框上挂起新鲜的葛藤,我回到军营之中会晓谕自己的士兵,不要骚扰门前挂有葛藤的人家,你快走吧。”张嫂目睹黄巢的背影骑马离去,赶紧赶回族中,她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族人,族人都为张嫂庆幸。六叔公说:“阿张嫂,你真是幸运呀,你遇到的就是黄巢”,六叔公又给大家讲了黄巢的事……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4-12-17 at 17:44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7 1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zmy at 2004-12-17 17:42
这年的端午节,族中张嫂带着儿子去接娘家侄,路上忽然遇到了一路兵,张嫂赶紧把侄儿背起牵着儿子跟着人群拼命地跑,但人那里能跑得过马,一个系着黄头巾骑着一匹黄膘大马的大将军跃马上前拦住张嫂的去路,喝道:“ ...

据说客家祖地的"葛藤坑"就是这样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2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客家一家亲 at 2004-12-17 19:19
据说客家祖地的"葛藤坑"就是这样来的.

大概是吧,现我们住楼房了,端午节还有人在套房门口挂青,相传就是挂葛藤那次传下来的。客家通俗很多就是世代传下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22: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到六叔公讲黄巢——六叔公道来:黄巢有两件宝贝十分厉害,那就是宝剑和神马。只要他的宝剑一挥,千里内的坏人,都会头颅滚地。他的神马有千里鼻,不论坏人藏在什么地方,隔有多远,都能闻出来。因此人们都说:“黄巢宝马知好坏,黄巢一剑划千里。”
   有一次,黄巢带剑追赶敌人,来到大山嶂,不见了作恶多端的财主林四古。大家正在东寻西找之时,忽见黄巢骑的神马扬起四蹄,向南山跑去,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来,然后向着对面山上的大松树,鼻子发出“呼呼”两声。黄巢见状,将宝剑一挥,对面山上立即传来“哗啦”一声,那棵十几丈高的千年大松树被劈为两段,断口处赤血飞溅,滚出一颗人头来。众人过去一看,正是林古四。他以为藏在大树洞里就能躲过黄巢的宝剑,谁知“命里遭黄巢——终归走不脱”!穷苦百姓一见,欢喜万分,都跟黄巢造反去了。六叔公讲完黄巢的事招呼大家赶紧去找新鲜的葛藤挂各自住处以求平安,谁知道黄巢的兵什么时候打过这里来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5 22: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先们迁徙的路好漫长,当历史翻回到21世纪时,交通何等发达,高速公路几个小时,飞机航班只需几十分钟,当年可是要走七天七夜,到处荆棘丛生、狼虫虎豹,翻山越岭累了也不敢喘息,前面讲了女士们都用打通了竹节的竹手仗,可见路途的险恶,但越是山深林密、人烟稀少的地方却是越安全的,比起每天的烧、杀、抢、掠,刀、光、剑影来,狼虫虎豹、山风瘴气根本不算什么,我的祖先们要找梦中的一片净土,要找梦里的桃花源。

[ Last edited by zmy on 2004-12-25 at 22:4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