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1 03: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荡在万水千山间的情谊
林 彬
时值杜埃辞世5周年之际,又适逢菲律宾《世界日报》全文刊载杜埃30万字的晚年力作《风雨太平洋》第三部,在此万感交集的时刻,正在读女评论家何楚熊女士为杜埃写的祭文《永存人间》,又收到深山彼方杜埃友人邮来白笺一纸,是《闽西日报》(1998.9.2)刊出的《无愧的战士——怀想杜埃》,不由人思绪万千,而写下此文。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是永远藏在我心间的日子,可你,一位远在老区山间的老人,怎也记得那么牢这个日子?
在人间度过了80个春秋的杜埃,曾经在海内外结织了许许多多老友新朋,正如你所写的“仿佛他与朋友们是不告而别的,走得那么脚步匆匆,一瞬间的叙谈都没有”。是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会走,在病榻中,他还美美地想着,出院后,还要用若干年完成和修改他的长篇小说《风雨太平洋》第三部,还要整理修改一本20万字的小说初稿,还要为索取的单位亲自写一份自传,还要为他蹲点13年长的增城县写建设新时期的作品,他要干的事多着呢,可他唯独想不到他的健康状况是怎样。
《南方日报》代表广大读者,对他未能写完小说《风雨太平洋》第三部,深感遗憾。可这遗憾总得有人去填补。杜埃在退居二线后,用他最宝贵的晚年,整整13年蜗居农村,住瓦房吃饭堂,写下这长篇,以后,我又用了三年时间六易其稿续写完第三部,前后16年。
几年来,我经常在翻阅杜埃本人和许多朋友写的文章、书信,特别是在“庆贺杜埃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暨杜埃作品研讨会”众多评论家的发言和文集,许多篇章都有独特的见解和精辟的评述,使我百读不厌!通过文章,我仿佛和这许多朋友作者时常在见面交谈,对杜埃的作品、人品有进一步的理解,近日又正在重读碧野写的《啊,杜埃,你知道不?》,一缕缕的情丝,一字字的真情,给我以启迪,送我以温暖,给我以精神力量。现在,你的一张白信笺,又送来了岩间的圣洁美丽的山茶花,山乡的一层层梯屋,一股股浓郁的山乡气味扑鼻而来,更有那《无愧的战士——怀想杜埃》,这一纸信笔记载了你对杜埃的深情怀念和情谊,你怀念他“最后寄赠这本《红线笺》的诗集”,“却是最鲜艳的花束”,你一再怀念杜埃数十年前在香港时曾对你说过的那句话:“我们是同饮一江水啊!”因为你的家乡闽西毗邻杜埃的家乡大埔,而韩江与汀江同流,其实,这是你的情长,犹如那江水清澈,沁人心田。透过这白信笺,我仿佛看到了一颗山茶花般的诗心,透过纸背,我看到一位远方的老人,他的老花镜早已被泪水模糊了,他的手在颤抖着,怎么也按捺不住心潮的激流,注入笔端,流在字里行间;我还仿佛看到了从龙的故乡,从老区飞来一块晶亮的岩石,落在韩江、汀江,掀起大波,那水波、涟漪,冲破万重山,游入珠江;我还仿佛看到了,那是从汀江漂流而来的一叶扁舟,它满载着朋友对杜埃的无限情意。
谁说那万重高山能隔住人间的真诚友谊?
谁说那千里江河能割断一线相牵的笔端情丝?
(林彬,原名林彩英,厦门人。系原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埃的遗孀。)
转自闽西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