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11 15: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燕子姐姐 at 2004-11-10 22:27
记得以前听老师讲过,说在明朝末年有一个设计师对菠萝顶好奇,试图想把那些方木拆下来重新安装,但是却怎么也摆不回以前的形状。
还好,那个师傅留了一手,在拆卸之前曾经在每块方木上编了号,最后按照编号顺序复 ...
千辛万苦找到这个故事的一点眉目。
引自南方周末110期
张志姚
自古名山多古怪。
古者,古代的文化遗产;怪者,奇怪的自然景物也。梅县之阴那山,名扬中外,其原因也在于此。阴那山五指峰下的灵光寺, 是广东名寺之一。它和潮洲的开元寺,曲江的南华寺,广州的光孝寺不相上下,各有其长。由于阴那山自然环境特殊,山上山下尽是奇观,古往今来,留下很多美好的传说。历代有不少名流雅士、专家学者到这里寻芳探胜,欣赏那暮鼓晨钟、闲云野鹤。前年元宵节,日本友人中原律子,特地从北京来梅,前往阴那山考察。她对挺拔俊逸的阴那山及灵光寺古色古香的建筑,赞不绝口。
阴那山五个山峰并列,形似五指,故名五指峰。当中五个山峰都在海拔一千米以上,远看重峦叠蟑,高耸云宵; 近看怪石嵯峨奇峰似剑。登上五指峰,真有“上望汀洲八角楼,下看潮州湘子桥”之趣,清代举人李便咏五指峰的诗, 开头就云:“五峰一削瞰罗浮,咫尺岚光冻若流。”然而,阴那山招引游客的中心是灵光寺。
步入灵光寺,最使人注目的是正殿螺旋形藻井,俗称菠萝顶。它纯属木质结构,下面宽、上端逐步缩小而尖,成为宝塔形的内空。顶端有分放烟口,殿内烧香时,香烟通过空气对流作用,被抽送到分放烟口散发出去,所以殿内香火盛,香烟浓时亦不熏人。这是古建筑技术的精华。解放前,曾经有人想把它拆下来仿造,但才拆了几根木头,就因其结构复杂奇巧而惊呆了,而且再也无法装回原样。由于它的建筑奇特,曾引起不少能工巧匠的兴趣和遐想。一九八三年,已将有关资料上送全国古建筑学年会研究。过去灵光寺背林木茂密,正殿屋宇处于古木荫中,但秋去冬来,风吹落叶,并无半片停留瓦面。
沿着生死树前的石阶缓步而行,绕过鸳鸯树, 踏过铁卢侨, 便是“小歇石”。传说这是以往李士淳教过书的璨花馆之遗址。明朝末年,梅县进士李士淳在朝廷任翰林院编修兼东宫讲读,专门教崇桢皇帝的太子读书,成为皇帝的亲信朝官。后来, 清兵入关, 明朝覆灭,李士淳便携太子隆武帝南行,回到梅县阴那山避难。为此特建一书斋,名叫璨花馆。
[ Last edited by 燕子姐姐 on 2004-11-11 at 16: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