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8|回复: 3

【转帖】“闽粤通衢”石城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2 12: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gz.jxcn.cn/kjgn/kjyl-0013.htm【转帖】“
                                    闽粤通衢”石城县
石城是客家人南迁途中最重要的中转站,唐宋以来,是名副其实的“闽粤通衢”,是早期客家人的摇篮地和发祥地之一。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举国上下一片慌乱,导致了大批士族和百姓随之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先后历时几个世纪。据《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载:“膺公,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十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故由莱州高密南渡,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子求安求富迁抚州宜黄。求安子孟远于东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迁南康郡揭阳县石鼓遂速(今小松镇磷脑),与吴恭葆同居,复又迁南桥岭。”此郑、吴两家应是首批南迁之中原人。此后还有唐季、北宋末、明末、清咸、同年间均因战乱,而相继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五次的人口大迁徙。这五次人口大迁徙,大量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走走停停,前后历时十多个世纪,大部分已留居江南。其中部分移民先聚居赣北波阳湖地区,而后再溯赣江而上,由赣中而赣南。由于石城与福建宁化隔山而居,故很大一部分移民经广昌或宁都而达石城
      石城是武夷山西麓的一块宝地,这里山清水秀,宜垦地多,相对来说人口较少,可容量大,且民风淳朴,可相安而居。故有大量的南迁汉人在此滞留聚居。据现存族谱记载,唐五代时期,新迁来石城定居的姓氏有48姓之多,宋代有70余姓,明代有30余姓,清代有20余姓。一千多年来,数以千百万的客家先民们为了求得更理想的安身之处,有很大一部分从石城越过武夷山,到达福建的长汀、宁化、建宁、连城等地。有的留下来了,有的又南迁粤东。明、清两代又有少数客家人再渡海到海外谋生,成了今天的海外客家人。

    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千里狭长地带,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条件,这里的山高林密,水源丰富,可垦地多,居民区多为山间小盆地村落。这种小盆地的农耕生活环境,形成和保留了比较稳定的民俗民风。这种近乎半封闭式的生活环境,保留了不少古中原音韵方言。经过千百年来的孕育,至明清时期,终于形成了有自觉意识的“客家人”。

    石城是中原汉人南迁的最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客家人形成的最早的发祥地,因此,客家文化建筑甚多。该县小松镇小松村燕交坪杨村坊式亭,建于清光绪元年 (1875),两头为节“节孝”牌坊,为“族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所立。两坊间下连以墙,上覆梁椽砖瓦,即为亭。牌坊上雕刻甚多,工艺精巧。1983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雏卢田镇岩岭管理区上柏昌水口的永宁桥,又名阁式布桥。桥身用麻石砌成,单孔,横跨溪流,长30米,宽5.3米,跨度10.6米。桥身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周治五年(1866)于桥上增建亭阁,祀关羽像。阁分五段,中段最高,两级逐级降低,中段建庙,两边设靠栏木凳,供人憩息。桥身坚实,格局古朴。为南方山区特有的建筑。石城客一家文化建筑之多引来了许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石城客家人的饮俗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客家人的主食为稻米和蕃薯,其次为大豆、小麦、代用食品和副食品中,以蕃薯粉条(皮)、粉干、面条为最普遍,其次有米饭,黄米东糯米米齐油炸糕、芋包子、煎丸、发糕、糖糕,蕃薯干等。农村普遍有吃擂茶、米茶的风俗,可解渴、充饥又可宴请亲友。客家菜谱中肉类(猪、牛、狗肉)、家禽(鸡、鸭、鹅等)、山珍(香菇、木耳、笋)、水产(鱼、甲鱼、田螺等)、粮食等组成,名菜有红烧棋子块(肉)、肉丸、鱼丸、薯粉水饺、红烧甲鱼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7 14: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1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链接

行吟石城之一·走过闽粤通衢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A%AF%B3%C7#lastpost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4 1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回家了。在外累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