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78|回复: 18

广东话是广州话,与客家话没关系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8-14 19: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9: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府沙文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劝告你老快快走吧,这里还剩下几个客家极端分子,他们随时会为客家话争取他的权利的。

你宣传广府沙土文化没有必要在这里宣传,到你的粤语论坛就已经足够了,那里同样有不少广府客的参与的。这里是圣地,不要打扰了这里的安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2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是在妒忌而已了,
善良的人们总是善良的,不过活着,还是小心一点好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21: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府人不是一直都自认是来自珠玑巷的吗?怎么今天敢干承认是来自西江了呀?广府人说的话是南越语还美其名叫粤语,说是什么古汉语,真可笑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2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府族群有几大来源,按文化的影响排序如下:
http://www.zhujixiang.com/bbs/An ... mp;ac=nxt&rd=39
    1、从岭南交通最便捷的西江流域迁入的北方汉人,唐代以前“广信”一带的繁盛,“广中音韵”(粤方言)最切合规范的隋唐中州音韵(宋代学者朱熹考证),以及专家考证,均证明西江流域是粤方言形成的重要源头。
    2、从珠玑巷南迁的汉族(主要是宋代的赣人等江南汉族),年代较晚,影响较大,人数较多,所以也是粤方言形成的重要源头。

    3、南方本地民族,包括东南沿海民族、岭南本地民族,绝大部分融入汉族,成为带有土著血缘而具备汉民族文化特质的华南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其他。

    南方汉族民系(族群)共同记忆的东西是源自中原的华夏文明。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流,是中原文化移植到岭南,并吸收岭南本土的丰富养分,根深叶茂、发展壮大、具有地缘优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专家考证,在广州2000年历史中,经济文化均居于全国前列,广州方言在宋代以后已形成强势。珠玑巷是汉人南迁和商旅南来北往的重要中转站,影响很大。

    广西贺县的一部分壮族认同珠玑巷,不奇怪,壮族文化也是多元的,如果其族谱记载是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南海等地,必然有珠玑巷认同。血缘上有联系,是无人能否认的,但在文化上,壮族和广府汉族差异较大,壮族通行的汉语是官话,不是粤方言;壮族会唱山歌,广府汉族不会。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4-8-14 at 23:5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2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庞贯哲
五星会员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 ... age=5&showgood=

发帖 1451
积分 1411
IP源 24.103.*
来自 世界级走题专家
NO.1217284315  RE:南方很多人说北方汉语是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与古汉语的混合语,大家说说 ( 2004-5-7 09:13 )

上海闲话abc 于 2004-5-6 21:29 写道:
怎么又要我重复一遍。
粤闽方言保存了全套浊音吗?
闽粤语存古不假,因为政治因素,这二语地位高一些,所以传播的广一些。

吴语的好处不说,也是政治因素,因为吴语 ......  



其实三者中, 粤跟北语亲缘关系最近(与北语分开时浊声母已化为阳调); 吴虽与北语分开最早, 在历史上却受北语影响最重. 粤因有南岭阻隔, 又有省城的绝对压倒优势, 在地方上是一种"迷你普通话". 后又有香港自治, 现代化, 规范化程度深. 粤语文白异读的现象是最少的, 可以说是很"纯洁"的一种方言.[ 本帖由 庞贯哲 于 2004-5-7 09:16 最后编辑 ]

--------------------------------------------------------------------------------
粤语拼音放大看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107013
大寨农业股票综合指数十年连创新高
本季度人口毛产量超过预期指标

亲爱不必对牛弹琴
非攻放之天下皆准
不要以中国之心度世界之腹

    作者 主页 搜索 短信  回复 引用   


mandarin
招生及考试版主



发帖 730
积分 735
IP源 162.105.*
来自 雲閒
NO.1217284367  RE:南方很多人说北方汉语是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与古汉语的混合语,大家说说 ( 2004-5-7 11:53 )

庞贯哲 于 2004-5-7 09:13 写道:
其实三者中, 粤跟北语亲缘关系最近(与北语分开时浊声母已化为阳调)

“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来,只是太南边去,故有些热。”(《朱子语类》)

--------------------------------------------------------------------------------
啥人再讲            
自家搿方言古老   
我                 
辣辣
两记反手耳光            
拿侬揎到         
唐朝            
让侬当            

子               
               

    作者 搜索 短信   回复 引用   


庞贯哲
五星会员



发帖 1451
积分 1411
IP源 24.103.*
来自 世界级走题专家
NO.1217284459  RE:南方很多人说北方汉语是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与古汉语的混合语,大家说说 ( 2004-5-7 15:01 )

http://web.hku.hk:8300/simplified/gzysgb.html

广州音说》

陈澧(1810 - 1882)撰。《广州音说》是十九世纪研究粤语的一篇优秀论文,全文仅一千余字,却已深刻揭示广州音的主要特征,阐明广州音最接近《广韵》,论证广州音的实质是隋唐时的中原之音。

陈澧认为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有五端。 一、平上去入四声各有一清一浊(清声今读阴平阴上阴去阴入,浊声今读阳平阳上阳去阳入);二、上声的浊音声母棒、似、市、恃、、墅、拒、柱、倍、殆、怠、旱、践、抱、妇、舅、敛等字今读仍为上声;三、侵覃谈盐添咸衔严等韵部不与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等韵部相混;四、庚耕清青韵部的觥、轰、琼、荣、兄等字不与东冬韵部相混;五、"微"母和"明"母合二为一,不存在类隔。

《广州音说》用历史比较方法,以《切韵》、《广韵》作为审音标准,比较各地方音的异同,认为广州音最切合隋唐音,有利于阅读古书切语,并引用朱熹所说"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结论是:"广中人声音之所以善者,盖千馀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

《广州音说》是以广州音印证《切韵考》,成文时间应该与《切韵考》成书时间道光壬寅(1842)相近。

《广州音说》载于《东塾集》卷一第27-29页,光绪壬辰(1892)刊成。羊城西湖街刊印;又见于台湾海文出版社影印本第80-83页,1973年出版。

--------------------------------------------------------------------------------
粤语拼音放大看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107013
大寨农业股票综合指数十年连创新高
本季度人口毛产量超过预期指标

亲爱不必对牛弹琴
非攻放之天下皆准
不要以中国之心度世界之腹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4-8-14 at 23:3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23: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虚伪的广府沙文主义者,自称最务实最宽容,其实最龌龊,亡客家、潮汕之心不死,统一江湖之心不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5 00: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广府方言和民系是这样形成的,我终于明白了!:
唐代以前最先一部分从岭南交通最便捷的西江流域迁入的北方汉人(这一部分是没经过珠玑巷的走的是水路),在“广信”一带的繁盛,说的是隋唐中州音,此时粤方言形成了,是粤方言形成的重要源头;后来在宋朝时期,主要是宋代的赣人等江南汉族,经过珠玑巷南迁的,此部分影响较大,人数较多,说的语言与广信形成的粤方言相差不大,所以也是粤方言形成的重要源头。经过先到者与后到者的商义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广府民系的文化之根是在广信,族群之根都是来自北方,都在珠玑巷喝了一杯凉茶往了一晚的客栈.
  原来就是这样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5 08: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chen1975 at 2004-8-15 00:19
哦!广府方言和民系是这样形成的,我终于明白了!:
唐代以前最先一部分从岭南交通最便捷的西江流域迁入的北方汉人(这一部分是没经过珠玑巷的走的是水路),在“广信”一带的繁盛,说的是隋唐中州音,此时粤方言形成了,是粤方言形成的重要源头;后来在宋朝时期,主要是宋代的赣人等江南汉族,经过珠玑巷南迁的,此部分影响较大,人数较多,说的语言与广信形成的粤方言相差不大,所以也是粤方言形成的重要源头。经过先到者与后到者的商义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广府民系的文化之根是在广信,族群之根都是来自北方,都在珠玑巷喝了一杯凉茶往了一晚的客栈.
  原来就是这样来的!

以广信为中心的西江枢纽,是秦汉以来的重要交通枢纽。秦朝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是秦汉以来移民的重要通道,也是广东省连接北方的最便捷通道。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一水相连。唐代拓宽大庾岭古道,为岭南开发提供了交通便利,但是,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与西江主航道、海运航道相比,南岭山脉上的小小缺口,只是一条小通道。广府民系以此为族群认同,选择南来北往的一条巷,当然不是因为那里有凉茶喝,广东凉茶是广府民系的发明,是血缘中带有部分北方偏北基因而不得不喝中药凉茶消暑、去湿的客观要求。广东音乐也是广府民系的发明,是两千年历史的“粤讴”厚积薄发的成果。本大猫就带有不少“偏北”的体质特征,不喝汤、不喝凉茶就容易“上火”,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本大猫也明白自身带有较多的百越血缘,比较之下,也知道还有与百越融合程度更高的客家族群。
族群认同,南北方都有,是因为明代修族谱的时候,世代渺远不清,族群认同就应运而生,大槐树、苏州闾门、孝感乡、珠玑巷等等,都代表着一个大致的方位--本族群的正北、正东或正南方向。“在珠玑巷喝了一杯凉茶往了一晚的客栈”,并不能代表“族群之根都是来自北方”。你在客家神话的吹擂中,以为周围连亘的山脉是“华夏正统”的象征?那么,华夏文明就不是江河文明,而是山地文明了。华夏文明是沿江河传播的,江河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浩浩珠水,连通长江、大运河、黄河;西江主航道,是岭南强势文化-广府文化的主要源头。岭南第一个状元就诞生在这里。这种强势,体现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不管融进多少新的血缘文化元素,广府文化的主流不变,文化特质不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实事求是,务实兼容,就是其强大的生命之源。我们的族群认同,选择的是一条通道,选择的是驿站、旅馆的集中地,其象征意义,表明一种开放,一种重商的情结。
不懂得族群认同为何物的人,对其自身的源流是一塌糊涂的,把客家神话等同于历史诗,把泡沫等同于城墙砖,还以为地球围着月亮转。这样的文化背景,对岭南历史经济地理文化的认识,必然是迷茫的。即使请岭南文化、珠江文明的专家在线解答,也解不开客家神话影响之下的种种自封“正统”怪论的心结。当然,虚拟的网络往往能看到许多真实的想法,比经过包装的书、报言论更真实。如果认真对待,则是不胜其烦。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发言,洒脱一点,现实一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5 1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猪江的广府民系神话牛皮越吹越大,现实并无这系的存在.白话、土白话人主要是地域认同.用土白话在广州、香港是行不通的.

将白话人神化成十数万年已在两广活动,白话源自万年以前古越语,更令人喷饭!漠视白话是很现代的汉方言.

[ Last edited by 新界客 on 2004-8-15 at 10:4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5 19: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说什么话都无关紧要,只是一个名罢了。
以前有什么上海话啊,说吴语不是也很好。说闽南话也不会就比说福建话地位低。
香港人说广东话,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不舒服。
就按你们客家人说的白话,我看也可以,可能名字更加响亮。
不过我本人喜欢用粤语,因为越同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6 14: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一意系咁 at 2004-8-15 19:40
其实,说什么话都无关紧要,只是一个名罢了。
以前有什么上海话啊,说吴语不是也很好。说闽南话也不会就比说福建话地位低。
香港人说广东话,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不舒服。
就按你们客家人说的白话,我看也可以,可 ...

本该如此嘛:粤语、白话应为越语,广府人应为越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6 1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丟人現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7 00: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越通粤,粤语即越语;闽越、吴越、骆越,在古代均属百越。

壮语,古名僮语。壮,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给壮族人改的族名。

广西防城港京族,京族过去曾被称作“越族”,1958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大约是在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的图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的。最早迁来的一批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4-8-17 at 01:0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7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一意系咁 at 2004-8-15 19:40
其实,说什么话都无关紧要,只是一个名罢了。
以前有什么上海话啊,说吴语不是也很好。说闽南话也不会就比说福建话地位低。
香港人说广东话,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不舒服。
就按你们客家人说的白话,我看也可以,可 ...

香港与广东不同。香港说白话是正理,说明白一点香港是说白话,而不是说广东话。广东话,不是白话。你不要走字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