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回复: 0

客家话对孔洞有哪些讲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话,小洞平时多说“眼”,钮眼、米筛眼、烟头烫只眼、镬头烂只沙眼、墙上凿只眼透水管。因为衣领是一个口子,眼也作量词,一件衫叫“一眼衫”。
大洞叫“窿”(音砻),碳窿(煤矿)、圆窿(坟地洞)。小窿(音聋),蛇窿、鼃窿、老鼠窿、黄鳝窿。
注意,“窟”客家话指地面凹洞,湖湖窟窟、种树掘只窟哩。“掘只窟哩埋了”,是骂人早死,挖个窟草率埋之。

穿透的洞叫“窬”,最常讲的是大门边供狗猫出入的“狗窬”(见下图)。窬,客家话音/loi4/,上古音[ʎǐwɔ]。《礼记·儒行》筚门圭窦。郑云。门旁窬也。穿墙为之如圭矣。《左传》筚门圭窦。杜曰。窦、小户也。穿壁为户。状如圭形。
大门边的狗窬.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4-26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