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回复: 0

剃头叫“飞毛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人叫剃头为“飞毛哩”或者“飞发”。这个叫法可能来源于广州方言,据说是因为民国流行的从国外进口剪碎发的牙剪叫“飞剪”,便把剃头叫“飞发”或者“剪发”。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飞发,就是不连续剪,删剪。
清朝留辫子,剃头确实就是剃胡须和额头,所以剃须胡仍然用“剃”。

可能是生活水平的问题,以前的理发店都配有牙剪(客家话叫寥剪,头发剪疏),用于芟寥苯发(删薄厚发,芟音先),马瘦毛长嘛。现在生活条件好,光头的多,用寥剪芟头发的少了。(寥剪、平剪见下图)
寥剪.png
但飞毛哩的主要工具是手动磨剪(推剪,见下图),不是寥剪。手动磨剪如果不太锋利的话,往往会扯头发,很疼,加上剪下的头发剢人,小孩会产生剪发恐惧症。
华兴飞字牌推子.jpg
其他飞毛哩的工具有平剪、梳子、毛扫、剃头刀和帮刀皮(见后图)。帮刀皮用来磨厉剃头刀。旧时,小孩子的衣袖常常用来擦鼻涕,油光锃亮,被形容为帮刀皮。
荡刀布(帮刀皮),又称鐾刀布,或作庇刀布,一种用生土布做成的长条形带子,用来保养剃头刀的刀刃。剃头之前,将剃头刀在荡刀布上来回的“荡”,使刀刃更加锋利。

帮有“靠拢”义。如:帮着泊(挨靠在一起停泊);帮住(靠紧对方身旁使之不能自由动作)。刀在水缸边缘磨两下叫“帮刀”。
帮刀皮2.png
以前没有现代的胡须刨,剃胡须也往往叫剃头师傅代劳。讲究一点的理发师傅,还有掏耳朵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4-26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