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书文著等目录
林清书,男,福建省武平县人,龙岩学院教授、学报原主编,现兼任福建省辞书学会监事长。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古今汉语、汉字学、方言学、书法篆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汉语方言、地方普通话、汉字、汉字艺术研究和客家民俗等。出版专著《武平方言研究》《闽西客家方言语词文化》(合著);主编《第六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方言论文集》《龙岩学院学报客家学研究论文选辑》《龙岩学院学报标准语方言文字研究论文选辑》《汉字源流与汉字艺术创意欣赏》等;参编《说文解字手册》《客家话通用词典》《古汉字与其他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研究》《武平县志》等。
在校读书期间,大二参编李圃先生主持的《说文解字手册》;大三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校报》发表书法欣赏的系列文章;大四开始中日汉字比较研究。科研成果收入《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主编)。入选《汉语方言学大词典》“方言人物”(詹伯慧、张振兴主编)。在龙岩、三明、周宁等地开设几十次社科讲座,2017年11月被评为“龙岩市十佳社科普及名家”。曾被选为新罗区第9、10、11届政协委员,龙岩市第3届政协委员,提交20多篇政协提案,完成民盟省委、市委多项调研课题。龙岩电视台曾专题介绍“林清书和他的篆刻世界”。曾为广东人民出版社篆刻“世界客家文库”;书法作品被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汉语方言学大词典》(詹伯慧 张振兴等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17年)“方言人物林清书”词条(135-136页): 【林清书】(1962--),福建武平人。龙岩学院教授。撰写《武平县志·方言志》,出版专著《武平方言研究》,参编《客家话通用词典》等。首次对武平县境内的方言进行普查。首次提出“汉语次标准语”的概念,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在模仿学习汉语标准语过程中,带有方言成分或少数民族语言成分或外国语言成分的不够标准的汉语共同语。1996年发表的论文《有没有客家方言的特殊词语》,首次提出“方言特殊词语”的问题。在对武平军家话的研究当中,发现军家话是以赣东北方言为基础,在与武平话的磨合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军家人内部统一使用的“通语”。通过对漳平畲族“山客话”与畲族历史的研究,梳理了畲族与闽南、客家、闽越的复杂关系。近期的研究,关注方言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演变趋势,体现方言与历史、民俗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致力于从方言出发研究客家、闽南与畲族、闽越族之间的历史关系,提炼传统地域文化精华。
《汉语方言大词典》“方言著作”词条(79页): 【《武平方言研究》】该书是全面研究福建省武平县方言的专著。林清书著。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全书约21万字。内容共分十四章:第一章武平话的内部差异,叙述属于武平客家话的分片和分区,记录5个代表点的音系,归纳其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第二章平川话、武东话音系,分别描写中心区代表点平川话和外围区代表点武东话的声韵调及其特点。第三章平川话同音字表。第四章武东话同音字表。第五章平川话、武东话词语,收录方言常用词语2000余条。第六章武平话词汇特点,从词义、构词和词源方面对武平话词汇作分析。第七章婚姻、宗教与地缘关系对武平话词汇变化的影响。第八章《武平县志》中保存的武平话词汇,记录清代和民国年间所修县志中的词语材料。第九章平川话语法特点。第十章平川话标音举例。第十一章武东话标音举例。第十二章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第十四章普测儿化词在武平普通话中的状况。第十五章中山军家话,对属于赣方言与武平客家话混合体的中山军家话作简略介绍。(胡松柏、涂纳)
一、论文专编著目录 (一)方言研究 [1]武平县志·方言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3,ISBN7-5000-5232-4/Z·29 [2]客家方言通用词典,参编武平话部分,罗美珍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ISBN 7-306-02360-8 [3]武平方言研究,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ISBN7-80640-929-7 [4]武东话词汇,收入许宝华先生和宫田一郎先生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全5卷,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1999 [5]武东话记略,龙岩师专学报, 1986(2) [6]漫谈闽西客话的奶名,龙岩师专学报,1986(1),p89 [7]从武平话“矣”看普通话着1着2出现之先后,龙岩师专学报,1988(1),p85 [8]闽西方言与闽西移民史,龙岩师专学报,1989(3),p110 [9]武平方音记略,龙岩师专学报,1991(1) [10]闽西客话与汉语史,客家纵横,闽西客家学研究会,1992,p94 [11]武平话语气词“揋*”“物*”“喂*”,客家纵横增刊,首届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集,1994-12,p139 [12]闽西方言研究述略,龙岩师专学报,1996(1),p48 [13]有没有客家方言的特殊词语,龙岩师专学报,14卷2期,1996-11,p88 [14]浅谈客家方言词汇的构成,第二届全国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1998;客家纵横,总第23期,2000(3),p15 [15]武平中山军家话与赣方言,韶关大学学报,第三届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集,2000-10,p27) [16]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深化客家方言研究,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苏钟生、吴福文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ISBN7-5387-1281-X,2002 [17]武平话的内部差异,谢栋元主编,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届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07,ISBN 7-81079-119-2 [18]武平中山军家话的祖先是赣方言,武平文史资料,武平县政协文史委员会,2003-07,P152 [19]湘方言的“娭毑”和客家方言的“女哀 姐”,龙岩学院学报,第24卷,2006(1),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之一》) [20]台湾客家方言教学与研究的经验和启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6) [2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客家方言研究述略,亚太经济,2010,5 [22]再说武平中山军家话与客赣方言的关系,龙岩学院学报,2011(4);又收入胡松柏主编,赣方言研究(第二辑)——2009南昌赣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西方言、文学与区域文化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5. [23]正确看待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关系,语言文化分布与族群迁徙工作坊厦门场研讨会,台湾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合办,2011-02-28 [24]台湾汉语方言与国语语言接触研究的重要意义,龙岩学院学报, 2012(6),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闽台地方普通话研究”(2012B147) [25]客家人的语言生活特点,龙岩学院学报, 2013(4),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客家方言与客家人的语言生活”(JA12306S) [26]策划、主编,龙岩学院学报•客家学研究论文选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27]客家方言的特点与客家民俗的关系,“语言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客家文化与开封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10-16-19,河南开封 [28]客家方言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十一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4-08-22-26,南昌大学 [29]主编,闽西客家方言之谜,岩新出2015内书第088号 [30]浙南武平腔方言记略,嘉应学院学报,2017(10),2017-10 [31]军家话词汇调研报告,闽台客家研究院2017年“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调研课题”,2017-10 [32]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当前的客家方言工作思路,闽南方言与文化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年会,2017年10月28日,漳州,闽南师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2017-12,龙岩学院;客家话第十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10-20,台北。 [33]策划、主编,第六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方言论文集,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10 [34]策划、主编,龙岩学院学报·标准语方言文字论文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10。 [35]拓宽客家方言研究的范围 促进客家方言研究的发展,“首届客家学论坛”论文集,2019-06-21,嘉应学院 [36]客家民俗语言的研究思路,第十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研讨会论文集,2019-11-02,赣南师范大学 [38]传承与保护客家方言的价值和主要途径,《第二届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集》,福州:海峡出版社,2021年11月,第215-218页。 [39]龙岩市境内客家与闽客过渡地带的方言土话,《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40]客家方言的考本字与本字的应用,第十五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河源,2023年4月7-9日 [41]1980年代以来江西客家方言研究的启示,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暨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艺术节客家文化论坛论文,2023年11月 [42]客家民俗语言学和客家语言民俗学——客家民俗与客家方言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第十一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2023年11月 [43]抖音平台客家方言短视频传播的特点与意义,第十二届石壁客家论坛暨第十三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闽台客家文化交流论文,2024年7月,三明学院 [44]抖音平台中客家话短视频作品的自然语料价值,第十六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2024年10月12日,赣州龙南 [45]客家文化学术研究成果与大众传播问题,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客家文化研讨会入选论文,2024年10月24-26日,洛阳 [46]客家方言研讨会与两岸客家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海峡客家融合发展研讨会暨闽台客家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学术交流会,2024年11月30日,龙岩学院 (二)汉语次标准语(地方普通话)研究 [47]“地方普通话”在汉语中的位置,龙岩师专学报,第19卷2期,2001年5月,p78 [48]汉语次标准语(南方方言区)和南方方言区的汉语教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33卷,2004-06,P76 [49]汉语次标准语(客家地区)的形成和特点,湖州师院学报,第26卷第5期(总第137期),2004-10,P28 [50]闽西客家人所说汉语次标准语的形成和特点,客家纵横,2004(1),总第37期,2004-03-25,P12) [51]汉语次标准语的定位,湘潭师院学报,第27卷第1期,总第146期,2005-01,P88 [52]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对儿化词的处置情况,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深港澳语言研究所编,双语双方言书系,乙种,《双语双方言》之八,汉学出版社 2005 [53]闽台“地方普通话”的基本特点,福州大学学报,2013(6),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闽台地方普通话研究”(2012B147) [54]闽台客家“地方普通话”调研情况和个案分析,龙岩学院学报,2015(1),2014年国家语委一般项目,闽台地方普通话研究,YB125-97 [55]福建客家“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龙岩学院学报,2020(4),2017年省社科西部项目,福建“地方普通话”研究,FJ2017X004 [56]莆田“地方普通话”的主要特点,莆田学院学报,2020(4),2017年省社科西部项目,福建“地方普通话”研究,FJ2017X004 [57]福建“地方普通话”的主要特点,三明学院学报,2020(5),2017年省社科西部项目,福建“地方普通话”研究,FJ2017X004 [58]福建“地方普通话”研究最终成果,2020年11月21日,2017年省社科西部项目,福建“地方普通话”研究,FJ2017X004 [59]闽东“地方普通话”的主要特点,龙岩学院学报,2021(1),2017年省社科西部项目,福建“地方普通话”研究,FJ2017X004
(三)客家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60]漳平市山羊隔畲族村的语言现状简述,“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罗勇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10月,ISBN7-80153-850-1F 074 [61]武平话和古越语简说,第38届国际汉藏语研讨会宣读论文,并收入论文汇编,2005-10-28-31 [62]武平和古越人古越语简说,武平文史资料第18辑,南海国考证专辑,武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5-10 [63]客家话“女哀姐”及与其相关的同源词,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4期,2006-04;福建省A类课题“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之一” [64]山羊隔传承歌谣与畲族的历史源流,龙岩学院学报,2008(5) [65]山羊隔畲族村的语言传承和语言使用现状,龙岩学院学报,2008(4) [66]简述山羊隔畲族“山客话”的历史层次关系,第十二届闽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11-11-05-7 [67]山羊隔畲族“山客话”与客家话的历史关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客家方言与客家人的语言生活”,编号JA12306S;《客家方言研究新论》P59,黄山书社,2014 [68]山羊隔畲族山客话记略,第六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方言论文集,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10
(四)文字研究 [69]说文解字手册,参编,华东师大中文系,1981-1983 [70]说文重文的简化与繁化,龙岩师专学报,13卷2期,1995-06,p73 [71]中日汉字之比较,龙岩师专学报,13卷1期,1995-01,p73 [72]连城姑田“雷公文”之谜,龙岩师专学报,2003-08,第21卷第4期,P82 [73]福建连城姑田“雷公文”与蛇崇拜,全球客家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系、财团法人馨筑文化基金会主办,2006-01-07—01-09日 [74]“冒”字的源流和汉字艺术欣赏,傅勇林等主编,华西语文学刊·王元鹿教授古稀寿辰纪念专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12
(五)教育教学研究 [75]谈谈文言文的断句和标点,中文自学指导,华东师大,1985年9期,p51 [76]谈谈假借字的辨析,中文自学指导,华东师大,1988年10期,p15 [77]方言和音韵学,中文自学指导,华东师大,1988年11月,p4 [78]中学语文教学口语问题,龙岩师专学报,10卷2期,1992-12,p111,由人大g31中学语文教学3.3.65全文转载 [79]科技文章修辞琐谈,龙岩师专学报,12卷1、2期,1994-06,p36 [80]《汉语知识》和黄、廖本《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比较,龙岩师专学报,15卷1期, 1997-04,p116) [81]教学语言互动的两个问题,修辞学习,复旦大学,2005(1),总第127期,2005-01,P37 [82]刍议教学语言的定位,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6),总第181期,2005-11,P34) [83]协调不同层面的矛盾 探索高校科学发展的道路,福建省厦漳泉龙四地高教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盟主办,厦漳泉龙四地民盟市委会协办,集美大学,2011.6.26 [84]闽西方言民俗对作文教学的影响,龙岩学院学报,2016(3)
(六)民俗研究 [85]闽西客家食俗,仲富兰主编,国风,第2卷第2期,总第8期,上海民俗文化学社,1989-08-25,P56) [86]闽西客家的饮食文化,闽西社科研究,总第2期,1992-06,p81 [87]五坊婚俗调查,历史教育问题增刊,客家学研究,第4辑,1997,p130 [88]灵魂观背景下的福建婚俗语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89]与天人感应观相关的福建婚俗语汇,龙岩学院学报,2009(4) [90]定光佛的民间文化基础及其现代意义,武夷学院学报,2012(1);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学术研讨会,龙岩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共同主办,2011-06-13,武平县; 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1-30—12-02,广西北海市 [91]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龙岩学院学报,2014(1) [92]定光佛信仰民俗语汇与现代文明建设,首届海峡客家文化传播论坛,2014-9-9,武平 [93]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关键问题和基本思路,闽西乡村丛书,闽西乡村保护发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60 [94]客家婚俗与现代文明建设,第五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集,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10 [9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前客家方言工作的思路,客家话第十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台湾),2018-10-20 [96]客家传统婚俗与现代文明婚俗的构建,世界客属第30届恳亲大会客家论坛论文集,2019-07-20,马来西亚吉隆坡 [97]客家语言民俗的研究思路,闽台两岸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论文集,2019-11-30,龙岩学院 [98]客家民俗语言的研究思路,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1),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7X004) [99]闽西物质民俗生活的特点和演变发展,古田干部学院学报,创刊号,2021(1) [100]林伟和林默涵参加革命的经历与客家传统文化的关系,《客家祖地与中国革命论文集》,第128-134页,龙岩学院、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中共产党史学会,2021年11月11日-14日。 [101]客家祖地村落物质民俗生活链的修复与重构,《第十届石壁客家论坛会议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22年12月,第67-74页。 [102]自驾游与客家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十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论文,河源,2023年2月24-26日 [103]客家研究的范围、困境与方向,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廿六届学术年会主题报告,2023年12月2日,泉州。
(七)书法篆刻研究 [104]书法与儒佛道,龙岩师专学报,11卷1期,1993年6月,p65;由人大J7造型艺术研究93.8.93转载 [105]书法教学参考资料——陆柬之文赋选编,岩新出,1999内书刊第095号 [106]书法和环境设计的结合与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龙岩学院第二批校立服务海西建设书画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编号JBS10198) [107]环境设计对中国传统书画空间结构思维的借鉴,龙岩学院学报,2012(3),龙岩学院第二批校立服务海西建设书画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编号JBS10198) [108]赖勇军,林清书. 抽象性山水画与环境艺术设计,国画家,2012(2),龙岩学院第二批校立服务海西建设书画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编号JBS10198) [109]主编,汉字源流与汉字艺术创意欣赏,岩新出第2016076号 [110]陆柬之书《文赋》的书法艺术特点,龙岩学院学报,2018-12-25
[111]吴升辉先生草书章法的主要特点
(八)学报研究 [112]明确特色栏目建设思路 提升地方本科学报水平,庆祝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5-7 [113]江清悠,林清书.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定位新思考——以《龙岩学院学报》为例,龙岩学院学报, 2015(4) [114]龙岩学院学报标准语方言文字特色栏目的策划与实践,福建省辞书学会年会暨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06-15,福建师大协和学院
(九)书评 [115]执着思辨 突破藩篱——读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龙岩学院学报,2010(1) (十)养老调研 [116]龙岩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难点和工作思路,龙岩市老年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2024年8月30日,龙岩财富酒店
(十一)其他短文 [117]生命不息 钻研不止——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专家罗美珍研究员 [118]闽西外迁浙江客家方言的研究价值,环球客家,2023(3):73-74 [119]硕德延龄,原文发表在闽西日报,又收入钟兆云主编,永远的映山红:154 [120]永远的师兄王元鹿,朱建军刘凌主编,王元鹿先生纪念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69 [121]谈谈客家话的“亻厓”字,客家文博,2024(2):09
二、民盟政协提案等(部分) [117]关于加强龙岩市4S店试驾管理的建议,2014年民盟龙岩市委重点调研课题 [118]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关键问题和基本思路,2014年4月11日—17日,福建省政协、市政协、民盟福建省委和民盟龙岩市委,组织“传统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和发展”调研。 [119]杨荣秀自述亲历潮阳遭日军轰炸,2014年龙岩市政协文史资料 [120]闽西“汉语次标准语”(地方普通话)调研报告,2015年民盟龙岩市委重点调研课题 [121]参加龙岩市教育资源整合和传统村落保护调研工作的启发,提交民盟市委会文章,2024年6月29日
三、讲座(部分) [1]“汉字对世界的认识和记录”的讲座,龙岩学院社科联系列讲座之一,2014年10月10日下午 [2]闽西客家方言研究简况和未解之谜,上杭县图书馆,2015年5月 [3]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博弈,新罗区实验小学六楼多媒体教室,2015年9月17日(周四)下午 [4]2015年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暨客家讲坛第 五十二讲《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博弈》,上杭县图书馆讲座,2015年10月14日 [5]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博弈,漳平市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2015年11月6日 [6]为2015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新生作《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博弈》的专题讲座,龙岩学院演播厅,2015年11月17日下午 [7]传承中华文化 共建现代文明——龙岩市道德讲堂总堂第四讲《国学与现代文明建设》,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2015年12月18日 [8]三明市社科联、文明办和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福建省百场社科讲座“儒佛道与福建民俗生活”在三明市图书馆开讲,2017年9月2日下午 [9]为龙岩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18级广播电视学开设“传统文化与设计理念”讲座,2018年12月14日下午 [10]“篆刻艺术”美育讲座,龙岩学院书法篆刻协会,在文虎楼开讲,2021年4月14日上午 [11]汉字源流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曾宪梓中学林明名师工作室交流,龙岩市东尚大酒店,2023年5月26日上午 [12]客家研究的范围与方向,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