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回复: 2

古老的客家酿(娘音)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1 10: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兴宁阿哥哩 于 2024-11-16 20:21 编辑

客家酿(娘音)酒

酿,客家话读音同娘。釀(酿)与孃(娘)同音,按广韵孃女良切、母称。娘亦女良切、少女之号。唐人此二字分用昼然。故耶孃字断无有作娘者。孃,娘后来混用,但读音是一样的。现在多俗写“客家娘酒”,除两字音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客家酿酒与女人坐月子的主要食物酿酒煮鸡有关。
其本字应该写“酿酒”。酒酿,则指带酒糟的原浆酒。“蒸酒唔得酒来酿”。
上古祭祀必有酿酒,敬天敬地敬祖宗。
但为什么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下图一)是尖底的呢?很多人认为其为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当瓶空时,重心靠上;汲水时,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内,使重心下移,瓶自动竖起,使用方便。也有人认为是煮水瓶,三太文化研究者吴建华的《半坡上的尜瓶》,西安半坡博物馆里古人取水烧水用的器具是尜瓶。
图片1.png
图一:尜瓶
小口尖底瓶其实是酒瓶。最有力的证据是酒(酉)的甲骨文 酒.png   明显是酒尖底瓶模样。尖底瓶是用来炙酒的,一是无意识地把酒中的甲醇加热挥发掉,二是加热的酿酒口感更好。
客家人保留了古老的炙酒技术。
图片2.png
图二:炙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20: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酒,用蒸馏法制成的酒。烧酒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
意味着酿酒历史更为古老,杜康滗的酒应该是酿酒。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7: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李贺有诗曰:“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珍)珠红”,描写的就是珍珠红黄酒。兴宁珍珠红酒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人保留了古老的炙酒技术。传统炙酒工艺是把滗好的酿酒加红粬,用大肚小口陶罂装酒,用禾秆点火,谷壳为燃料,暗火炙酒。炙酒至沸腾,往往需要持续大半天。
粤闽赣客家地区是酿酒饮用的主要地区。
客家酿酒.jpe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