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回复: 0

[转帖] 蜀客研究:革命家吴玉章的祖籍在闽西(长汀-连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30 09: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zcQ8-XPY05Sab08BZlxTDw

蜀客研究:革命家吴玉章的祖籍在闽西


原创 [color=var(--weui-FG-2)]邹文清 陈伟平 巴蜀客家研究微刊

吴玉章先生(1878—1966),四川荣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他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参加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南昌起义,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6名委员之一。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被赞誉为“一辈子只做好事的人”,是四川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一、吴玉章在长汀的革命事迹
《吴玉章回忆录》说:1927年,“从8月3日起,南昌起义的部队开始了南征……部队经瑞金到了汀州,又由汀州到了汕头。我们的部队在瑞金、会昌一带打了许多胜仗,也受到相当的损失。到汀州以后,战斗就很少了。”当年9月,时任南昌起义军革命委员会秘书长的吴玉章,随军南下广东,途中驻留长汀,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在长汀,吴玉章等起义军领导人召集长汀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了解情况,指示工作。中秋之际,吴玉章与北伐时的老部下、长汀人毛钟鸣竟意外重逢。吴玉章等还前往毛钟鸣开办的“毛铭新印刷所”,亲切鼓励工人们搞好印刷工作。又安排毛钟鸣任秘书厅总务科长,协助筹款、后勤供应,把在会昌、瑞金缴获的5000支枪枝、弹药和伤员,用100多条木船运往上杭,再由上杭船工驳运,顺利运到了潮汕。
南昌起义军在长汀的革命活动,为长汀播下了革命火种。长汀后来成为中央苏区核心区、经济中心“红色小上海”、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在长汀,同行的郭沫若在向长汀群众演讲时,第一句话即说:“三百年前,我也是汀州人!”给长汀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郭沫若的入川始祖是汀州宁化县人。
但鲜为人知的是,吴玉章的祖籍也是汀州。他和郭沫若一样,先祖都于清代康、乾之际从闽西迁居四川嘉定府(郭氏开基乐山县,吴氏开基荣县),他们都是入川第六代客家后裔。

二、吴玉章先祖在闽西的世系
清康熙二年(1663)八月,闽西汀州府连城县人吴明栋(约1625年生)携独子吴日道(约1650—1717),从连城“徙长汀坪坑,买田数顷,教课村学,以处士终”,即做村塾先生。

长汀县坪坑吴玉章祖居遗址(竹林处)
关于连城世系,据吴明栋所记是:“先世居江南江宁府城中,因宦游闽,后子孙遂家于汀州府连城县……自十六郎起,一传五一郎,二传罗政公,罗政公传思义公,思义公传文珠公,文珠公传明栋公,明栋公生日道公。”(咸丰《吴氏族谱》序)
康熙三十年(1691)、四十一年(1702),吴日道生两子:吴应丙、吴应亮。吴应亮方才几岁,母亲就去世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吴应亮16岁时,父亲又去世了。
客家古训说:“命长晤怕路远!”康熙六十年(1721),吴应丙31岁,吴应亮20岁,兄弟俩将祖父母、父母四人坟茔,托付大姐代守,随“填四川”大潮,毅然万里入川,寻求发展,以振家声。
据此,可理出吴玉章先祖在连城、长汀的世系是:吴十六郎—吴五一郎—吴罗政—吴思义—吴文珠—吴明栋—吴日道—吴应丙、吴应亮。康熙二年至六十年(1663—1721),吴明栋、吴日道、吴应丙、吴应亮祖孙三代,在长汀坪坑共居住了59年。

吴玉章祖居连城县文亨镇南阳村风光
三、吴氏先祖入川创业的经历
吴氏兄弟入川后,始居成都府华阳县(后并入今双流区)城中,贸易数年。雍正五年(1727),兄弟俩南迁至嘉定府荣县,这一带地处沱江下游,是入川汀州客家人集中之地。他们先置业雷家坝,乾隆五年(1740),吴应亮又置业雷家坝之东的大塘冲,“作室肯堂,栉风沐雨,由是以似以续,田产益增”。雷家坝、大塘冲及吴玉章故居所在的蔡家堰,均在今荣县双石镇内。
在远离长汀老家的漫长年岁里,吴应亮每每“回忆双亲不获享寿,且茔墓渺隔山河,不胜悲感。每逢佳节酗酒,不禁泪下数行”。
入川34年后,乾隆二十年(1755),吴应丙已花甲65岁,吴应亮也已54岁,他们分别携带长子吴自成、次子吴自荣,一行四人,万里迢迢,“拮据数千里,涉风涛,历瘴毒”,终于回到长汀坪坑老家。兄弟俩“捡葬父母墓,又捡葬祖考妣墓。时拟回连城宗祠抄谱,以旋费不足未果”。所谓“捡葬”,就是客家人的“二次葬”。
在长汀过完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人踏上返川之程。可以想像,离汀之际,吴氏兄弟是如何最后一次千叮嘱、万交代大姐一家,尤其是外甥们,一定要千秋万代为母亲外家守好祭好两代之墓。回川后仅一年,吴应丙就去世了,年六十七。可谓有生之年,终于实现了数十年的“木本水源之思”。
吴应丙的孙子吴福祥,雅有才干,曾参与朝廷平叛四川西北的“金川之役”,襄佐军事。
后人杨调元赞叹吴应丙:“吾闻礼不忘初,而世人派衍支分,其不忘者亦仅矣!公拏弟转迁闽蜀间,创业饴后,智可矜也。修墓存先,仁可则也。携弟友好,义可风也。教孙有法,礼可式也。呜呼!后人之绵绵翼翼,延统绪于百三十年者,岂偶然哉!”(《应丙公行状》)

吴应亮教育子孙,一是耕读传家:“为人要命好,要修积好,不宜太精致。教子孙秀者读书,朴者耕田。”二是勤俭节约:“凡市镇易泅坏子弟,切勿贸易。持家宜俭约,惜食得食,惜衣得衣。”三是遵纪守法:“吾数世未入公门,尔辈宜安本分。凡到市肆宜早归家,迟则恐滋事。”四是为国报上:“岁届开征,即督后人完纳,曰:‘我辈隶圣王土宇,报上止此一事,宜早!’”五是感恩天地:“元旦整衣冠,谢天地曰:‘吾辈得享太平,丰衣足食,皆天地生成之德。’”
吴应亮之子吴其昌,即吴玉章的高祖父。道光《荣县志》载有其传记:
“吴其昌,字自忠,监生。性公直,常以礼义训族中子弟,直言戒斥。好读书,年七十后,犹高声朗诵不倦。人问为何,答曰:‘读来生书耳!’后八十余卒。子冠祥,岁贡生;(子)履祥,孙国仁、国兴、国飏,俱庠生。”
乾隆四十六年(1781),吴应亮去世,享寿八十,可谓“仁者寿”。他在四川艰苦创业六十余年,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四世同堂。其曾孙之一吴国煌(廪生),即吴玉章祖父。后人廖朝翼赞叹吴应亮:“计入蜀、捐馆,历辛苦六十二载。岁阅三朝,代传四世。盖精神福均有大过人者焉!”
道光三十年(1850)冬,在吴应丙兄弟入川130年后,吴氏后裔开始撰修族谱。他们特别请了亲戚举人杨调元、原籍长汀的同乡进士廖朝翼,为入川始祖吴应丙、吴应亮撰写行状。次年咸丰元年(1851),族谱修成刻印,一直保留至今,成为记载吴玉章祖籍以及研究四川客家的珍贵文献。
吴氏入川六代的字辈是:应—昌—祥—国—世—永。吴玉章祖父吴国煌,父亲吴世敏。他自己的谱名永珊,号玉章,后以号行世。
四、闽西吴玉章祖籍地的确认
根据咸丰《吴氏族谱》记载吴应丙、吴应亮“原籍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城下里八都、又兼大小金、乌交塘、土名坪坑”。
清代长汀县设二厢十里,其中,成上里为汀江支流四都河流域,含自今四都镇及古城镇南岩片。成下里为红山河、水头河流域,含红山乡、濯田镇(除水口片)。族谱中的“城下里”实为“成下里”。
据乾隆《长汀县志》载,今天四都镇的小金、乌蛟塘(乌交塘)、下大金,属成上里。红山乡的上坪村、上大金,属成下里。这一带是旧时长汀县成上里、成下里的分界地带,今天则是长汀县四都镇、红山乡的分界地带。
据此,可以确认族谱中的“坪坑”,就是今天的长汀红山乡上坪村的坪坑自然村。清代,它正属于成下里八都。

《长汀县志》对吴玉章祖居地的记载
坪坑,在长汀县城西南60公里、红山乡政府北15公里处,名胜归龙山的东南山麓,其西约10公里即江西瑞金、会昌境域,这是隐身于武夷山脉南段闽赣莽莽深山老林的一个小山村。今天也才住十来户人家,不足百人。据了解,坪坑原住七姓,现存吕、刘、温三姓,吴姓旧屋场曾留下墙基,现已改为农田。可能为了更好记忆祖籍地的地理位置,荣县咸丰《吴氏族谱》还写上了周边的大金、小金、乌交塘等地名。
当年,吴明栋携子从连城前来任教,三代在坪坑共住59年。吴应丙、吴应亮入川后,吴姓就逐渐迁出了坪坑。吴氏兄弟返汀省墓后,再无后人回来长汀坪坑。只有吴氏大姐(或还有其他姐妹)一脉,留在长汀。冥冥之中有奇缘,在始祖返汀省墓173年后,1927年吴玉章叔侄竟曾途经长汀,留下革命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长汀县红山乡一带是当年客家移民入川的重要出发地。撰写《应丙公行状》的杨调元,是吴应丙孙子吴福祥的孙女之子,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其入川始祖同是长汀成下里即今红山乡人,杨氏至今仍是这里的大姓。

廖朝冀寻根的记录(陈伟平提供)
而撰写《子贤公行状》(吴应亮字“子贤”)的廖朝翼,是道光十五年(1835)二甲第十二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他也是四川荣县人,祖籍则是长汀县成上里四都(今四都镇政府所在地),在坪坑东北20公里处。他的入川始祖与吴氏兄弟,同在康熙六十年(1721)由汀迁蜀,很可能是结伴同行而往。与荣县毗邻、同属嘉定府的威远县人林朝圻,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其堂弟林朝泽是举人,他们的先祖也是从今长汀红山乡赤土村垇上自然村入川的。
关于吴氏在连城的祖居地,当年吴应丙、吴应亮兄弟万里返汀省墓,“时拟回连城宗祠抄谱,以旋费不足未果”,故荣县咸丰《吴氏族谱》没有记载。
据前引吴明栋手编简谱所记世系,特委托连城吴氏乡亲查找数百页之厚的连城《渤海吴氏族谱(连城十六郎公世系)》(2001年五修谱)。令人惊喜的是,在第108页“念四郎公、五一郎公房世系”中,找到了与吴明栋所记完全一致的世系!
连城谱载:南宋初,绍兴年间(1131—1162),苏州吴县横塘人吴十六郎(吴明栋记为“江宁人”即今南京人),奉简入闽,迁隐连城璧洲。第六世有五一郎,再传至十六世为吴罗正(吴明栋记为“罗政”);吴罗正生一子,为十七世吴思义;吴思义生二子,为十八世吴文球、吴文珠;吴文珠生三子,为十九世吴明禄、吴明栋、吴明樑。族谱在吴明栋后注“止”,吴明樑后注“失考”。止,即指无后人续上族谱。但从今以后,这个“止”字就可剔除了!
由此可知吴日道和吴应丙、吴应亮,分别为连城吴十六郎的第二十世、二十一世,吴玉章则为第二十六世。
吴明栋长兄吴明禄的后裔,现仍居于连城县文亨镇南阳村旗山背自然村,这一带古称蓆湖营,在连城县城南17公里处。
根据上述的考察,可以最终确定:长汀红山乡上坪村、连城文亨镇南阳村、莒溪镇璧洲村,共同组成吴玉章的汀州(闽西)祖籍地。长汀,是其迁川的直接祖籍地;连城,是其世居的久远祖籍地。         
荣县吴玉章故居内的生平事迹展,展览第一句话即说:“吴玉章出生于一个教育子弟谨严、很注重民族道德操守的耕读人家。”吴玉章入川始祖吴应丙、吴应亮艰苦创业的历程、往返万里回汀省墓的壮举,生动诠释了“四海为家”“耕读传世”“慎终追远”的优秀客家精神。吴玉章先生以及朱德、郭沫若、刘光第等闽西客家迁川杰出后裔,他们的高风亮节、精深学养、卓著功勋,皆有源头活水。这活水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客家文化。
原文刊于《闽西日报》2024年8月29日第6版《话说闽西》,略有修改。

https://mp.weixin.qq.com/s/zcQ8-XPY05Sab08BZlxTD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