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7-31 0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族群价值取向
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族群意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设计了自陈问卷和投射法等多种方法来测试这些无处不在但又难以捉摸的意识现象。在已报告的各种方案中,以本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克罗孔(C。Kluckhohn)和史特罗贝克(Strodtbeck)的研究较为成功。为了测量人的价值取向,他们假定所有的社会都面临同样的若干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每一个社会中的成员在有限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中必然有所选择和偏重。他们用这样一组包括五种经验模态的问题对美国西南部同一地区的五个族群进行了田野调查。我们依据克罗孔问卷修改成一组适合中国国民的问卷,尝试对广东汉族三民系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表:
表10-1 广东汉族民系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
人 数 % 差异性检验
问 题 选 择 广府人 潮汕人 客家人 P值
人的本性是 A 本 恶 3.5 9.09 9.09 P1-2、3 < 0.01
B 善恶参半 24.35 25.45 21.68
C 本 善 72.14 67.27 66.43 P1-2、3 < 0.01
人与自然的 A 顺从自然 10.0 14.55 9.09 P2-1、3 < 0.01
关系是 B 调和自然 39.29 34.55 36.36
C 征服自然 50.71 56.36 56.64 P1-2、3 < 0.01
时间取向 A 过去 5.75 10.0 9.09 P1-2、3 < 0.01
B 现在 51.45 44.55 46.0 P1-2、3 < 0.01
C 未来 42.86 49.09 41.96 P2-1、3 < 0.01
行动取向 A 自己的愿望 72.14 70.91 62.94 P1-2、3 < 0.01
B 社会的期待 22.86 19.09 28.67 P3-1、2 < 0.01
C 父母旨意 5.0 10.0 5.59 P2-1、3 < 0.01
人际关系 A 直系取向 30.0 30.07 28.18
取向 B 个人取向 33.57 25.87 33.64 P2-1、3 < 0.01
C 旁系取向 36.43 39.86 40.0 P3-1、2 < 0.01
注:p值栏中1表示广府人组,2表示潮汕人组,3表示客家人组。p值统计学检验
的目的在于判明两组间的差异是否由抽样误差造成,如P1-2、3表示广府人组与潮汕
人组、客家人组两两比较的P值,凡 p值<0.01时,提示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一般人认为,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应顺从自然规律,即“法天则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在亲属关系上注重家族和血缘关系,谓“一笔难写两姓”;在时间观念上多沉湎于过去,对自己总以过去的历史为荣,象阿Q那样的心态:“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啦”,对别人却总是看他过去有没有什么劣迹,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行动取向上,或以父母的旨意为圣命,或以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
(四)族群择业意识和择偶意识
地方志载:“山居者治耕织,业海者鱼盐”。事实上,对一个民系的整体印象总是与他们所生活的经济文化环境或地域的经济文化类型相联系的,例如,谈起顺德、中山和南海人,就使人联想起那里的桑基或蔗基或果基鱼塘经济景观和星罗棋布的各种乡镇企业;说到潮汕人就令人想起那南海岸线上的渔业经济和遍布广东各地的商家货行;讲起客家人就使人想起那雾湿露重的茶园、层层梯田和书声朗朗的各类学校。而谈到对一个民系成员的印象时,则与其从事的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用一个有限选择的问题空间来测试人们对广东汉族三民系社会成员的职业形象的印象时,大多数被试作出了如下的评估:
表10-2 对三民系社会成员的职业形象的调查
与民系配对的职业关系 选择人数 %
广府人 潮汕人 客家人
商人 多为潮汕人 77.14 77.27 88.81
企业家 多为广府人 83.58 83.63 93.70
学者 多为客家人 80.71 76.36 86.01
虽然毫无疑问,广府人同样会做生意,潮汕人亦会经营实业,学者中也不乏广府人和潮汕人,但上述结果表明广东三民系各自都形成了一种占优势地位的众趋的择业意识,并且作为各民系的职业形象已经成为其他群体的一种刻板印象。客家人有这样一首童谣说:“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把发愤读书与结婚成家视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寓于儿歌中的择业意识从小便融入客家人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在潮汕人和客家人混居的地区和地方大学的访谈中有不少大学生告诉笔者,在他们的同学中读书最用功的一定是客家人。客家人崇尚文化,群体文化水平较高,家常便饭的斗诗民俗(即吟诗作对比高低) 即可为证。潮汕地区有一俗语:“平安当大赚”,本意是指若家中平安,不用破财即等于赚大钱了。可是这一俗语也折射出潮汕人把赚钱当作衡量其它事物价值的尺子的价值观。在择业倾向上,问卷反映出广府人愿意选择的前三位职业是:个体企业家 > 医生 > 教师 ;而潮汕人的选择是:医生 > 个体企业家 > 教师;客家人的选择则是:医生 > 教师 > 个体企业家。表明三个民系中客家人是最不愿意经商的。在客家地区的访谈中发现,在那里流传着一些关于对精明的潮汕商人评价不佳的传说,这种世俗的观念对不同民系间的通婚有一定的影响。
群体的自我意识还突出地表现为内部的通婚习俗上,以此来维护
由于在潮汕地区的被调查对象中医务人员和病人较多,因此,潮汕人的择业倾向可能有偏倚,而客家青年择业从事医学的倾向是否与客家先民门阀世医的传统有关,尚有待作进一步的考察。
本群体的稳定性、纯洁性和凝聚力。如客家民间历来有“好女不外嫁”,“客家要娶(嫁)客家人”的观念,他们甚至瞧不起嫁到非客家地区的女子,被认为是嫁不出去的姑娘。调查显示,广府人的择偶意向是: 选择广府人异性(82.86%) > 外省人(9.29%) > 潮汕人(5.71%) > 客家人(2.14%);潮汕人的择偶倾向是:选择潮汕本族异性(65.45%) > 广府人(19.09%) > 客家人(11.82%) > 外省人(2.73%);客家人的择偶倾向是:选择客家人异性(54.55%) > 广府人(20.28%) > 外省人(11.19%) > 潮汕人(8.39%)。结果提示,广府人和客家人对外省人的亲和力相对较大,而潮汕人则排外性较强;另外客家人将潮汕人排在择偶选择的最后,可能与他们对潮汕人的偏见有关。
(五) 族群的社会动机
人的自我意识常表现为有目的的和有计划的行动,而动机是推动个体产生目的性行为的心理动因,它对行为主体的活动目标给予直接的影响。如果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广东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因,剖析丰富多彩的广东文化现象就不能不了解行为主体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来源于人的心理内驱力和心理需要。根据社会动机所指的目标来划分,可以包括尊重的需要和成就动机,归属与爱的需要和结群的动机,安全的需要与稳定的动机等。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地区,贫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因此,社会需求与社会动机已较为突出。在 A.追求知识、B.美满的婚姻、C.权力与社会地位、D.宗教信仰、E.生活稳定与安全、F.清心寡欲、G.发财致富等生活目标的选择中,广府人的前三位选择是:E(54.29%) > A(21.43%) > C(11.43%);潮汕人的前三位选择是:E(45.45%) > A(27.27%) > C=B(8.18%);客家人的前三位选择是:E(39.86%) > A(25.87%) > C(10.49%)。表明广东人的社会需求和动机的总趋势是:生活和安全的需要 > 归属与爱的需要 > 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趋势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结构模型几乎是完全吻合的。令人意外的是,在外省人看来,广东人几乎就是“经济头脑型”的,但调查结果显示,把“发财致富”作为生活目标的人只占广府人被试的2.86%,客家人的6.99%和潮汕人的7.27%,但以祈求“发财致富”与“佑升官”的人数相比,前者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后者。
既往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倾向对理论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事物和价值更感兴趣,而对社会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事物和价值兴趣不高。但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广东人的兴趣指向与这种模式并不太一致,总体来说,广东人对经济的、审美的、宗教的事物和价值是较有兴趣的,但现代广东中青年一代对宗教事物和价值的兴趣则不高。
在多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上,三个民系的总趋势是:选择“拚命工作,尽情享受”生活方式(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分别为47.86%、49.09%和39.86%)> 选择“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生活方式(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分别为 32.14%、23.64%和20.98%) > 选择“勇于冒险,寻求刺激”生活方式(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分别为9.29%、12.73%和20.27%)> 选择“埋头苦干,不求享受”生活方式(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分别为9.29%、5.45%和11.89%) > 选择“甘于寂寞,清贫乐道”生活方式(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分别是1.43%、5.45%和8.39%)。表明广东人偏向于一种“拼命工作,尽情享受”和“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但客家人比另两个民系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勇于冒险,寻求刺激”,客家男人有俗语云:“情愿在外讨饭吃,不愿在家撑灶炉”可以佐证他们的这种选择;相对而言,“埋头苦干,不求享受”,或“甘于寂寞,清贫乐道”是不为大多数广东人所接受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