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朝末年南方興起的太平軍,其領袖洪秀全曾揮師北伐一度對北京皇權形成威脅,這支驍勇善戰的地方兵勇早期便是以客家人爲主體所組成的軍團。其實,越南近代史上也曾經出現過一支由法國殖民政府所支持的客家軍團,那就是黃亞生所領導的儂自治區,這羣屯墾於中國與越南邊界的客家人即爲越南近代史上著名的海寧儂族。
海寧儂族,主要指生活在越南北部海寧一帶以農爲生多講客家話的華人,實際上他們跟越南境內少數民族儂人並無太大干係,又爲什麼他們會被稱爲海寧儂人呢?
1883-1885年,中國清朝與法國因越南問題發生戰爭(史稱中法或清法戰爭),戰爭結束後雙方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確認了法國對越南的宗主權;1887年再依據前約簽訂《中法續議界務專條》,議定清朝與越南爭議領地以北侖江爲界而劃歸越南,就這樣原本居住此區的客家人從此由法屬印度支那當局管轄。
據說,法國殖民政府在當地進行人口調查時,殖民官員問道:你們是什麼人?他們回答:農人!但農爲職業分類並非族羣身份,繼續稱呼此羣客家人爲中國人亦爲不妥,因此依其農耕職業身份將之命名爲Nùng並視爲少數民族之一;又因爲地理位置位於海寧,故一般習慣上稱其爲海寧儂人加以區分。此一說法,可由黃亞生之墓志銘上所書中文農族領袖得到佐證。
越南海寧儂族自治區曾短暫出現於1947-1954年,自治區的存在與當時複雜多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印度支那半島局勢有關,也與儂族領袖黃亞生息息相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日軍趁法國在歐陸向德國投降之際進占印度支那,並扶植阮朝末代君王保大帝,直到1945年大戰結束。日軍進占越南期間,黃亞生率領部衆與部分法軍退往中越邊界的十萬大山叢林藏身,伺機而動。
日軍撤退後,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遂在各地起義發起八月革命,並於9月2日宣布脫離法國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與此同時,盟軍正依據統帥麥克阿瑟所發布的一般命令第1號,規定北緯16度以北的法屬印度支那境內之日本將領及所有部隊應向蔣介石元帥投降,此即爲中國軍隊進入北越接收受降的依據;至於北緯16度以南的地區則由英軍負責。其後,法國人在美國的默許下回到越南,然而越南的民族主義運動已日漸茁壯,形成法國重返越南的最大阻力。而海寧儂族自治區,就是在如此複雜的國際戰爭局勢下的偶然產物。
海寧儂族自治區領導人黃亞生,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的東京海寧,入軍事學校接受訓練,畢業後旋即服務於法國軍隊,曾於1933年由法軍主管保薦赴法國受訓於陸軍軍官學校,返越後歷任各級軍官,1954年晉升上校。1945年,日軍投降撤退後,黃亞生率部衆重返越南加入法軍。1946年,海寧一帶的法軍、越盟與受中國支持的越南革命同盟會正面交戰。黃亞生的儂族部隊在幾場地方衝突中取得勝利,吸引當地許多儂族青年加入,也因爲儂族軍隊驍勇善戰,法國便將儂族軍團整編納入法軍主力部隊。據說,黃亞生率領海上部隊從中國防城征帆一路進占芒街、姑蘇島與萬華村等城鎮,當時繪有忠孝帆船的旗幟從此成爲海寧儂族自治區的精神象徵。
1947年7月,黃亞生在法國人的支持下成立了農族自治區,首府設在芒街。1948-1952年間,自治區的地位分別受到法國殖民當局軍事行政委員會和越南國保大帝的承認與強化,其主要目的在於作爲北部反共的軍事堡壘。自治區人口約12萬,面積4800平方公里,黃亞生不僅爲海寧省軍政首長,更身兼諒山省地方部隊司令官。直到1954年,法軍與北越人民軍爆發奠邊府戰役,法國戰敗。交戰雙方與周邊相關國家於日內瓦舉行談判會議,會後發表《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此約則爲日後南北越分治的依據。當時法國殖民政府透過保大帝的越南國暫時控制北緯17度以南地區,但依規定1956年越南須舉行全國普選,組成共同政府重新統一國家。另在1954年10月11日之前300天的期限內,允許南北兩方人民自由通行,直到國際監督委員會關閉邊境。在此期間,估計約有85萬人遷徙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