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族群建构当然是有意义,正在进行的,客家沟通南北东西,海内外,海峡两岸。客家人开拓进取,不怕吃苦与牺牲,具有非常可贵的人群品质。
客家不仅仅是梅州的客家,客家是具有相同历史 地理 文化渊源的人自发自觉地走到一起的。
客家认同完成后,虽然我村子没有华侨,但是客家华侨他乡开拓的故事,我们感到群体的自豪感,可以得到感悟与启发。
就梅县人而言,因为这个族群观念的建立,梅县与宁都,梅县与信宜、电白、防城等艾话人,梅县与赣南,都形成了关联。
我们与陆河人,与诏安 秀篆人,与博白的 新民人,与赣西北的铜鼓怀远人,与成都的“广东人”与浙南的“汀州人”,甚至与浙南闽东“畲话”群体,都构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而非支离破碎的单纯的一乡一村的比较狭小的地理认同。
很简单,因为我们有相同的文化渊源与相近的母语——客家话。
有共同的身份认同后,客家人之间有更亲密的合作,可以做生意,可以做朋友,可以互助论学,形成合作联盟。
感情是有价值的,可以改变个人命运与大大小小的历史的。
这种认同的扩大与合作,在1929年的南洋客属总会就开始了。连续召开的世界客家恳亲会就是明证。在不同时期,客家联谊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这种合作也是沟通海内外,沟通南北(陕西南部的客家-东南亚),沟通沿海(深圳惠阳 台湾的沿海)与内地(四川湖南江西的客家),历史可证,客家人有民族担当,不忘饮水思源,感念自己文化主体历史上来自北方,甚至去组团纪念黄河,纪念黄帝陵。
内聚不一定要排他,客家人也可以理解其他群体,向周围的广府、潮汕、湘赣学习。至于山东、山西、关中、东北,江浙,要学的当然更多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