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道贵德天人合一 传承发展道教万福
温竞清
近年来,在神州大地上,与道教相关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道医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道家道教医药文化:教育与传播”。上海市道教书画院揭牌成立暨迎国庆65周年慈善公益义卖会在大境关帝庙举行。此次义拍共拍得善款100万元,全部捐献给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用于资助生活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和帮助“准孤儿”、自闭症儿童群体,体现了上海道教界继承和发扬“齐同慈爱、济世度人”的优良传统,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爱国情怀。如由上海市道教协会出资成立的。旨在继承和弘扬道教文化和书画艺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团结联谊书画名家共同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如第四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秉承“自然、生命、和谐、发展”的宗旨,以“道养千年 时代新篇”为主题,将充分汲取以往三届的成功经验,本着突出文化性、倡导养生理念的原则,深入挖掘道教文化资源,紧紧围绕“道养千年”,在活动设计上既向海内外充分展示成都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也通过对千年道养文化的深度挖掘运用,促进社会和谐、人类健康。最近,2014年11月25日,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在鹰潭市龙虎山盛大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为论坛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办好论坛提出要求。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宣布论坛开幕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俞正声希望海内外道教界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和阐扬道教优秀文化资源,运用古老的人类智慧,聚集向上向善的力量,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那么,什么是道教教义和思想文化?为便以大家进一步学习与提高对道教的认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笔者在学习中摘录了一些资料,与大家共同学习。
中国有三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儒教。佛:指佛教,创始人为印度婆罗门尼泊尔的王子释加摩尼,佛家经典繁多,浩如烟海,难以数计,其思想精髓讲求生死轮回之说,将人的前世,今生,来世划分为若干不同的而又统一的世界,讲求因果报应,强调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因,亦会有果,因果相报无穷尽。佛教是种高等级,成熟的宗教,系统的回答了人出生是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死后又最后到哪里去等终极问题。因此在佛法昌明的时代,往往社会治安良好,比如唐朝前期曾经数十年全国仅仅只有十数人被判决死刑,而同时期的日本更是200年间无一人或判死刑。佛教为外来宗教,其生活习惯、服装、礼仪与儒、道不同。佛教与道教主张出世,宗教职业者、专一的信奉者要出家,不过世俗人的生活。道:指道家,创始人为老子(即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庄子,经典为老子的《道德经》、《庄子》(作者为庄子),其思想精髓为讲求无为而治,在西汉初年,统治者鉴于秦朝在严刑苛法中灭亡的教训,而奉道家的老庄之学为施政的理论依据,成语“萧规曹随”即是这种无为之治的写照。自此天下大乱结束后,朝代开始时,统治者都会依据老庄之学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道教,又称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儒、释(佛)、道三教并称,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儒:指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孟子,经典为四书五经,汉武帝以来长期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思想精髓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严格执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对建立大一统国家的森严等级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儒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性信仰体系。儒教主张入世。儒教、道教是中国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 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魏书·释老志》及《隋书·经籍志》 等正史记载,道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 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 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纪元,道教, 至今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呢?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与道合真为终极目标,以全真道为主流教派,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 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道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当代要论古人语汇中的黄老、道家即是道教,事实如此,难有他论。
道教核心宗旨;仙道贵生,济世度人。道教创世理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活动准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养生原理;天人同构,阴阳协调,形神共养,统筹兼顾。道教成仙途径;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
尊道贵德、天人合一是道教最高信仰;敬天法祖、寻仙访道是道教神仙崇拜;天人感应、天道承负是道教善恶报应;性命双修、返璞归真是道教修炼秘诀;上善若水、柔弱不争是道教为人品质;清静寡欲、自然无为是道教处世方式;我命在我、不在天地是道教逍遥精神;忠孝节义、仁爱诚信是道教伦理道德;福禄寿喜、吉祥如意是道教民俗风情。
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发源最早,始於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斗姥元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 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悉宗道教学术思想,信仰崇奉,普及於中华民族,故道教是为中国固有的宗教。
什么是道与德? 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形在三清众神面前,不论贵贱、贫富、聪愚,一律平等。道教强调,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教,都能够学道、得道。《老子想尔注》把“道”说成是“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词一耳”。《混元皇帝圣纪》也有类似的说法:“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这是把太上老君看成了“道”的化身。
“德”和“道”是一个整体,成为道教教义的核心。《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指的是这个“德”。《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更要积德。《道教义枢·道德义》说:“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说,凡是符合“道”的准则的,便是“有德”;凡是违反“道”的准则的,便是“无德”。《西升经·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按照“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强调,修身、治家、统治天下,都应该修道,从而使“道普德溢”,以达到太平和仁爱。道教将“德”按态度区分为“阴德”和“阳德”二类。所谓“阴德”,是指个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谓“阳德”,是指个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阴德”密惠,“大以及于人,小以及于物,修身积德”。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道教神学: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功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道教产生之初,即已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道教伦理: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道教哲学: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道教金丹术: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 法,对后来的气功 影响很大。道教医学: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 法,如房中术、服食、辟榖等等。道教文艺: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当然,道教文化的内容还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起来,必将会发现道教文化的丰富及多彩。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念的形成,影响尤深;道教的俗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息息相关;道教的服药炼丹方术,对中国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政协文化建议中有独特的作用。作为道教文化的创始人,被历代道教徒尊为“道祖”的老子,在他的不朽哲学巨著《道德经》中,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浓郁的和谐气息。老子提倡“齐同慈爱”的宽容精神,“和光同尘”的处世态度;主张“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和“积功累德,无量度人”的行为准则。所有这一切,处处包含着道教在为人处世上所特有的“和谐”内涵。继老子之后的先哲们,如庄子,乃至曾长期生活和修道于浙江地区的葛洪、司马承祯等,无不继承了道祖的这一光辉思想,大大丰富了道教的精神内涵。 道教对“和谐”的理解,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下之所以在我们的地球上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不能善待大自然,贪得无厌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对“和谐”的第二个层面的理解,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所谓“慈”是指对人要怀有慈爱之心。“俭”,也就是指待物的态度,要求人们不要为外物所累,注重心灵的净化。至于“三宝”中的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是指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不要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老子的“三宝”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和谐精神”。所以,我们认为,建设一个“和平、公正、诚信”的和谐社会,乃是道教的根本宗旨和最高的理想,道教徒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崇高目标。
改革开放后,古老的道教重又焕发青春。然而,由于发展的长期停滞,传统道教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道教事业发展的需要。于是,道教教育开始借鉴社会办学模式,兴起院校教育。道教院校教育相比改革开放以前有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中国道教学院、上海道教学院、青城山道教学院和武当山道教学院等共4所正规道教院校。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道教教育、传承道教事业?笔者认为,应借助于中华崛起的东风,道教发展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区,台湾地区都分布有道教信众。除了宫观数量和道士规模的扩大,道教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以及道教人才的培养,更是道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而这些都离不开道教教育。道教教育对于传承和发展道教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培养道教人才的需要。道教的兴衰取决于道教人才,道教的存在归根结底也依靠于道教徒的存在,道教的发展更是取决于道教人才的多寡和道教徒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才不仅决定着道教的生存,而且决定着道教的发展和延续,弘扬道教事业,必须重视道教人才的培养,这是道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历史上,凡是道教事业繁荣兴旺的时期,无不是人才济济之际。前不久,国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长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道教教职人员数量不足、文化程度偏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是我国道教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更加凸显了道教教育对于道教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是坚定信仰的需要。今天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的急剧转型也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扭曲,由此所带来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不同程度地渗透到道教界中。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只有不断加强道教经典教育,才能使教徒见“五色”而不目盲,听“五音”而不耳聋,面对“难得之货”而“心不狂”,始终保持坚定的“大道”信仰。第三,是继承和传播道教文化的需要。道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传承道教文化,推动道教文化建设是道教界责无旁贷的义务。这一过程中,道教典籍的整理、出版和翻译,都需要道教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努力。同时,用适应时代要求的教义教理去吸引和教化信众,提高信众的信仰水平,促进道教文化的国内和国际化传播,同样离不开道教的教育功能的发挥。第四,是为海内外道教文化交流打造平台的需要。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心灵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道教文化国际交流活动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继承道教文化的重要基础和传播道教文化的重要源泉,道教教育机构是道教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核心力量,打造海内外道教文化交流平台离不开道教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从香港等地的经验看,其文化交流的功能十分凸出。当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大增,我国的国际文化生态场中的地位也在提升之中,道教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大大增强,它已经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有传播,至于对于道教的研究,国际学术界也在升温。运用道教学院这一平台,吸纳海外道教界、学术界、教育界的新鲜经验,同时也将我们对于道文化的领悟与海外同道共享,现在看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这对于道教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促进,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有利的。它对于提高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构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道教未来发展的需要,各地道教界规划了道教教育的未来发展蓝图。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号召为道教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道教事业也必将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再次走向辉煌。
最后,笔者即兴,赋七律诗一首,以抒情怀:中华道教博精通,悟透乾坤万福隆。仙道贵生柔韵月,善心诚实美文风。行时立德锦祥悦, 济世利人明瑞融。豁达修真充满爱,敬天法祖永安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