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路繁花相送 于 2021-11-19 15:58 编辑
龙岩籍客家人、“北斗将星”王飞雪:愿付一生挚北斗! 2020年7月15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薄着烈焰拔地而起!北斗第55颗,也是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第一“巨星天团”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还有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天团”级别的队伍!这支队伍中有一颗“北斗将星”,就是福建龙岩长汀籍客家人王飞雪。
北斗的一颗将星 王飞雪,龙岩长汀人,1982年至1988年就读于长汀一中,1988年8月考入国防科技大学, 1998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于1999年和200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一。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和军队时空定位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技术挑战性。王飞雪从1995年起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是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学科的主要创立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带领团队从3个人的课题组发展为近300人的北斗建设国家队,承担完成数十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型号装备研制任务,突破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全球系统建设中多项制约性的关键技术瓶颈,被北斗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誉为“李云龙式的团队”,为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王飞雪作为专家代表向习主席汇报科研成果,习主席了解到王飞雪是福建长汀人,风趣地说他是“杨成武老乡”。
27岁攻克世界难题 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王飞雪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像是传统的军人,但一提起卫星导航,他就变成了披荆斩棘、不断冲锋的战士,有人称其是一位“李云龙式的技术专家”。 20世纪90年代,世界导航定位领域风起云涌,但北斗系统建设却被“信号快速捕获”这一瓶颈问题卡住近10年。从海湾战争爆发就高度关注国际定位导航技术发展的王飞雪,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此事。眼看关系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研制受阻,刚读博士的王飞雪心情非常沉重。他和几位同学以创新的胆魄、超前的眼光拿出一个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技术方案,请缨攻关任务。 “这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科研项目,岂是儿戏?”“这个难题别人耗费10年功夫也没有攻克,几个年轻人能行?”……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不少专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一台计算机、四万元经费、十平方米仓库是当时团队初入“战场”的全部家当。 3年后,当业内20多位专家从显示器上看到信号捕捉成功的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困扰十多家单位、数十位专家十多年时间的问题就这样被几个毛头小伙攻克。紧接着,王飞雪和团队扩大战果,成功研制出北斗一号全数字快捕和信号接收系统,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套系统不间断稳定运行12年才光荣退役,成为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标杆。
愿付一生挚北斗 时间转瞬到了2006年,国家准备对北斗一号导航系统体制进行升级。当时北斗一号已成功运行多年,大家一致主张继续沿用原来的技术指标和基本参数。但王飞雪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服务性能全面升级的绝佳机会,如果仅仅是单纯的硬件更新,系统性能效果提升不会有质的飞跃。 王飞雪和团队大胆提出了一套最新的编码理论改造应用方案。经过论证后应用到北斗二号上,带动了整个北斗短消息服务系统效能的跃升:所有的终端设备功耗降低一半,抗干扰性能提升一倍,各项参数达到最优值。北斗二号系统正式面向亚太地区开通服务时,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来贺电,对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予以表彰。 北斗三号建设阶段,王飞雪率领团队再次亮剑——实现任务全体制、全系统、全链路技术覆盖,使北斗系统信号收发更好、授时定位更准、服务精度更高、发射功率更低、服务容量更大、终端设备更小。 把发射场当战场,把实验室当作战室。近年来王飞雪所带领的导航与时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攻克了制约北斗导航应用的终端小型化难题等近百项卫星导航关键技术。2019年1月4日,凭借在北斗系统建设中的突出贡献,这个中心获评“全军备战标兵单位”称号。 “一般人说研发之苦,莫过于十年磨一剑。但对于北斗这样的大国重器来说,25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磨好这柄利剑。”王飞雪告诉记者,“这条路,没人知道哪里是尽头,但我们必须走下去,如果说是使命感,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感——为建设世界上最好的卫星导航系统奋斗终生。” (综合央视新闻、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