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7-29 0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历史续
700年,又于今泉州市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4县。<br>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改泉州为闽州都督府(省级建制机构),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此<br>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br>、晋江五县。 <br>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仍属岭南道,760年清源郡改属江南东道。<br>清源郡领南安、莆田、仙游(原清源县)、晋江四县,后来清源郡复为泉州。<br>733年唐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始称“福建”。唐代相继<br>设置福、建、泉、漳、汀五州,至771年正式成立福建观察使,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形成颇<br>具规模的行省雏型。<p>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军人及其随军家属征蛮并在福建驻扎下来。据《颖川开漳族谱<br>》,陈政先是统率府兵5600名入闽,后又以兵少请援。朝廷命陈政的两个兄长陈敏、陈敷<br>领兵南下。估计入闽的这两支军队有万人左右。他们最终在漳州立足,被称为开漳始祖。<p>“安史之乱”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而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却又成为北方人民避乱南迁<br>的乐土。<br>唐朝末年,淮南道光州刺史王绪由于无法应付大军阀秦宗权的勒索,悉举光、寿兵五千人<br>,驱吏民渡江。于885年进入福建,有众数万。后来,由于王绪滥杀部众,光州固始人王潮<br>被推举为新的统帅,由南康经赣州、再转潮阳、到达泉州、立足福州,终于平定福建。王<br>潮死,其弟审知继之,审知死,其子延翰建闽国,更四主而亡。从王氏入闽至闽国灭亡,<br>王氏经营福建达60年之久。在其统治期间,光州、寿州移民散布于福建各地,发展繁衍,<br>对福建人口影响很大。唐代福建地广人稀,元和年间仅有74.4677万户。唐末黄巢入闽,“<br>杀人如蚁”,使福建人口又进一步减少。从当时福建人口比重来看,唐末福建原有人口不<br>过数万户而已,而入闽的光、寿移民又达数万人,若以一户五口为计,仅仅这一批北方移<br>民,可能就占了福建总人口的1/5!<br>唐朝五代时期入闽汉人带来的语言已经是中古时期的北方官话方言(即白话文系统)。是时<br>泉州方言民经根深蒂固,北方方言已无法改变泉州方言系统,而只能“入乡随俗”,最终<br>融入泉州方言。<p>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立为东郡,领福、泉、建、汀、漳、<br>镛(将乐)、镡(延平)七州。945年,王氏“大闽国”被南唐灭亡,南唐和吴越分割建州与福<br>州。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为南唐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割据,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br>,并改泉州为清源军。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陈洪进割据漳州、泉州<br>达19年之久,拥有近2万人的武装部队。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br>。978年陈洪进上《纳地表》,将其所辖漳、泉二州14县献给宋廷。<br>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br>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br>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br>,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br>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和仙游县游洋镇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一部分,另置兴化<br>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在古邑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br>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兴化军隶属<br>福建路。<br>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益王赵在福州即位,改号景炎,提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br>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同年底兴安州为元军所陷,兴安州改为兴化路。<br>北宋仁宗时期闽学开始萌芽,南宋初二程洛学入闽,闽学创始。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福<br>建人朱熹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br>,闽学发展成熟。<br>北宋末年,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兵占领,中原汉族人民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有相当一部分<br>在福建定居。宋代福建户数已突破百万大关,到嘉定年间户数达到159万多。<p>(三)彻底汉化之后的福建<p>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行<br>中书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br>1280年,改福建路为福建、泉州、隆兴三个行中书省,后来全部撤消。1321年,福建境内<br>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br>始。<br>南宋时泉州与广州并称为全国两大商港。元代掌握泉州军政大权的蒲寿庚弃宋降元,使泉<br>州港非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br>大的贸易港”。许多穆斯林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入泉州,在泉州修建了多座清真寺,由<br>于伊斯兰教过于兴盛,以至不少汉人被融合而皈伊斯兰教。当时不仅泉州,闽中、闽北也<br>出现许多伊斯兰教徒。天主教于元代传入泉州,元代中国天主教仅有两个教区,,一个在<br>泉州,另一个在北京。<br>1357年,亦思法杭人赛甫丁凭其所拥有的武装和市舶的财源,伙同阿米里丁割据泉州,伺<br>机北略兴化、福州,妄图建立“亦思法杭国”。1366年福建行省参政陈友定奉命讨伐番寇<br>,收复兴化,攻克泉州,收复漳州,长达九年之久的亦思法杭兵乱遂告平息。<p>1367年,朱元璋在东南一带击败方国珍,决定分水陆两路向福建进军。其中水路则由征南<br>将军汤和、副将廖永忠率舟由明州(今宁波)浮海取福州。不数日,汤和取得福州,派人招<br>谕兴化、漳州、泉州等地。1376年,明廷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br>、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以掌行政、司法、军事大权,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p>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1473年,恢复<br>被废为县的福宁州,直隶于布政司,合计“八府一州”。明代福建在造船业、印刷业、制<br>瓷业等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教育继元代中落后,又进入一个昌盛时期;虽然王阳阴<br>学说的出现的冲击了朱子学说,但闽学在福建不但长盛不衰,还有创造性发展。在充满希<br>望的十四世纪,福建如果凭借长期发展起来的工商经济机制,凭借其特有的沿海地理条件<br>,应该在全国最早崛起。但明代统治者志在铲除东南沿海已有的城市经济基础,再加上倭<br>祸严重,明代统治者多次在福建沿海实施严厉的海禁,规定濒海百姓不得擅自下海与番国<br>买卖,并强迫沿海一些岛屿居民内迁大陆。二百年的海禁,极大遏制了福建的发展。海禁<br>促使民间走私贸易发达,走私的中心是漳州龙海的月港,成为与福州港、泉州港、厦门港<br>并称的福建古代四大外贸商港。<br>倭祸,在宋元时代就有了。元末明初,日本分裂为南北朝。西南各领主,为了筹集饷款,<br>常派武士来中国沿海抢掠。南朝覆灭后,一部分武士不肯归顺北朝,便下海为寇。明初,<br>被朱元璋消灭的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逃窜海上,与倭寇相勾结。另有中国沿海一些<br>豪商抵赖不还倭商的货债,倭商愤而烧杀抢掠这些豪商后,也加入倭寇队伍。中国的一些<br>走私犯法分子和海盗,为了与官府对抗,也与倭寇狼狈为奸,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倭祸日益<br>严重。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p>清初,福建先后隶于南京弘光政权和福州隆武政权,并两次被清军攻占,一次为浙江鲁监<br>国起兵克复。至1661年清政府实行截界之前,福建沿海仍处于郑成功(奉南明永历为正朔)<br>和清朝两面政权的统治之中。<br>清廷为断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不准本地商船运货出海,又下诏沿海地区内迁三十里<br>。后来虽允复界,但又实行闭关政策,沿海一带仍然恢复缓慢。至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才<br>准许商民出海贸易,福建对外贸易转至以厦门为中心,漳州、泉州为两翼。<br>清朝,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州;与县并行的有厅。 清代在福建<br>设置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清初省下辖有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br>汀州八府。1684年增设台湾府。至1886年,才分出台湾府设省。至清末,有九府二州、五<br>十八县、六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