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2|回复: 0

丹霞山的旅游开发与客家传统文化的互动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5 17: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调查背景:丹霞山和客家人
  (一)丹霞山的基本情况
  丹霞山,位于韶关市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处,占地290公里,人口有3万多,其中80%左右的人是客家人。这里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丹山碧水,锦石奇峰,极富特色。由红色陆相砂砾岩组成了砂砾峰林地貌景观。​
  如今,丹霞山在开拓广东旅游市场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和品牌优势。韶关地区、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丹霞山中短途观光旅游的主市场。随着大丹霞山的逐步开发,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两个主市场的到访游客量将仍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时,随着韶关对外经济联系的扩大,在往来韶关进行商务、会议和度假的市场将有一定增长。特别是粤港澳一体化和广东旅游产品精品化战略的实施,广东与港澳之间的进出便捷程度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香港成为广东开拓国际市场的窗口。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2002年年接客人次是65.4万,03年是73.4万,04年是114.3万,其中高峰期02年是54508人次,03年是61285人次,04年达到62753人次。目前,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最基本、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以自然遗产形式存在的丹霞地貌景观,其与当地的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较少。
  (二)客家文化的基本情况
  客家人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后裔,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据查考,客家人经过五次大迁徙,先后流落南方,最后主要集结并定居于闽、粤、赣3省边区。在漫长的往南迁移过程中,和百越诸族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体系。并且早在明朝以前,就有客家人离开祖国大陆,向海外迁徙。如今客家人已遍布全世界85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约有一亿多,其中200()多万人分布在海外。客家人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奋斗拼搏与血泪交织在一起的拓荒史,代代相传,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令人难于忘怀。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客家文化体系。
  客家文化具体而言:在物质文化方面,有传统的蓝布唐装为代表的衣饰文化,以香、肥、咸三大味觉见长的东江菜系为代表的食文化,以土楼、围龙屋、围楼为代表的民居文化等;在行为文化方面,有以聚族而居为根本的血缘家族制度,以唐宋中原古音为基础的客家方言,有团结互助、亲和礼让的行为规范等;在精神文化方面,以祖先崇拜为首位的宗教信仰,以读书为立家之本的教育思想,有刻苦耐劳、进取开拓、热爱自由、反抗压迫等客家精神。客家文化以其丰富多彩,而且博大精深,渗透于客家大地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客家饮食文化为例,其是客属旅游者最注重和敏感的问题。喝客家茶、饮客家酒、吃客家饭,品尝客家特色的菜肴,追思客家先祖的饮食习俗也是旅游的目的之一。传统客家菜的基本特色主要在取料、刀功、烹制及风味四个方面。取料以家禽家畜和山珍为主;刀功粗犷而质朴,形粗块大;烹制重烹焖,少炸烤;风味重鲜香脆嫩和原味。正宗的客家厨师,不用味精辣椒和高度白酒,而用生姜、胡椒、家酿米酒,外加骨汁汤作调配。追求纯正、鲜美、脆嫩和本味的特色是自古而然的。
  所以说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在迁徙历史中形成的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物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适应了客家旅游者各种各样的文化追求,形成了具有生命力又无可替代的客家旅游文化。
  二、丹霞山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地理位置分析
  据相关资料显示分布最为集中,最具典型性,并被公认为客家人扩散源地的应为赣南、闽西和粤北三角区域。对照黄进、彭华二位先生的“中国丹霞分布图”和罗香林先生的“客家分布图”,便会发现二者有极为惊人的耦合现象,也就是说我国客家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我国丹霞地貌风景名胜丰饶度最大的区域,广东丹霞山正好位于粤北韶关客家人聚居地。
  粤北客家民系与丹霞地貌风景名胜的完美结合,可能因为:一是这里是一个重山叠嶂、河谷交错、交通阻塞的古代边地山区,加上红层风化壳较薄,土壤贫膺,生态环境脆弱,在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历史时期,原有土著居民相对较少,正好成为后至客民开基立业的宝地,是对“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民谚的印证;二是丹霞地貌特有的顶平、坡陡形态所构成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军事险要地形,正好适应了后至客家人为防御原有土著和山野猛兽侵扰而不得不据险而居的需要;三是丹霞地貌以其雄伟壮观的赤壁丹霞块状或城堡状的形态,紫红色的色调,给人以庄重和神圣之感,同我国传统表现权威、富贵、吉祥的色调一致,符合来自中原,受正统传统文化影响的客民文化心理要求;四是丹霞地貌围谷福地众多,“四神砂”对称排列的风水福地明显,也正适应了客家先民在艰险环境下,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形成的风水崇拜等需要。这种丹霞山水之脉与客家民系经济文化之情的结合,使粤北客家区域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更具特色和优势。
  (二)客源方面分析
  客家文化因为其传播的广泛性而具有良好的客源纽带优势。客家人分布在世界的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民系在海内外拥有一亿多人口,其中海外人口有近2000多万。同时,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台湾有客家人300多万,马来西亚有客家人100多万。很多客家人基于诸多感情因素的影响,都很想回国探亲、旅游。因此,以客家文化作为资源要素的旅游项目具有大量潜在的文化认同客源。并且,客家文化所蕴涵的强大的凝聚力使她所吸引的文化认同客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很多别种文化所不具备的功能。同时,作为一种极具文化魅力的旅游资源,客家文化还能吸引大量的文化势差客源,他们可能因为对异种文化的强烈的好奇心而到丹霞山旅游,它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更具广阔性。
  (三)吸引资金分析
  客家文化因其特有的文化凝聚力和资源功效而具有强烈的客源纽带作用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这对投资商是一种吸引。尤为特殊的是,由于海外客家人的高度经济性,许多海外客家人拥有雄厚的投资基金,而且很多资金在寻找出路。通过适当的牵引,让海外客家人投资于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客家人来说,它既是一种回馈祖国、回馈根源文化的方式,符合客家文化所蕴涵的崇先报本,尊敬祖先的观念,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诱惑,它可以让客家人在帮助祖国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发展自己。当前,丹霞山开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债、政府投入和门票收入,如果增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那么丹霞山的旅游资金的筹集将会更加多元化。
  (四)文化底蕴分析
  民俗民风,反映社会风情。民俗民风是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凝聚的各种实体文化,集中体现了不同地域中人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丹霞山隶属的丹霞镇,居住人口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其中有7080个农业人口,从事旅游业的总人数只有380人。本地居民讲的是客家话,行的是客家礼仪,过的是客家节日,吃的是客家菜,住的是客家房子。它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生活行为等都成为了旅游者眼中旅游区景物的一部分,也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来源。
  客家传统食品的适时开发不仅可推动“客家文化”热持续升温,也可利用“客家文化”热的兴起扩大客家传统食品的知名度。风景区内有个名叫断石的村庄,据说是从福建搬过来的,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我们的调查,他们的客家菜主要有扣肉、鱼头炸花生、荷包豆煲猪肉、白切鸡(蒸热一冰箱一蒸熟)、莲子叶蒸鸡、酿豆腐,小吃有炸糖丸、打饼、谷仔、糍粑、角子,这些菜都很能吸引旅游者的口味。全村每家每户都在景区内摆卖客家特产,例如:沙田抽、白毛茶、笋干、还魂草、番薯干、香菇、胶股蓝茶、灵芝、黄狗毛、蜜桔、各类糕点等,特产的货源主要来自丹霞山及其周围山地村庄。他们认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家庭纯收人一年在一万元左右。如果政府方面能够招商引资,全方位的对当地的土特产进行加工包装,创出自己的品牌,村民的经济收入将会更加可观,给政府的缴税也就越多,以此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地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七月半、清明、八月中秋、五月节、冬至,其中春节和七月半较大。节日时有个有趣的传统风俗:把鸭血滴在事先在门口放好的钱包上,钱包用纸做成,纸上写有家里男丁的名字,表示对祖公的敬佩,告知祖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多少代人。此风俗也同时纪念当年南下搬迁时,祖公过黄河遇到大水洪发,传说一只鸭子载他过了河,用鸭血滴在钱包上,表示后人与鸭子血脉相连以及对鸭子的敬重。
  客家山歌是一种扎根于客家地区,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为广大客家人们所喜闻乐唱的短小歌唱形式。客家人通过山歌来反映他们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男女爱情等。丹霞山的客家山歌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喜怒哀乐,调子相对哀。比如1)一山树木半山青,妹想阿哥唔敢声,妹想阿哥唔敢讲,好比月光云朵行。(2)打鱼爱打河中心,鱼又多来水又清,唔打鱼子唔收网,唔连阿妹唔收兵。(3)路上逢到路边坐,无缘无故写情歌,手提鲤鱼砧板放,生过少得死过多。
  三、丹霞山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一)注重特色,重点开发“客家民俗文化村”,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
  如何发掘客家文化精华,结合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建设风情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村提高本地区的旅游文化品位,是客家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在丹霞山客家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中,要坚持客家文化的导向作用,在旅游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中应围绕一定的主题,使旅游景观具有鲜明的个性。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多层次的深度挖掘,优化自然景观的开发,从而有利于丹霞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丹霞山的旅游开发就是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在风景区内可专设客家民俗文化村、展览馆,开展各种客家文化节庆活动,开展“住客家屋、吃客家饭、穿客家服、干客家活、行客家礼”的各种客家民俗活动。总之要充分展示客家文化特色,使旅游者感受客家独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另外,可以把客家的传统礼俗,如婚嫁、灯会、庙会、锣鼓、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加以艺术化和进一步提高。要组织几支相对稳定的、业余的、分项的“客家妹子民间艺术团”,来普及和流传客家山歌。开展诸如海外客属可以成双成对地来丹霞山举行客家特别习俗婚礼等活动,这样,旅游者的参与性就强了,趣味性也提高了。
  调查中,丹霞山当地的居民都希望政府能把客家文化开发出来,不但弘扬了客家文化,同时也把文化跟旅游相结合,最终转换为经济收人,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每个接受调查的村民都赞成建立“客家民俗文化村”。
  (二)结合客家文化特色,塑造丹霞山具有民俗旅游特色的客家旅游形象,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
  为了突出客家文化这一主题,在开发上要做到“新、奇、土、特、优”五个字。新,指崭新的客家风貌。卫生而又清新的世界,这就要求丹霞山景区具有良好的内部环境;特,包括土特产品、地方文化、艺术、风味小吃等,特别是可以利用游客留宿之机,开展专题晚会,向游客展示丹霞山民俗风情、地方艺术等;优,指优质服务,文明待客,把客家人文明礼貌、友善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中体现出来,通过游客把友谊传统传遍四海,使客家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塑造丹霞山“客家文化”这一旅游形象。
  形象定位以后,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专家的学术文章、科普作品是提高丹霞风景区水准,提高游客旅游品位的主要宣传形式。电视专题片、“客家文化”介绍等则是覆盖面广、形象有趣的宣传形式。还要重视电影、电视连续剧的宣传效果。
  (三)增加投入,系列推出和抢修一批体现民俗的人文景观。
  丹霞山同样可通过举办联谊、研讨、洽谈等方式吸引国内外客籍实业家投资于旅游开发。紧紧抓住客家文化这一主题,逐步序次推出民俗旅游专项经营项目。目前可采用流动客家民俗表演队方式走进自然景区或人文景区表演,甚至赴外旅游城市表演从而引起注意,扩大影响。进而通过建民俗村的形式集中再现民俗建筑、居民陈设、表演民间绝技和民俗生活。最后力图从多角度、多层次表演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活动,同时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娱乐质量,扩大对民俗语旅游工艺品的生产销售。
  (四)加强制度管理,改善服务质量。
  丹霞山的客家旅游开发应不断吸收会讲客家话、对客家民俗风情有一定了解的旅游专业院校生员,同时,对现有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将管理人员选送到旅游学校进修,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客家旅游文化意识,创造出浓郁的客家旅游文化氛围。在充分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上,逐步达到高效运营和优质服务。
(作者:邹文娜、萧维东、何海波、陈永胜、袁旭华,韶关学院客家文化协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