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民系,中国千多年的客家历史,无不铭刻着客家文化历史和客家人艰苦创业历史。
客家人是南迁的中原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一带,祖国的台湾和海外几十个国家都分散居住着客家人,总人口约8000万。他们从中原到南疆,开辟南方的土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体系。客家文化既有中原文化的底蕴,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的相对一致性,就是说客家人写文章和说话非常接近中国汉语语法,是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用词生动,趣味性强,具有感召力。
客家人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舞台上都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他们是客家人的精英,客家后人学习的典范。客家人具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传统的节日里,他们穿红戴绿,喜气洋洋,成群结队,热热闹闹过节,尤其是中秋、春节、元宵节,客家人是要认真组织活动的。客家人每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挂红灯笼,贴对联,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都祈望平平安安,一年好过一年。
客家人是外来人,他们的住所建筑大多是围屋,有圆型、方型、半圆型、行行型,建筑物有2至4层高,大多有炮楼和了望台,建筑物相当坚固,大的围屋里有水井、仓库、厅堂、住房、菜地等设施,是典型的、以己为中心的小农经济。一般的客家人住所门前都有水塘,房屋旁边有河,主要用来消防和洗衣物。客家人的小孩初学游水就是在水塘、溪河里学的,如小鱼戏水。
客家人是有文化的民系,他们教育小孩基本的有三条:一是眼睛要保护好,二是字要写端正,三是刻苦读书。过去客家人比较注重培养男孩,大人再苦再累也要培养他们成才出人头地,可以光宗耀祖。现代社会男女都一样,有培养前途的一视同仁。客家人过年贴的对联都是本村本姓人来写的,有时为了锻炼小孩,也有叫写得好的小孩写。客家人的尊师重教是个好传统,大人小孩都尊敬老师(先生),在客家地方能当上教师是光荣的,虽然老师收人不高但受人尊重。客家的学校(学堂)是当地人最崇拜的地方,朗朗的读书声令人羡慕,那家的小孩不送去上学,就会受到村中长者的指责,这样家长就得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弟去上学。客家人读书很刻苦认真,虽然生活贫穷,肚子吃不饱,但还是非常用功的,成绩一般都不差。因为客家人都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没有文化知识,祖祖辈辈都种地,无法改变贫穷,就得做点小生意,维持家计。客家人口发展是较快的,建的房屋密集,办的学校也特别多,基本上村村有小学,有的村还不止一间,教育质量竞争也是激烈的,如果学校教学秩序不好,老师不尽力,就会受到村中老人的指责,个别老师甚至被赶出这间学校。人生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都配合得比较好,教书育人在客家地方是有历史传统的。
客家文化具有兼容性,内容十分丰富。客家民间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其中广为流传的有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歌、快板、舞龙、舞狮,最使人感到亲切的是客家山歌,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能听到山歌。客家山歌大部分是表现生活的抒情歌,对山歌也是客家人的传统,居住的地方就能听到山歌。客家山歌大部分是表现生活的抒情歌,对山歌也是客家人的传统,逢年过节山歌打擂台,男女老少一齐上,热闹非常。唱山歌历来有“客家山歌随口出”的佳话,也就是说客家人唱山歌原来是没有歌本的,只要掌握山歌的韵律,歌词是随口编唱的,就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客家妇女也会唱山歌的。从收集的山歌种类看,内容相当丰富,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提倡文明进步的,教育小孩好好读书的,抗争封建统治的,谈情说爱的,这些都反映客家人的心声。在众多的客家山歌中,广东梅县松口山歌算是历史最长,是客家山歌的上乘。客家人就是哭丧也以山歌来表达的,一把眼泪一首山歌,深深表达对亲人逝世的痛苦和怀念。
客家人不但会读书,很多人靠文化发展自己之路,而且还有不少人苦于生计走南闯北做生意。电视片《客家人》介绍客家人的创业史,就充分说明客家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客家人的口才好是出名的,生意做得不大,但也可以赚到钱。“上夜三斤狗下夜三叔公”说的是儿子在南洋发了财回来改变家境的故事。在客家地方,筹集资金建房子、买田地是人的本能,客家人子女比较多,住房紧张,他们建房子是显得尤为需要。过去客家人的房子是用土砖建的,建筑材料基本上就地取材,窗户小室内显得比较暗。客家人十分注重自己的根,居住在海外的客家人,在家乡建房子是为了自己的后代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过去客家人读书晚上点的是煤油灯,光线很弱,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还是出了不少人才。在广东,客家地区的人比较有文化是公认的。客家人婚嫁是非常认真的,不论男女双方家庭都是如此,由于客家人封建传统思想比较严重,过去婚嫁大事都是家长做主,子女是无条件服从,哭嫁就是客家人的普遍现象。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多少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客家人历来就有再苦也不能难为孩子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培养自己的后代能成才,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让小孩多读书,祈望后代比自己强是客家人的又一传统思想。只要村中有那家人的孩子考上中专或大学,大家都来祝贺,以此教育自己的小孩向他学习,更加刻苦奋斗,争取考上端饭碗的学校。客家人热情好客也是出名的,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接待客人从来不吝惜,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让客人吃,而且还有女人不上饭桌的习惯。客家人的卫生习惯不是那么值得发扬,过去农家人为了积肥房间里放尿桶,味道特别浓,多少年都如此,实在要改一改了。客家女人特别能干又善良勤俭,这是客家人的骄傲,如果外地人能娶客家妹为妻,那是男人的福分。
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是山区,经济欠发达,解决温饱问题是近10多年的事。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这些地方的经济,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利益分配的调整,社会分工的科学化。没有资源很难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又有一个传统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农业在客家地方占的比例大,解决农业的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需要科学技术的运用。土地利用率目前是相当低的,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产量产值低,农民的收入上不去,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的发展,要从绿色农业、无公害蔬菜、特色产品、创品牌方面去规划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在水果、蔬菜、黄烟、水稻、花生、甘蔗、西瓜等品种上下功夫,选择品种要优良,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需要。反季节蔬菜、水果也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要改变传统的栽种方式方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一年多造种植农作物,增加农业收人。客家人喜欢喝茶,在茶叶的种植上要扩大,品位要提高,包装要有特色,旅游城市的土特产,要打造像杭州的龙井茶那样的品牌供游人品尝。随着现代交通网络化的形成,发展农业旅游观光项目也是一条新路子,休闲农庄、观光农场可以大量举办,让城市人在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中度过周末。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客家人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作旅游景点,客家历代的杰出人物不少,各地都有,可以作为客家人教育后代艰苦奋斗,勤奋向上顽强拼搏的典范,让他们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深刻含义。大型客家围的建筑是有讲究的,而且还有考古的价值,要当作文物加以保护,像欧洲的城堡那样,可供游人游览。客家所在的寺庙特别多,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就是经历1500多年的禅寺,彗能六祖真身在此,香火旺盛,长年如此,就是国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回来祭拜的也不少,在中南地区无人不晓。
客家地方的经济发展,主要的还是发展工业,无工不富。从广东、江西、福建客家人集中的地方资源分析,发展钢铁、建材、电力、冶金、矿产、机械制造等产业是十分有条件的。由于资源因素决定着工业发展的定位,在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造改制后,一个地方总要有支柱产业来支撑经济总量。现代化工业一样是规模化、集约型经济,从原材料的供给,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产业链条的形成,都离不开资源量的大小和交通运输条件的便利,而客家人所在山区基本上都具备上述条件。在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经历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一些产业就会形成梯级转移,承接这些产业的首先是客家人所在的山区。从近几年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巩固自己原有的产业,提高工业产业的羊群效应摸索了一些经验,同时提出“工业强(兴)市、农业稳市、第三产业旺市”的发展经济思路是有一定道理的。客家地方有资源有充裕的劳动力,发展经济是形势所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我们就要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
客家民系是人才辈出的民系,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客家的教育事业特别兴旺,从重视普九教育开始,现在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和技工培养,客家地方落后也体现在人才的缺乏,不是客家人中没有人才,人往高处走,只是人才到发达的地方发挥作用去了。现在客家地方要发展经济需要自己的人才,除了对外引进,必须在自己的范围内培养大批人才和使用人才,发挥知识的作用,还有就是要留得住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知识是人才,我们要发扬客家人刻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只有投资的环境好了,外来资本就会在客家地方投资置业,客家地方才会兴旺发达。霍英东先生提出“红三角经济圈”的发展蓝图,对发展韶关、赣州地区经济是十分有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几十年的历程,而生活在山区的客家人不要忘记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去拼搏,将丰富的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财富,靠智慧,靠良好的环境,靠客家人的热情好客,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好,可以解决许多超越政策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广东始兴县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就是依靠良好的环境,以诚招商,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工业企业发展快,不但解决了本地劳动力的出路,发展县域经济摸索了经验,而且为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树立了榜样。
经济和文化具有一体性,世界已经走进知识经济年代,客家人优良传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客家人居住地方的经济、文化会发展起来的,关键的是客家人要争气,要与传统的思想和传统的习惯决裂,努力拼搏,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作者:李晋文,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