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2|回复: 0

客家文化传承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7 1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社会,许多民族国家面对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强势文化的影响,都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压力,而在民族国家内部,一些相对弱势的文化则面临断层与消亡。比如我国云南纳西族的纳西文化就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相对而言,有较强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在现阶段面临的是被同化或者异化的过程。命运各异,有学者用文化失语症来描述。客家人是中国八大民系中最具有“移民”特征的民系。客家文化在随着客家人千百年的辗转历史中形成发展,凝聚了行走中所得精华,是汉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际华人文化最源头与重要的部分之一。
  一、客家文化现状
  客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是客家社会。她依存于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所在地,各具地域特点。目前主要的客家人聚居区域为:大陆客家人聚居地区,港澳台聚居地区,东南亚客家人聚居地区,欧美客家人聚居地区等。客家文化是依赖于历史上共同的社会与经济生活所形成的。二十世纪是个大变革的时期,尤其在东方社会,季风水稻区域,最发达的传统农业文明模式式微,工业、现代商业文明又在短短的近一个世纪里迅速催长,激发了各种文化的震荡。客家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中是什么样子,走向何方?
  (一)软体文化式微
  软体文化主要表现非物质文化:传统伦理价值,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客家风俗、客家建筑艺术等。客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在不断削弱客家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客家话是客家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客家人有一句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世代相传,经历了许多血与火的考验。不少在印度尼西亚的客家华人,在印尼政府过去的排华高压时期仍然很注意对后代的客家话教育,偷偷在家里用客家话进行沟通与交流。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共同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客家人融人了当地主流语言体系中,如普通话、英语、马来语等环境里。适应新的环境,选择新环境通用的语言工具就成为必然。过去,客家方言岛的形成巩固与当地相对封闭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山区客家人聚族而居,不与非客家人通婚,保持了血统、文化上的纯正,也是宗族在他乡异地“主客竞争”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环境,提供了更强势、更有吸引力的新环境。年轻人求学、务工的主要选择多是选择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的开放地区,接受并应用其他工具语言。由于年轻人的外流,客家聚居地整体发展的生命力也被摊薄。这削弱了客家话的生命力。只有在客家人当地的环境中,客家话才是选择。海外的客家人则要接受所在国的普适文化,很多客家人在外的第二代、第三代早就满口“外乡言”了。
  客家山歌更有代表性。“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它继承了《诗经》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流畅,耐人寻味。过去的客家人男女老少都会唱。表现形式多样:直叙、问答、猜想、比喻、夸张、歌颂、讽刺、倾诉、咒骂、许愿、感叹等。使人兴奋、陶醉、欢笑、落泪。唱山歌是客家人的传统风俗。山歌还在不同时代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江西兴国客家山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动员人民参军参战、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瓦解敌人、消灭敌人起了重要作用。当年曾被称为“一首山歌三个师”。广东梅县松口山歌仙“刘三妹”的故事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素有“自古山歌从口出”之美荣誉,“从口”(客家音)是“松口”的客家话谐音。过去客家山村到处都能听到山歌,现在少之又少,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正在无声无息地渐渐消失。究其原由,山歌属于口头文学,多为口头流传,文字记载不多,主要反映过去客家人传统的山区樵耕生活。“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客都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但是因为脱离了过去传统的生活,缺乏传统的意韵魅力,现代生活又有其独特的流行音乐,年轻人对于唱山歌这一传统的风俗距离越来越远了。老一辈山歌爱好者、山歌手、山歌王的辞世,使不少山歌作品随之湮灭,更是一大危机。
  (二)硬体文化消逝
  硬体文化表现为软体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客家民居、文物古迹等。主要分布于闽西、粤东、粤北、赣南等客家人主要分布地区。其形式多种,如圆土楼、围拢屋、土围子、棋盘围屋等。这些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体现客家人传统的宗族文化、建筑文化、生活文化。是传统客家人重要的生活场所和客家人意识培养的场所。但是,近二十年来,客家人大家族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分解、社会交往、居住环境需求变化等因素,传统的客家民居因为其社会功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客家人纷纷在经济条件适合的时候离开“老房子”,同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引人流行的现代建筑模式,进一步促使“老房子”被淘汰。城市里保留下凤毛麟角,只有在偏远的乡村里保留数量与质量都还不错。尴尬的是这些保留下来的民居大多仍然在发挥其基本的实用功能,同时,随着居民的经济条件改善,必将也是被“抛弃”的命运。至于工业品进人生活,传统的生活物品现在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凤毛麟角。
  当然,也有部分幸运儿,福建圆土楼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关注、保护,据说2006年将成功。但遗憾的是,当地已经没有产生、维护、创新这种圆土楼的环境,很多技艺都失传—土楼以其“土”被当地人渐渐放弃。留下的仅仅是“死”的建筑体,失去了生命力,仅仅留下原建筑面对大自然的风雨,和被利用为旅游开发的景点,装修成为宾馆、酒楼的客家传统民居,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如此方式,是对是错值得琢磨。但是,土楼樵耕之境已经是不在了。
  (三)生存危机中的发展空间
  客家文化具有比较强的内敛与排他性,相对比较封闭。过去“土客”强烈的生存竞争用激烈的方式改变不了,反而促进了其韬光养晦,不断拓展、升华与爆发,如太平天国运动就有许多纲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但是,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改变了传统观念植根的“大陆土地思维”,代之以普适、普世的现代价值观与现代、舒适的生活诱惑,抽丝剥茧,把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平演变”了。直接的后果是客家人这一族群整体的凝聚力与生命力被摊薄,以客家文化为基础的发展空间将被替代或者同化。
  1、客家中心地的发展危机
  世界客都梅州被公认为客家文化的中心地,肩负着把客家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却是尴尬的角色—位于各中心经济文化区的边缘。如南中国目前最有活力的的9+2模式G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6月),其主体在于珠江西江、北江流域,梅州偏居东北山区之中。东有福州、厦门、汕头一线的闽南语经济文化圈,南有广东话经济文化圈,北是较落后的赣东南地区,无实际的腹地,使梅州注定成为一个需要“垂青”的闺中秀女,地位尴尬。同时,受到山区交通、资源、人口等诸多因素制约,其地区产业结构与发展速度都相对比较滞后,华侨一度成为其重要的发展依托力量。这种发展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地理原因造成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都在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口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同时周边发达地区又形成巨大的能量吸纳源,许多客家籍人才、劳动力外流,制约了梅州经济发展速度。2003年广东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梅州被列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第三类地区,排名最末。这种发展的程度是难以支撑客家文化中心地建设的历史重任的,相对弱势的经济水平使之失去了“话语权”,难以深耕客家文化的新时代。
  2、地域独立岛生存模式解体
  在国内外,有许多客家人聚居地,很多文化学者又称为客家文化方言岛模式。历史上由于争夺地域生存与发展空间,土客对立明显,客家人的婚嫁圈、生活圈仅在客家人中。同样的,漂泊到南洋的客家人也多是族内通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是现在对立性的生存竞争消失,代之的是联系与互惠的融合共生竞争关系。“独立岛”则立刻受到周边环境的同化压力。比如,在清末,粤北韶州府(今韶关市)还是纯粹的客家地区。随着粤汉铁路开通及工业建设,被北上的讲“白话”的广府人渗透,以中心城市和铁路、公路分割辐射许多地区变成了“白话区”,如英德、韶关市区、乐昌,仅有几个为始兴、翁源、南雄几个纯客家县。又如在印尼的许多客家人受到当地政治环境影响,接受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脱离了客家人生活模式,族群认同感渐渐被削弱。
  客家区域因为地域小、人口少对于周边地域的依赖和互动越来越强,独立性消失,过去保证“血统纯正”的独立岛模式解体,渐渐被大区域经济文化圈同化。
  3、心理共同体的多向分离
  文化的生存危机除了在地域发展的角度上越来越小之外,更重要在于“客家人”这种心理认同感上。斯大林划分民族的理论中认为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主要建立在认同感、归宿感上。但是“客家人”这个群体现在表现出了许多弱化与分离的现象。这一点上,台湾的客家人身上有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认同客家的与拒绝客家认同甚至拒绝中国人认同的人,共同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虽然流着同样的血。
  ①地域区别取代族群区别
  现在人们关注来源地而非族群区别。在大陆体现在过去注重“籍贯”到现在注重强调“出生地”的变化。随着人口流动加强,进行定位的元素是行政区划地,如广东梅州人,广东韶关人,江西赣州人,而非“客家人”“福佬人”“广府人”等通俗认同,缺乏天下“客家是一家”的亲切感觉。出生在外的客家人第二代、第三代对出生地的认同大于对“老家”的认同。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人认为自己是广州人、深圳人而非梅县客家人。“老家”仅仅是一个父母的过去而已。
  ②不同发展状况使“客家人”内部产生距离、分异
  客家人各地的客家文化都有差异,各具特色,体现了多元与丰富性,受到各所在地发展差异影响,文化的生命力也强弱有别,但是受到大环境的冲击,这些次一级文化随时发生断裂,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旅居国外的客家华侨、华人的第一代是满口“阿姆话”,到了第二、三代对于客家文化的认同日益减少,在心理共同体边缘地带,大多仅仅学来只言片语。代际间、地域间产生距离,不利于统一。
  ③“大民族文化”削弱了客家人的族群认同
  在大陆,受到全国统一的教育、语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各族群间的区别被归人统一的汉文化中,普通话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与载体,用规范化、模式化的方式融合各地文化,磨灭地域文化差异,客家文化不可避免地也被削弱。
  二、传承思考
  海德格尔指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诗意地栖居”。西方的成就和进步实际上并不幸福,反而让人困惑。“存在自身没有显现、敞开、领悟出来,真理处于幽暗之中。世界上的高谈阔论、能言善辩以及种种夸饰、诡秘的言语并没有说出真实的语言……因为人们没有思考存在,而存在才是思想所思和应思的。相反,人们只是思考在者、对象等等。思考的诗意由此被遮盖,导致了逻辑、计算、测量的疯狂肆虐。”现代“科学世界”发展迅猛,创造了许多物质的奇迹,但其许多弊端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SAM"“人类干细胞胚胎研究之争”到“苏丹红事件”等,被工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人类生活进人了社会发展的“机械链条”之中,导致对人的“物化”以及对人存在意义的忽略,还原“人”自然的本义成为人文关怀最重要的价值。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中东方崛起的势头迅猛之外,还在于东方传统的文明日益成为全人类新世纪价值源泉,满足人类心理的宁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伴随“中国热”、“少林功夫热”、“中医热”、“老子热”,东方文化被寄予成为为人类找寻的“香格里拉”。
  (一)传承价值与意义
  “全球化”所寄予的是对现代物质文明顶礼膜拜的一种情感。虽然科学一日千里,人类仍然是站在封建的农业文明的濡养下进行“思考”。和自然界一样,人类文明的源头都站在最高最古处,人类在下游享用文化的盛宴与肤浅,传统文化在现在就是流过的大江,滋润大地,但是却在人类密集处被“硬化”、“污染”、“分流”,最后被“异化”,人海口“赤潮”肆虐。传承的价值就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妙博弈中获得“人与自然”的协调生态。  客家人的“家族观念”、“发展观”在历史中都是历史上南中国发展的典范,其显著的特点在于“绿色生产力”,“和谐建设生活家园”。在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里,不但没有落伍,反而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如广东省梅县雁洋镇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总面积450公顷,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通过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茶诗词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良性发展了近20年,成就了一个客家文化品牌,天人合一,是客家人传统文化濡染的必然结果。传承客家文化,在多元文化世界中,无疑对于保持客家文化独特性、保持世界文化基因的多样性意义重大,透过文化,负载人类发展的价值,负载人类共同的世界。
  (二)传承的方式思考
  基于对客家文化发展危机的判断,我们必须建立相对比较保守的“保护性传承”的思路。源于文化的多元与非物质特性特征一面,文化就像江河,浩浩荡荡,千回百转,是一个最宏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模式。处理不好,就像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威胁黄河两岸,是“堵”是“疏”?人们选择的方式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只是“近现代”发展二百年,文化的悬河已经形成,人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地上悬河”边的生活方式。当黄河咆哮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巩固堤防,把水流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区域,成为一种炫耀人力的工程。而文化的大河,现在又何尝不是用西方文明的堤坝,把传统的文化束缚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依靠行政机构进行,变成了政府行为:山歌节、民俗文化村、客家风情游、客家美食等等,最后演变为仰仗政府的附庸地位,成为政府进行经济发展的一项内容,一个举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受到行政资源的制约,有钱的地方大办,没钱的地方小办或不办。同样,在文化的殿堂,客家学研究也因为客家地区分散、区域性明显,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核心,使客家文化传承受到制约。
  文化地理学领域“伯克利学派”将文化看作控制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稳定的力量。文化、环境和人三者间,文化是动力,人是行动者,环境是改造对象。人—按照文化原则行动的人—如何改变了自然环境而创造了相应的文化景观。客家文化如何引导客家人在“全球化”现实下确保自己的社会空间,张扬自己的价值,重新分配客家人的社会空间?我们可以认为以文化危机为转向的诱因,由精英分子与客家人群体继往开来共同谱写新世纪的客家文化。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客家人之外的“第三者观察”的成果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许多外国的研究机构介入客家学研究,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如法国高等教育学院教授劳格文((JohnLagerwey)博士主持编写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目前已经出版20多本,内容极其“本土化”,在客家文化研究上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记录客家人地区文化基因,“抢救性保护”正在流失的文化。
  1、整理、发掘、发展通常的客家文化,慎重提“扬弃”
  基于客家文化与现世文化的交集部分进行发展,而在此外的部分,从立场、情感、价值多方面对客家文化进行分析,慎重进行“扬弃”,保留客家文化的原生态状况,防止被现世流行文化侵蚀。半个世纪里,“文革”、“经济挂帅”对文化的破坏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文化的多样性价值不是短短几十年或者是一种价值观念可以度量的。每一代人都有一个接力棒交接的任务,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重要的是客家文化精髓不变,在这个前提下,对于客家文化就需无大小、无巨细、无尊卑地整理、发掘、发展。这需要有高素质的客家文化研究群体。
  2、​竭力保留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物质载体,围拢屋、围楼、客家传统服装、生产器具等,受“风化作用”影响非常大,一种是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直接破坏其物质本身基本形态,一种是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新旧替换、淘汰。风化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需要给予相当的重视,采用修缮、维持、博物馆整理、民间保护等方式多方面进行。不至于在未来留下对空凭吊的遗憾。
  3、燃点客家精神新火炬
  客家人群体,分散世界各地,支脉众多,演绎各异,其人、物、文化要素都有其独立性,但是来自客家人骄傲的成就,历史以来客家精英在政界、商界、学界、军界等各领域留下的奋斗事迹却是客家人共同的精神火炬,成为激励客家子弟奋发进取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也需要有客家杰出人才扛起振奋客家精神的旗帜,用富于时代气息的客家人精神,激发全体客家人的凝聚力,“实干闯未来”。
   三、结论
  文化的发展不是均衡的状态,始终都有发展,但是历史不能选择,过去就不会回来,由此体现其珍贵。客家文化传承,所载甚多。有历史有发展,自我调适、理性选择、融汇创新,需要提高客家人维护客家传统文化的意识;发展客家地区的绿色生产力,提高客家人的综合素质;客家区域广泛、深入交流、联系,整合客家能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带有现代特色的客家文化,凝聚一批客家才俊,激发亚洲世纪中的“客家之光”。

(作者:廖文,广州市铁一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