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在中国已植根数千年,是通常意义上的名词,如蚊香、佛香、熏香、沉香、檀香等,这就有了香文化体系。香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有四点:一是祀先供圣,礼仪的表达手段;二是祛疫辟秽,草药的重要部分;三是安魂正魄,宗教的必备用品;四是启迪才思,文人的读书伴侣。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 皆佩容臭。”东汉郑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大意是说未成年的男女拜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这里提到的“容臭”,大概就是最早形态的香囊了。而在当代,人们对香气欣赏的最直接的表达便是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香水,但在古时,香水还未出现,最常用的便是香囊了。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文人诸般雅事,在风雅的宋人手里,也达到了后世难以逾越的巅峰。焚香一事,可以说到宋朝才达到道的境界,才能称之为香道。香在宋人的生活中,如穿衣吃饭一样重要。在文人雅集活动中,总有一炉香在旁,增添文艺活动的气氛。雅集活动中清谈、作画、抚琴都可焚烧沉香.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不过人们开始用香的确切时间已难于考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汉代时,香炉得到普遍使用,上层社会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现了调和多种香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阶层开始较多使用薰香。唐代时,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宋代时,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香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阻抑,渐渐被局限在庙宇神坛之中。以至当今有很多人都将香视为宗教文化之一隅,甚而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实为时代之遗憾。 国人中有许多人都会有一种认知上的错误,认为外国人体味重所以很喜欢使用香水,由于中国人不像外国人体味那么重,所以早期很多人都没有用香水的习惯。其实在国人早期的香文化包含了香线、香丸、香膏、香粉,其实还有宋代由阿拉伯玫瑰香水、茉莉香水研制出的本土桂花香水等,人们给它取了个雅名叫花露,这就是我们早先的“香水”。而现在大家所知的都是Dior真我、Chanel N°5、Guerlain一千零一夜….被宠爱的却都是国外大牌香水。 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瞻念她在今日之气象,固然使人心生忧虑,但令人欣喜振奋的是,走过风云激荡的21世纪的中国人,正开始以更加清澈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的是非功过,对其精华灿烂报以更加睿智的热爱与珍惜;更有众多知香、好香、乐香的人们,兴味于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关心着她的发展;而涉过千年之河的中国香文化,自当使人满怀信心,必能跨越一二波折,再次展示出迷人的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