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49|回复: 4

《客家魂》,一部教育史诗[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5-13 04: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魂》,一部教育史诗

徐肖楠

145万字的三部曲长篇小说《客家魂》,是广东作家谭元亨惨淡经营了整整十年的一部力作。

小说力图超越社会功能而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这既是《客家魂》作者谭元亨的坚定意识,又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主流倾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谭元亨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责任、现实的人格价值和理想主义精神。《客家魂》以更宏大的气魄展示了20世纪中国教育的历程,以更成熟的风格显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操守。

谭元亨的家世经历和个人经历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客家魂》的叙事建立在一个中年人的回忆和思考之上,作为一种20世纪中国教育追求者的心魂倾诉,在作者极富个人亲历色彩和历史纪实性的经验描述中,我们被唤起一种庄严的历史感。这部作品同时展现了作者的个人生存品格和一个客家民系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客家民性和中华民族的奇异象征关系,成为这部小说的最根本之处,谭元亨家世和个人命运的奇异性,使《客家魂》很自然地运用了家族或家世小说来表现20世纪中国教育的历程。《客家魂》的叙述内容并不复杂,但其简单平常的内容中却蕴蓄着一种罕见的对历史的精神突破力量。朴素的叙事立场使《客家魂》直接进入沉实坚韧的民族、民性的底层,用艺术的真诚去感受客家民间生命之气,诗性内涵的追求,在流畅简洁的叙述和深思熟虑的结构中被凸现出来。寻求到一种可贵的历史内容与诗性境界的融合并不容易,其中理性思考是它最重要的特色。

这部小说的全部内容都围绕教育展示,正面人物都是施行教育、接受教育,推进教育的,展开一个世纪沧桑依托的则是一个教育世家为教育理想的献身行为,它可以说是一部教育史诗。教育是传递人类精神传统的最古典也最现代的方式,因此,不顾一切地崇尚和痴迷教育是小说中知识分子坚守精神传统的根本方式,这种使命心态与知识分子的教育情结、人类文明的递进相一致。《客家魂》的独特在于执着、单纯地沿着教育在20世纪中国走过的道路,沿着教育精神兴衰的轨迹,去表现历史的精神化深度———一种在历史中延续的精神传统的深度,而不是仅仅对历史加以具体的文学化诉说。在作者看来,也许历史的精神深度比历史事实更重要。小说中的历史精神深度,表现为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精神———用教育去净化和提升人性品质。小说中非常突出地表达了:人天生是要受教育、追求文明的,推动教育的根本动力是教育者和人民对教育的追求。这部小说呈现了一种奇异的历史景观:小说中的历史当然控制着家族精神的延续和教育的变迁,但教育也代表着历史,规定着人类的方向。小说中所说的历史循环论表明,教育是避免历史循环、遏制人类灾难的最好选择。由于这历史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关系,小说以纪实的方式写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作者主要想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传统的衍化。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冠名《千年圣火》正是揭示这一点。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9/15/class001900005/hwz11769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6 0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元亨教授是否客家人?

谭元亨的《客家魂》是一部反映客家人生活的
长篇三部曲小说,以三代客家教育家的历尽磨难的办学经历,讴歌了坚
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客家精神,字里行间,浸透了作家的心血、泪水和
良知。
-----------------------------------------------------------------------------------------------------------------------------------------------------------------------------------------------------------
谭姓,广府、客家均有,广府比较普遍,客家较少,与冯、陶姓的情况相同。著名的“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是高明明城人,广府系。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著名教授、客家研究的专家谭元亨,土生土长的顺德龙江人,龙江是粤方言区,广府文化发达之地,但不知为何,人民网的一篇文章在介绍谭元亨教授历经十个春秋写成的作品《客家魂》的时候,说谭元亨教授是从一个中年人自身的经历和他的家族影响的角度来描述。是把文学描述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当成作者本人,还是真的和客家家族有联系?北方人是分不清南方的“广府”、“客家”、“福佬”的分别的。会不会搞错了?谭教授的这篇小说,并没说明是自传体小说,他的文章也介绍过父亲是工程设计的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是教育世家。只能问问谭教授本人才知道了。不管如何,谭教授关于客家文化的作品是很多、影响很大的。历经十年写成的长篇巨制《客家魂》(三部曲)当属精品。上网搜索可知。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51&highlight=&page=13&showgood=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1-16 09:18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6 16: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魂》,一部教育史诗[转]

应该是客家人,否则怎么会花如此多的心血从事客家方面的写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19: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chinakj at 2003-11-16 16:01
应该是客家人,否则怎么会花如此多的心血从事客家方面的写作。
可以说一个客家人又关系的人,她外公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4 2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譚元亨教授的父親是中山大學土木系畢業的。五十年代初院校調整,中大的理、工學院與嶺南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一批 中南地區重點院校的理、工科 學系合組華南理工,留在石牌中大原址,中大則遷去康樂園嶺南大學原址,兩校同屬中央教育部。譚教授父親就讀的中大土木系,就是現在華工土木系。
譚教授的母親是英德客家人,出身名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客家魂]的婦女形象,他坦誠地說:我非常偏愛這部作品,當然,這也是為了我那過早去世的母親。客家人沒有漢族傳統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陋習,而是任由自己的女兒一樣去讀書,去闖天下,這便更有客家特點。我母親也這樣,她讀過大學,且是學新聞學的客家女性,我的一生,受她很大的影響。
父母親都是高級知識份子的譚教授,文化革命被下放到農村。他說自己是被掛上白符號押解下去的,已打入另冊,不可能有什麼奢望,只求有生產隊收留,天天打赤腳下地賺工分就行了。偏偏,因為白符號與黑材料,竟無人問津。就這樣從一個公社到了另一個公社,從一架大山上了另一架大山,不曾有人敢收留他。
當流浪到湘東山區、炎帝陵近側之際,與他一同浪迹的知青們遇到一群本地的小妹子,說笑之間,大家說起譚教授的遭遇,有位小妹子說:涯阿爸愛學生仔,到涯生產隊去。他鬼使神差,真的跟著去了,因為有人肯收留,不僅僅是這個原因。還有一條理由是,小妹子說的話,竟然與教授母親說的一模一樣都是客家話,聽起來分外親切。
在讀書有害論橫行,讀書越多越反動的是非黑白顛倒的年代,客家人仍這麼執著,視教育為本,譚教授被安排在小學裏當老師,從此,他開始了粉筆生涯。先後在近十所中小學教書,後來當了專業編劇,又當了作家,最後還是回到學校,與粉筆為伴。
“愛學生仔”這四個字深深刻印在譚教授的心中。他認為,對文明的渴求,對教育的重視,價值取向,人格準則,一切的一切,都包含在這四個字裏。教育,也惟有教育,方可以越過權力、地位、金錢及種種功利的東西,把人類帶出愚昧、帶出野蠻,走向文明、科學、民主、自由,以及社會公正、人道、正義,有一個確定的美好的未來。
也就在那個時候開始,譚教授就默默許下一個誓言,為他們,為中國的教育,為客家人,寫下一部理應在史冊上站得起來的作品,於是,醞釀近20年,寫了上10年……便有了近150萬字的《客家魂》。
自幼在客家母親的兒歌聲中長大的譚教授說,他選擇教育與文學,是與母親自小的薰陶是分不開的。

記者問譚教授:關於你是不是客家人,有很多說法,不妨在這裏冒昧問上一句,這也關係到客家人的界定問題。
譚教授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先說我個人,我母親純粹是客家人,是毫無疑問的,母親的血緣,在西方是認可的,如《根》一書,講的便是母系的“根”。我家原籍順德龍江,也有客家方言島。但我家好幾代以前以及已經下南洋。我以為,說我是不是都沒有關係,問題是有人想借題發揮,這就不好了。說我是客家人,則成了“自我膨脹”;說我不是,便又“沒有資格”。其實,就算不是客家人,為什麼就不能寫客家?世界著名作家米切納,在其名著《夏威夷》中,就用很大篇幅寫了客家人嘛。
至於客家人的界定,有的人以文化說來否定血緣說,也有人以血緣說來否定文化認同,我以為兩者都有偏頗。應當把二者結合起來,血緣,作為科學,不可否定,客家人小指甲重甲,就是遺傳基因嘛。但文化的認同、交融,使不少邊緣人融入,儘管他們沒有血緣,可如今說的一樣是客家話,有一樣的客家習俗和民性,這也不應排斥在外。當然,要說透,得有更深入的論證。

以上資料引自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的客家研究文叢[客家文化審美導論]一書,作者譚元亨、黃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