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70|回复: 1

穿越闽粤赣边大客家——客家文化考察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3 09: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1522374520144.jpeg
图为江西省石城县南庐屋外景
2.jpeg
图为广东省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培远堂外景

□ 宋客/文 南河/图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己亥杂诗》,代题记

南国春早,江水如蓝。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

2018年3月19-23日,心怀一颗感恩的心,闽西客家联谊会新一届班子部分成员共10人,来到赣州、河源、梅州开展一系列联谊、考察活动,与当地政协(客联会)领导、客家学者、文史工作者就新时代如何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加强联谊合作,共同开创客家事业新局面等主题进行深入调研。

穿越闽粤赣边大客家,穿越唐风宋雨大本营,追寻北方汉人南迁的足迹,感念客家先民的伟大创造,领略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欣赏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体会客家精神在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客家聚落闽粤赣边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

突然,前方的平地上兀立一座石山,透过车窗扑入眼帘。

这便是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石城县位于江西东南部,与福建省宁化县、长汀县仅一山之隔。“环山多石,耸峙如城”,便是石城县名的由来。

“石城建县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有中国白莲之乡、灯彩之乡的美誉。如今是全域旅游目的地。全县人口33万人,既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也是中央苏区著名的先锋县,还是中央苏区秘密金库所在地。红三军团就在石城成长。当年石城有1.6万人参加长征,但最后只留下70多人,有4人被授予少将军衔。”石城县客联会秘书长温涌泉,一见面就激动地介绍石城县情。

据介绍,历史上的石城是畲、瑶少数民族聚居地。族谱记载,最早进入石城肇基的是郑姓、温姓,均于东晋咸康元年(335年)进入石城。在琴江镇大畲村,通天寨脚下,有石城县著名的南庐屋,这是一座黄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历时9年得以完工。“这是一座天井式古民居。整座房屋99个半房间没有用到一颗螺丝铁钉,间间相通,廊廊相连。中间的正厅可以同时摆下100多桌宴席。”当地一位黄姓族亲骄傲地说。

仰望耸立天际、扑面而来、威不可侵的南庐屋马头墙,抚摸着一块块尚存余温的厚实的墙砖,眺望门前一口口水脉相通的温润的莲塘,一种客家人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我们石城,清朝以前建的祠堂还有500多座!石城是历史上从赣南进入福建、广东的主要通道。福建省宁化县有个石壁村,是客家人迁徙的中转站。越过通天寨,穿过站隘岭,就到了石壁。为什么叫石壁呢?‘石壁石壁,石城隔壁’这是我们民间的说法。”陪同的一位年长者说。

“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西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一波又一波的北方汉人不堪忍受战乱、饥荒、瘟疫、离乱的苦痛,为了生存,毅然决然告别黄河中州,向南迁徙,寻求生存乐土。这种迁徙或“蛙跳式”,或波浪式辗转,当越来越多的北方汉人到达赣南这片丰腴之地时,便逐水草而居,休养生息,拓殖家园。带来北方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思想文化,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充分融合,他们的共同创造挥洒在历史的天空,留下弯曲的倒影。

石城境内有一条琴江,是汇入赣江的重要支流贡江的发源地。越来越多的北方汉人在赣南大地稍作栖息后,或沿碧波万顷的琴江,或沿周边官道向石城进发,穿过站隘岭这个孔道,向闽西、粤东散发。自古以来,石城被誉为“闽粤通衢”。

浩浩赣江由章江、贡江在赣州市八境台前汇合而成,自南而北,贯穿江西全境,汇入鄱阳湖,汇入长江。赣南地势呈U字形结构,东有武夷山脉,南有南岭山脉,西有罗霄山脉与外界隔阻,唯有向北望去一马平川,适合人居。“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是赣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发挥特殊作用的真实写照,成为自古以来主动接受皇权政制的地方州府、主动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区域、节镇百越之地的咽喉所在。当北方南迁汉人到达赣南向周边散发的时候,赣南义不容辞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

千千万万的客家村落在闽粤赣边漫延开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中原汉人耕读传家的延续。在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尤其北宋灭亡,南宋政权重心南移,闽粤赣边的经济社会得到空前发展繁荣,“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有特定的地域条件、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民系最终在闽粤赣边呱呱坠地,成为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史上,闽粤赣边每个地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了哪一个地域、哪一个要素,都不可能形成客家文化。因此,按客家民系播迁的梯度次序,赣州是“客家摇篮”,石城是“客家通衢”,宁化是“客家驿站”,汀州是“客家祖地”,梅州是“世界客都”,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客家民系发展壮大的历史事实,幻化成客家人心灵深处的精神皈依,成为客家人走遍天涯不忘根的深情守望。

客家文化根在中原

“客自哪儿来陕甘晋豫大中原避乱离乡斯垦地,家迁何处去湘粤闽台全世界拓荒建埠广开天。”

在中国历史上,皇权推进到哪里,中原文化就传播到哪里。

在赣州市博物馆,在梅州市中国客家博物馆,在赣县区客家民俗博物馆,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一帧帧接地气的图片,一段段原生态的视频,无不宣示着客家先民从中原跋山涉水、一路走来的跫音,无不宣示着客家先民躬耕田陌、艰辛拓殖的创造,无不宣示着客家文化根在中原的崇正认同。

不论是福建闽西灿若星辰的客家土楼,还是星罗棋布的赣南围屋,抑或分布于粤东大地的围龙屋,其建筑形制、建筑技术都是从中原传来、结合山地实际而衍生,都展现了客家人外防内松、精神气象、天人合一的心理诉求,都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邻里、团结协作的理想寄托,都是客家人上下尊卑、长幼有序、尊崇伦理的教化场所,都是传承文化、追缅祖恩、启裕后昆的梦之所在。

赣州市政协原主席、赣州市客联会会长赖联明说,赣南现存客家围屋约500座,其中有370多座在龙南县,其余130多座分布在大余、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县。“赣南客家民俗丰富多彩,开基造屋、婚丧喜庆、乔迁新居、修谱祭祀、迎神打醮、民间文艺等,这些民俗活动,都有严格的礼制科仪,都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成为三百年的老怀表——袋袋(代代)相传!”激情介述中,无不洋溢着对故土的爱恋。

“我们龙南县有名有姓的围屋有376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围屋就是里仁镇关西村的关西新围。‘关西关西,关隘之西嘛’,关西新围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8-1827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功能最齐全的客家民居,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龙南县政协副主席谢恒兴一边陪同参观,一边动情地介绍。

走近关西镇,目光所及,田野广阔,盈盈桃江穿越全境,汇入贡江。有许多村民正在铺设路基,种植花树。庞大的关西新围倒映在茫茫天宇。村边的雕楼高耸入云,那是他们抗击外侮的前哨;三合土夯筑的墙体,那是他们垒起的坚不可摧的长城;由大麻石砌成的拱门是围屋唯一的出入口,大门两边的楹联“沐经无数风雨仍存貌秀体坚古围屋,逾历几多朝代再现名扬誉满新关西”,是客家人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铮铮誓言。

粤东的客家建筑代表是围龙屋,集中分布在梅县、兴宁等地。围龙屋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风格与赣南围屋、福建土楼如同一辙,也与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原理相同。以厅堂后墙的化胎为中心,一围一围的房屋向两边舒展,形成庞大的屋宇,从远处俯瞰,一层层围屋就像一条蟠龙,匍匐大地,跃动天地之间,气势恢宏,美轮美奂。

走进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周兴村的刁萃丰(又名棣华围),这是一座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历时八载,耗白银18万两而建成的围龙屋。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棣华围坐西向东,群峰拱翠。门额上一副楹联“弘农世德,晋相家声”赫然入目。进入围屋正厅,迎面是一则《棣华围家训》:“围龙四点金,鼎名棣华围。众口赞至今,华厦逾百年。盛世奏福音,后人遵祖训。传承念思亲,好学求上进。发奋绘美景,丁财事业欣。先人建华厦,后裔护祖居。萃丰一家人,和谐万事兴。”轻轻吟诵着主人用血泪写成的家训,一种客家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形象跃然眼前。据当地村民介绍,“屋内有16个厅、21个天井、274个房间……这里的三面围屋及中间一横杠均是二层走马楼,前后左右有4个石砌楼梯上下,后栋是半圆形围,屋是二层楼。每栋楼都用圆石柱支撑,共有300多根石柱,均为石匠手工刻凿而成。”穿行在棣华围的楼巷,如同走入迷宫,棕榈树、桂花树、冬青树、茶花相映成趣,令人流连忘返。

梅州市政协主席陈建青说,“客家人不论迁徙到哪里,都不忘祖德,感念旧恩,念念不忘始祖的发脉之地。每一个姓氏都有独特的郡望、堂号,就是最好的证明。有的几个姓氏同一个郡望,有的姓氏有好几个堂号。每一个客家人,都可以在中原找到自己的根。”

客家风习一脉相承

客家文化的载体是移民。

不论是从北方南迁的汉人,还是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内部的人口迁移,或者由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向外播迁的客家人,都把以中原文明为内核的客家文化传播到新生地,从而落籍生根,开枝散叶,渐成蔚然奇观。

“家头教尾、灶头镬尾、田头地尾、针头线尾”,是客家妇女勤劳朴拙、内惠于心的写照。

客家男子闯天下,系条裤带去过番,是客家儿郎勇猛精进、敢为人先的生命担承。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奔腾不息的梅江,在大埔县三河坝与汀江、梅潭河汇合成韩江后注入南海,成为客家人踏浪追梦的忘忧河。

区区松口小镇,如今仍有8万多人。近代以降,西风东渐,商品经济鼎盛。这里因地理之便,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独领风骚几百年,不但成为人们睁眼看世界的天堂,也成为客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千千万万的客家儿郎,正是从这里出发,抛妻别子,走向蔚蓝的海洋。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去了南洋,有的去了更加遥远的地方。

一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愁,一头是内心涌动的搏击人生的向往。一旦赚了钱,就寄回家乡,办私塾、架桥梁、建医院、修路基,热心公益,向上向善,自古皆然。

火辣辣的松口集镇呈一时之盛,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的松口镇。

漫步在古老悠长的街巷,踟蹰在曾给人意气风发、也曾给人离苦悲愁的码头,端详着青藤缦络的古建筑,回望着修葺一新、极具绅士风度的松江大酒店,一切的一切,仿佛如昨。曾经那么轰轰烈烈,气象万千,到了现代却壮士断腕,慷溉悲壮,黯然神伤,一种莫名的愁绪袭上心头。转弯处,从路边的老屋里传来悠扬的十番音乐,激越的《步步高》在鳞次栉比的屋宇间回荡。

啊,松口,那是新时代客家人不甘落后、心怀故土、奋发向上最美丽的乐章!

元魁塔倒影河心,梅东桥如天边彩虹。在梅东桥中两侧,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碑记》,记录了1936年建设梅东桥的经过,碑曰:“张作新(1880-1956年),二十年代任松口市政委员会主席。三十年代初为联络松口镇南北交通,乡人倡议修筑跨江大桥,张作新为主委董事,为建桥筹款又多次奔波于东南亚。大桥于1936年动工后,工甫及半,因抗日战争侨汇中断而停工,直到抗战胜利后,几经周折,于1948年最终建成。”

是的,乐善好施,舍我其谁!

这就是客家文化代代传承的真谛。

这就是客家人心怀大爱的生命密码。

客家人具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在客家人看来,只有把孩子培养成才,读书出仕,才能改变艰难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光宗耀祖,报答祖宗恩泽。于是,在客家地区读书习文蔚然成风,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故事成为口耳相传的佳话。位于梅州市梅江区龙丰村的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1904年,由中国诗界革命先驱、外交家,梅州客籍人士黄遵宪在此兴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起凤腾蛟看春风鼓荡东山正媚,兴庠启序愿化雨飘飞北斗常依。”走进东山书院,花草摇曳,书香阵阵,门前三棵英雄树伟岸挺拔,绽放红硕的花朵,像英勇的火炬,预示着客家风习古远传来,绽放新生。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兴隆村,有芋宁围、牌坊围及当年供家族子弟读书的私塾遗址,是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徐旭曾的故居。现仍存三座石桅杆的基座残迹,诉说着徐氏家族举全族之力支持读书出仕的芳华。立于村边钟山顶上的文昌塔,“望紫云观乌虎蜜石作碑书往昔,登雪峰驾玉龙定河当墨写今朝”,更是寄予徐氏家族文光射斗的理想。和平县下车镇石含村的氵利东小筑,是为民国年间著名政治人物徐傅霖的故居。进入小屋,书香馥郁,俯仰皆为纲常伦理,题刻在照壁上的“福”“寿”两字让人猜谜,由谭延题撰的石柱联“爱兹绕屋溪山俯察仰观寄傲有堂侔绿野,志在济时霖雨先忧后乐赋闲何日慰苍生”熠熠生辉,题刻在高大门楼的楹联“世承高士芳徽衍文明种族翕顺家庭永怀旧德,门挹遥天佳气对辉烂星云光华日月丕焕新猷”,抒发了主人心怀天下、救济苍生、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地瘦栽松柏,家贫好读书”、“蟾蜍罗,背驼驼,唔读书,老婆”,流传于客家地区的劝学联、谚语、童谣,都集中反映了客家人对读书的重视、对礼义的追求,特别是在思想、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客家山歌、山歌戏、汉剧、船灯、狮灯、龙灯、提线木偶、采茶戏等成为客家民间文艺的重要表现形式。特别是客家山歌,在客家地区十分流行,一些民间艺人信手拈来,张口就唱。在兴宁,20多岁就拜师学艺的著名山歌手钟柳红,如今成为广东省级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在茶叙间隙,但见他手持竹板,随口就溜了一首客家山歌,并把自己的身份用山歌作了介绍——

喙唱山歌手弹琴,出入城乡唱古今。

州里县里得过奖,闪光戒指系真金。

茶就酽来酒就浓,功夫练哩几十冬。

山歌协会副会长,姓名安做钟柳红。

……

歌声落,掌声起。

“我们兴宁的民间文艺非常丰富。特别是兴宁山歌,深得海内外客籍人士喜爱。每逢市里有重大活动或海外联谊,兴宁山歌尤受欢迎。我们兴宁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涌现了陈贤英、周天和、钟柳红、钟伟华、刁焕东等群众喜爱的山歌手。”兴宁市政协主席罗利娜自豪地说。

客家精神薪火相传

文风勿替,士气爽伸。

北方汉人历千年迁徙,千磨万击,万凿千锤,终成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相对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相对于更早迁入南国落籍生根的周边其他民系,客家人始终都是后来者,“逢山皆有客,逢客必住山”是客家人生存状况的真切反映。

正是基于艰苦困苦的生存状况,在历史推衍的进程中,客家人以其凸显的文化特征,自明清以来多次引发土客之争。如“博罗、东莞某乡,近因小故,激成土客斗案,经两县会营弹压,由绅耆调解,始息。”对此,极具社会担当、文化自觉的客籍人士站在时代的前列,著书立说,为客家“正名”。

徐旭曾就是其中一位。徐旭曾(1751-1819年),为清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姚文田榜67名进士,授福建司、四川司主事,后加一级奉政大夫。其叔祖曾任龙岩知州。徐旭曾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时,针对当时土客争斗事件向诸生论讲客家问题,并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整理成《丰湖杂记》一文,成为客家史上系统论述客家历史文化的开山之作,被客家学者誉为“客家人的宣言”。

在《丰湖杂记》中,徐旭曾动情地写道,“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自宋徽、钦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寄居苏、浙各地,迨元兵大举南下,宋帝辗转播迁,南来岭表,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举族相随。有由赣而闽、沿海至粤者;有由湘、赣逾岭至粤者。”字里行间,充满对客家民系的自信。

和平县政协主席吴扶峰说,“徐旭曾的出生地兴隆村,历代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该村在历朝科举考试中,取得不俗成绩。据《和平县志》记载,该村有进士4名,举人5名,贡生24名,秀才93名,是和平县文人名人最多的一个村。”

呜呼,天佑客家!

近代以降,客家民系的族属问题再掀波澜,特别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以客家人为主要力量的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广东西路引发持续10年的“土客械斗”事件,最后以客家人再次向周边地区迁移而平息。客家族属争论不休,各种模糊认识甚嚣尘上,整个中国社会迫切需要了解客家的来龙去脉。因而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承担起正本清源的重任,他先后著述《客家研究导论》(1933年)、《客家源流考》(1951年)、《国父家世源流考》等开创性著作,为客家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香林(1906—1978年),广东省兴宁市宁新镇水楼村石陂窝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珠海书院教授,获香港大学终身名誉教授衔。乃父罗师扬曾任福建连城知事。

走进罗香林故居,这是一座十分普通的厢房建筑。麻石砌成的大门框,镶嵌门当户对。门楣两侧贴有墨写“循州世德,理学家声”大红楹联。进得大门,跨过天井,便是一座简易的泥瓦屋,屋里供奉土地神及福禄寿阁神位。据罗香林先生的远房侄孙说,“罗香林离家在外读书后,倥偬漂泊,生活离乱,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些房子都是原来留下的,有的是后来维修的。”言谈中略带一丝伤感。

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对客家人的特性进行了概括,即“各业兼顾与人才并蓄,妇女的能力与地位,勤劳与洁净,好动与野心,冒险与进取,俭朴与质直,刚愎与自用。”客家人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客家精神,福建客家研究院院长林开钦在他的新著《客家通史》一书中,把客家精神概括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两者对比,有殊路同途之妙。

培栽后进,远继先芬。

客家人不论从哪里迁来,都秉持中原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每当国难当头、江山飘摇之时,总是站立潮头,守土有责、冒险犯难,匡扶正义、担当大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程中,闽粤赣边的客家儿女紧跟共产党,听党的话,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参军参战、踊跃支前、站岗放哨、保障后勤,使赣南、闽西成为著名的中央苏区核心区;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客家儿女始终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敢于牺牲。江西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江西兴国成为著名的将军县,福建上杭县才溪乡成为著名的将军之乡,从广东梅县走出去的客家子弟叶剑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千千万万的热血男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舍身取义,流血牺牲,一大批功勋卓著的男儿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更多的与青山常在,与绿水相伴,成为革命烈士,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巧的丰碑!

走进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的人境庐,这是黄遵宪的故居。黄遵宪(1848-1905年),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走进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培远堂,这是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的故居。丘逢甲(1864-1912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其上祖从上杭县下都乡黄竹坑迁到蕉岭。甲午战争失败后,丘逢甲率领保台志士奋起抗争。1895年秋内渡大陆,回到家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成为丘逢甲民族情怀的生命绝响。

走进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儒林第、荆树居,这是抗日英雄谢晋元将军的故居。谢晋元(1905-1941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2年1月28日“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团长与福建上杭人、团副上官志标率领“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展开血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山河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投笔愿从班定远,千秋青史尚流芳。”蕉岭县政协主席钟梅芬,一边吟诵起谢晋元将军的言志诗,一边感既道,“客家人身上时刻都有一种担当意识,这在蕉岭客家人身上就可以看到。蕉岭与闽西的武平县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我们一定要多来往,多交流,为客家文化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在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叶剑英纪念馆前,但见叶帅的铜像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就像拉家常一般,叶帅端坐一块石头上,手拿草帽,目视远方,那是叶帅对普天之下的客家儿女寄予创造美好生活最深情的嘱托……

原文:http://www.mxrb.cn/szb/html/2018-04/02/content_18686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7 0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就不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