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7-19 18: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占客家文化制高点,实现打造“世界客都”这一宏伟目标
记者:既然实施“文化梅州”是打造“世界客都”的着力点和中心内容,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实现“世界客都”这一目标呢?
罗教授:要实现“世界客都”这一目标,应该采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特别是要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写好“文化梅州”这篇文章,并抢占客家文化制高点,以实现“世界客都”这一宏伟目标。
那么,如何写好“文化梅州”这篇文章呢?
首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梅州市人民中间,特别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间开展关于“为什么要打造‘世界客都’”、“为什么梅州可以打造成‘世界客都’”、“把梅州打造成什么样的‘世界客都’”、“应该如何打造‘世界客都’”等问题的大讨论,把中国共产党梅州市委、市政府的这一科学的创新理念和决断,变成梅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共识与行动指南。因为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要做到这一点,现在还有较大的距离。
第二,“文化梅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所能成就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广泛和丰富,它需要上下一致和宣传、文化、科研、城建、招商、旅游、交通、教育、农业、宗教、体育、出版、政法等诸多部门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
第三,各行各业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若干项目,聚焦“梅州文化”的打造,从而形成认识客家文化、挖掘客家文化、提升客家文化、爱护客家文化、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文化的浓厚的氛围。只要各行各业都动员起来,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协调发展的现代的生态的“世界客都”的形象就会逐步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四,抓好典型,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这类已融入很多客家文化元素的典型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和积极推广,并在政策上帮助这些单位进一步提高其品位。这是一种导向,是燃起“文化梅州”烈焰的导火索。
第五,必须把客家梅州文化的浅层开发和深层挖掘结合起来,并积极予以提升和整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客家梅州文化的品位,发挥文化的集群效应,不断推动客家梅州文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产生出强大的文化力来推动梅州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记者:您刚才提到实施“文化梅州”战略,打造“世界客都”,当务之急是抢占客家文化的制高点,请问指的是什么?
罗教授: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说过国内几个客家人聚集区都在抢夺“客都”这个品牌,而且我还看到过某个地区委托策划机构和规划设计院所完成的“客都”整体策划方案和规划效果图,但是,刚才我也提到过“都”的释义,一个城市能够被世人尊称什么“都”,其必需有标志性的东西存在,我刚才提到的杭州是“中国丝绸之都”,但我在杭州的市场上看到的丝绸和刺绣大部分却是苏州或其他地区产的,为什么不说苏州是“中国丝绸之都”呢?这是因为国家级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就建在杭州玉皇山脚下;太原是“中国煤都”也是因为国家级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就建在山西太原的迎泽西大街上。因此,将梅州打造成为“世界客都”,目前的当务之急首先应抢占实现这一目标的五个制高点:
(一)由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门领导组织策划和筹建“中国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二)以“中国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为标志,策划和筹建展示海内外客家聚集区文化特征的“中华客家文化园”;
(三)积极联络海内外客家团体、客家研究机构和一些国际性的非官方组织或机构,策划和筹建具有非官方色彩和国际性的“世界客家梅州高层论坛”组织,并每两年在梅州召开一次大型论坛会议;
(四)以嘉应学院为基础,以客家名人为效应,策划和筹建综合性大学———“客都大学”;
(五)尽快抢注“客都”品牌,并培育出一批“客都”品牌的梅州名特优商品;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只有抢占这些制高点,特别是抢占冠以“中国”两字的“中国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这个制高点,梅州才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客都”,而且“客都”这一品牌,也才能成为撼不动、搬不走的梅州财产。
记者:当前以弘扬和宣传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刚才也听您提到梅州不仅是客家人的人文中心和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播中心,而且也是弘扬华夏民族精神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展示基地。我想再听听您的具体想法。
罗教授:“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党的十六大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全国筛选一批有教育意义的名人故居和革命遗址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青少年思想建设教育基地”。
纵观梅州历史,英才辈出,叶剑英元帅和清代“才子”宋湘、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丘逢甲、中国经营之神张弼士等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22位两院院士等众多梅州客家精英代表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就是一本可歌可泣的以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史,在考察期间,我们感到,如果进行科学规划和修复,我们是可以将叶剑英元帅、黄遵宪、张弼士、丘逢甲等为代表的名人故居以及中山纪念堂打造成以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为内容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青少年思想建设教育基地”。
因此,我们建议,应尽快规划和建设好叶帅纪念馆扩建工程和黄遵宪纪念公园。同时对丘逢甲、张弼士等名人故居和中山纪念堂进行修缮,通过策划包装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青少年思想建设教育基地”,以充实“文化梅州”的内涵。
力求将“客家文化节”办成全世界客家人共同的、最大的节日庆典
记者:在“梅州市建设‘文化梅州’规划纲要”中,市委、市政府提出梅州要每年举办一次“客家文化节”,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好吗?
罗教授:市委、市政府计划明年策划和举办“客家文化节”,并力求将“客家文化节”打造成为全世界客家人共同的、最大的节日庆典。这是一个很好地向世界展示梅州的平台,其目的和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通过举办“客家文化节”,梅州可以与全世界的客家社团、客属联谊会、客家文化研究机构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加快挖掘和开发梅州客家文化,提高梅州在全世界客家人心目中的位置,并为梅州成为世界客家文化的交流中心打下基础。
(二)通过“客家文化节”来巩固和强化梅州“客都”的地位。并通过“客家文化节”树立“客都”的品牌形象,依托“客都”这个品牌,推出更多的客家特色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
(三)通过“客家文化节”可以制造社会和文化的焦点,引起全世界客家人对梅州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爱国爱乡的华侨回国回乡投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客家精神文化的遗产和各种资源,来推动梅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利用客家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由于某些举办地政府官员的目光短浅,功利主义思想作怪,使这些本来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很有意义的活动越来越庸俗,这不仅使海外的客家人逐渐失望,而且也使我们每一个客家人感到痛心,因此,作为一名梅州籍的客家人,对明年举办的“客家文化节”,提几点建议:
第一,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由“官(政府官员)、产(企业家)、学(专家、学者)”三结合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统筹“文化梅州”的规划与实施,这是保证将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最终推动梅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梅州打造成现代的生态的“世界客都”的关键。
第二,筹办“客家文化节”的起点要高,尽可能地抢占客家文化的制高点,而且一定要联合国家有关部委来共同举办。
第三,筹办“文化节”不仅是一场繁琐而系统的项目工程,而且也是一场艰苦的公关过程,一套科学而全面的项目策划案是筹备“文化节”成败的关键,因此,建议最好委托一家曾有过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策划和举办过大规模文化活动经验的策划会展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策划和筹办,并且项目的策划一定要注重延续性,这样才能使每一届的“文化节”都为下一届的“文化节”打下基础。
第四,文化活动是进行城市营销活动重要手段,是打造一个城市“文化力”的源泉,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文化力”对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重要支撑。因此,筹办“文化节”,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监控,不能负责具体承办,而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一个亏损的“文化节”必然是一次失败的和受人非议的“文化节”。
记者:通过这次采访,让我们看到您对家乡的一腔挚爱之情,并且也对“文化梅州”战略的实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而打造“世界客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非常希望您以后多为家乡献计献策,在采访最后您能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吗?
罗教授:家乡是烙在每一个游子身上的深深印痕,无论走到哪里,这个印痕都让你知道什么是根;家乡是一根绳,无论飞到哪里,她都一直牵着你的心。年龄越大,就越想家,“飞蓬飘万里,思乡手中杯。回望肝胆热,鬓白梦乡归。”我想这是我们在外面的梅州籍客家人的共同心声吧。这次考察,让我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梅州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让我感到由衷的钦佩。如果家乡将计划筹建“中国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和中华客家文化园等项目,并需要我为此做些工作,那么我一定会尽力为之。我相信在开放改革的方针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梅州人的努力下,未来的梅州一定会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法制健全、人民富裕的世界客家文化之“都”,成为富有现代意识和现代人际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客都”;成为自然和社会、城镇与乡村、地区与地区、国内与国外协调发展的山川秀美的生态“客都”。以上所谈,千虑之一得,权当引玉之砖。
最后再次对此次返乡考察中提供方便的梅州市、县各级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的谢意,祝梅州的父老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古礼贤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