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夏荷 at 2004-6-17 10:52
令人費解的是,孫穗芳女士不是自己去尋根,而是得到各級文史部門協助,就像她在
[寻根溯源]說的:
从1980年至1995年,我共回中国大陆访问了33次,在中国大陆,我走亲访友,寻查探访,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其中最有成效的是1983年11月,我回到香山,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市,与该市中山研究会的学者讨论了祖父的家世,他们很重视我的建议,立即组织了一个调查、考证祖父家世的专门小组,这使我很感动。这个小组成立不久便开展了研究工作,他们走访了邑中老人、家族亲属,函调有关县志、族谱,考证了无数的树堂柱、田屋契文和山坟墓碑,工作得极为细致,极有成效。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6-17 14:02
中山文史部门得出的资料,一向都没错,在于怎么理解。翠亨孙氏家世源流,与左埗头、东莞、江西-浙江“富春”家谱是一脉相承的,“县志、族谱,考证了无数的树堂柱、田屋契文和山坟墓碑”,都是翠亨、左埗头的实证,并与江西族谱准确无误地对接上。孙穗芳女士以为外省移民就是“客家”,也不知道东莞说与紫金说是不相容的,把两者都看作祖居地,看看新闻报道就知道。东莞、中山翠亨的广府族群认同,翠亨村周围均为客家,但翠亨村是地道广府村落等等实证,都证明客家学者、河南学者和某些报纸的宣传是离题万丈的。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6-17 18:17
“客家神话”之谬,很多非学术性的离谱因素,与智慧无关。
如按罗香林所说的紫金中坝孙屋排,位于琴江河边,也无祖祠,与孙中山谈话所说的“东江”“祖祠”相差太远。如按这客家族谱依据,翠亨孙氏仅仅几代就会与所谓的“客家祖居”从无联系?还有其他的问题,楼上很多证据都证明,罗香林之说,靠不住。
孙满、孙乾童年始的回忆,翠亨孙家的习俗、传说、族谱、宗祠、祖墓等实证,都证明是地道的广府系。你认为“那错漏百出的所谓族谱”经比对,关键的世系与孙家祖墓的实证是吻合的。专家考证都认为可靠,有关文物珍藏在孙中山纪念馆。而罗香林的依据,越来越多的实证足以否定。
“客家”的情绪化东东,能与孙中山纪念馆多年的珍藏、多方面的严密考证相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