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53|回复: 15

【求助】寻找广西博白蓝姓客家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8 1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助:寻找广西博白蓝姓客家来源

[ Last edited by xiaoxishan on 2004-6-8 at 20:0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9 1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lanwei28 at 2004-6-8 18:23
求助:寻找广西博白蓝姓客家来源

据《蓝姓传略》记载:广西博白县大村、扬冲上村、扬冲下村、大岭、旺茂滩江、旺茂柒木、合江竹子塘的蓝姓都是从福建省迁来的,是属于蓝念一郎的后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1 1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我是扬冲的!那就是福建搬来的啦!您怎么知道?还有具体的记载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1 12: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lanwei28 at 2004-6-11 12:25
我是扬冲的!那就是福建搬来的啦!您怎么知道?还有具体的记载吗?

资料是由远煜、蓝天、永堂、永保、远昶、远祥、远兴、远金、远潮、德春、永路、桂才、蓝桂、永付、永耀等人提供,编入《蓝姓传略》里的。由于字数太多我不能一一写出来大概的内容为:始祖赖永公(一三七世)原藉福建汀洲王机街瓦子巷,二世祖文举一郎、文显二郎从原藉迁移至博邑(博白),从始祖至今到了一五一工世(十五代)人口达4000多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1 2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似乎我看过这些家谱!族祭时我阿公写过祭文!我总认为那些说我们蓝姓客家是畲族人没有很充足的根据!因为客家本身也是北方汉人和南方百越的大融合!您认可我的观点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1 2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我2004-4-10 在《闽、粤、赣蓝姓源流初考》中贴过:“由于我国的汉民族本来就是上古以来的多民族如华夏族系、东夷族系、荆吴族系、百越族系的杂合体,因此我认为畲族(越僚族系)蓝姓要么是借汉族蓝姓的族源而在汉族占大多数的生存环境中寻求生存;也可能是汉族和畲族的蓝姓都是共同一个始祖,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分化派生出汉族和畲族出来,在平原发展的杂合成为汉族的一员,在山区生存的由于与外界隔绝保留原始的风俗习惯而形成今天的畲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2 1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说法较有说服力!

我是学政法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我也读了好几年!我认为,划分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稳定心理素质!我们蓝姓的客家现在是汉族的就没有任何必要恢复什么畲族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2 15: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有谁是参加编写<<蓝姓传略>>?

[ Last edited by 蓝海 on 2004-6-12 at 15:5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5 2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lanwei28 at 2004-6-12 11:12
我是学政法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我也读了好几年!我认为,划分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稳定心理素质!我们蓝姓的客家现在是汉族的就没有任何必要恢复什么畲族啦!

赞同你的观点,就算我们曾经是畲族人,但经祖辈的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通婚等等,到我们这一辈一是没有原先畲族的那种单纯的血统,二是没有畲族的文化意识,三是没有畲族的认同感,所以也没有必要恢复什么畲族的成份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6 1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是我兄弟!

你现在是否在珠海?当过武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6 12: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lanwei28 at 2004-6-16 11:41
你现在是否在珠海?当过武警?

不知你是否问我,我在广西柳州市一行政部门工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1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昨天我弟去广东韶关出差考察打电话回来说,那里有很多客家蓝姓兄弟!有位蓝姓局长说我们祖宗都是福建汀洲王机街瓦子巷的!甚是热情!蓝海兄弟是俺博白人吗?我有个兄弟就叫蓝海!现在广东!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兄弟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1 1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姓传略》 贡献巨大

《蓝姓传略》 贡献巨大

  近偶上网,见有诸多蓝氏兄弟关心蓝氏渊源,甚喜。本人自始至终参加该书的编写,感触颇深。
  1982年7月,本人从广西上林县的一个穷僻山村到南宁读书,时在南宁市外贸局工作的堂兄蓝常明(蓝氏传略主编),欲编蓝氏族谱,但苦于没有材料,叫我帮找。1983年春节我从南宁回家过年,见到同族兄弟蓝俊兴有一本民国时期两广警察厅厅长蓝呈祺编的《蓝氏族谱》,便借到南宁与堂兄蓝常明阅,并着手开始编写新的《蓝氏族谱》。历时两年,新的《蓝氏族谱》编印内部发行,在族人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再编一个全国性的范围更大的蓝氏史性资料书。因此,以蓝常明为主编的一个近两百人的编写队伍成立了。本书耗时七年,我堂兄倾注了所有的精力的财力,跑遍了广西各地和广东、福建等省,收集到了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在内的地区和国家的有关蓝氏历史文化资料,经广西文联主席蓝怀昌审阅,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民间文艺工作室给予准印刊号,于1992年付印内部发行。该书几乎囊括了所有能知道和能找到的蓝氏渊源历史资料,对研究氏族文化具有很大价值,受到国内外许多蓝氏兄弟的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目前,我堂兄已八十五岁高龄,仍不断地收集各地的蓝氏历史文化资料,准备再版《蓝姓传略》,并在老家忻城县遂意乡古黑村免山建立了蓝氏历史文化园,现已初具规模。内容包括蓝氏历史文化陈列室、蓝氏历史文化长廊、历史名人碑林等,建立蓝氏历史文化园管理委员会,设董事会和基金会,资助蓝氏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在南宁市大王滩风景区建立中华蓝氏历史文化园,现已初具小规模。欢迎各位氏族兄弟提供新旧族谱及有关资料,欢迎参观,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邮箱:lanrichun2008@163.com   联系人蓝日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8: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

好:
      我是蓝氏子孙,祖住在湖北武穴,有家谱一本,说明如下;
   
我也有家谱一本,能一代一代的上溯,可至文靖公(886-959年),其祖籍四川遂宁,任江西筠州刺史,其后代就世居筠州.其曾孙为宣忠公(948-1010年),该祖先有两子,长子(义镇)涉居福建章浦,次子义永(992-1076)的第五代子孙千一公(生于南宋嘉定元年)涉居湖北武穴,到我辈已在武穴近800年,人口上万.
        
文靖公其上资料很少,其祖先为光和,秦灭楚时涉居遂宁,光和之父为晦,晦之父为种,种之父为崇,崇之父为奕,奕之父为敏,敏之父为永,永之父为裳,裳之父为诸,诸之父为彪,彪之父为尹亹,尹亹为蓝氏始祖,世居于楚.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1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藍海,乃廣東省大埔縣湖寮古城藍姓人士,網址:lamhoi6@yahoo.com.hk近年,由「大埔十修族譜委員會」編纂的《大埔縣藍氏族譜》(古萬川汝南藍氏族譜)在香港出版,資料相當完盡,相信可供有心研究藍氏歷史之有心人作參考。現將讓書版頭之《十修族譜序》錄於後,謹供各藍姓梓叔兄弟參閱:

  夫族譜者,乃記載一族世代相傳蕃衍之歷史,為國史、省誌、縣誌之輔助真實資料也。吾族大埔縣肇基始祖大興公於南宋自閩龍海隆教鄉輾轉而卜居湖寮古城,歷時八百年,相傳迄今已歷三十多代。吾族族譜已經先賢九修矣!然修族譜距今彈指已越春秋六十五,世事滄桑,其中族眾遷徙更廣,遍及國內各省市,在港、澳、臺和海外異國他邦謀發展者亦日增。適逢國家改革開放,吾埔邑藍氏家廟得以復建竣工,更顯壯麗輝煌。海內外有識宗親﹐回鄉者必先詣廟瞻仰。欣慰之餘,世彬將軍等紛紛建議續譜並獻良謀,深知任重道遠,工作浩繁,思之修則匪易,不修則有斷譜之虞。旅居新加坡僑賢仁昌、作釗於乙亥年秋榮旋至廟朝祖,暢敘族情,都有同感。大興華僑聯誼會會長嘉林和顧問昌棣、延賢等力主內外同心,迎難而上,決心續修,事必成功。眾望所向,並得各委員支持,遂開始籌備工作。
  溯受姓開族鼻祖昌奇公派下,傳至一百三十世大興公上祖一系,吾族老譜都有簡略記敘,一脈相承,大可明瞭。自大興公以下,以大小宗七派為主線,下分各房系,以世系表為綱,支分次序詳明,雖繁亦簡,按世系記載各裔孫簡歷為目,則綱目分明,木本水源,尋根問祖易也。此乃吾族老譜精華,則繼承之。
  遍觀各族之譜,借鑒他山之玉,經編委會決定,補充以下五則:
  一.始至十三世祖塋墓和名祖祠宇,均照相印存族譜,以示景仰,以後若景觀變遷亦可存照。
  二.增歷代人物表,可光前勵後也。
  三.當代英才耆宿為續譜題詞、作聯、賦詩,頗具歷史價值,亦錄於譜前留念。
  四.凡對續譜有功宗賢和樂捐人民幣壹仟元以上者,均得印二寸玉照壹張於譜,凡捐資五仟元以上者,再獎全套族譜壹部,以資表彰。
  五.增加楓溪林場、松口均伯公房裔孫壹仟多丁宗親,查明無誤,尊重事實入譜,並將原《湖寮藍氏族譜》易名《大埔縣藍氏族譜》。
此亦為十修族譜凡例增例,可謂恢弘先緒,更臻完善也。
續譜委員會成立後,即多方籌集資金。丙子年七月,喜迎旅臺恩就宗賢榮歸,瞭解實況後,主動先捐港幣貳仟元,提議發動在鄉梓叔樂捐襄助。發林委員首先資助人民幣三仟元,高柱族賢響應又捐三仟元,繼而族眾紛紛解囊,捐貳仟元、壹仟元、幾百元者不勝枚舉。自此,高陂商界能人銘偉君樂捐伍仟元;旅新加坡敬祖愛宗僑賢滾猷會長資助貳萬壹仟元;旅澳門鏵纓永遠會長義挑大樑,樂助全部印刷費用。
新加坡藍氏總會老、新會長作釗、正厚兩僑賢既慷慨捐金又負責號召星、馬宗親,及時填好世系、簡歷兩表,全力支持。海內外族人熱烈贊助,通力合作,充分顯示合族團結,對十修族譜之關心與重視,亦使修譜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丁丑年春,以大興華僑聯誼會為主,成立藍氏族譜續修委員會,公推嘉林會長負全責,並議舉正、副主編和編委,下設資料員,正式開始族譜續修工作。經主任、顧問、委員、會長、編委、資料員等積極奔波,辛勞工作,廣為聯絡,收集資料,認真審核,一絲不苟編輯成冊。自籌備始歷時五載,十修族譜乃克藏事。
斯舉也,是以紹前徽而啟後賢。續修吾族之譜,振振繩繩於憶萬斯年,則是合族之厚望也。
昌棣學淺,忝承主任、編委囑序,義難辭卻,不揣鈍筆陳情,謹以為序。


                     公元一九九八年歲次戊寅三月
                           廿八世孫昌棣撰時年八十有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3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