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客家迁移万里寻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到广州超越迁移的回归 

海南到广州超越迁移的回归  
特派记者 李红军 于茂世 齐岸民 许笑雨/文 李红军/图

  从金田村到广东海安,走宽阔的现代化公路差不多需要一天。公路多在山间逶迤,车要不停地拐弯。以前,这里是没路的,有路也是坑洼不平的山路,不能行车。这就是客家人迁移的路。
  从广东海安港上船,经过琼州海峡到达海南,坐渡轮要两个小时。
  渡轮有几层楼高,是个庞然大物,但相对于海,它又是个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东西。远处的海面上,像海鸥一样翩翩的是渔船。
  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为避“世乱”,客家人大规模移居海南。在横渡琼州海峡时,客家人该是怎样的心情?
  唐宋时期,海南是官员和文人的流放之地。因为太平天国失败而不得不再次迁移的客家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到儋州、定安、崖县、澄迈、临高、万宁、陵水、琼中去开发山区。
  但这里的资源还是太有限了,最后许多客家人只好迁移海外。
  据记载,18世纪至19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统治东南亚、非洲各国,为采矿、种植橡胶等需要,他们大量招募华工。许多客家人抛妻弃子,离乡背井,跟着洋人或其买办漂洋过海到国外去做苦工。当时梅县农村《十送郎》、《十别妻》这样的山歌很多:“妹送亲哥到汕头,一见大海妹就愁。七洲洋上七日夜,孤单亲哥水上浮……”“汕头行出七洲洋,七日七夜水茫茫。苦劝亲哥你莫走,你今走后家难当……”
  那送别的场面,该是何等的凄凉。
  那些漂洋过海的客家人而今被称为华侨,他们经过漫长岁月的繁衍迁徙,现旅居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有许多人还能讲客家话,逢年过节还沿用客家祭祀之仪。
  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同治年间,受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海南、台湾、香港、澳门以至南洋群岛,甚至远至美洲,实际上是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才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客家大迁移。
  在密布灌木的村路上走了差不多3小时,宋氏祖居地才展现在眼前。宋氏祖居位于海南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都居住在这里,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于1861年在这里诞生。为纪念宋庆龄及其家族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文昌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复了宋氏祖居。在宋庆龄基金会和海内外人士的支持下,这里又相继兴建了宋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还竖起了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宋庆龄一家也是从嘉应州(梅县)迁到海南岛的。路易·艾黎在《回忆宋庆龄》一文中写道:“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割不断的纽带

时光割不断的纽带
方言把客家人的根归结于中原  
记者 李红军
  
  “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曾广平了!”河南大学教授曾广平先生颇为“自负”地说。
  曾先生的话,大概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当了解到客家人的根在河南后,为了研究方言,他毅然从广东来到河南;他自信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了解方言。
   对于客家话,也是如此。
  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方言的研究,尤其是客家方言的研究,曾先生说这样的话,丝毫没有让人感到自夸。
  曾先生认为,联系客家人的纽带是客家方言。而让客家人将根寻到中原河南的,也是客家方言。
  曾先生的论断,让人记起这样一个对于客家的定义: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特点的人,就叫客家人。
  在这个定义中,认定客家人,语言的表征是第一位的。
  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在《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
  由于社会动乱,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在经过长期流徙以后,这批被称为“客人”的中原汉人最后定居于闽粤等地,其所操的语言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方言——客家话。
  曾先生研究了一辈子方言,研究了一辈子客家话,虽然他不是客家人。
他原本是广东人,但他来到了河南,来到了河南大学。他来河南的原因只有一个,河南是客家人的根,要研究方言尤其是客家方言,不到客家人的根去,怎么能行呢?就这样,他来到了河南。
  曾先生认为,客家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章太炎先生对客家语言系统作过一番研究工作,他选取了63条客家话词语,用《说文》、《尔雅》、《方言》、《礼记》、《毛诗》、《战国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证,说明客家方言的词汇与古汉语同源。
  客家语言至今仍作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而流行于粤东、闽西和赣南等客家地区,并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方言系统。
  东南亚研究专家许云樵教授在《客家话音韵研究》一文中说:“客家话最特别,和粤、闽二方都无关系,与中州音韵却有不少相通的地方。”这里讲的最特别主要指两点:一是保留了中州音韵;二是不同于粤、闽方言,也和粤、闽二方都无关系。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
  以上说明中外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
  客家话保留的中州音韵,历时千年,至今基本不变。
   语言是一种最好的凝聚手段。客家居处,多穷乡僻壤,交通阻塞,这是造成语言稳定性的地理环境因素。此外,客家人历史形成的文化心态也是一重要因素,正如客家谚语所云“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不讲客家话被看成是忘本叛祖行为。这形成了顽强保持乡音的心理动力。现在客家地区婚俗中,仍以男女双方能否保持或学会客家话,作为能否百年偕老的标志。如忘却客家话,往往会引起婚变。这就加强了客家话的稳定性。正由于这一习俗,使客家人的后裔,顽强保留客家话而世代相传,越是侨居国外,就越被强化,即使十代八代前高祖就迁离客家地区,到海外或国内非客家地区,其后裔亦可操客家话。 奷
  孙中山的祖上本是广东紫金客家人,后迁增城,最后迁于中山县。待孙中山出生时,已隔七代,孙以讲广府话为主,但也不忘客家话,他遇到广州人来访讲广府话,遇到客家人来访,就用客家话会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客家人眼里,语言就是自己的命脉,就是自己的根。
  而这根的根,在中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风雨--江南儿女生颜色(上) 

钟山风雨--江南儿女生颜色(上)  
特派记者 于茂世 许笑雨 齐岸民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2003年10月1日,南京钟山风景区内游人如织,拜谒中山陵者摩肩接踵。
  孙中山是客家人,他在南京掀起的钟山风雨,不但驱除了鞑虏,恢复了中华,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他一起“先行”的,有很多客家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多半是客家人;在南京被暗杀、后与孙中山在钟山上一起“憩息”的廖仲恺,也是客家人。
  孙中山之前,还有一位客家人在南京掀起狂风暴雨,向满清政府“叫板”,他就是把南京改名“天京”的洪秀全。天京天王府住的是洪秀全,天京东王府住的是杨秀清,不但他们两位都是客家人,天京的整个领导班子,除萧朝贵一人外,其余的也都是客家人。
  南京是从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的“中转站”,他们离开南京,走向更南的南中国。在南中国,他们积蓄力量,至洪秀全、至孙中山,这些光荣的客家人后裔,又回到南京,北望中原。
  “知道客家人吗?”
  “不知道!”
  “知道洪秀全、孙中山吗?”
  “知道!”
  “他们俩就是客家人。”
  “知道莫愁女吗?她不但是客家人,还是你们洛阳人。”
  “呀!去过莫愁湖,还不知道她是洛阳人呢。我们一定再去看看。”
  10月1 日,南京中山陵,拾级而上时,两位姑娘看到记者身穿大河报采访服,就主动攀谈起来——她们是洛阳人,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得知记者正进行“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活动,尚不清楚客家人与莫愁女的老家在洛阳的两名大学生在听完一番介绍后说,一定要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看《大河报》的报道,自己则一定要再去拜访南京莫愁湖畔的莫愁女故居。
  莫愁女的“中兴”,源于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一首歌曲,“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其实,这首歌曲只不过像电影《少林寺》一样,起了个普及的作用。南京的莫愁湖因为有了洛阳的莫愁女而得名,南朝以降,它就成了“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有关莫愁女的歌,最早可追溯到南朝的一位皇帝萧衍。萧是文学家,南朝的梁武帝,他在南京做皇帝时写的《河中之水歌》中有“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的诗句,将莫愁女的身世交代得很清楚——莫愁女是洛阳人,后来嫁作南京的商人妇。
  诗中所咏的莫愁女的故居郁金堂上,原有一副大才子王湘绮的对联:
  莫轻他北地胭脂,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
  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来桃李又芬芳。
  “江南儿女无颜色”?这还了得!江南士大夫蜂起抗议,认为这简直是莫大的羞辱——此时的南京,已经产生了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等“秦淮八艳”,他们的抗议,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迫于众怒,王只好把“无颜色”改为“生颜色”,但一个漂亮的洛阳姑娘,渡江来到南京,反而让江南儿女“生颜色”,怎么讲得通?
  通不通都不是问题了,清一代的江南可以小看河洛文化,则是问题的关键。
  产生于洛阳的洛神,也和莫愁女一样,在南朝王羲之、顾恺之的笔下变得愈加“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洛神与莫愁女和从洛阳、从中原而来的“衣冠上族”一起,南迁了。这之前,洛阳的美女绿珠在金谷园跳楼了,这之后,洛阳的美女红拂随李靖西奔了。不再拥有美女的洛阳,成为外族统治的天下,是五胡十六国的地盘了。
  莫愁女留在了南京,客家先民却在江淮徘徊了一段时间,继续南迁。
  南迁的客家人,在1000多年后,每人都戴一个式样独特的头巾,杀回南京。这独特的头巾,正是广东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它却成了太平天国的“国服”,直到现在,粤北的许多客家人还在做这样的打扮!
  太平天国后期总理朝政的,是洪秀全的弟弟洪仁玕,他写的《资政新篇》,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大纲,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当时,中国正处在向西方学习的初级阶段,以历史的眼光看,洪秀全从西方基督教身上吸取“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并批准颁布《资政新篇》,且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军事技术和建筑技术,用以争取国家独立,扫除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洪秀全仍然不失为愿意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一位先进人物。\r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被迫从中原走向大海的客家人,从太平天国开始走向以西方先进的思想重整中国、北望中原的征程。此后,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进程中,南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客家人,据客家研究泰斗罗香林教授所著并由孙科作序的《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述,孙中山的祖先是于唐朝末年从河南陈留(今开封)迁于赣南宁都,然后迁于闽西长汀又迁于广东紫金直至香山的,孙中山即出生在香山县永宁乡。而孙的“海洋背景”,更让他在南京成就了一番伟业。
  “没有任何一座城市,也没有任何一个建筑群像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这样,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幽雅之美的院落,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屈辱,感受过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也目睹过中国封建制度的完结,更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钟山风雨和国民政府的兴衰荣辱。”在“总统府”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的柳处长对记者说。而在爸爸的带领下游览“总统府”的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则感叹:“爸爸,这也太大了吧!”据了解,目前“总统府”占地9万多平方米。

河南报业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儿女生颜色(下) 

江南儿女生颜色(下)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乘坐的黄色大轿在众人的簇拥下,由水西门进入南京。他掀起轿帘,太平军将士甲胄鲜明、刀戟林立;胆战心惊的金陵百姓跪在道路两旁,迎接天王大驾。这一天,无疑是这位农民军领袖人生的顶点,这一天,他下令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原址上扩建他的天王府。当时,洪秀全起用大量女兵及江南女子建造宫殿。那些从两广而来的客家妇女,都是天足,又跟随太平军转战多年,个个孔武有力;而江南女子却几乎人人缠足,客家女子监督江南女子做工时,“雌威严厉,毫不放松”,“稍不遂意,责鞭捶立下”。躲在天王府中的洪秀全,在天京为清军围困、城中断粮已久、全城百姓天天以野菜充饥的情况下,终于在清军和88个娘娘的双重包围之下, 于1864年6月1日“升天”,那一年,他51岁。
  曾国藩这位名将名儒拿下南京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建秦淮河的画舫,想以“妓女”重振南京的昔日繁华。曾国藩的身后,是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这样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穿着满清王朝两江总督从一品的冠服,站在总督署衙门月影稀疏的院墙下吟风弄月。这看似太平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11年末,12月1日,革命军的炮火轰走了清王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人骏。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总督署的大堂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曾自称是“洪秀全第二”,命运果然又将他和半个世纪前的那位起义者联系在了一起。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临时大总统。这一天,孙中山起身很早,他逢人就说,从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两天以后,孙中山离开了总统府。从1月1日就职那天起,他一共在此呆了91天。
  总统府大门上的这三个字,是1948年蒋介石当选总统后匆匆挂上的,换下来的,是原来“国民政府”四个字。现在的“总统府”是2002年11月21日悄悄地挂上的,没想到,这引来的却是一片叫好声。2003年9月30日,记者看到,总统府的对过是一片大工地,大塔吊的手臂伸得很长很长,在总统府的大门前晃来晃去,要建设的,是个宽阔的市民广场。
 总统府中轴线依次是大门、大堂、礼堂、会客室、总统办公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7 1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夏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7 19: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

真系多谢你啊,夏荷,难为你贡有心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7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多謝策劃這次採訪的機構特別是記者,是他們不辭勞苦,不遠萬里尋找我們客家先人的足跡。
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在網上稍微瀏覽,沒有寄望那些連客家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會寫出有份量的報導來。
看了幾篇感到出乎意料,越看下去,竟然被那些不是客家的人寫的文章,把我這個客家人感動了,才一篇一篇收集發表的報導下載,現在終於有機會轉帖,讓我們客家社區的網友們可以看到,我也感到很高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8 14: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下部) 红土青江载客家(一)

赣江北流望中原(下部) 红土青江载客家
特派记者 齐岸民 李红军 于茂世 许笑雨/文 朱清河/图
  一路自鄱阳湖逆赣江而上的小船,终于在赣州城下的章、贡两水合流处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栖的港湾。客家先民于今天的赣州城八境台下陆续登岸,在赣南的山山水水间寻找着可供生存的土地。  在南昌赣江东岸的滕王阁,登阁眺望,我们情不自禁地感叹:如此浩浩江水穿城而过,是南昌的福气,更是客家先民的福气——他们也许没有像我们一般登临滕王阁时感慨不已,但滕王阁下的赣江却是他们的必由之路,流动的江水虽然没有记忆,但谁能说这一江赣水所书写的不是客家迁移史的重要篇章呢?  10月6日,当我们一路风尘抵达赣江的南端——江西赣州市时,暮色已经降临。就餐时,偶然间遭遇客家人,竟有些不能抑制的亢奋。从这次大型报道活动开始以来,我们念念于怀的是“客家”,但在扬州、在南京,那些地方的学者无数次谈到客家,却总是见不到客家人。而今与我们面对面聊天、热情布菜的,随口一问就是客家人……  在这次“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出发前,在对史料的查阅过程中,无意间产生的一个效应就是用历史套现在:西晋“五胡乱华”时,中原有26万难民躲避于今天的江苏省,这样的数字是个什么概念?扬州一地,6个人里有一个是中原人。于是,我们开始了在街头大肆搜索客家人,结果是白忙活。这种痴迷,一直萦绕着我们,过了长江、鄱阳湖,到了赣州我们才终于被一个客家女孩“电击”了过来——确切地讲,是她的一句“客家人跟着水草来”,让我们醒过神来。  “水草”二字,让人久嚼其味。在采访车队路经江西婺源时,乡野坑溪间,水清草长,有一种说不清理由的和谐,婺源古属徽州之地,也是一处北方“流民”栖居地,它的地貌与今天客家人聚居地的赣闽粤接合部太“酷似”了。  翌日登临八境台,眼力所及山色水姿,诉求的依然是水清草长。在中原,你不可能奢望水色碧清,草叶翠嫩。南国的美,是公认的。宋代之前,水草旺盛的南域却是荒蛮之地。赣州市博物馆的一位专家就着一张赣南地图,在江西和福建地界线上顺势上下来了一笔:“南北走向的武夷山分隔了赣南与闽西,它也是大中原地域概念的分界线,越过武夷山之东,便是当年的化外之地。仅一山之隔,水的走向也变了。赣南的水北上流向中原,闽西的水南下归入海洋。”  地理,多少左右了人类历史。古时赣南的商贾,货运由赣江顺流而下,也是北去中原。  赣州是一个平常的城,单就城市的模样来论,它不精致。不过,算有性格,这性格多半也是古人赋予的。那便是城中3600米的宋代砖城墙,如果东南城墙不被新城所侵占,今天留存完好的话,宋城的形状就好似一个龟,八境台正坐落于龟尾,贡水、章水依偎城墙而过,恰好于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形似“人”字。从赣州地图上看,它在这个客家人占九成的地域,太醒目了。  北宋嘉祐年间,孔子后人虔州(赣州古地)知军孔宗翰把土城墙改成了砖砌,以防水涨时老是冲塌墙基,免去屡塌屡建之烦。这是八境台“台长”刘灯明的叙述,他也是一位客家人。明年11月份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前,客家人要在八境台城墙根下筑三阶台,台上铸一鼎,负责筹办此事的官员尹林春说,那鼎取意“寓指中原”。  如此用心,意在强调当年(这里客家学者把“当年”大致框定在唐代、南宋两朝)客家先民正是由此上岸,然后越过武夷山进入闽西,再向粤东、海外迁移的。赣州学者能够明晰地在地图上标出客家先民船停靠的具体方位。  八境台南数百米的郁孤台下,也是当年客家先民的登岸码头之一。郁孤台、八境台始建的动机,说起来也很单纯,只是登高望远的观景点。据说,老赣州城有八处好看的地方,登临八境台便能一览八景。两台后来的名气是两位大文豪的几行诗词赋予的。中国文人往往于身后发力,某些政治家可以左右一时,却不大能呼风唤雨到后世,而文人可以,尤其是大文人。北宋绍圣元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8 14: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下部) 红土青江载客家(二)

赣江北流望中原(下部) 红土青江载客家(二)
客家先民是被迫南迁的,这是史料的强调,接近客家聚居区,你就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所谓的“衣冠南渡”只是一个符号,南迁扶老携幼、流离道路的,多数是平民。赣州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会的罗勇也持如此观点:“不可能都是世族,衣冠南渡也有附会的成分。”郁孤台上,走在游人之中,两耳不闻嘈杂声,眼望江水北去的波纹,体味元人张养浩所作《哀流民》中那句“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唯置身此地,方能生出恻隐。历史是那么容易忘却,刀光剑影也被说成故事来听了。  
“衣冠南渡”的故事,史书有录,只是年代久远,明人吕坤的《实政录》中有一例:一夫妇拖累三儿女南下,夫劝妻舍弃孩子,妇人不忍,夫赌气先走,数十里抱悔折身寻人,哪知妻与三个孩子已吊死树上,其夫大恸,亦吊死。  
今天的赣江水,太过平和。只有当地学者给记者讲述: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分两路,一路走赣江在今章贡区落脚,另一路由抚河上陆,定居今天宁都、兴国、石城,迄今那一带的客家村落,建村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唐朝。  
赣州城最大最长的红旗大道上,路边灯箱中:“客家女”莞尔而笑为哪般?原来是“客家”牌香烟广告。客家宾馆、客家菜,满街行色匆忙都是“客家人”。而我们一路走来,带着种远道寻亲的意思。  
第一次深刻感悟这里客家人,是喝酒。让座、劝酒,那缠磨劲太似河南人。连划拳吆喝声、酒令也酷似,无论龙南关西镇还是石城,“章贡酒”拿来,大碗喝,六六顺、一点点之后,是弟弟长哥哥短的套近乎。石城县文化局局长黄云南举碗站起:“来!石城的都站起,敬咱祖宗地来的一家人。”感动得我们一塌糊涂,自灌“章贡”如喝水。这章贡酒,取意章贡两水,被赣南人誉为“客家酒”。  
不到赣州,你领略不到“河南”二字的亲切与自豪。赣州人深信他们的祖宗地是河南,“河南”在客家人的恋祖寻根意识中,视为一种符号和象征。赣州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副主任尹林春说,客家人有种共有的心理和文化,有它,才有客家民系的产生。  
“在印度尼西亚,几省争办18届客属大会,赣州有很多牌可打,可河南人很会动脑筋,一句‘客家人寻根问祖,根在河南’打动了大家。国内只有龙岩、梅州承办过,第三家就是郑州了。”尹林春参加了那次大会,知晓内情。  客家人注重血缘。民国初年,当有人说客家人不是汉人时,激怒了客家学者,他们将自己的血脉寻根到中原。  
越过鄱阳湖时,车队在夜色中行驶,这贯通长江和赣江的浩淼湖面朦胧闪过。记得从郑州出发前,河南省社科院的单远慕先生叮嘱:“越鄱阳湖溯赣江而上,是司豫流人,也即客家的先民所经行的水路。”司,指洛阳周边的地方;豫,泛指今河南其他区域。  
鄱阳湖过来的第一个中心城市便是南昌。一座城总有历史的符号写在脸上。南昌有八一广场、八一公园、八一大道,还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这是“一枪惊天下”的地方,那一枪打响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口令“山河”,回令“统一”。我们来到指挥那次起义者中两个重要人物也是客家人的朱德、叶挺旧居,在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与一群身着蓝色“起义军服”留影的旅游团队撞了个“满怀”……  
滕王阁是南昌城另一标志,它属于久远的历史。唐高祖李渊的小儿子滕王李元婴,这位不轨的“龙子”,喜欢邀集官家子弟集体玩乐,甚觉赣江东滨丘冈之上,西山横翠,碧水如练,帆影点点,一时动心就建了高阁,又加之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使得阁名远播。 入夜,华灯将阁楼映得通透如玉,阁高之处,倚栏眺望,总盼能激起怀古遐思,结果依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空有大美之感。客家先民由水路至此,高阁应无恙?  
赣江和长江一样,都可比做中原南迁汉人的奶娘。赣江的水是清的,两岸山丘地带土壤是红一塌的,用今天的评判标准,这里山清水秀,不比中原松细的黄土差。韩滹有诗叹曰:“莫道吴中非乐土,南人多是北人来。”南去的汉人,已久居南国。  
赣州古老的宋城,有两株大榕树,谁也说不清它有多少岁了。赣南客家人没有背负历史的沉重,失去故土之痛在其血脉中已经稀释,存留的是一份故土情和古老的习俗,有人说,客家人的村落、语言、服饰、连对先祖的虔诚,是古老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在赣江流域琴江镇城隍庙内,听采茶戏。剧名《借亲配》,午后、晚上各一场,我们被请到前排就座。戏台下,大红布铺上桌,燃数炷香,放置月饼、干面各一盘,预留三座,红纸黑字写了“三位爷”的姓名,看那听戏的座无虚席,一脸入迷。讨教石城县夕阳红艺术团的导演赖佩佩,他说,“三位爷”是村里北斗宫、东岳庙、城隍庙里敬奉的三位爷,小地方,爱听戏,每次不忘请“三位爷”也来享福。  
赣江水滋润的土地,不仅水清草长,民风民俗也远接中原?

河南报业网
2003-10-21 9:20:1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9 1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一梦洛阳桥(上)之一
特派记者于茂世齐岸民 李红军 许笑雨
一、便从洛阳下“洛阳”  
走出晃眼的洛阳火车站玻璃幕墙候车大厅,迎面而立的是古色古香的金谷园牌坊。牌坊的右边是高高的洛阳大厦,牌坊的左边是矮矮的普通楼房,牌坊的深处是个短小的街道,街道的两旁是水果摊儿加烟酒摊儿。金谷园,这座西晋首富石崇的家园,在如今的洛阳,有其名而再无其实,只不过是附在超市、药店、街道上的名儿。  
洛阳火车站广场的左侧,是宽敞的金谷园大道。站在金谷园的北端向南望去,是直入云霄的洛阳广播电视塔,塔的下面,是“河出图,洛出书”中所说的洛河,河的下面,潜伏的是1000多年的隋唐洛阳桥桥墩,桥墩向下400米处傲然挺立的,是新中国建造的两座洛阳桥,往下50米,是宋代的天津桥(洛阳桥)遗址,再往下50米,则是民国洛阳桥残桥。  尽管谁也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洛河,历史却在洛阳桥无数次地简单地重复着——建了毁,毁了建,如此循环往复,盖因中原逐鹿,内忧外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黄巢造反……  
在动荡中,一个皇族、一个游牧民族——北魏王朝的缔造者鲜卑族,自主消灭自己,自主“融化”在被其征服的汉民族之中,这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动荡中,一个民系,一个汉族民系——华夏文化的传承者客家人,从洛阳、从中原,一路被动南撤,至赣闽粤,至东南沿海,至台湾,至南洋岛,至东南亚,至世界各地,由此在安土重迁的汉民族中孵化出一群不惧大海的客家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洛阳桥北500米,有周公庙;洛阳桥南500米,有邵雍的安乐窝。在普通人的眼里,这两位可是中国的预测大师。就算他们猜中“中原人成为客家人”的结局,他们仍然会支持中原人去拼命抗争,因为离开中原实在太痛苦——失去家园客居他乡的中原人,自称是没了家的客家人,他们总是“北望中原气如山”,在抗元、逐清、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历次事件中,客家人的身影总是最活跃的。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客家人承受的痛苦是巨大的,客家人、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白骨堆满中原,鲜血染红河洛, 结局却未必不好——看看魏晋那些迅速腐朽的纯汉人,再看看隋文帝、唐太宗这些融着胡人血液的、新生的、精神焕发的新汉人及在他们领导下形成的“唐人”,你更喜欢哪类人呢?记者不喜欢这个开头,但喜欢这个结果。  
2003年中秋节的洛阳桥,一如平常——从隋唐应天门遗址方向过来的人车,赶往龙门石窟方向;从龙门石窟方向过来的人车,赶往隋唐应天门遗址方向,然后消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林立的高楼上的招牌,是神都、王朝、九都、洛阳宫等,而这些带有帝王之气的名字,几乎成为今日洛阳与古代洛阳的重要链接。“这就是沧海桑田后的新洛阳,物不是人也非的新洛阳。今日的洛阳人大都是明代从山西迁移过来的,而宋及宋以前的洛阳人,则大都在战乱中迁徙到了江南,其中一部分成为客家人,而这些客家人传承的是古老的河洛文化,他们是灿烂的中原文化的活化石,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洛阳的历史。”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张宝明教授说,“历史对今日洛阳乃至河南的复兴,会有所帮助、有所启迪的。”  
在古代,洛阳桥犹如今天横亘在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一样,处在都城南北的中心线上,维系着洛阳的交通命脉。《初学纪》上说“魏晋以前,跨洛有浮桥”,但今天我们连这个浮桥遗迹也找不到了。洛阳桥正北500多米的地方,定鼎路的东侧,有个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它就是祭祀洛阳城的首创者周公旦的庙宇周公庙。周公庙旁,是隋唐应天门遗址,再往北一线下去,就是武则天时代的天枢和天堂遗址,而在洛阳桥正南约13公里处,则是龙门了。由洛阳桥穿起来的这条线,从古至今,都是洛阳城市的中轴线、生命线。洛阳师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唐超、司全胜站在而今的洛阳桥上,手指洛河上游百米开外的一片水域,对记者说:“古洛阳桥就潜伏在水下,现在水大,你看不到桥墩,等水小了,桥墩遗址就会冒出来。”接着,他们手指洛河下游,也就是而今的洛阳桥桥下,说:“你看,这个古亭子,就是天津桥(洛阳桥)遗址了。”  
在今日洛阳桥上下几百米的水域内,到底建了毁了如此循环往复地生了死了多少洛阳桥,专家也说不清楚,今日洛阳桥旁还有那么一段残桥屹立在水之中央。“那是民国时期建的,1944年为阻止日军向洛阳进犯,建了还没有10年的桥,又被国民党军队炸了。”唐超说,“每一个王朝的死去都伴随着洛阳桥的毁掉,每一个王朝的新生都是从洛阳桥的兴建开始的,其名字不过是在洛阳桥与天津桥之间的置换而已。现在并行的两座洛阳桥,西边的,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现在通行非机动车及行人),东边的,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主要通行机动车辆)。”  
在古代,每于洛阳桥的毁建之间,都有一大批洛阳人、中原人离开故乡,迁徙江南,造就一个汉族的新民系,这个汉族中形成较晚的民系就是客家人。而泉州洛阳桥的建设者,就是中原移民的后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有宋一代著名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他的老家当在今日驻马店的上蔡或新蔡,也就是古代的蔡国所在地。而泉州洛阳桥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整修者,也姓蔡,他就是国民党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将军,而蔡廷锴,又是个客家人。  在网上键入“洛阳桥”检索,找到24800多条信息,其中只有不到800条是在说洛阳的“洛阳桥”,其余95%以上的信息,都是在说泉州的“洛阳桥”。但泉州的“洛阳桥”的根,却是洛阳的“洛阳桥”,一如客家人的根在中原,但中原很少有客家人一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9 15: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数写得情真意切,文学修辞不错。

最有价值的是客家本土的文字介绍。

关于泉州洛阳桥的,似乎有些误会。可能北方人不甚了解南方各大民系的区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9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一梦洛阳桥(上)之二

千年一梦洛阳桥(上)之二

二、内忧外患乱中原  
中秋的洛阳河两岸,垂柳飘飘,芳草萋萋,河道内水草茂盛,间或有几株迎风而立的高粱,河边很多人,大都是垂钓者,桥下是宠物市场,还有爱犬俱乐部的招牌,可能是已经废弃的缘故,记者在这儿没有看到猫呀狗呀的东西。  
现代洛阳人这种玩法,在古代洛阳人看来是没有档次的。唐超手指东北方向,说:“大玩家在西晋皇宫,在金谷园里。”但如今的西晋皇宫,一块庄稼地罢了,金谷园,在哪儿都搞不清楚了,如今的金谷园,只是保留在火车站地区的一条街道的名字,很好找,出了火车站就可以看到,街上有杂货铺子、卖水果的摊儿等,与劳动人民很接近,一点贵族气也没有。但西晋的历史,永远会活在洛阳人的心中,客家人更不会忘记它。  
内忧外患频仍的西晋末期,是个人吃人的时代,也是大玩家辈出的时代。那时,有把天下玩于手掌之中的八王、五胡,有把财富炫耀到疯狂地步的石崇、王恺,有耽于皇位,听到百姓饿死后竟耻笑百姓太傻,“怎么不知道喝肉粥”的晋惠帝司马衷,当然,也有不甘再被玩弄、愤而跳楼全节的绝色女子绿珠,也有死于八王手下的、现存年代最早、王羲之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法书《平复帖》的作者陆机及古代中国第一美男子兼大才子潘安……  
夺权斗富,腐败甚于天灾——血淋淋的叔侄兄弟争夺王位长达16年的天伦悲剧,亦即“八王之乱”,是内患;不满被晋朝奴役已久的匈奴人,联合鲜卑、羌等少数民族,趁晋室动荡,纷纷叛乱,自立王国,并挺进中原,亦即“五胡乱华”,是外患。在内患外患夹击下,那个笑话百姓“不知道喝肉粥”的白痴皇帝,再也撑不起西晋的天了。  
开“五胡乱华”之头,造白痴皇帝司马衷反的,是借用了一把汉姓的匈奴人刘渊,他以“借尸还魂”的传统汉民族计策,叫板西晋王朝。之后五胡“八仙过海”,占据了中原这个传统的汉民族的生活圈子。  
“八仙过海”的故事里,有个本长得一表人才的铁拐李,据说他是太上老君的弟子。一次,他被太上老君唤去天庭习不老之术,由于凡人之躯无法上天,他只好让灵魂独去,把肉身留在人间。他吩咐弟子如果他七天之后没有醒来,表示他已成仙,可将肉身焚化,但在这七天内,要看好他的肉身,好让他的灵魂回来。第六天时,李母病危。弟子想起李的交代,不知如何是好,邻人说,师恩与骨肉至亲之恩无法两全时,应以母亲为重。于是,弟子将李的肉身焚化,赶回李家。第七天,李的灵魂回来,却找不到他的肉身,情急之下,见一刚死去的乞丐,就将灵魂附在乞丐的身上。从此,李仍是李,但不复英俊,秃头又跛脚了。  
“借尸还魂”充满着鬼气,但它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意,却被当时的刘渊用到了家。但刘渊一家灭西晋,开“五胡乱华”的头,也是赖于西晋的奢侈腐朽,至于被刘渊“还魂”后的新汉人,是不是又秃又跛,看看隋文帝、唐太宗这些胡汉融合的隋人唐人,就知道了。但魏晋时期那些腐朽的纯汉人,因为外族的侵入,被迫离开中原,所承受的痛苦是巨大的——失去家园客居他乡的客家人,总是“北望中原气如山”,抗元逐清,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总活跃着客家人的身影……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客家人承受的痛苦是绵远的,客家人、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白骨曾堆满中原,鲜血曾染红黄河、洛河。这历史的巨痛,不妨从富庶过、腐败过、狂欢过的金谷园说起。  
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的兴亡,总可从皇亲国戚身上看个一清二楚。在石崇于金谷园举办的一次聚会上,权贵云集,包括以国戚贾谧为首的“二十四友”——如陆机、陆云、潘安、刘琨等文坛名士。主人石崇为和国舅爷王恺一较财富,在迎接贾谧等人时在金谷园两旁以锦缎围成约五十里长的步障,超过了王恺曾做的四十里锦缎步障。  
在宴会上,王敦(东晋名相王导的哥哥,王羲之的宗亲)不接受婢女的敬酒。依金谷园的规矩,凡是婢女敬酒不被宾客接受的,她就要被砍去一只手臂。王屡次拒酒,眼看着婢女一个个被斩去秀美的手臂,依旧面不改色。皇亲国戚的冷血把西晋王朝的腐败推向巅峰。腐败的金谷园,是一处权力交割所。前来探知西晋王室内幕的刘渊,在这儿得到贾谧的赏识。后来,刘渊被告有反叛之举,因有贾谧的掩护,才逃过死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9 17: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一梦洛阳桥(上)之三

千年一梦洛阳桥(上)之三

三、衣冠士族徙江南  西晋是个极端恐怖的时代,不是一般人可以生存的时代。血淋淋的叔侄兄弟争夺王位“八王之乱”,让三国以来稍稍安宁的中原再次陷于战乱。16年间,先后作乱的八王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每次作乱,都让洛阳河流溢着人民的血。  
皇帝无能,权臣相争。这么个白痴皇帝,是怎么继承大统的呢?当初晋武帝司马炎立太子时,也知道司马衷很愚蠢,但他想,司马衷的儿子很出色,所以决定把江山传给司马衷。司马炎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长远计划”,让他的子孙受尽屈辱,让他的人民受尽苦难。看来,有时候,顾了头不管屁股的哲学,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在晋室乱成糨糊时,刘渊在宫中布下眼线,随时掌握晋室政变的消息,并说有“小人”好办事。他还安排心腹谋士于晋王旁挑拨离间,把晋室叔侄兄弟之乱搅得犹如波涛汹涌、泥沙俱下的黄河。  
刘渊利用姓刘的名分,打着刘邦后裔的旗帜,成立了汉国。匈奴与晋在今河南鹿邑交兵,匈奴大将石勒俘获以清谈闻名天下的晋宰相王衍后,向他询问晋室情形,王自称他从来不想当官,当官后也从来不过问政事。但转过脸,他却向石勒献媚,建议石勒脱离匈奴,自己当皇帝。石勒告诉王衍说:“你从小当官,一直当到宰相,名扬四海,却说自己不想当官。又说自己不过问政事,简直是天下奇闻。使国家败坏,正是阁下这一类人物。”于是下令推倒土墙,把王衍活活压死。之后,石勒又诛杀晋室48王。  
攻陷洛阳后,匈奴人认为“天下未安,洛阳四面受敌,不可守”,焚洛阳而去。其实,在洛阳失守前,洛阳城的人几乎都跑光了,他们知道,跑总比落入外族人的手里好,因为中原被外族占领,这可是第一遭呀!  
当初,刘渊举着匈奴的狼头旗起兵时,大败。他总结教训,明白百姓看到匈奴的狼头旗就跑,鲜卑族看见狼头旗就打,如再坚持以狼头旗为号召,无疑是找麻烦。当他打起刘汉的招牌时,匈奴一举占领中原。一个外族,一个落后的外族,就这样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颠覆了辉煌的河洛文化、黄河文明铸造的国家。  
许多皇亲国戚也选择了逃亡,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乱中,为免灭族之灾,只有逃亡,逃亡的方向只能是南,因为那时的北方,是正在强大起来的五胡的天下。  
西晋在中原也混不下去了,南迁,又跟着走了一大批皇亲国戚、权贵士族,当然还有士卒,还有百姓,晋室是欢迎百姓随迁的,也作过细心的安排,他们知道没有人民,去当谁的皇帝?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致200多万中原汉民迁往江南,“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从姓氏说,主要有林、黄、陈、郑、何、胡、刘、张、羊、梁等家族。  
逃亡之路上,流传着凄惨骇人的故事——一个名叫邓攸的人领着一家老小向南流亡,起初,邓家行囊颇丰,有车马代步;过泗水时,忽闻石勒的胡兵行将杀来,邓攸遂砍毁车辆,以牛马驮妻儿快跑;没想到途遇强盗,牛马财物悉被掠去,幸未伤及性命;邓攸肩挑儿子和侄子继续前行,但饥饿与疲惫强迫邓攸作出抉择:舍弃其中一个孩子。邓对妻子说:“我弟早死,只有侄子一根独苗,绝不能让他无后。你我将来有了安居之地,一定会生养的。所以,我想把儿子丢掉,以保全家。”妻子嚎啕痛哭后,依了丈夫。翌日,他俩趁儿子熟睡未醒,带上侄子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路,谁想到了晚上,儿子哭喊着又赶将过来。又一天的黎明,邓攸狠下心来将儿子捆于树上,头也不敢回地走了。数年后,三口人在江南安顿下来,邓攸与侄子邓绥还做了官,但每忆及此,骨肉分离之痛一如刀剜心窝。  
南迁的中原汉人起初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其中仅九江辖区内就建立了6个侨置郡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北归无望”的情况下,这些人陆续进到了赣、闽、粤交界的三角地区,宁都赖氏、石城郑氏、兴国钟氏、韶关张氏等则是几个典型的例证。刘渊“借尸还魂”之后,是一番新气象,而刘渊的继任者终究没成大事。  
之后,鲜卑族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来到洛阳,他一方面“借尸还魂”,如《魏书》执笔者所言,“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处分荒服”,这也算一种传奇式的、强调内外一家的说法;一方面“化整为零”,干脆把自己消灭了,变成汉族的一分子。作为征服者,鲜卑族主动融化在被其征服的汉民族之中,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但孝文帝做这事儿,像回家似的,没有不自在,倒很骄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0 03: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夏荷!!!

这是值得每一位客家人详细拜读与认真思考的一组好文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0 2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一梦洛阳桥(中)之一

千年一梦洛阳桥(中)之一

特派记者于茂世 齐岸民 李红军 许笑雨/文图
一、古桥只在诗中存
   洛阳桥的正南,是龙门的所在;驱车沿龙门大道南行10分钟,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所在。“龙门十寺,香山首焉。”香山寺因白居易的歌唱而驰名天下,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你可知道它是用谁的钱修建的?白居易的诗友,胡人的后代,有唐一代的大诗人元稹也。元稹不但是鲜卑胡人的后代,还是鲜卑皇族的后裔。
  北魏孝文帝令鲜卑族改用汉姓,他把自己的拓跋氏也改为元氏。但鲜卑三大家族之一的宇文氏(西宇文、中拓跋、东慕容)的后代宇文泰得势后下令复用鲜卑旧姓。不过,此时的鲜卑旧族已散落于汉人之中,宇文泰索性按功劳大小把135个姓分配给自己的大臣,包括他身边的汉族大臣。杨忠是排名前十的重臣,分得普六茹氏,作为杨忠的儿子,有隋一代的开国皇帝杨坚在当时的官方名字也就成了普六茹坚。杨家本是弘农郡华阴人氏,自认是汉朝太尉杨震之后,忽然摇身一变,却成了不知所云的鲜卑普六茹氏。比起李渊的祖父李虎来,杨坚的滑稽就不算什么,李虎被赐姓大野氏,得此姓,李虎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大野(氏)虎了。
李渊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李渊的父亲与杨坚同娶了鲜卑族大将独孤信的女儿。不从得姓而从血缘看,隋唐皇室也不再是纯正的汉人血统了。
  杨坚的父亲杨忠和李渊的祖父李虎,后曾跟着鲜卑人马上征战,杨忠被封随国公,李虎被封唐国公,隋唐名字的来历也和鲜卑族黏结在一起,只不过“随”“隋”而已。
  胡汉融合,当然不只是在皇家贵族,小百姓的历史无人记载罢了,就是家谱上记了,又咋了,还会被后代一笔勾掉的。看看隋唐这些融着胡人血液的新唐人,我们没了屈辱,更多的或许是豪迈。
  如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打击了汉人一样,安史之乱、黄巢造反又摧残了唐人。在动荡中,一大批中原人再次南迁,和西晋南迁的中原人一起,共同构成了客家先民。 自南向北穿过洛阳桥,就来到定鼎路上。今日的定鼎路,宽不过五六十米,但在隋唐,它却是宽121米的都城主干道,名曰“天街”,“这么宽阔的道路,就是在今日世界性的大都会里也很难找到。隋唐都城的营建者是隋炀帝的尚书令杨素和大将宇文恺,而这杨素身边的惊世美女红拂,识李靖于未起之时,与李靖私奔了。历史上的李靖是埋葬隋朝的唐太宗的大将,神话中的李靖成了天上的托塔王、闹海英雄哪吒的父亲。红拂夜奔的故事至今还被王小波们演绎着,红拂是男人世界的一个神话。”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张宝明说,“看来洛阳不但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有国色天香的美女。”
    隋炀帝宣读迁都洛阳文件的地方是应天门,而今日的应天门遗址,正好横跨在定鼎路上。这地方,就好比北京天安门城楼。隋炀帝宣诏时,心里一定很爽:500米开外,是奔腾的洛河水,横卧水上的,是天津桥(唐代亦称为洛阳桥);再往南望,青山隐约,伊水中流,那就是龙之门——龙门了。浪漫的隋炀帝就是穿龙门,过天津桥、应天门,一路走进他的皇宫的。
   那时的天津桥,是用铁锁连起无数大船而构建的一座浮桥,桥头的两边各有两座壮美的桥楼。隋炀帝是有远见的,建浮桥,是为了便于航运,可随时开合。大运河贯通后,天津桥畔的天子之津一通天下,这儿应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了。隋炀帝从这儿出发,下了几次江南,没必要追问,但他死于江南、被部将杀死在那儿,是历史事实。从这点上讲,一个帝王远没有因流离而失去故乡的客家人幸运,因为隋炀帝的天下早土崩瓦解了,但客家却在全世界建立了一个“日不落帝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今天,海内外共有客家人约一个亿,其中海外1000多万,分布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国家。“处处为客处处家”,既然是“客户”,也就是现代词语的“外来客”、暂住人口,客居他乡,那就哪儿适合生存奔哪儿吧,故在汉族中,客家人是分布最广的一个民系。
  隋炀帝建设的是天津桥,后被隋末农民起义军烧掉,至唐代,该桥被改建为石桥。以后,多次被洛河大水冲毁,也屡次被重修。最后,毁于五代十国时的战火之中。
洛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天津桥横跨其上,每当凌晨时分,晓月还挂在天空,尚未解除“宵禁”的天津桥畔,静美如画,“天津晓月”一向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在天津桥上,李白“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诗歌犹在,桥在哪儿?
  2002年,在今日洛阳桥以西400米处发现了一个古桥遗址,不知是李白的天津桥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