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1|回复: 1

接系锺姓的始祖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 2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系锺姓的始祖是谁?


    在2017-7-20的某锺氏家谱讨论群,有某位宗亲在参加有多姓朋友的宴席中就族谱编辑问题即兴探讨,并发微信说,岳氏、冯氏、毛氏、刑氏、沙氏、陈氏、万氏等,和我们锺氏一样,都在为源流问题发生争吵。这说明,我国有许多姓氏都存在源流方面的争论。
    有专家说,因为唐朝消灭了“名门世家”的世袭地位,他们的世袭谱大多都消失了。
    但是,气系谱却没有消失,被人们在锺宿公的旧府中幸运地找到了,让气系谱得以延续了下来。而且从汉初(公元前150年前后)的“首创宗谱”到第八次在南宋1136年“象洞十四祖”于福建武平象洞修谱,一直没有间断过!
    《锺史文选》说,气系锺姓因为有汉初的“首创宗谱”,而且一直续谱不断,所以可以追溯,是源自战国时期的宋国末代国君“康王偃”的儿子“子烈公”。 汉初的“首创宗谱”为气系锺姓找到了始祖的依据,虽然人们有将60世“烈公”和他的曾孙63世“气公”在始祖定位上的差别,于是有人称“烈系”,也有人称“气系”,但其世系链是清晰明确的。我认为《锺史文选》的说法是合理的,气系锺姓应该定“气公”为始祖(见《气公的始祖宝座能否“让”给烈公?》 )。


    颍川锺姓一源二系。那么,接系锺姓的始祖是谁呢?
    湖南锺存根先生的文章《钟氏联谊活动该向何方去》在总结全国姓氏的族谱时说,有许多姓氏是在明清时期才开始编族谱的,于是他们在追溯祖先时,就找古代历史的名人作为始祖。他的研究确实很有现实意义,也很有“道理”。这个“道理”说明:已经在族谱上被作为始祖的那些古代历史名人,未必是真正的始祖!
    我在2017-6在《接公始祖地位与源流版本之关系》中说到,接公的始祖地位与源流版本有关:“锺姓多源论”的三个版本都说“接公”是接系锺姓的始祖,但“接公”有“锺离接”和“子接”的差别;“锺姓一源论” 的三个版本则认为,“接公”不是锺姓始祖,而且这个“接公”还有“锺离接”或“锺接”的区分。就是说,接系锺姓的始祖是谁?目前还在争论之中。
    颍川锺姓发祥于中原地区,颍川锺离山是气、接锺姓的发祥地,故称他们为颍川锺姓。锺姓人经过二三千年的发展,不断地由江北迁江南,再由江南的东面迁去西面,已经覆盖了全国。但锺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主要还是分布在长江以南。在东南数省如赣闽粤桂,是南迁开基祖锺贤、锺宠后代的旺发区域,他们的族谱大多是多源论的,分别认锺气(或烈)、锺接为始祖。而在由赣闽粤桂等地迁去西部数省如湘鄂滇黔的锺姓人,则多为一源论的,他们认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在他们的族谱世系介绍和迁徙方面,他们几乎都说是从赣闽粤桂迁徙去的,都是气公、接公的后代,但他们为什么不是认锺气、锺接为始祖,而是认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呢?或者说,他们的谱为什么与赣闽粤桂的“上游”谱不对接?这种奇怪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湖南锺存根先生说,有许多姓氏是在明清时期才开始编族谱的,他们在编谱追溯祖先时,就找古代历史的本姓名人作为始祖。这就为湘鄂滇黔的接系锺姓谱为什么与赣闽粤桂的“上游”谱不对接,找到了答案。
    广东锺怀庆先生在《鍾氏遠祖考略》中说过:“舊譜自皓公以下至五十世,名曰鍾氏世系之圖,都是以锺皓为一世的(注:锺皓字季明,東漢潁川長社人,即今河南長葛市人,是“颍川四长”之一),是到了后来修譜时,才又将鍾儀、鍾建、鍾子期、鍾離昧、漢鍾離權、鍾離意、鍾離牧等七位,俱在庚戌年修譜添入。”    那么,这个“庚戌年”可能就是明清时期的某个庚戌年了。但是,接系锺姓的始祖是谁?是鍾儀还是鍾離接或是锺皓?锺怀庆先生的文章没有确定。
    网上有文章说,“明代嘉靖皇帝在1536年恩准民间建祠堂,各地建祠堂之风兴起,并催生了联宗修谱之风,随意上溯、攀附望族、冒接世系、乱认先祖,汇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宗统系现象出现了。”我估计,这就是许多姓氏被统为一源的主要原因。
    由于接系锺姓很有可能是在明清时期才编族谱,而且他们是在明清时期各自分别在东南、西南两地追溯始祖的,所以接系锺姓便有了不同的始祖。东南数省编的族谱以锺离接为始祖,而从东南各省迁去西南各省的接系后代却以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于是造成西南接系谱与东南接系谱的始祖不对接,这就容易为大家所理解了。
    锺存根先生在《钟氏联谊活动该向何方去》说:“钟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少名人的姓氏,钟仪是见于史书上的最早以‘锺’为姓的名人,那么,以春秋战国时的名人钟仪为全国锺姓的唯一始祖是可以接受的。”这就为西南各省的接系锺姓谱做了很好的注解。
    因为这个原因,西南各省的气系锺姓人,因为受到接系锺姓谱的影响,也按接系谱将历史名人锺仪写成为始祖了。
    例如,有祖上从广东龙川迁去湖南炎陵的锺姓宗亲,他是气系提龄公应铭公的后代。他在2017-6-30的微信中向我介绍说,他的湖南炎陵族谱是“气公为一世,先祖是接烈复叶气,仪公是受姓始祖。”而广东龙川应铭公族谱的受姓始祖却是烈公(气公)。
    又例如,“锺姓一源论”的代表人物、老家在贵州、现住山东青岛的锺亚山先生,他自称是烈公(气系)的后代,但他的族谱是以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的。而广西的锺敬和先生、福建的锺春林先生以及广东龙川的锺胜等,他们也是烈公(气系)的后代,但他们的族谱却是以锺气为一世始祖的。
    我在《理性探讨才是出路》中指出:【 川渝则不同,由于清初“湖广填四川”,实际上是江南填四川,他们的谱就各不相同,多源论的和一源论的都有,但以多源论的多些。  这就有可能说明,湘鄂滇黔地区的“一源”谱,在清朝“湖广填四川”之前就有了。这样,持有多源谱和一源谱的锺姓人在“湖广填四川”时,他们从原居住地同时持谱带入了四川。 】  这说明,川渝地区的锺姓谱几乎都是清朝谱,其中是多源论的谱和一源论的谱都有。
    所以,西南各省如湘鄂滇黔的锺姓人,以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  而东南各省如赣闽粤桂的锺姓人,以锺气、锺接为始祖,这个问题的症结或根源总算是找到了!就是:以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的湘鄂滇黔等地的接系锺姓人,是在明朝嘉靖之后、清初“湖广填四川”之前,建立族谱时追溯所得;而以锺离接为始祖的赣闽粤桂等地的接系锺姓人,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族谱时追溯所得的!


    对于接系始祖,到底是湘鄂滇黔的接系锺姓人以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对呢?还是赣闽粤桂的接系锺姓人以锺离接为始祖对呢?从广东锺怀庆先生、湖南锺存根先生的文章来看,我们只能知道接系谱是明清时期才建立的谱,他们都是往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才各自找到锺离接和公孙黎(或锺仪)的。但是,接系只能有一个始祖,不可能有两个!那么,接系的始祖是谁呢?是锺离接还是公孙黎?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食邑锺离”的是谁,就能知道是锺离接还是公孙黎!如果食邑“锺离”的是伯州黎,则始祖就是锺离接;如果食邑“锺离”的是公孙黎,则始祖就是公孙黎或锺仪!
    但是,人们讨论的“锺离”却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南的锺离山,一个是安徽的锺离国。是锺离山对?还是锺离国对?
    多源论者锺敬和先生在《锺史文选》说,楚国大宰大夫伯州黎的食邑地是锺离山(今河南长葛石象封升岗),多源论者锺蔚伦先生在《锺姓史话》则说伯州黎的食邑地是“锺离国”(今安徽蚌埠凤阳);而“锺姓一源论”者的所有文章则几乎都说是公孙黎食邑于“锺离国”(今安徽蚌埠凤阳)。因此,搞清楚“锺离”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很有必要。
    我在《再议《中华鍾氏宗谱》的编纂》的文章中,对锺离山和锺离国的差别曾有过一段形象的比喻:
    【 有人说,对锺敬和先生的“气系”论述,仍然觉得理据似有不足,关键是:其坚持的《首创宗谱序》你敢保证确实可靠吗?  对这个提问我想反问一句:你认可他发现的“古时的豫州锺离山就是今天的河南长葛石象乡封升岗”吗?  这就是回答该问题的关键!  如果你承认“是”,就说明“气系”是正确的,因为锺离山证明了《首创宗谱》不假,而锺离国则无法证明《首创宗谱》! 这就是理据!    如果你认为“不是”,那么你就必须回答锺离山究竟在哪里,  难道在安徽凤阳的锺离国吗?  
    如果你认为是在锺离国,则你就必须证明“任为楚国大宰大夫(相当于今之总理)的伯州黎食采邑于楚国的锺离山”是错的,并证明“任为楚国大宰大夫的伯州黎食采邑于另一个诸侯国(锺离国)”才是正确的! 对此,你证明得了吗??   
    我敢肯定,要证明“楚国大宰大夫伯州黎食采邑于另一个诸侯国锺离国”的难度,大得难以想象!!
    不妨打个比喻,这就像要你证明“你(伯州黎)从中国(晋国)避难去了越南(楚国),越南政府任命你为总理(大宰大夫),却要将柬埔寨国(锺离国)送给你为你发工资(食采邑)”的难度一样大!! 你想,“联合国秘书长(周天子)会同意越南政府主席(楚国君)的这种安排吗? 越南政府(楚国)他敢这样安排吗?  柬埔寨政府(锺离国)会接受越南(楚国)的这种安排吗?! ”  相反,要证明“你(伯州黎)从中国(晋国)避难去了越南(楚国),越南政府任命你为总理(大宰大夫),越南政府主席(楚国君)在越南(楚国)国内某边远省份划出一个小镇(锺离山)送给你为你发工资(食采邑)” ,就毫不困难!  这就说明了“伯州犁食邑于安徽凤阳的锺离国 ”是错的,并反证了“伯州犁食邑于楚国的锺离山 ”的正确性。   
    这个比喻就能很好地说明, “发现锺离山的意义” 想不到是如此之大,以致让“许多人”有意无意地“疏忽”了它! 】
    这个比喻,同样适用于一源论者的“由宋国避难去楚国、被楚穆王任为楚国大夫的公孙黎,食邑于安徽凤阳的锺离国”的说法,是无法成立的!
    而且在10年前(2005-2012),在安徽蚌埠凤阳一带,我国的考古学家发掘了两个锺离国国君的墓葬,证实了在那个时候,不管是伯州黎或公孙黎,他们作为楚国的官员,都不可能在安徽的锺离国得到食邑之地!
    就是说,作为楚国官员的伯州黎(或公孙黎),是完全不可能食邑于另一个诸侯国锺离国的!他只能食邑于本国(即他所服务的楚国)的锺离山!因为那个时候楚国还没有吞并锺离国。
    况且,据许多历史名家的解释,公孙黎在“宋昭公事件”中已经死了,他根本就没有逃离宋国奔向楚国。所谓“公孙黎逃宋奔楚任为大夫”,完全有可能是个别人出于“一源论”需要的自我解读,或者说是为了要“立公孙黎为锺姓始祖”的一厢情愿。在明朝末年有部分锺姓人为建立族谱而“随大流”要立历史名人锺仪为始祖还情有可原,作为现代的锺姓人(指一源论者)还要坚持明朝的错误以锺仪为始祖不动摇,要将天下锺姓人统为锺仪的血缘后代,就显得过于迂腐和缺乏理性。
    在拙文《颍川锺离山是怎样被发现的?》、《锺姓“多源论”与“一源论”的争鸣》、《烈公和接公之谜》、《辨明始祖和姓前源流及编总谱的个人看法》中,我都认为锺敬和先生在《锺史文选》说“楚国大宰大夫伯州黎的食邑地是锺离山”是对的。而锺离接是伯州黎的后代,所以,我觉得锺敬和先生对“锺离接是接系锺姓的始祖”的认定应该是正确的。
    我说过:“我没有研究过锺姓的源流,对接公是否是锺姓始祖的问题,没有发言权,因此不作评论,只好放过一边,不谈。”(见《接公始祖地位与源流版本之关系》)  我这是针对“锺姓一源论”和“锺姓多源论”的争论而言的,因为我不懂古文,只能在他们的争论文章中去学习和寻找锺姓源流。但从他们的争论依据来看,锺敬和先生的依据比“锺姓一源论”者的依据更为充分,理据的说服力也更强,所以我至今表明自己是“八成信多源,二成信一源”。
    综上,由于河南长葛锺离山(封升岗)被发现,和“伯州黎食邑于锺离山”的历史事实,证实了汉初(公元前150年前后)的“首创宗谱”不假,这就让我相信“伯州黎的后代、锺离昧的次子锺离接,是接系锺姓的始祖”,是可以接受的。
    本文与《理性探讨才是出路》一样,是对锺存根先生文章《钟氏联谊活动该向何方去》的学习和解读。


    广东龙川县 锺 胜 2017-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明清时期所修的族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在北宋1127年灭亡之后,至明朝中叶1536年解禁民间修谱,全国各姓足有400多年的修谱空白期!那些在北宋之前就有族谱的姓氏,(在公元1536年之后)这时候要修谱时,就出现了两个情况:(1)虽然保有旧谱,但因为有400多年的修谱空白,其中的世代没有记录,只能靠口传或记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代,甚至张冠李戴。这种情况多见于各大姓。(2)因为朝廷禁谱毁谱而失去了原有的旧族谱,加上四五百年没有修过族谱,他们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源头了!于是,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们就把自己接到了附近同姓大族的支系之下,目的是要“抱团取暖”,主动地自愿地成了该“大族”的后代。这就是“嫁接”法修谱。
    二、还有许多姓氏在宋朝之前是没有族谱的,是在明清时期民间修谱成风时才开始编族谱的。于是他们在追溯祖先时,就通过“考证、修订”等手段进行“链接”,找本姓古代历史中的名人作为始祖。这就是“追溯”法修谱。(当然,也有些姓氏没有找本姓历史名人作始祖,但毕竟是少数,是特例。)
    下面这篇网上文章《这样修<家谱>,可以找到祖宗中有人当过皇帝、宰相!》,我昨天在微信群中见到有人转发此文。现在,我节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删去了其中的图文资料),大概可以说明明清时期所修族谱的特点。
     广东龙川县 锺胜 2017-9-12


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8028009498444578&wfr=spider&for=pc


        这样修《家谱》,可以找到祖宗中有人当过皇帝、宰相!

          作者:平行的日志
          百家号 2017-09-09 10:42

    “国史”“地志”与“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家谱是平民特色的文献,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历史图籍,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产物。
    打开各氏“家谱”一看,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先祖要么是帝王将相,要么要达官显贵。换一句话说——全国人民都是历史名人的子孙,没有一个人的祖宗是凡人!
    中国人的祖宗真是这样吗?好像不太符合逻辑。但是,白纸黑字的记载,又不能轻易不信。实际情形到底如何,看看古人如何修撰家谱就明白了。

    古代撰修家谱,比现代艰难得多。首先是技术手段问题,信息难以收集,经济条件有限。明朝的徐霞客,有一年跑到昆明,想向官方要一套府志,结果人家没有。原修的府志,当时只印了几套,现在一套都找不到了。徐霞客是个名人,官方找到原来的印板,突击为他新印了一套。明代的纸张与印工都很昂贵,官方都承受不起,何况是民间。这要在明代以前,费用就更可怕了。
    其次,古代战乱频繁,有时几百年都不得安宁。等到天下太平了,相编家谱,祖宗是谁都搞不清了。不过,古人自有古人的办法,有些方法甚至堪称“高科技”。

    清道光戊申(1848)年,湖北罗田聚星堂陈氏就是用这种“高科技”,解决了当时修谱的难题。这去陈氏族人,自认是江西义门陈氏罗田分庄祖“光大公”的后裔,但光大公以下世系,没有人知道。江西“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著名的名门望族,唐宋时期曾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当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即是江西“义门陈氏”的后裔。
    罗田聚星堂陈氏修谱中的“高科技”,就是“扶乩”。扶乩是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降笔、请仙等。扶乩时,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被为鸾生或乩身,据说神明会附身在鸾生身上,在纸上或沙盘里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意旨,实现人与神的沟通。这样根据神的旨意,搞清楚了自己是谁的后裔。聚星堂陈氏谱载:因感先祖“未详葬所,世数且有脱漏,重修谱牒不能考证,为子孙者于心安乎?”所以“斋戒沐浴,敬禀祖灵,恳祈默为指示,以释疑衷”,结果当夜“公果临乩明批”,将光大公以下早期世系次第明示。本来在清朝都搞不清的事,在神的帮助下,上千年的事都清楚了。

    有些家庭可能不相信“扶乩”,认为这是“鬼扯”,于是自己动手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如皖西南一带,刘氏很多,有些同样找不到源头。“寿福堂刘氏”分支较多,人口数量庞大,可谓巨族大姓。“寿福堂刘氏”福五支下,清同治元年(1862)稿本族谱记载:“福五公居葬太湖县铁山寨,生二子:道荣、道建。”
    清光绪年间(1894)敦睦堂刘氏族谱记载:福五公有四个儿子——道成、道宝、道通、道文,一下增加了两个儿子。
    民国时(1929),怀宁柏枝庄谊美堂碧虚刘氏族谱记载:福五公有六个儿子——永成、永建、永荣、永宝、永通、永雯,双增加了两个儿子。
    同是“福五公”这个人,儿子由2个变4个,再由4个变6个,目的就是解决“挂靠”问题。所以,旧时很多家族修谱时都有一个惯例:新谱修成后,旧谱要全部焚毁。

    这种“挂靠”,又叫嫁接。先祖嫁接到古代谁的名下,当然要首选历史名人。谁的先祖中,如果没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只能说祖先曾太保守,没有开放意识,或者说太实诚了。

    古代这种实诚人,其实也是有的。怀宁坨埂方氏,其三修族谱为道光晚期,四修族谱在光绪元年。四修族谱时,方氏族人发现了前修谱存在世系嫁接问题。方朔在四修谱序中说:“史必取信,谱不可诬”“楚之黄州,同郡之桐城,又何必引为近支以为荣耶”“坨埂方氏……皆不以依附为荣”,希望本族“各宜自勉,而勿堕先人自立之志”。意思是说,这种乱“挂靠”意思。

    桐城桂林方氏是明清时期的大族,著名的历史人物方以智、方苞等,皆出这一族。明弘治六年《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序云:“方氏其先由广信迁鄱阳,由鄱阳迁徽之休宁。宋季讳德益者迁池之池口,元初又迁安庆桐城凤仪坊,今为桐城人。”方德益元代迁居桐城前,其祖是谁,谱中未载,也就是这支方氏找不到源头。这是一种十分遗憾的事情,所以从从六世方自勉开始,就寻找德益公的源头,可惜的是由于战乱,具体脉络已很难考证,只知一个大略源头,始终不想放弃对先祖的寻找。
    这时各地兴起联宗热潮,桐城方氏与徽州方氏也准备联宗。徽州方氏是徽州八大姓之一,宋朝状元方逢辰、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即出自这支方氏。但桐城方氏酝酿很久,放弃了联宗。、文学家方回,明代医学家方有执、制墨名家方于鲁,清代文学家方士庶、戏剧家方成培等。桐城方氏一向崇实,方学渐在其《合谱辩》和《阙疑》中,对是宋朝状元方逢辰的后人表示怀疑。其父辈子容公方照也作诗曰:“家谱编修重复重,宋元旧已失先踪,但能亲睦吾桐族,何必徽州更认宗。”
    证据不足,如果与徽州方氏联宗,方德益后人这是诬祖、忘祖,最终只称“桐城桂林方氏”,作谱为《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而不枉称为宗谱,本族人之间互称为“本家”而不称为“宗家”,先祖也只追至方德益为止,尽管先祖中少了帝王将相,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地方氏族中比较少见,反而值得世人尊敬。

   (文中相关史料,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全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2: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