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9|回复: 9

【转帖】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片《走遍中国·梅州》观后感集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5 0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物由来第一流
———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片《走遍中国·梅州》观后感集粹


2004-06-03


--------------------------------------------------------------------------------

  
       5月24日至30日,梅州,一个山水谱就的秀丽名字,随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的《走遍中国》栏目,走遍中国、走向世界。那些日子,梅州像一首富有特色的客家山歌,高亢有力:她是客家之都、她拥有优秀的儿女、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播出期间,走街过巷、街坊邻里所议论的皆是在中央电视台盛装亮相的梅州,不少海外华侨在专题播出后乡情陡增,打电话回来一叙长短;而一些外地的朋友,亦因此了解了客都梅州的深刻内涵。


   
       辽宁省客家联谊会会长曾森松:
       士大夫后裔,客家人之根

       最近回梅探亲时,适逢碰上《走遍中国·梅州》这个专题在拍摄,回沈阳后,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从5月中旬就开始等着看电视,生怕一不小心错过。24日晚,终于盼来了。看到“梅州”两个字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闪亮,那个高兴劲呀,没法提。梅州,这是咱老家呀,老伴赶快通知儿子、女儿,让他们全家都看,还让老乡们也跟着看。《感受客都梅州》拍得很不错,把梅州作为客家之都提升到一个非常肯定的位置,而且阐述了客家人为什么能在自认为客后很快反客为主。我们不是无根的浮萍,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来自开拓文明的中原,我们是士大夫的后裔,为躲避战乱,为了传播渊深的中原文化,辗转万里从富裕的中原迁徙来到粤东山区,几经波折,扎根在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多少年的辛劳,我们秉承传播着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我们以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明而自豪。《情溢侨乡梅州》则让更多人了解客家人为中华文明和人类的进步所作的贡献。

   
       江苏省来梅商人陈伟:
       山水美,客家女性更美

       因工作的关系来梅州快一年了,以前知道梅州是因为叶帅,然后知道梅州是山区,仅此而已。来梅州后,去过雁南飞,去过五指石,去过灵光寺,领略到梅州的山清水秀不是虚名。《客家女》这个篇章则让自己深切感受了“客家女”贤惠的美德。看《客家女》这个专题时,刚好在朋友家串门,我与几个客家的“大老爷们”围着电视看。一开始他们嘴里还很不平,认为怎么尽为女性颂扬,后来我打趣说没看清片名是《客家女》吗,他们才不吭声,其实他们想到自家媳妇的好处时,心里一定乐得很。我觉得客家女真不容易:做童养媳,与公鸡拜堂就得从一而终这些贞节思想虽然上几代才有,现在已经不再有这种苦现象,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让人看到客家女性贤惠的一个方面,而且这美德的内涵一直延传下来,客家女孩从小到大就跟着她们的母亲或祖母务农、做家务,农忙时节和放学后就回家帮忙,当她们做母亲时,真正做“甩手掌柜”的特殊日子也只有生完小孩后的一个多月。她们大都劳碌,从女孩儿家开始一直忙到她们满头白发时还是田头地里的“一把手”。她们习惯了没有怨言,即使是新时代的客家女性也很难懒下来。她们的这种美是骨子里的,让人觉得能娶到客家女是很幸福的事。如果说文化是梅州市的一个品牌,那么客家女则是文化梅州的一个响亮品牌,客家女是优秀而典型的女性,她们是好母亲、好媳妇、好闺女。

   
       蕉岭实验中学教师曾利琼:
       梅州“瑰宝”黄遵宪

       作为一个地道的梅州人,对梅州的山水人文都熟悉,所以看《走遍中国·梅州》时好像看自家屋里的摆设一样,看时都带着挑剔的目光,往往会问有没有更好的景致没拍到?但《我手写吾口———黄遵宪》这个专题却让我心中一振:黄遵宪,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是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从前说到梅州的伟人,我们只会想到叶帅,而却不知黄遵宪这个与梁启超、康有为并列着的名字,他是多么值得梅州人骄傲,温家宝总理去年访港时就引用了黄遵宪所作的“寸寸河山寸寸金”的诗句。由此可见黄遵宪不单对中国近代史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爱国诗篇还激励着今人。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说起他,熟悉得如数家珍。作为梅州一名语文教师,对黄遵宪的深层次认识是来自这个专题,我觉得很惭愧。我想梅州人都应该去了解更多这个伟人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梅县庐陵村民叶绍豪:
       信仰是典型的凝聚力

       宋湘曾说:他一支笔从白渡往潮汕方向投去,一路顺畅,只在庐陵村打了个转。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说明的是,梅州从古地灵人杰,崇文重教的客家人受儒家思想熏陶,因此而尊师敬长,怀念先人,这种饮水思源的根基意识使客家民系形成了独特的凝聚力。文化是文化梅州可深挖的东西。其实,信仰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专题中所表现的邓氏祭祖镜头和侯仁杰回老家后的拜祖仪式就是凝聚力的表现,客家人能经受漂泊之苦、自强自立、一代代发展靠的就是对根的信仰,他们想光宗耀祖,他们想让故土的长辈日子过得更好,这个信仰从古延伸到现在,不必片面地从愚昧或封建迷信去理解,它对外人而言是神秘的,而对客家人而言却是凝聚力。

   
       广州市民谢伟忠:
       客家话,古代汉语活化石

       因为生意上的关系,常作梅州客。对今日梅州的城建市容不算陌生,但感受客家文化的特殊魅力还真是看了《感受客都梅州》。这个专题肯定了客家文化的地位和梅州作为客家之都的意义所在。客家话是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梅州的客家文化保存得最完整最纯粹,这些都是对外人充满诱惑力的文化特质,“客家梅州”的魅力不逊于“山水梅州”。
       客家的山水值得细细欣赏,客家的人文更可深深挖掘,客家女含蓄贤惠而令人敬重神往……《走遍中国·梅州》,展示了梅州作为客家之都的风采。
       (叶春萱 徐保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5 1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没有吹最接近古汉语的活化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5 17: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4-6-5 17:35
还有比客家话接近的吗?

本省某语言吹的,不信,你搜一搜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5 20: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条件所限只看到了第一集的后半段,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下来看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6 13: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哪个网站可以提供下载,或在线观看的?
我还没看过呢,真想看看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6 2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客家人是士大夫后裔有根据吗?就我所知,江南地区才是中原大族南渡的首选地吧。一次是西晋永嘉,一次是北宋靖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6 23: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平民百姓占绝大多数才是真。试想客家先民几十几百万的,能有几个是有一官半职的或缙绅士大夫一类的呀?不是农民就是兵才对,祖先个个都很荣耀吗?哪个南迁的民系不是平民百姓就是兵来的?粤人、闽南人也都是这样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6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大夫后裔能当饭吃吗?现在客家人缺少是对母语的敬畏之心,虚荣心对挽救客家一点用处都没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好奇之心 at 2004-6-6 22:51
说客家人是士大夫后裔有根据吗?就我所知,江南地区才是中原大族南渡的首选地吧。一次是西晋永嘉,一次是北宋靖康。

迁徙路线经过江南,也就是在江南停留过,但客家是后来者,江南本身还有地方势力,是不会轻易让外地人过多占用他们的东西的(你愿意几十万外人进入你家乡跟你抢饭碗??),部分被同化,部分继续迁移。想想客家为什么住山区?人少,地多,土著势力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1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hd136302 at 2004-6-6 23:04
我相信平民百姓占绝大多数才是真。试想客家先民几十几百万的,能有几个是有一官半职的或缙绅士大夫一类的呀?不是农民就是兵才对,祖先个个都很荣耀吗?哪个南迁的民系不是平民百姓就是兵来的?粤人、闽南人也都是 ...

同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5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