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代
管贞,字源清,宁都人。洪武四年辛亥吴伯宗榜进士,授阳谷县丞,寇至,竭力御之,不克,被执,骂贼而死。民哀悼之。管贞能诗,并以书法见称于时。
谢岳,宇惟高,兴国人。诸生。洪武十二年,以人材贡入太学。泰和陈谟为文送之,称其质醇而禀厚。服习经传,达于体用。官刑部主事
王明道,号惕斋,兴国人。洪武十五年举贤良。至京师,时方选儒士兼通数学者,考阅天下图籍。明道与选。寻遇疾归。弟本道,号立斋,弱冠负文誉,淹贯群籍。洪武十八年进士,仕终刑部主事。季弟与道,号宝善,工诗文,多所编辑。乡邦有“三王”之目。
刘渊然(1351~1432),号体玄子,其先萧县人,祖父伯成任赣州路总管,遂家赣县。明初著名道士,道教长春派创始人。元末拜雩都紫阳观道士赵宜真为师,兼习净明、清微、全真等多派道术。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听说渊然能够呼风唤雨,将他召至南京,演示符法极为灵验,“乃赐以法剑,号高道,馆之朝天宫,眷待甚至”,擢道录司右正一。永乐初年升道录司左正一。嗣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谪至滇。洪熙元年,刘渊然还朝受封,赐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长春真人”,诰加“庄静普济”四字,令领天下道教事,成为全国道教领袖。刘渊然弟子众多,以邵以正、蒋日和、徐道广、芮道才、李道如最为有名,其中邵、蒋二人为名闻全国的道士。
温德中,宁都人。元末盗贼四起,德中与弟致中、允中聚兵保障乡里,致中、允中皆死于贼,德中率士卒追贼寇于渠间,为弟复仇。后归依明廷,会同官兵攻破赣地,官至昭勇将军。
邱弘道,雩都人。博学能文,得郭璞《葬经》究心三十年,遂精其术。浅深去就皆有法,与人言必以忠孝为本云(《刘槎翁集》)。
吴谷善,大庾人。洪武间任柳州府知府(《江西通志》)。
汤衡,字执中,瑞金人。洪武二十二年岁贡,任休宁县知县。永乐中升中军都督府经历,后降知昌化县。慈惠爱民,劲直不挠。时抚黎土官桀鷔与县官抗,深为民害,衡奏革土官,黎人仍统于州县,自后地方乃安(见明•唐冑《(正德)琼台志》卷三十三)。
刘芳,字弥章,大庾人。洪武初辟举任本府儒学教授。诲士有方,能诗文,有《刘氏诗文集》行世。子公振,亦辟举任庾学训导。
吕复,字仲善,号易窗,兴国人。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即从龙,洪武初以文字征为国子典膳。时修元史,阙顺帝事迹,遣使十一人分行天下,吕复被命先适北平采集,贡献典籍最多。以功迁太常寺典簿,寻为太常寺丞,遣祭皇陵。校定礼乐,献礼乐图称旨,升太常寺卿。坐事谪凤阳,寻复原官。历官中外二十余年,乞休归里,卒谥文恭,祀乡贤。著有《采史目录》《北游集》《金陵稿》《礼乐图》《茅亭分韵诗》,今皆不传。宋濂《宋文宪公全集》有《送吕仲善北平采史序》《吕氏采史目录序》。
朱毂,字玉双,大庾人。洪武十三年贡,授於潜邑幕。永乐三年满考寓京师,元宵赏灯赋诗应制,授博士,转行人司左司。应求贤诏对策,擢河南布政使参议,督工天寿山。转参政,升湖广右布政使。复改山东,总率诸郡邑役夫数十万,采木楚、蜀,民不劳而事集。正统改元,以老疾致仕。
黎翰翔,字应文,大庾人。洪武四年举贤良,授广信永丰知县,人称明决。尝为民穿沟洫、兴水利,各有条理。六年,升信阳州,治如永丰。九年,升参议,未任卒。从弟凤翔,字应瑞,亦举贤良,知献县。
吴谷贤,字宾之,大庾人。洪武四年举贤良,召对称旨,授广西按察佥事。
方安,字子恭,大庾人,洪武中贡。任衡州府推官,用刑明恕。升池州府同知,摄郡篆,兴罢利病,更新学舍。升南京刑部郎中,持法平允。前后历官三十余年,以位终。
邓礼,大庾入。洪武间征辟,累任有能声,仕终云南知县。
曾慎(1374~1415),字伯敏,号谨庵,宁都人。永乐元年癸未科举人,永乐二年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初授翰林编修、经筵日讲官、侍读兼修国史,后因直言谪广西泗城州同。卒于官。书法见称于世。
赖生启,上犹人。以拔贡入南京国子监,永乐二年甲申科进士,永乐六年任三原县知县,永乐十三年任安丘县知县,后升吏科给事中,以书法见称于世。
丁彦信,字克之,大庾人。永乐三年贡,有诗名。任邵武县训导,大学士杨士奇荐之,升博士。
凌吉,字文学,龙南人。永乐中历刑部郎中庶狱,明允法之所在,虽有力者不能夺,僚众难之(凌迪知《万姓统谱》卷五十六)。
陈勉,字希进,雩都人。永乐四年进士。勉外和内刚,精通法律,吏不敢欺。授广东道御史,弹劾不避权贵,谳狱多平反。清赋浙江,寻命巡按,有平倭功。宁波卫军盗粮,连坐者五百馀人,疏请宽释。升广东按察副使,召入为左副都御史。扈从天寿山,宣宗欲出畋密云,勉上疏谏止。景泰三年,陈勉于南京左都御史任上告老归里。后卒于乡,代宗朱祁钰赐以葬祭。
杜泽,字惟芳,大庾人。永乐十二年贡,官工部主事。能诗文,为杨士奇荐,转礼部兼翰林待诏。正统元年,肇开经筵,充侍班官,升尚宝少卿。
喻良熙,会昌人。永乐十五年丁酉科进士,任福建泰宁训导,以德化梗,士知趋向,秩满升知广东清远,不久改任鹤庆通判。
黄闰,字期余,信丰人。永乐十六年戊戌进士,由庶常改仪陇知县,兴利除弊,政尚严明,人不敢干以私,时目为铁知县。卒于官,年仅三十一岁。著有《竹居集》。
刘永,大庾人。明正统年间著名清官。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郎中。正统中,以大学士杨荣荐,迁荆州知府,奉玺书之任。公性廉介,有才干。至郡劝农兴学,均赋简讼,清吏蠹,抑豪强,郡中称为神明。以亲王不法病民,疏于朝,被逮,下诏狱。寻释之,复故官。后以忧去,郡中军民数千人请于朝,夺情起复。卒于官,民立祠肖像祀之(见《江右名贤编》)。
蒋诚,字性存,大庾人。永乐十九年进士,历官巴县知县、南海知县、湖广监察御史、广西按察司副使、南京都察院御史,所至廉慎公勤,兴学劝士,有政声。与白沙子陈献章及陈门弟子邹智有深厚交情,陈献章有《送蒋诚之考绩入京》诗,邹智有《送蒋诚之归荣三首》。嘉靖《两淮盐法志》卷十《宦迹志》云:(监察御史按治者)蒋诚字性存,江西大庾人,由进士,十三年至是。时灶丁乏食,请留江南粮万石赈之。正额外,丁有馀力,能输盐一引者,给以石米。以故岁额既充,馀课亦积,亭户足而私贩息焉。
黎谅,字公允,号东园,宁都人。永乐二十一年癸卯乡荐,正统三年戊午授浙江处州府推官,谳狱多平反。属邑银穴素封闭,贼窃发。谅承檄往捕,设方略募壮士捕之,悉伏于法。郡民富者多诡寄丁粮,而贫者代差纳,往往破家,谅造册悉厘正之。朝廷行备荒之政,谅劝谕富民输羡余于官凡一十七万。暇则循行田里,兴水利,筑坡堰,修城东桥,以便往来。丽水妖人陈鉴湖、陶得二假立名号,杀掳居民。大司马孙元贞拔谅领民兵六千剿捕。谅度地建营,贼遣渠魁王胜一来战。谅命卷旗息鼓,坚壁不动,潜遣矫捷者伏贼寨之左右。贼出斗,谅命扬旗鸣鼓,伏兵四起,贼不能支,斩获千余人,直捣其寨。取所掳妇女幼弱悉召亲戚认还之,收金帛、器械籍送于官。捷闻,孙元贞喜曰: “不意功出儒生!”景泰三年,诏擢谅承直郎通判处州府,复以平贼功进奉议大夫正五品俸。未几升广东琼州府,未莅任卒。校著《流芳集》一卷、《叶水心文集》四十卷、《苏平仲文集》二十九卷行于世。
蔡云翰,本名蒲,字九节,易今名,大庾人。宣德五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以事谪广西平乐府通判。景泰癸酉典乡试,文衡所取多名士,升福建按察司佥事。谢政犹不废文墨,与朱彀同修《南安府志》。子辛,举乡荐。
钟观,字尚宾,兴国北隅人。宣德八年乙卯乡荐,任福建罗源县、浙江临海县教谕。景泰元年,典试应天,任四川越崔卫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学正。时御史严核所司,俱屈膝为礼,钟观浩然拂衣。家居甚贫,有杀人者持百金贿赂,求免于官,观曰:“杀人逃死,非法也。”拒之。成化十七年与兴国知县袁天骐共同编纂《兴国县志》5卷。以诗闻于时,著有《游庵集》《梅花诗》各一卷。
丁文暹(约1415~1467),字景昭,号竹坡,瑞金人。明代著名画家。精于翎毛,兼善山水,时作枯木,萧疏有致。今存《秋树双雀图》《五伦图》等。与柯暹(《东冈集》卷五“竹坡为丁文暹景昭”)、倪谦(《倪文僖集》卷三“竹坡为丁文暹赋”)等人有交往,大约生活在永乐至成化年间。(明)朱谋垔《画史会要》卷四:“丁文暹号竹坡,山水翎毛笔力清劲,写枯木颇到精处。”(清)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六:“丁文暹号竹坡,善山水翎毛,笔力清劲。”(清)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卷三十四:“丁文暹号竹坡,善山水翎毛,笔力淸劲。又弄笔作墨戏,禽鸟枯木颇为精到。”(清)孙岳颁《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十六:“丁文暹号竹坡,弄笔作墨戏,禽鸟枯木颇为精到,笔失之弱。”(清)王毓贤《绘事备考》卷八:“丁文暹号竹坡,工画山水翎毛,墨气清润。”(清)徐沁《明画录》卷六:“丁文暹号竹坡,精于翎毛,兼善山水,时作枯木,萧疏有致。按,文暹江西瑞金县人。”
杨铭,信丰人,正统三年戊午科进士,官山西道御史,天顺三年降任长兴知县。
黄德温,字伯理,信丰人。正统十三年进士,历官吏部考功司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镇江府通判。吏部主事。为官清明廉洁,勤政爱民,刚正不阿,不徇私情。著有《慎庵集》。
卢鸿,字大宾,宁都人。明代宗景泰元年庚午贡入太学,授湖广临武训导。临武地处僻陋,鸿训迪诸生,励思进取。秩满致仕,训导后进,循循有法。邑令胡澄岁节谒先师毕,即率僚属赴其庐拜。性孝友,为人外和内刚,坐必正襟,衣常曳地,终日无惰容。遇人以礼,然不苟同。董文僖师事之。邑有士行者,多出其门。著有 《皇明君道洪范》八卷,并有诗文集传世。名入乡贤。
袁端,字自中,宁都人。景泰元年庚午中江西乡试,二年任程乡县教谕,逊志苦学,行已端方,树立学校,教诲生徒,程士为之丕变。迁永兴县教谕,升顺庆府教授。初,端署永兴教谕,时奉勘合撰修《郴州实录》,寓京师,上书条十事:一曰隆圣学以端天下之本;二曰开言路以决天下之弊;三曰正士习以清天下之俗;四曰谨官常以善天下之治;五曰策贤良以任天下之事;六曰去贪暴以安天下之民;七曰修武备以防天下之变;八曰久任使以成天下之化;九曰节财用以济天下之乏;十曰严保举以收天下之才。疏入,宪宗嘉纳之,奉旨该礼部着拟复奏。刑部侍郎何乔新手札与端曰:“疏内条议俱中肯綮,词虽约而意巳尽,置之座右亦可以资圣德。”寻以母老乞休,督学使石淮列端行谊上之,都御史张瓒遣官以礼慰留之。任满当升秩,以养母告归。既归,孝养备至,居丧毁瘠逾礼。郭祐尝曰:“袁公正学懿行,我辈弗如。”母丧后竟不起,优游林下四十年,择地西郊濒河处构轩自适,名曰适轩,学者称之曰适轩先生。弘治间纂修《雩都县志》。所著诗文不为奇崛雕琢语,而温厚正大,殊类其为人。入祀乡贤祠。有《适轩集》藏于家。子名庆祥。
李迪,字遁道,兴国人。景泰七年举人,历官演州(治今山东滨县)知县、开州知州。平易近民,务为宽恤,有循吏风(正德《大名府志》卷六官守志)。著有《草庵文集》《击壤会诗》《仁寿会诗》。
黄济,字子舟,信丰人。少孤力学,默诵经史,不误一宇。长于议论,御史周进隆,督学邵宝亟称之。著有《经疑》一册。
俞适,字至中,号筠谷,信丰人。通敏有器识,景泰中诏举,怀才抱德不就。好歌咏,著有《筠谷集》《横槊集》(曾燠《江西诗征》卷五十一明)。
董越(1430~1502),字尚矩,宁都人。成化五年张升榜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元年以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出使朝鲜颁诏,撰有《朝鲜赋》《朝鲜杂志》。后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卒赐葬,祭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著有《使东日录》《圭峰文集》《董文僖公集》等。
王本,雩都人。成化间任感恩县知县(雍正《广东通志》)。
吕桢,字廷福,赣县人。博学攻文词,雅负时名。成化间,由乡贡授雎宁丞,之任甫五月,拂衣归。卜筑龙潭山之麓,茅屋数椽,日吟哦其间。郡大夫重其人。所著有《龙溪清啸》《百感诗馀》《耕馀录》。
丁积(1446~1486),字彥诚,宁都人。成化十四年戊戌进土,知新会县。丁积任新会知县期间,鞠躬尽瘁,于成化二十二年二月卒于任上,年仅四十一岁。丁积以白沙理学之道执政,赢得骄人的官声政绩。去世之后,陈献章亲自为其营葬,抚恤遗孤,并发起县民立丁侯祠。李贽《续藏书》卷二十七《郡县名臣》:始至,问民俗,曰:“富而不教,令之过也。”见词牒倥惚,好越诉,曰:“令之不足于政,民弗靖也。”乃下教令,明约束,抑強扶弱。苟罹于法,虽日侍左右者不少贷,民始知有令,……年四十一,卒于官,士民哀慕,立祠祀之。
袁庆祥(1450~1531),字德征,号崖松,袁端子,雩都人。成化四年入太学,历任内府,上书陈“省国费,以节民用;严选举,以重守令;修武备,以防边患;存公道,以守国法;起民望,以惜才能。”五事,忤旨被杖,遣还国学。成化十四年中进士,任潜山知县,百姓相戒不敢为不法事。后任刑部主事,因办案能力出众,成绩卓著,加封为承德郎,升广东按察司佥事、提督雄韶等府兵备,总管广湖军事,晋阶朝列大夫。著有《崖松集》《归来稿》《读史录》《古今杂议》等。今安徽天柱山有袁庆祥石刻二方(2011年6月安徽美术出版社《天柱山山谷流泉石刻》P81、P82)
钟观,字尚宾,兴国人。宣德八年乙卯乡荐,任福建罗源县、浙江临海县教谕。景泰元年,典试应天,任四川越崔卫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学正。时御史严核所司,俱屈膝为礼,钟观浩然拂衣。家居甚贫,有杀人者持百金贿赂,求免于官,观曰:“杀人逃死,非法也。”拒之。成化十七年兴国知县袁天骐共同编纂《兴国县志》5卷。著有《游庵集》《梅花诗》各一卷。
俞溥,字德洪,信丰人。弘治间贡授泾府审理正,忧归,不起。师事陈献章,以立身行道表彰绝学为己任,辟馆谈道,以倡来学。“疾革,犹正衣正中,与学者讲《尊德性》章,端坐而没”。
胡易,字光贞,宁都人。弘治三年庚戌进士,观政吏部,冢宰王恕深器之,授礼科给事中,又升吏、户二科左右给事中。监御库,论内监贺彬黩货无厌罪状,彬饰辩诬易,有旨俱下狱。后查易奏多实,得直。星变,上《修德弭灾疏》,语极切至,封驳纠正,风采凛然。奔母丧,哀毁卒于途。名入乡贤祠。著有 《易学渊源》《山斗文范》。其门生有大学士李时、侍郎何孟春、少卿汪举、御史蓝田、郎中刘志道、员外郎李继先等。
袁庆云,宇德亨,端子,雩都人。博洽庄凝,有父风。弘治九年岁贡,任上杭训导,日进诸生讲贯不辍,都御史韩邦问巡按至汀(韩邦问任南赣巡抚在弘治十五年至十七年),庆云陈民间利弊六事,韩以国士称之。亲老乞归,奉养未尝离左右。亲殁,哀毁踰节,遂以疾卒。初端侧室生子庆旸,母卒旸幼,云抚弟成立,友于之风,乡人服之。著有《龙门集》。
袁庆麟,字德彰,雩都人。初为诸生,矻矻攻举子业。忽自悟曰:“吾性自足,何事外求?”遂锐志圣贤之学。既膺乡举,以亲老不仕。督学邵宝聘主白鹿洞,郡守吴钰聘设教,俱不就。正德十三年,谒王公守仁。称之曰:“是从静悟中得来者也。”檄有司礼聘,督本府社学。年六十五卒。守仁为文诔之,曰:“古所谓朝闻道夕死可者,德彰其几庶焉。”著有《刍荛余论》。刊刻过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
刘宽,字彦博,大庾人。性敏志高迈,幼从谭元洁学,元洁以子妻焉。工制举业,数踬场屋,乃益肆力于古文词。以弘治三年贡,任终崖州学正。孙龙,亦能诗。
苏琮,字伯重,宁都人。弘治八年乙卯举人。知湖广蒲圻县,正徳七年任补河南郾城县,治政精明。解绶里居,与诸名贤讲咏。性孝友。著有 《太极图解》《易经测旨》《思斋集》行世。
萧敏,字淳仁,宁都人。明弘治九年丙辰进士。初知浙江归安县。严明刚介,不避权势,以贤能召入朝。因忤时贵,出知泸州县,后升严州同知。丁忧归,病卒。名入乡贤。
董天锡,字寿甫,董越次子,宁都人。弘治九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青州知府、四川参政、南京大理寺卿。嘉靖十五年主纂《赣州府志》十二卷,是当时赣南名气最大的文人,著有 《璜溪文集》。
张九逵,字天衢,大庾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官揭阳县知县、休宁县知县、南京礼科给事中、两广布政使参议等职,正德元年任休宁知县时,刻印过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萃》25卷。
刘节,字介夫,世称梅国先生,大庾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历任浙江左布政使、户部侍郎、刑部右侍郎。工书,书仿颜真卿。著有《春秋列传》《梅国集》等。嘉靖十五年,刘节纂修《南安府志》三十五卷。今有《宝制堂录》《梅国前集》传世。
王銮,字廷和,大庾人。王阳明弟子。正德三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入为都水主事,出辖徐沛闸河。十一年,织造中官史宣过其地,索挽夫千人,沛县知县胡守约给其半。宣怒,自至县捕吏,銮助守约与抗。宣诬奏于朝,逮系诏狱。以言官论救,守约罢官,銮输赎还职。已,分司南旺,又捕诛中官廖堂侄廖鹏之党。嘉靖初,迁武昌知府。镇守中官李景儒岁进鱼虾多科率,銮疏请罢之。楚府征税,茶商重困,銮谓税当归官,力与争。王诋为毁辱亲王,銮遂请终养,不待报竟归。后吏部坐以擅离职守,夺官。
叶芳(约1490~1535),又名惟七、挺芳,自号满总。王阳明部将。原籍广东兴宁,正德初为钟仕锦流寇小头目,正德六年冬归顺官府。正德七年春,追随巡抚周南扫荡赣闽粤边区山寨武装。事后安插到安远县黄乡保(今属寻乌县),接收各山寨的残余势力,拥兵近万,成为南赣地区实力最强的民间武装。正德十二年始,追随南赣巡抚王守仁,率军参与南平之战、桶冈之战、三浰之战及平定朱宸濠之战,授千总义官,成为安远县东部十五保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控制者。叶芳所创建的黄乡兵以能征善战著称,六十余年间被历任南赣巡抚所重用。
蔡世新,号少壑,龙南人。王阳明弟子,正德嘉靖间画家。善钩勒竹兼工画像,今上海博物馆藏有其所画王阳明像。(明)欧大任 《欧虞部集十五种》之《思玄堂集》卷七有《访蔡世新》诗,(明)夏言 《夏桂洲文集》卷六有《蔡世新为余写真用梅国韵》诗、《送蔡世新入武夷》诗。(明)朱谋垔《画史会要》卷四:“蔡世新号少壑,虔南人。王文成镇䖍日,以写貌进者阅数十人,咸不称意。盖文成骨法稜峭,画者皆正而写之,颧鼻之间最难肖似。世新幼年随其师,进乃从傍作一侧相,立得其真。文成大喜,延之幕府,名以是起。久之,吾宗人聘至南昌,写面俱请世新,而衣摺丹彩则用罗素,故各极精妙,至今展之犹如生对。世新亦善钩勒竹,大幅则佳,亦画美人。”(清)彭蕴璨 《历代画史汇传》卷五十三、(清)孙岳颁 《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十六、(清)徐沁 《明画录》卷一,记载相类。(清)吴庆坻 《蕉廊胜录》卷七:“先生像为蔡世新所传者极多,惟以多故,随手辄肖然。至小者亦径尺,今如此小者不爽毫发,令观者肃然畏敬云云。”
彭莹,字廷璧,大庾人。弘治十四年举人(《诸暨县志》记为进士)。正德十二年授诸暨知县,任内纂修《诸暨县志》(今志书不传,仅存彭莹跋文)。后迁肇庆府同知。 张瑶,上犹人。正德十五年任桃源县县丞。诚心爱民,不事边幅。嘉靖甲申大旱,躬率里老跣足祷于日中,三日雨作。因是致疾,卒于坛。舁榇归,士民号泣送之。祀名宦。
何儒,生卒不详,宁都人。正德间任东莞县白沙巡检。正德十六年,何儒向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报告发现葡萄牙船上有中国技工杨三、戴明,建议收为己用,得到汪鋐的支持。何儒说服杨戴二人,明军开始仿造佛朗机铳和蜈蚣船。是年秋,大败葡萄牙船。嘉靖元年,何儒因功升任上元县主簿,在南京操江衙门督造佛朗机铳炮300余门,杨三、戴明跟随何儒成了铸造铳炮的专家。嘉靖十二年,何儒任满,进秩宛平县丞,后调任上元县丞。何儒为明军在广东屯门驱逐葡萄牙人立大功,他把杨三、戴明从葡萄牙船队那里挖回来后,又为大规模推广使用佛朗机铳担当大任,为巩固国家边防起了重要的作用。《明史》卷九十二:“至嘉靖八年,始从右都御史汪鋐言,造佛郎机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佛郎机者,国名也。正德末,其国舶至广东。白沙巡检何儒得其制,以铜为之。”(明)董天錫 《(嘉靖)贛州府志》卷九:何儒 广东白沙巡检,有功,推升上元主簿、宛平县丞,改上元。
何泰,何廷仁长兄,雩都人。正德二年举人,正德间任武平知县,颇有政绩廉名。
何春,字元之(一说字符之),何廷仁二兄,雩都人。王阳明弟子。弘治十七年甲子科举人。历任福建诏安、直隶含山、霍山知县。在诏安知县任内,何春“行乡约,禁图赖,毁淫祠,教民间习文公家礼。”
何廷仁(1486~1551),初名秦,以字行,改字性之,号善山,雩都人。何廷仁治学初慕陈献章,后在赣州师从王守仁,因而放弃科举。何廷仁悟性极高,对王阳明的思想心领神会,在江西赣州与黄弘纲同时教授新入门的弟子。在王阳明的弟子中,当时有“浙有钱王,江有何黄”之说,新人门弟子多由何廷仁和黄弘纲教导,时称“接引师”。嘉靖元年,王守仁回浙江守制,何廷仁才应江西乡试中举,后考进士未第。嘉靖二十年,何廷仁在陈献章的家乡广东新会县任知县,亲自在献章祠中讲学,慕名学子接踵而至。任内五年期间,依法治政,以德化民。各乡设置学社,制订训规,并且修忠祠、辟义椽,祭祀为国死难的县民,以教化百姓,使穷山僻壤成为文明礼义之乡。又在县邑关隘处筑堡垒,建炮台,驻军防护,以保疆安民。嘉靖二十五年,以政绩最佳调升南京工部主事,分司仪真。后调芜湖掌管专卖,使当地市价度量衡公平合理,市场稳定。任职期满辞官回乡,以讲学著说为乐,著有《善山集》《善山语录》《格物说》等。
黄弘纲(1492~1561),字正之,号洛村,雩都人。正德十一年举人。曾师事王阳明,但并不赞成其师的“四句教法”,认为“天然良知,无体用、先后、内外、深浅、精粗、上下”之分。反对以“未发”“已发” 分性情为二,认为‘性之于情,犹理之于气,非情亦何从见性?”强调求道必“反求诸己”“深造自得”,修身则 “不致纤毫之力,一顺自然为主。”嘉靖二十三年授汀州府推官,迁刑部主事,因得罪吏部尚书,辞官归里。以师学授徒,长期不懈,与何廷仁齐名。著有《黄洛村集》二卷。
管登,字宏升,别号义泉,雩都人。管登少通理学,闻阳明先生论学虔中,登语何廷仁、黄弘纲曰:“昔伊洛渊源实肇此地,今日圣道绝续之关,其在斯乎!”乃偕黄、何诸子而受业焉。阳明子一见,即语及门曰:“宏升,盛德君子也。”语以格致之要,恍然有悟,如久歧迷途而始还故乡也。自是省察体验,终食不违。尝曰:“人于此道,如捕风捉影未尝真知实究,往往半上落下。若知之真,则行在其中矣。”阳明子曰:“宏升可谓信道极笃,入道极勇者也。”嘉靖元年壬午科举人。嘉靖十一年壬辰,授广东肇庆府通判,职司戎行。越三年,以才优迁广州府通判,监督管理薪给。因其曹铨课最,升湖广岳州府同知。丁忧归,卒于家。著有《吟劳集》。
赖元,字善长,号蒙岩,雩都人。监生。尝叹士读圣贤书,当为圣贤事。时王阳明讲学虔州,元裹粮及门,闻师训辄解悟。与同门何善山、黄洛村书疏往复辨证。洛村与刘龙山书曰:“近得阳都朋友相次兴起,甚得力者,皆善长一人倡率之功也。”邑令陈大纶设讲堂,推元为首,学者翕然宗之。与同邑李蒙泉讲学青原,吉人士称为“二蒙”云。又好善乐施,曾与弟赖贞在邑西建桥三座,嘉靖二年捐资修建先师庙及县学。未仕,卒于家。
谢魁,字文杓,兴国人。为诸生时,受学于王公守仁。正德间选入南京国子监,历官虞城、乐昌知县,著有《南雍语录》《廷训诸书》。
胡夷简,字近道,会昌人。师事罗洪先,又游何廷仁、黄弘纲之门。以贡授嘉善主簿,勤于职业,当事荐其廉能,迁长乐县知县,均赋兴学,士民祠祀之。升宾州知州,不赴。既归,日率其子弟与乡大夫谈学不倦,复刻乡约以范俗。邑大夫有所兴除,必就问焉。弟胡恕简,以贡生任南海县丞。赖贞,会昌人,能诗文,从罗洪先,讲学白鹿洞。
钟圆,字稚方,兴国人。年十七食饩,郡守爱其才,为行冠礼于堂上。嘉靖中以贡授江华令。致仕,从王文成讲求性理之学,寿八十九。
刘寅,字彦亮,大庾人。王阳明弟子。明正德九年甲戌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后调刑部。母丧守制,服满复职,转任员外郎,升郎中。寅乞归养侍老父,寓居家十四年,起用为刑曹,迁贵州右参议,毕节土酋相争,寅妥善调停解决,调升广西按察副使。时安南莫登庸降,刘寅奉命出关,催福海前来受封官印,革除王号,归附大明。寅晋升福建省参政,三个月又升任湖广右布政使,不久,转任左布政使,在任时肃靖了楚藩英耀之难,并协助谋画平定了麻阳兵事,事后,寅即以年老引退.寅性情纯厚、闲雅、镇静,寿九十余。
詹道贤,崇义人。正德间书商,刊刻过李知先《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9卷,续1卷,提纲1卷,半页13行,行27字,原本藏上海图书馆)。
李国纪,字正之,号云山,宁都人。嘉靖元年由举人任顺天府通判,不久升为太仆寺丞、工部员外郎。后被降为松江府通判。上海自元代建县以来,一直未修筑城墙,所以难以抵御倭寇流窜式的攻击。李同纪一面以重兵抗击,一面倡建县城,修城墙4500米,箭台20座,楼阁四座,至今大境阁还保存着,是上海故城的始建者。李国纪积劳成疾,死于任上,著有《云山诗文集》。
张纯,字懋一,信丰人。天性颖敏,笃志力学。至京师,就翰林景旸学。为文有根底,名动一时。领嘉靖元年乡荐。
刘贤,字汝希,宁都人。嘉靖四年乙酉乡荐,嘉靖五年丙戌龚用卿榜进士。任桂阳州学正,转南京国子学录,升福州府通判。性夷旷冲恬,时偕同志讲学于胜地。解组归,以诗文自娱,不与外事。著有《麓泉漫稿》《纪会同声录》。
王兆,宁都人。嘉靖十一年壬辰选贡,任衢州学训导,升唐府教授。学博行雅,教洽士孚。休归三十余年,世味泊如,闾里称为长者。尤工于诗。著《省斋稚稿》。
黄注,字汝霖,信丰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嘉靖十八年任长兴县令,后升吏部主事。工于诗,著有《小峰集》四卷。
俞献可,字九河,信丰人。能文章,旁通星象、历数、兵符、剑术。少保胡宗宪辟为慕。与徐渭、唐顺之、茅坤友。宗宪平倭,制三边,诸纪绩碑文,多出其手。后官平南县知县,陆凉知州,俱有政迹。
李凤,字鸣冈,其先大庾人,父贤始徙籍番禺。生三子,长鸾,字鸣汉,嘉靖二十年进士,户部郎中,次鹗,凤其季也。少从鸾学,终身执弟子礼。二十五年举于乡,三十二年登进士,知萧山县,锄豪强,薄刑罚,新学校以振士风。严禁溺女,公均输之法,颂声载道。调余姚,著御倭功,累官大理评事,品陟庶狱,人称其平。迁登州知府,地濒海,饶于鱼盐,岁羡数千,凤一切却之。升贵州兵备,伸威振纪,边圉肃然。擢广西参议,历福建按察使、广西左布政使。所至清介自持,不索民间寸香片蠹。其所行,惟求合于道,不求合于乎世,官居二品,产业不足糊口,训家甚严,仆从衣服稍丽,必痛斥不贷。以老罢归,处之澹如(事迹见《粤大记》)。
吴国器,字君重,崇义人。嘉靖二十二年举人,任泰顺县教谕。尝捐赀佐迁学,又赙同僚归榇,士贫不自给者,倾囊周之。升河南修武县知县,迁湖广蓝山县知县,所在皆有政声。雍正《浙江通志》有吴国器传,艺文志录有吴国器《重修太平桥记》《重建爱薫桥碑记》,光绪《湖南通志》有传。入祀崇义县乡贤祠。
阳骥,崇义人。选贡,嘉靖三十一年任霍山知县(《六安州志》),性简静,居官不逐时,致仕以吟咏自适。
谢长艮,字子启,瑞金人。诸生。著有《四书便览》《论史君子录》。
袁淳,字育真,庆云孙,雩都人。幼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年十二应童子试,构《五经》题义,援笔立就,主司见而异之,补弟子员。嘉靖三十五丙辰成进士,初授楚承天司理,有治声。寻召入内台,奉敕巡按浙直,进湖广按察司佥事。淳好学,尝谓近世士人讨论工疏,闻见汩没。于是取古人之书,上自周秦,下迨元明旁及稗官野史、柱下、天竺之语,分类编次第为二百二十卷,名曰《稽古大成》。论断评阅,具有特识。今其书半轶焉。自著有《罗岩集》。——临风按,袁淳系严嵩党羽,尝弹劾淳安知县海瑞,遂使落职。后因居乡恣行侵并,被雩都知县夏宗思上疏论罪。又,袁淳于嘉靖四十五年纂修《雩都县志》十三卷。
何源,字仲深,号心泉,会昌人。嘉靖三十八年己未进士,任嘉兴县知县,有妖神祠烟雨楼,赛会无虚日,源立仆而笞之,妖遂息(《嘉兴县志》)。
曾廷琦,雩都人。嘉靖间任霍邱教谕,王阳明门下土也,讲学施教,得师儒体(2006年黄山书社《颖州府志》P512)。
张渊,字时跃,信丰人。嘉靖间乡举,初授旌德知县,隆庆五年任凤阳知县,皆有惠政。工古文词,论议凿凿可行,介特忤时,不获展其用。入祀乡贤祠。隆庆间纂有《信丰县志》。
曾朝用,信丰人。嘉靖间刊刻过张逵《允庵先生诗集》。
刘翔,南康人,侨籍崇义。博极群书,嘉靖中以贡令湖广桂阳县,守官廉谨,士民爱之,祀名宦。后改广东河源县,亦著治声。入祀崇义县乡贤祠。光绪《湖南通志》有传。
卢述,字思斋,宁都人(赣州卫军籍)。嘉靖间倭寇沿海诸郡,述以策干兵宪谭纶,纶荐之督帅戚继光,从征闽广,以军功授赣州卫镇抚,累官至昌平游击。在边敌马不敢南牧,神宗呼为福将。(万历七年由赣州卫指挥出任舟山参将)历宁绍总兵,入为前军都督。其用兵号令严肃,以计胜人。常言“戎事之修,岂在多杀,贵治之于未乱耳。以年老乞休回籍。(万历二十八年)关播之变,上犹思用述,述亦自奋欲行而卒。
宋应奎,字五东,雩都人。隆庆元年丁卯岁贡,任上虞县训导,迁新兴县教谕,本躬迪士,振兴古学,为文浩博渊微,士林推服,受其教者多知名。升博罗知县,以儒术饰治,有惠政。
苏子奇,字舜锡、莲湖,苏琮孙,宁都人。游大学,授邵阳丞。以廉能得士民心。历署邵阳、新宁、宁乡、湘乡、耒阳诸县篆。所至颂“有脚阳春”,祀邵阳名宦。西游峒寇作乱,奇督兵讨平之。擢桂阳州同知,治行如邵阳。致政归家,朔望集里中长幼,讲圣谕于博济庙,名孝友会。
苏大成,字汝愿,号损斋,宁都人。苏子奇仲子,出继世父。弱冠,举隆庆元年丁卯乡荐,隆庆二年戊辰罗万化榜进士,万历初授湖广远安令。时遇凶年,兼有采木之役,区画采办,备尝劳瘁,其才足以济之,百姓安其政教。升北京刑部主事,谳狱称平。宣诏宁夏,胜任有余。累官韶州知府。
王瑞麟,字化成,宁都人。忼爽有才。正德中,太守临县试诸生对:“五马诸侯今日到。”麟年最少,应声曰:“六龙天子几时回。”太守大奇之。性刚直,不谐于俗。以隆庆三年贡,两任德兴教谕致仕。凡兴利除弊,邑侯往往造请,资其赞画。环玉一陂,殚力尤多。著有《龙江文集》。
汤拱,瑞金人。嘉靖年选贡,历任太仓州同知,升成都府通判,嘉靖三十四年任衢州府通判,迁达州知州,封中顺大夫。决事详明有政声,衢州绅民为其建祠。入祀瑞金乡贤祠。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十名宦上:“汤拱,赣州人,以岁贡生署同知,处事详慎,居四年,淸白不渝,升成都府通判去。”
陈朝用,号南湖,宁都人。嘉靖三十九年贡生,隆庆间官镇江府训导,与徐邦佐、朱文山同撰《京口三山续志》四卷。
孙希夔,字子乐,大庾人。隆庆四年庚午乡试第一,历官阳春知县,唐县知县,儋州府知府。在唐县任上“修学,礼士,条议均赋上官,凡有加派不复及唐。”今唐县志艺文志收有其《均赋役》一篇。孙希夔以擅文与孝顺继母闻名,著有文集若干,今佚。1991年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有《儋州守孙希夔墓志铭》。
李涞(1538~1602),字源甫,号养愚,雩都人。明代理学家。隆庆五年进士,历官宝应县知县、户部给事中、山东按察佥事、广西参议、佥都御使、都察院中丞等职。嘉靖四十五年宰辅张居正遭父丧夺情,充大婚册使,李涞疏言此大典不宜以亲丧将事。居正怒,出为山东佥事。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万历十九年,李涞遭弹劾罢官回籍。李涞的理学由薛暄入门,而上溯朱熹,所谓近里着已,不影附宗门者。与李涞同时的明代理学家、吉安人邹元标说:“雩都县稍前有何廷仁、黄弘纲两位先生,为王阳明的高足弟子。如今李涞的真学问、真人品,与何、黄两位先生相伯仲”。李涞致政家居,四壁萧然,惟聚徒讲学,寒暑易节勤讲不辍。晚年,刊刻薛暄的《读书录》和何廷仁、黄弘纲二人的文集,以训迪后学为已任。万历二十二年,主持修纂《雩都县志》。死后,既列祀郡、邑乡贤,继又奉配享濂溪、阳明二先生祠,门人又专祠邑中,置祭田。康熙十年,同乡举人易学实多方搜集其著述,编成《李中丞文集》二卷。
魏良静,字玉川,宁都人。隆庆四年庚午选贡,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科南都经魁。历严州府推官、台州府同知。少刻苦读书,恒达旦不寐。文词藻丽,为世所推。著有 《正续谈资》四卷行于世。(明)黄洪宪《碧山学士集》别集卷三:“尔浙江严州府推官魏良静,擢颖乡闱,筮官郡理,乃能操持亷恪,审克详明,俾吏无舞文,民无冤狱,荐章交上,佥曰汝贤,兹以岁绩特授尔阶文林郞,锡之勑命。志称严陵民俗淳厚,可以卧治,不可以棼理,尔益顾乃德,远乃猷,以称朕好生之意,行有显陟,钦哉。” (明)温纯《温恭毅集》卷四《疏》:“严州府推官魏良静,通敏之才,卓荦之器,摄篆一尘,若凂议狱,三尺为平。
温纯,宁都人。隆庆六年任富阳县丞,征税有法,署知县事,持守不苟,一邑号良吏(《富阳县志》)。
钟譔,字近修,号仰泉,瑞金人。隆庆间以选贡任南康府学训导,饬躬洁履,为郡太守所重,万历三年署白鹿洞教事。迁广东永安县教谕,历升国子监学录,满考升湖广武昌府通判。职主饷,矢操冰檗,却例金岁以千百计。后告归,蔬食菜羹,萧然自得,以寿终。万历三十一年纂修《瑞金县志》十一卷,又曾捐建邑南龙珠塔。
俞琳,字声甫,信丰人。为郁仪王孙舅氏。敏捷强记,家藏万卷,涉猎无遗。常为学博,陪御史中秋宴,命题赋诗,琳一夕作七律百首,御史击节叹赏。将荐之,因耳重听有误,应对不果。著有《还读堂诸稿》。
谢诏,赣县人。明万历二年进士,任颍川知府五年,提升刑部员外郎,后为陕西清吏司郎中。因平息杨应龙之乱有功,圣赐绯鱼二品服而不受,并连续上书要求退休。后起用为湖广、四川按察使,云南布政使,顺天巡抚,均不赴任。主持重修地方志,体例严谨,文词简练,当时称为一代良史。著有《虔台志》《赣郡志》《玉房山集》。
丘一鹏,字万程,宁都人。万历四年丙子乡荐,念父老不忍会试。父严督之,乃扬言入京,而私屏处。父果病,念子不得见,一鹏即出见与决。知乐昌县,有盐例入知县金数百,尽革之,立碑永禁。升惠州防海同知,每亲至碣石卫,按格阅舟卒,皆有法。戊戌寇发,一鹏即调度所素阅卒,歼贼数千。有闽贾五十人,误为逻卒所获,参将欲作生功报上,一鹏以去就争之不得,为移檄闽中。报至,果海贾也。而一鹏巳病笃,贾人至官衙仰天祝涕泣,愿以身代死。既卒,而歼贼功方上,升湖广按察司佥事。
熊懋官,字思守,号今是,石城人。万历三年以拔贡选入南雍,明年中式丙子科北闱第八名,任江南铜陵县知县,改浙江庆元县知县,皆有治状。踰年升福建漳州府通判。归而闭户读书,一意修词,力追大雅。平生所著有《蛰口录》《一籁稿》《青箱遗稿》诸书。祀乡贤祠。
卢逵,字渐甫,号云路,宁都人。万历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吏科右给事中。奉命册封鲁、周二王,各赠千金不受。万历十七年,兄卢通中南宫乙榜,卒于京师,时公甫四十,父母皆在,遂力请终养归。后阁部台省相继推荐其任礼科左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尚宝司少卿、尚宝司正卿等职,公坚辞不赴。万历二十年曾与吴天德订定《宁都县志》。天启三年,加升太常寺少卿致仕。为人廉退静俭,不以一介求取于人。官于朝六年,家食五十三年,以清德闻天下。卒于家,享年九十三岁,祀乡贤祠。著有《易经儿读》《渐甫语录》《吏科奏议》等。
甘士阶(约1545~1608),字维藩,号紫亭,信丰人。万历五年进士,授黟县知县,万历九年迁丹阳县知县。历山东道御史、大理寺左少卿,升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巡抚凤阳。以艰归,起补两浙巡抚,升大理寺卿,万历三十九年卒于官。为官清廉,选贤用能,以身作则,死后经朝廷核准,在杭州府武林书院之阳建立甘公祠。
谭一召,字敬微,号华南,大庾人。万历七年进士,历任广东遂溪县知县、东莞县知县、湖南临武县知县、松江府通判,南京刑部广西司郎中,因弹劾元辅王锡爵而被免职。
黄大节,字思立,一作斯立,号无净,信丰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授太常寺博士,迁礼部祠部郎中(祠部清吏司郎中)。因疏请早定国本,出为浙江副使,后丁忧归,卒于家(《赣州府志》卷五十一)。工诗,居京时与袁宗道兄弟结社,今有袁宏道《暮春同黄无净、曹季和、黄昭质、家伯修游高梁桥》《夏初黄无净邀同项玄池诸公及家伯修泛舟三忠祠》等诗。
谢于教(1565~1635),字觉甫,号青莲,宁都人。性友爱。万历十六年戊子乡荐,历官滁州知州。时魏党崔呈秀巡按南京,使人引于教附己,当得部属。于教日:“参罚降调,命也。吾不能入其党。”呈秀怒,思中之。突使取州柜天平与市平较,不贰。崔计诎去。邻郡白莲教倡乱,从者日众,人心震骇。于教增城堡,治楼橹,贼不敢犯境。事详《两朝从录》。迁湖州府同知,天启初辞归。崇祯间征聘理学师儒不就,辟居螺石以终。
李承勋,字锡庸,万历年间著名将领。先世江西安远人,洪武间选军籍,永乐中由南锦衣卫调处州卫。承袭职处州卫指挥同知,万历十一年因功升游击将军,万历十六年刊刻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四卷,万历二十三年升授蓟辽参将,不久荐为镇守山东总兵官署都督佥事,赐一品服,提督南北水陆官兵。万历二十七年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入驻朝鲜。
谢子诏,字台岳,宁都人。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朱之蕃榜进士,知广东四会县(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间)。遇水灾,请于上,获准减免积欠税赋七千余两。并捐俸筑堤,以绝后患。悉力倡率修学宫,建水口塔。升霸州知州,时边关军需告急,子诏苦心调度,既未误公事,也未过份增加百姓负担。擢刑部员外郎中,累官河南卫辉府知府(天启年间)。
杨世用,字达兼,宁都人。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岁贡,性恬淡,不喜仕进,生平以礼自持,讲学谈道,绝迹公卿间,曾加授太常寺典簿,入乡贤祠。著有《翼性论》《人伦鉴》《日用要编》。
王宾贤,字菉漪,号海观,宁都人。少负才名。文体卑弱,分划立义,卓然名家。于圣贤精理,大有发明。主司董公其昌,最赏其墨艺。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举人,历知茶陵州、罗定州、耀州(万历四十八年任),皆有惠政。曾与同僚庭见巡按邱兆麟,邱公下堂执其手曰:“予读先生文久矣!不意乃屈于此。”
曾汝召,字澹甫,龙南人(今属全南)。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万历三十年任江苏吴县知县,任内革冗差、迁青龙桥、修寅宾馆。万历三十五年升礼部主事会同馆提督。万历四十二年由会同馆提督迁任吏科给事中,转刑科给事中。万历四十八年正月,刑科给事中曾汝召言请至若屠城陨将歼属丧师之臣。天启元年,在降夷处置之争中,曾汝召反对接纳辽东降夷。天启三年八月,刑科都给事中曾汝召迁太常少卿。天启六年二月,因受阉党徐复阳弹劾,时任大仆寺卿曾汝召被魏忠贤削夺官职并追赃。崇祯元年起复。今存有《上魏抚台叶按台及都台书》《请严禁左道疏》等文。
廖应兆(1568~1649)字圣符,号太初,石城人。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乡试中举。翌年乡荐任江南太平府通判。后历署知广德诸州县,复司漕,皆有贤能之称。应兆任当涂知县时,三藩王前往封地,其小船巨舰填塞航道。为通舟楫,将毁两岸民房。应兆得知,乃广设浮筏,沿岸接济,数万家民房得以保全。后调任繁昌知县。因施政济民有功,升任辽州知州,加四品服俸。不久,以终养老母归。清顺治六年为清兵所杀。著有《醉泥草著》《耳瘿零》等,皆毁于兵燹。
钟显,定南人。岁贡,万历三十四年任漳州府督捕通判,三十六年任漳州月港舶政督饷官(月港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后被劾罢去。(明)张夑《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钟显,江西定南人,岁贡,督捕通判,署三十六年饷,后被劾罢去。
孙应岳,字游美,大庾人。万历三十七年乡试举人,后在顺天考中进士,任刑部司务。后在南京国子监任职,著有《金陵选胜》。
陈即登,字彼岸,号大摩,石城人。万历三十八年由拔贡知广东阳江县。时黎裔自相争斗不已,上司欲征伐以谋取功利,即登坚不奉命,降广西按察使照磨。后辞官归里,放怀诗酒,著有《粤西游志》集。
王三重,大庾人。万历中举进士。初任龙门知县。性明察,无奸不烛。有告人盗牛而以皮置池中者,一索得之。三重曰:“此,诈也。皮置池中,汝从何知?”告者遂伏。其发摘,多类此。调任番禺,多善政。历官吏部尚书。
丘大成,字志竞,雩都人。万历四十年任连城县知县。练达治务,风励僚佐。迁学宫于旧址,建明伦堂。迁名宦、乡贤二祠于学后,建寅宾馆于衙右。当时,穆穆无可誉。死之日,民思之不能忘(《连城县志▪名宦志》)。
王立爱,字孩子,号菁莪,南康(一说崇义)人。万历四十年以拔贡任定襄知县,居官五载,廉政爱民,不避豪强,任内纂修《襄垣县志》八卷(今藏国家图书馆)。后擢镇江府通判,士民肖像祀之。
赖愈秀,崇义人。由选贡任遂溪县丞,万历四十二年升任奉化县知县(见万历《雷州府志》卷六秩官),通敏练达,开万家河,造太平桥,创北渡公馆,修学宫,事事精办,不动声色。在任未久而去,人皆惜之(《奉化县志》)。(明)《王以宁奏疏》卷六云:“遂溪县县丞赖愈秀,精勤吏务,清白儒风。”
谢士章(1581~1637),字含之、与苏,号石渠,宁都人。明代诗人,书画家。出生于宁都县黄陂镇杨依村,被宁都知县陈时言(贵州省普安州举人)收为养子,因名陈士章,在贵州成长。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任广东增城县知县,天启五年升楚雄府知府,同年十二月迁重庆府知府,迁广东副使,升广西布政司桂平道、云南临沅道右参政(从三品)、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广东副使居官清正爱民,所在士民皆为立祠。崇祯七年奉圣旨准复谢姓。著有《谢石渠先生诗集》十三卷(今有200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本)。
温国奇(1577~1648),又名宗宁,字仲庸,号澄虚,宁都人。自小家贫,幼从母训,稍长授业于族伯克敦,且得其周全。勤奋博学,万历三十七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后授广东惠州推官,任治所属各邑上访者众,国奇恤其守候之苦,设炊灶于署门,周全接待,终日开衙理事,立判而决,民皆颂其功德,在任六年,政声甚卓。天启元年,朝廷敕封其父克臻为文林郎,母杨氏为孺人。翌年惠州士民为建生祠。同年升江南巡按御使,复调甘肃巡按御使。天启四年朝臣杨涟、左光斗等人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国奇参与倒魏,事败,贬为苏州知府,再降为同知。天启六年,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败事,国奇得以平反,先转任陪京员外郎,后任四川清军驿传道。崇祯三年擢云南道应天监察御使。任满告归时,恰逢闽寇披猖,国奇率捐千金,倡建宁都新城,自崇祯五年起历时九年而竣工,州城扩大近两倍。明亡,国奇立志反清抗满,南明朝任为御营起居、兵部侍郎。清顺治五年初,国奇领兵抗清,三月十一日殉节于赣州。
温国信,字任我,石城人。万历间任陇西县丞,能秉公断案,苏按院奇其才,升任西和县令。西和习俗凶悍好斗,民人出入佩刀。国信教以礼让,立赏格,责成乡里父老,动以事诚,习俗遂易。县民萧兴汉聚众,两拒官兵,国信单骑谕散。复相度地势,作堰灌田数十处。莅位三载,境内安定,有治声,升江南长淮卫经历。
黄道月,崇义人。万历时任广东南海县,有廉声。致仕归,囊橐萧然,载石狮二,以壮行色,今列县前者是也。入祀乡贤祠(同治《南安府志》)。
蔡世敕,南康人。万历三年乙亥选贡。官浙江温州府通判,兴利除弊,卓著政声。巡按特荐卓异,升云南维摩知州,解组归,士民焚香护送数百里。祀乡贤。
赖子崇,崇义人。万历年间任江都县主簿,升河阳县知县,任内创建县学(见雍正《云南通志》卷七)。
刘震,龙南人。由录事判官为儒学教授,长于文词,号层崖先生(万历《雷州府志》卷六秩官志)。
邓鼐,石城人。万历岁贡,官太原府知府,著有《随篆集》。
黄戴玄,字九雒,信丰人。万历、天启间以诗闻于世。著有《醉石诸稿》。
王一令,崇义人。岁贡。曾任闽县主簿,天启五年任增城县丞。狷介自守,听讼明允不为苛细。次年,檄署西宁县篆(至崇祯三年),洁已爱民,厘弊剔奸,直指王业浩疏,荐之令全粤诸为丞佐者以一令为法(见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四十七《宦绩录十七》)。
曾就义,字赤生,宁都人。天启五年乙丑进士,知江南溧水县,以兴除利弊为己任。境内苦水灾,率先捐俸建三圩,民赖其功。诸生陈文海遭诬陷十年,得其雪冤。因母丧致休。服满补南宫,治行如溧水。流寇围邻邑,就义预筑御台四座于城外,多蓄火药,寇不敢犯。数月后因父丧致休。服满补唐县,德政益懋。后奉诏入京,帝亲与对策,问兵饷国用。时督赋严急,民困多从贼。就义认为国赋在民,民之休养在官,有司廉俭则民不受害。对答深称帝心,授翰林编修,任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经筵日讲官。崇祯十二年己卯,充东宫讲官。因职务繁重,劳瘁得疾卒。都门诸缙绅为其具棺殓,有旨部给勘合 (文书),驰驿扶柩归葬。就义清介正直,己卯省试,虽与江西监临御史交厚,仍秉公不令其子入闱。入宁都乡贤祠、溧水名宦祠。
郭君聘,字修野,信丰人。泰昌元年拔恩贡,崇祯三年授福建建宁通判。后运解金花赴部,以绩优叙历署将乐县、松溪县知县。所至走访民间利弊,务除百姓疾苦。后迁云南新兴知州,在任廉洁。著有诗集《风雅居士集》。
杨文彩,字治文,号一水,世用长子,宁都人。崇祯元年戊辰选贡,入北雍,祭酒吴公称其天下文章第一,同乡陈大士、罗文止、杨维节、揭祝万皆下之。前后教授弟子数百人,魏禧最晚进,文彩深奇之。性和易,虚怀乐善。著 《尚书绎》,必浣手执笔,曰:“吾方对二帝三王 (尧、舜、禹、汤、文王),奈何不敬?”事父母至孝。因疾坚持早晚节食达十九年。年八十,精明如少壮,手不释卷。尝书训子弟曰:“无所与于人,而感且深者,谦以接物;无所费于己,而业日广者,厚以存心。”著有 《文耻斋文集》行于世,《尚书绎》存有藏稿。
缪正仕,字信吾,定南人。天启元年辛酉恩拔贡生,崇祯六年癸酉朝考第一。历任南直隶常州府织造通判、经征署通判、广东徐闻县知县、钦州知州。入祀乡贤祠。
杨以任(1600~1634),字惟节,号澹馀,瑞金人。崇祯四年进士,例授知县,改应天府教授。崇祯七年升南京国子监博士,同年卒于官,年仅35岁。著有《读史四集》《京学志》《皇明奏疏》《名臣言行录》《非非室集初刻、二刻》等,他曾与同县朱敬文、谢士芳、谢子起、杨希元、杨汝基结赤水社,讲学于城西郊之龙珠寺侧,时称赤水六俊。又与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并称为江西五大家。《读史四集》今有(清)西杨家塾刊本,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曾应遴(1601~1647年),字无择,号二濂,宁都人。崇祯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御史。值李自成起义,应遴上疏论兵事有远见,但因朝政倾轧,终无所补,解职归。明亡,清兵破吉安后围赣州,杨廷麟、万元吉守危城,应遴与仲子灿动员闽地兵数万,赤日徒行二百里驰援,败绩,不久病卒。著有 《枢垣言事》、《篆草焚余》行于世。(清)庄士敏《滇事总录》下:“宁都曾應遴于三桂有恩,其子举人传灿游滇,以十四万金赆之。”
廖汝健,定南人。明末由岁贡授广信府学训导,督师黄道周委署贵溪令,单骑就任,贵溪城破,被执,死。乾隆间《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列有廖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