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30|回复: 0

孫中山“家”在河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1 0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孫中山“家”在河南
    11月29日,由廣東省河源市主導的安奉孫中山先生銅像、由河南省客家聯誼會主導的“世界客家播遷路‧廣東河源站採集客家聖土”活動在廣東河源市客家文化公園隆重舉行。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長肖揚、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賈連朝、廣東省以及河源市的領導等出席儀式。
    75歲高齡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博士應邀出席儀式。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孫穗芳博士說:“中山先生曾親口說過,自己原籍在紫金縣,是東江客家人。這是我父親(孫科先生)跟我說的。我們孫家,從河南陳留(陳留郡,就今天行政區劃而言,約相當於以開封陳留鎮為中心向周邊延伸50~100公里的區域)遷到江西,再遷到福建,從福建再搬到廣東。進入廣東的第一站,就是河源的紫金中壩。我跟你講,友松公是我們孫家的第八代先祖。在他這一代,遷到了紫金中壩。從第八代到第十八代,孫家有十一代祖墳在紫金中壩,這是鐵證。孫家先祖入粵的第一站,就是紫金中壩,這是歷史。歷史不能修改。歷史留下來就是文化。一個民族,沒有了文化就完了。”
    “萬里他鄉長為客,中原聖土望君歸。”孫中山先生是“家”在中原,“客居他鄉”、處處為“客”的客家人的典範;孫穗芳博士現居美國夏威夷,孫家自中原河南遷至江西,再遷福建,再搬廣東等地,乃至移居海外,這一路徑也是客家人遷徙的典範。唯唯客家,系出中原。作為“客居他鄉”的客家人,“家”在中原;作為客家人的孫中山,“家”在河南。
    因緣際會在廣東河源市客家文化公園,安奉孫中山先生銅像與“世界客家播遷路‧廣東河源站採集客家聖土”活動可謂二而一,一而二;因緣際會在廣東河源市舉行的“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安奉孫中山先生銅像與“世界客家播遷路‧廣東河源站採集客家聖土”活動堪稱再鑄刻史碑,不忘中原。
離家的路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一億兩千萬客家人共同的節日與盛會。
    來自世界各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客家鄉親代表聚會在河源市,參加了“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宣佈“世界客屬第23屆大會開幕”。
    汪洋說:“客家人源自中原,在不斷輾轉遷移過程中,傳播了中原先進文化,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客家文化,湧現出了眾多優秀傑出人才,為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客家人遠徙異國他鄉依然秉承勤勞儉朴、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傳統,艱苦創業,奮力拼搏,創造了許多驕人成就。”“南粵大地的開發與繁榮,離不開客家人的披荊斬棘、蓽路藍縷。”開幕式演出是大型歌舞史詩《古邑情‧客家親》,其中第一篇章就推出了蕩氣回腸的男聲獨唱《中原的後代鐵打的漢》--
從那滔滔的黃河邊喲
來到莽莽群山中喲
一路淚灑一路歌喲
客家兒女喲傲蒼穹
傲蒼穹喲
中原的後代鐵打的漢
哪怕前路喲有險峰
安家落戶洪荒處
開創偉業喲度春風
從那秀麗的閩粵贛
奔向四海喲樂園中
不用猶豫莫留戀
客家兒女喲豪情湧
豪情湧喲喲
中原的後代鐵打的漢
何懼關山喲千萬重
歷史啊長相憶
鄉情暖心胸
中原的後代鐵打的漢
開創未來五洲同喲喲
    聽著客家人的歌曲,想起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咀嚼起孫穗芳博士說的話:“作為客家人,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也受到客家傳統思想的影響。”
    倘若再問:客家傳統思想是從哪兒來的呢?
    “從那滔滔的黃河邊喲”。
    《禮記‧禮運篇》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人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奸邪之謀)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客家思想來自河洛,這是當下客家人自血緣至精神的一種共識。
    河源市位居廣東省東北部,是廣東省經濟相對落後的一個區域。但是,河源市不但宣佈“世客會”上不搞任何形式的招商活動,而且為辦好“世客會”,市委市政府機關還“分頭承包”各個代表團的接待工作,可謂開了先河。負責“世界客家播遷路‧中原文化粵港尋親之旅”代表團的,是河源市環境保護局。
    市環保局局長何明亮先生見到我們,大聲問好:“鄉親們,你們好!”
    何局長旋即改口,說:“錯,錯,錯!對不起了!河南祖宗!”
    激動之下,何局長的口頭表述,欠妥當。席間娓娓道來,市環保局副局長賴志剛先生的表述,準確妥帖:“河南是我們客家人的祖根地。我這賴姓,源出息縣的賴國。去年我曾回到賴國故地朝拜先祖!”
    血緣,時空割不斷。
回家的路
    孫中山先祖由贛入粵居珠璣巷,還是由閩入粵居河源紫金?孫中山是客家人,還是廣府人?
    凡此種種,是有過爭議的。
    曾擔任孫中山先生顧問的美國人林百克(Linebarger)在其所著的《孫逸仙傳記》中寫道--
    記得有一天,著者問孫博士:“博士,人家說你是生在火奴魯魯的,這話確不確?”
    他笑著,說道:“這種傳說確實有的。我的幾個過於熱心的同志以為我倘若說生在火奴魯魯,便可以得著美國政府的保護,而同滿清反抗。我也確是在那裏住過好多年,所以他們便這樣說。其實我和我的幾代近祖,的確是生在翠亨村裏的。不過我家住在那裏只有數代。我們的家廟,卻在東江KungKun村(ThevillageofourancestraltemplesisatKungKun,ontheEastRiver)。”
    KungKun是東莞還是公館?
    著名學者羅香林《國父家世流源再證》雲:“餘昔著國父家世源流考,蓋純以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述家廟在東江公館(KungKun)村,及國父故居所藏孫氏列祖生歿紀念簿所記十二世祖連昌公始居香山縣一史實,為研究準則。先以之為普遍諮訪依據,繼乃分析東江公館村地望,建立紫金忠壩公館背為國父上代所嚐居止之假設。然後乃為蒐集有關資料,並於紫金為特殊調查,賴友好協助,果於忠壩孫屋排孫桂香家,發現忠壩孫氏族譜舊本。其譜所記一事,即十二世祖連昌公,舊居公館背,遭時多艱,遷徙外地……且由新發現之忠壩孫氏族譜,更可上溯其先世,本居河南陳州(陳州府治在今淮陽縣,開封東南地區曾先後為陳留郡、陳州府轄區),自唐末黃巢變亂,有孫公者,南下平亂,始遷江西寧都,以功受封為東平侯,子姓繁昌。至宋有諱承事公者,覆遷居福建長汀河田。至明永樂間,有諱友松友義者,再遷廣東長樂琴江都,即今紫金忠壩。由是,國父上世,史實盡明。而其在粵世次,則為入粵始祖孫友松公,妣駱孺人……”“林氏追隨國父多年,又為美籍,記事當屬客觀可信。此所述國父所言其家廟所在之Villlageof……KungKun,雖開智書局譯本誤翻為龔公村,然實際則除公館村外,似未見更有能為密合之名稱。前此鄧慕韓先生雖嚐指KungKun為即‘東莞’之對音,然‘東莞’之東,當音如Tung決不如Kung。且‘東莞’為縣,與Village(村)不合。”
    羅先生的研究,得到孫科的認同:“羅君此書,於資料搜討,事蹟闡發,皆慘淡經營,成之不易,貢獻實巨,蓋所謂世系研究有其明效大驗之實證也。”
    其後,羅家倫、黃季陸主編《國父年譜》,且一再修訂,雲:“國父孫先生,名文……孫氏先世本中原望族。唐僖宗時,河南陳留有孫者,中書舍人孫拙子也,娶陳氏;黃巢亂作,充承宣使,領兵閩越江右之間,因屯軍定居於江西寧都。四世孫承事公,遷福建長汀之河田。明永樂中,有友松公者,再遷廣東東江上流紫金縣之忠壩公館背,為先生上代入粵始祖。十一傳至鼎標公,嚐參加反清義師,兵敗流徙,於康熙時又自紫金遷增城。十二傳至連昌公,覆移家香山縣(今名中山縣)湧口門村,傳迥千公。乾隆中葉,由湧口門村遷居翠亨村之殿朝公,即先生高祖也。自友松公迄先生已十八世。遷至翠亨村,亦有五代。”
    當然,修訂基於調查--
    廣東北伐軍司令姚雨平將軍說:先生自稱是惠州(今日紫金縣曾屬惠州)客家人。
    孫科說:父親曾告訴他,老家原住東江永安縣(今紫金縣)。
    孫中山次女孫婉說:民國十年,我與戴(恩賽)先生準備結婚……父親對著母親說,恩賽品德好、學問好、倆人感情也好,而且又是老同鄉……結果,母親同意了我們的婚事……
    戴恩賽是嘉應州(今梅州)五華縣人。
    紫金縣忠壩鄉現為“紫金縣中壩鎮”,孫氏祖居之村現名“發昌村”。
    發昌村東臨梅州五華縣,曾歸五華縣轄也,孫中山說其與愛婿戴恩賽是“老同鄉”,自有道理。
    發昌村現存孫氏宗祠、孫友松墓、駱十八娘墓等。
    “孫友松與駱十八娘沒有合葬在一起。客家人很講究,倘若死的時間等有了不合,就不合葬。”中壩鎮黨政辦主任王石雲說,“兩人的墓地,風水都很好。孫友松墓坐落在一個展開的鶴形山巒間,駱十八娘墓前依琴江,形勢為‘游魚下水’。”
    孫中山祖居地在河源紫金,在河源敬塑中山先生銅像,是孫穗芳的心願。
    《世客大旗傳廣西古邑聖土交河南》是河源日報報道世客會閉幕的大標題。
    世客會閉幕式的第一個議程,就是交接聖土儀式。
    與此同時,世界客家播遷路組委會將“中原聖土望君歸”交予河源永久收藏。
    完成聖土交接者是河南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賈連朝、河南省客家聯誼會會長林雪梅,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市長劉小華。
    “這是繼台灣之後,世界客家播遷路送出的第二尊‘中原聖土望君歸’。”世界客家播遷路組委會秘書長司馬眾志先生說,“第一尊由台灣世界客屬總會永久收藏,第二尊由作為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舉辦地的河源市永久收藏。”
    “所謂愛國愛家,歸根到底還是要愛我們的文化。”林雪梅說,“交接聖土,為的是傳承中原文化與客家精神,讓客居他鄉的客家人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10-12-20

http://www.sunyat-sen.org:1980/b5/www.sunyat-sen.org/zxdt/showwb.php?id=534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