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9|回复: 0

越南客家望族---羅氏家族與葉氏家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1 05: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會 安 - 羅氏家族 & 葉氏家族 會安的客家人
        談到會 安客家人,必定要提到當地兩大客家望族---羅氏家族與葉氏家族,而此兩大家族彼此間的情誼也相當深厚,羅家與葉家家族或在經商方面成績非凡, 在藝術上有卓越表現;或在當地熱心奉獻服務鄉親,而兩家族中都有人因投入抗日運動而成為名垂千秋的愛國志士。
1. 羅氏家族        在楊聰榮的〈以兩個越南客家家族談越南華人的記憶與遺忘〉一文中, 他提 到羅姓家族, 是來自祖籍廣東東莞的客家人, 於 18 世紀後期移民到會安定居, 而遷居至當地時已有同 鄉在此居住,羅氏家族在中越兩地作貿易,目前仍在當地 經營「天泰號」的 商 號。他從訪談羅氏家族後代得知, 羅氏家族在會安經 商 頗有成就, 因此在當地有龐大的產業。        羅家不僅在生意上經營的有聲有色, 也是個文學, 藝術氣息濃厚的家族,因 此造就了一位相當傑出的音樂家羅允正。在 《越南會安華僑抗日與十三烈士紀念 畫冊》中記載, 羅允正, 1920 年出生, 小時候家人稱呼他為「阿開」 , 他也以「羅 開」一名, 在其所作的曲子上署名, 而越南人則稱呼他為 La Hối。葉氏家族的葉 傳華曾和他一 起合作過一些歌曲, 如 1938 年創作的「旅越會安華僑青年團團歌」 、1961 年的遺作「青年與春天」即是由葉傳華填詞, 羅允正譜曲。葉傳華的 兄長葉傳英亦為會安十三烈士之一, 葉傳英的女兒葉家棉曾撰文說明「青年與春 天」這首歌曲的寫作背景。她提到, 「青年與春天」最初名為「青年與青春」 , 羅 允正原先希望由他作曲、葉傳華來填詞, 但當時葉傳華回中國西南聯大讀書, 後 來羅允正犧牲後,葉自中國返回會安, 於 1961 年為這首歌填上歌詞, 並將它改 名為「青年與春天」。        日後他雖因參加抗日地下工作而被日軍殺害,但這首優美的曲子, 後來感動了一位河內路經會安的詩人世旅(Thế Lữ ), 重新填上越文歌詞,246直至今日仍被越南人民傳唱著。他的侄兒羅嘉勝有一天夜裡夢見已為國捐軀的他, 又與葉傳華合寫了一首「夢允正」的歌來紀念他。羅允正的革命烈士以及享譽滿天下的音樂家身份, 不但成為家族中的光榮,也是越南華人, 越南客家人引以為傲的人物。
2. 葉氏家族        會安另一個知名的客家族群即是葉氏家族,葉啟明是廣東省豐順縣湯坑鄉人,1887 年出生,卒於 1942 年,曾任會安客家幫幫長。葉啟明的父親於清朝時期來到越南會安, 是來越的第一代, 這樣算起來葉家移居越南會安至今可能將近100 年了。他的父親與會安當地的明香女子結婚, 並在會安落戶, 却時創辦了「葉同源」 的商號, 從事中成藥代理、瓷器及絲綢綾緞的布料生意, 也是會安當地的殷商。國父病逝時, 會安華僑首先在中華會館舉辦追悼會, 追悼儀式即是由葉啟明主持, 他對於後來的抗日工作也十分投入, 他的愛國思想也深深影響了他兩個兒子葉傳英和葉傳華。        此外, 葉家也熱心於教育事業, 在會安創辦了中華僑校, 247嘉惠當地華僑子弟。葉啟明的妻子為會安十三烈士之一的潮州幫幫長許文茂之妹, 兩人育有二子三女, 與長子為葉傳英, 幼兒為葉傳華, 葉啟明與兩個兒子在會安都是名人。長子葉傳英在父親過世後繼任客家幫幫長, 在二次大戰期間積極参與抗日工作, 據說後來被日軍逮捕並施打毒液而為國犧牲。幼兒葉傳華則一如父兄在抗日工作上積極投入, 二次大戰時期也卂與救國工作,曾擔任會安華僑青年團團長,是抗日華僑青年的靈魂人物。除此之外,也在文學和音樂上展露才華, 他曾在兄長為國捐軀後, 於 1943 年寫了首〈英哥〉的詩來紀念他, 回中國就讀西南聯大哲學系時, 創作了《葉傳華詵集》。音樂方面, 也曾為摯友羅允正所譜的歌曲「青年與春天」填詞, 並與羅允正姪兒羅嘉勝合作完成「夢允正」來懷念亡友。1946 年返回會安, 曾以蘇聯的曲子填了一首名為「今天我們勝利」的歌詞。

SOURCE:
越南華人遷移史與客家話的使用-以胡志明市為例        研 究 生:吳 靜 宜
        指導教授:羅 肇 錦 博士, 楊 聰 榮 博士
  • 246 - 葉家棉, 〈介紹《夢允正》與《青年與春天》兩首歌〉 《越南會安華僑抗日與十三烈士紀念畫冊》(北京:天順鴻彩印有限公司, 2005) ,頁 104。
  • 247 - 葉家棉,〈簡介葉啟明老先生〉 《越南會安華僑抗日與十三烈士紀念畫冊》(北京:天順鴻彩,印有限公司,2005),頁 117。 林明江, 〈古城親情-訪越南惠安等地雜記〉 《海內與海外(域 外見聞),2001 年第 14 卷第 1 期,頁 25。設在「中華會館」內的「中華公學」後來改名為》「禮義學校」。

http://www.lathienthai.com/index.php?id=latoc-ho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21: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