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6|回复: 0

美籍客家女深圳寻亲记:为母亲誓寻中国外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罗笑娜来到深圳出席讲述她寻亲故事的纪录片放映会。

  深圳和牙买加,远隔着高山大洋,却因一段宗族寻根之旅联系紧密——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的非裔女子拉·威廉斯·马迪逊(Paula Williams Madison,中文名“罗笑娜”),为了寻找让母亲Nell Vera怀念一生的外祖父Samuel Lowe(中文名“罗定朝”),历经波折探访,最近终于回到外祖父的根脉所在——深圳龙岗罗氏祖屋鹤湖新居,并与宗族血亲重逢相认。

  跨越了不同的大洲和国家、姻连着不同的种族和家族,寻根故事本身已是传奇。在这背后,也是深圳客家先民艰苦拓殖的群体背影,是深圳的一段珍贵历史。由美国威廉姆斯控股集团旗下非洲频道电视台摄制、记录罗笑娜寻亲过程的《寻找外祖父》(finding Samuel Lowe)纪录片,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加勒比海的牙买加、千里达群岛首播并引起轰动。

  为了母亲

  黑人高管誓要找到中国外公

  罗笑娜兄妹最喜欢问母亲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母亲会说:“我们来自牙买加。”从母亲的口中,罗笑娜知道外祖父是中国人,名叫Samuel Lowe。

  一头短卷发、高挑的身材和深棕色皮肤,让人对罗笑娜牙买加人的身份坚信不疑。但当她与中国亲人站在一起,你会发现,他们的眉眼五官是如此相似。

  “我是一个黑人,也是一个客家人。”罗笑娜笑着说。

  罗笑娜在纽约的黑人聚居区哈林区长大,她曾在NBC环球工作二十多年,几年前从通用电气公司(GE)副总裁的位子上退休。

  3月23日,罗笑娜出席了深圳一场纪录片放映会并进行演讲。这部纪录片,正是讲述她万里寻亲故事的《寻找罗氏家族:中国,牙买加,哈林》。

  寻亲故事,要从罗笑娜的母亲Nell Vera说起。在罗笑娜的印象里,她总是很悲伤。母亲独自带着三兄妹生活,她独特而美丽的华人面孔在街区里很引人注目,而罗笑娜三兄妹的黑人长相又总是成为街区人们的议论对象。

  “当和小伙伴们玩耍,被妈妈叫回家吃饭时,小伙伴们都会很吃惊。”罗笑娜说,常有人用粗鄙的语句问同样深棕色皮肤的哥哥:“嘿!你是中国人吗?”

  罗笑娜回忆,小时候家里是用筷子吃饭的。在举目无亲的美国,母亲对兄妹三人格外严厉,在学校他们永远是最顶尖的学生,因为母亲说“我把你们带到美国来,不是让你们拿B的。” 每当受到欺负,母亲会鼓励他们勇敢反抗,她还说:“你们以后会很有钱的,不会穷。”

  从那时起,罗笑娜兄妹最喜欢问母亲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母亲会说:“我们来自牙买加。”再往下问,母亲就什么都不说了。从母亲的口中,罗笑娜知道了外祖父是中国人,名叫Samuel Lowe。

  后来进一步得知,Samuel Lowe是来自中国广东惠阳县(现属于深圳市)龙岗镇罗瑞合村的客家商人,20世纪初远赴牙买加,和当地女子Albertha Beryl Campbell生下了Nell Vera。Nell Vera三岁那年,由于族人们的歧视和干扰,母亲带着她离开了Samuel Lowe。1933年,15岁的Nell Vera怀着对父爱的强烈渴望来到牙买加圣安斯贝寻找父亲,遗憾的是此行她只见到了父亲的几个兄弟。叔伯们告诉他,父亲已经启程返回中国,不会再回来了。叔叔还送给她一对父亲留下的珍珠耳环作为礼物,从此,Nell Vera就再也没有得到父亲的消息。

  罗笑娜深刻感受到母亲的悲伤——自小被迫离开家人,人生一直是残缺的。她要为母亲找到外祖父。

  奔波寻亲

  她被写进龙岗罗氏族谱

  财富的积累和家庭的昌盛让罗笑娜越来越迫切地追寻那个答案。在亲人的带领下,罗笑娜来到了罗氏故居——鹤湖新居,按照传统方式向列祖列宗叩拜。罗氏族人把她和母亲写进了家谱。

  Nell Vera与父亲Samuel Lowe之间,除了珍珠耳环,更有割不断的血脉传承,这使得Nell Vera保持着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和理念,罗笑娜和哥哥们同样如此。

  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兄妹三人在学业和事业上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纪录片介绍了罗笑娜兄妹亮丽的职业生涯,罗笑娜在NBC环球工作了二十余年,曾作为公众人物演讲,为种族平等而发声,哥哥们也支持过很多社会公益活动……如母亲所愿,这三个从哈林区走出的孩子摆脱了贫穷,跻身美国的主流社会。

  他们不再因为母亲不给零用钱而沮丧,而是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在别墅享受休闲时光。罗笑娜和哥哥在纪录片中强调:“我们在协力创造属于家族的财富,无论何时,我们都在一起。”

  “这是客家文化的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没有人可以帮你,只有你自己。兄妹三人各自拼搏,团结在一起,为了他们共同的家。这不同于西方的“小家”各自独立的模式,如此的大家庭观念显得非常中国化。”王丽川认为。

  财富的积累和家庭的昌盛让罗笑娜越来越迫切追寻那个答案:我们到底从哪儿来?在牙买加亲戚的指引下,罗笑娜和哥哥们来到了当年祖父Samuel Lowe在牙买加的居所。静静地伫立在祖父生活过的房间里,罗笑娜热泪盈眶:“没想到我真的来到了这里,他们曾生活过的地方。”同时,她知道了父亲的中文名——罗定朝。

  2012年,根据牙买加华侨提供的信息,他们来到多伦多参加一个海外客家人的聚会。聚会上,人们说着客家话,她惊讶地听到哥哥居然跟着客家人的语调数着“一、二、三、四……”哥哥说,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这个调子很熟悉,因为母亲小时候说过给他听。

  “这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他们的一分子。”罗笑娜问身边的人,知不知道“罗定朝”这个人?突然有个人过来说,罗定朝正是他叔叔的父亲,来自深圳龙岗罗瑞和村。

  2012年8月,罗笑娜终于来到深圳。罗氏族人已在机场等候多时,当她出现时,侄女老远就认出了这位非裔面貌的姑姑,罗笑娜见到了自己的舅舅、姨妈、表弟等罗氏族人,亲人们深情相拥。

  当罗笑娜拿出母亲的照片时,舅舅和姨妈激动地说:“她和我们的父亲(罗定朝)长得简直一模一样!”

  在亲人的带领下,罗笑娜来到了龙岗区罗瑞和村的罗氏故居——鹤湖新居。在纪录片里,罗笑娜好奇而深情地看着这一切,仔细地询问族谱中的宗支世系,在侄女的翻译下,罗笑娜按照中国拜祭祖先的方式上香、跪地,向列祖列宗叩拜,她拿着香的手在抖,眼里含着泪水,口中不时祈祷着。罗氏族人还把她和她母亲写进了家谱。

  鹤湖新居百年以前是龙岗旺族罗氏的祖屋。

  细致考证

  拼贴出外公的创业故事

  20世纪初,十多岁的少年罗定朝作为契约劳工的一分子,从广东远渡重洋抵达牙买加。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十余年,从经营小本生意发展到中等商店。

  今天的鹤湖新居已经成为客家民俗博物馆,百年以前,它是龙岗旺族罗氏的祖屋。

  在寻亲过程中,通过亲人口述、搜集资料,罗笑娜逐渐拼贴出祖父的形象:“他是一个睿智慈善的绅士,孩子们都很爱他,妈妈只跟着祖父三年,但一生想念他。他的家族后人们非常宽容,很能够接纳人。”

  20世纪初,十多岁的少年罗定朝作为契约劳工的一分子,从广东远渡重洋抵达牙买加。

  其时正值中国风雨交织的凄苦岁月。刘丽川介绍,清政府在《南京条约》后被迫开放海禁。1845年左右起,先是闽省的厦门港,粤省的广州汕头港开始向美洲出口苦力的“贸易”。1852年后,香港、澳门的洋行也参与了“苦力贸易”,把华工运往南洋和南美,罗定朝去往美洲的时间应该是1906年-1910年间。

  出洋华工旅程奇苦,客家民谣中有一首“过番”,生动的描述过客家人早年出海的心境和惨况:“至嘱亲友莫过番,海浪抛弃高过山。晕船如同天地转,舱底相似下阴间。”但吃苦耐劳顽强闯荡的客家人没有畏惧,罗定朝踏上异国的土地,在金斯顿打拼出一番新的世界。

  从同乡亲戚店铺里的小伙计做起,勤奋聪明的罗定朝开始展现出“龙岗罗”血脉里的商业基因。他很快便掌握了零售营商技巧,决定在零售行业创业。他离开金斯顿,西行前往牙买加克拉伦登教区内一个叫摩可的小镇,并在此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在罗笑娜的考证中,罗定朝开设的第一个商店,在摩可路的转弯角上,被谐称为“香港”:因为当地人经营的四五个小商店,全部为来自中国的客家人所拥有。

  罗定朝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十余年,从当初经营小本生意,发展到拥有1000英镑以上资金规模的中等商店。随着兄弟们相继从深圳来到牙买加,1921年,罗定朝结束摩可镇上的生意,与家人一起迁居圣安斯贝,并在主街上开业一家面积较大的中国商店,主要从事商业批发(兼营部分零售)。

  随后的几年,罗氏在牙买加经历着波折起伏。1929年的经济萧条击垮了零售业。1933年,罗定朝决定启程回国,临行前,留在牙买加的女儿Nell Vera和儿子成为心中放不下的牵挂。他留下一对珍珠耳环交托弟弟,嘱咐如果有一天见到女儿,就告诉她“父亲让你留着”。

  观察

  寻根故事还原深圳先辈开拓史

  以家族为中心,视血缘区别亲疏,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也是客家人的重要信仰。

  在美国人类学博士马立安教授看来,罗笑娜寻根的故事,正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她认为,“现代化其实是一个移民的历史,我们(先辈)为什么要去受苦和创业,这不是创造某个‘GDP’可以说明的,而是为了建立一个价值。”

  站在客家文化研究的角度,王丽川认为罗笑娜的追踪非常可贵:“相当于填补了史料空白。我们对先辈的拓垦史了解不多,很多资料只能知道片言只语,可以说这是历史的遗忘。罗笑娜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案例。本土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关心这块土地上的人,同时还应该关心离开了的人。罗笑娜就像一条纽带,带出更多个体的故事,还原出当年的场景。罗笑娜自觉认同是客家人,认同中国文化,这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弘扬。”

  深圳本土戏剧人杨阡则认为,罗笑娜的寻根极具现实意义。“罗笑娜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们失去的东西竟然还能找回来。这是一种民间记忆,我们不会‘有意地遗忘’;同时,我们真的可以通过每个人来丰富‘什么是深圳人’这个命题。”

  “这是我小家的故事,但也许大家看到了自己家庭故事的影子。”罗笑娜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寻根经历提供信息,帮助更多当年去往牙买加的客家人后裔找到自己的祖先,希望更多失散的家庭能够团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

  (李爽对此文亦有贡献)


消息网络来源:http://sz.southcn.com/content/2016-04/01/content_14517842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08: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