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9|回复: 0

梅州发现300年前“翰林院编修”鎏金木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31 14: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州发现300年前“翰林院编修”鎏金木匾
2004-05-31 10:53:43      
  梅州籍著名作家、业余收藏家程贤章28日向新闻界展示了一块明朝末年由嘉应州(梅州)才子李二何当年带回家乡的“翰林院编修”鎏金木匾。
  
  该木匾近日在明代著名广东才子李二何的家乡梅县松口镇现身,被程贤章发现后收藏。这块鎏金木匾呈长方形,高96厘米,宽52厘米。匾内框底竖刻着“翰林院编修”五个刷金大字,外框边缘有蟠龙图案。匾的背面木板上有阴刻“明崇祯十一年钦取第一授”字样。据考证,该匾是明末嘉应州才子李二何带回家乡的,距今已有336年历史,但整体保存完好,古朴华丽。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及新编《梅县志》等史料记载,李二何为梅县松口人,19岁中秀才,明万历37年(公元1608年)乡试中解元(举人第一名)。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会试中会魁,后曾出任山西翼城、曲沃县令,多次捐出自己的薪俸为当地建设书院,甚至亲自到书院授课。他政绩卓著,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被称作“岭南夫子”。崇祯11年(公元1638年),李二何奉旨赴京参与殿试,钦取第一,御授翰林院编修,并任东宫侍读。这是嘉应州士子在明代获得级别最高的文职官位。此次发现的牌匾即为李二何当年所立之匾。
  
  李二何在客家颇富传奇色彩,在许多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明末作为太子老师的李二何在崇祯煤山上吊自尽后,携皇太子朱慈粮潜遁至家乡松口图谋东山再起,后清廷已定,朱太子无奈只能削发名刹灵光寺。  

网络来源:http://info.st.gd.cn/ShowNews.php?id=2051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10: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