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普救寺庭院里的那道矮墙,挡不住张生想要见到崔莺莺迫切的心,虽然《西厢记》的故事曲折,但是最后结局还是花好月圆,这其中少不了莺莺身边的小丫头红娘的功劳。从此,在别人恋爱婚姻中牵线搭桥的人便被称做“红娘”。
后来,由“红娘”涌生出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叫媒人。中国古代的媒人可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种。官媒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而私媒,即民间的媒婆,是媒人的主要形式。媒婆在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客家地区亦是如此,传统的客家人极其重视“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媒人不仅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促姻缘,而且维系着各姓氏家族之间的平衡。
媒人从业者男女皆有,但向来以中年妇女为多,且大多数是兼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方式的改变,媒人这一职业已经渐渐被网络所替代,如今已经难觅媒人的踪影。
牵线搭桥撮合美满姻缘
古谚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在客家人聚居地,嫁娶婚配,千百年来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注重门当户对,婚嫁的仪式也绝对必须合古体的“明媒正娶”,最好还能广宴亲友,风光一番。在这其中,媒人是必不可缺的重要角色。
客家人从中原而来,婚俗也传承了中原的特色,严格规定了从提亲到迎娶要经过的六个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婚礼。明确将媒妁制度当作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父母和媒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男女不经说媒私订终身,不仅会为家庭、社会不容,多半也以悲剧收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客家的青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除了指腹为婚、童养媳、青梅竹马的情况外,大多都要通过媒婆撮合。在以前,客家的女人一辈子都在围龙屋里度过,在围龙屋里出生、成长、出嫁、老去。因此,她们也就几乎没有与外族男性面对面接触的机会,需要通过媒人来牵线搭桥。
据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邓锐介绍,客家人从提亲到迎娶的主要程序有:媒人说媒、“打照面”“照面”“察家”等,媒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男女双方的家长发拜帖委托媒人物色对象,媒人发挥自己的关系优势,按照“门当户对”的基本原则,找到基本匹配的对象,经过游说、合议,男女双方的家长基本同意后,由媒婆选个日子,两家人及小伙子在某时某地“打照面”(婚事开端的俗语)。在这个过程中,姑娘躲藏在隐蔽处聆听和察看小伙子,一旦觉得差不多,她就走出来一起聊天,并由男方做东。如果姑娘对小伙子的印象不满意,她就可以让媒婆传个话,委婉地推脱,悄悄脱身,避免场面尴尬,男方也好找退路。
“打照面”后,男方将小伙子的生辰八字给女方,排过八字后,女方认为合适,媒婆向男方父母捎信,说女方父母愿意在某时某地再见面。这时,女方父母开始对男方的家境及小伙子的一些情况作详细的提问,男女双方再次见面,叫“照面”。男方的父亲要准备“照面”礼给姑娘家父母,然后郑重其事地商量“察家”的事情。
“察家”是婚事的转折点,由媒人帮男女双方约定时间,在媒人的陪伴下,女方父母领着大姑、舅妈、大嫂、婶子等至亲九人,前往男方家走访邻居,从正面、侧面考察男方的为人处世、家里的田地、财产和收入。然后,“察家”的亲戚们集中坐下来与男方家综合交换意见,同意后,双方就开始讨论红单、嫁妆、彩礼、归门诸事。如果不行,婚事就此告吹。
至此,男方家里可以请裁缝做嫁妆等事了,然后择定归门吉日,用毛笔写好一张张请柬送出去。娶亲那天大清早,由媒人带着伴郎和新郎,抬着花轿,扛着鱼肉、食品,敲锣打鼓到女方家接亲。
在较为闭塞的时代,从提亲到迎娶,几乎都有媒人的身影。“以前信息传递不发达,且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男女双方不能直接表达意见,所以媒婆便担起一个信息传递的功能,她能够影响家族之间婚姻的发展方向。”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周云水博士说,媒人穿行于男方女方之间,起到“参谋”和“纽带”的作用,一桩婚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人如何“说”。
在历史中,由媒人撮合而成的美满婚事不在少数,媒人也因此能得到丰厚的收入,若婚事未成,则只能继续为男女双方寻求更合适的对象。
巧解世仇平衡家族势力
在民间,流传着“十个媒人九个说”“无说不成媒”等对媒人的俗谚。为了促成一段姻缘,媒人会在语言上“扬长避短”,遇到男人年纪大的,她就说“男人大点会疼人”;遇到女的年纪大点,就说“媳妇大会过日子”“女大一,是贤妻”“女大三,抱金砖”;如遇到女的丑点,就说“丑妻是宝,放在家里省心”。
媒人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得有经济头脑、聪敏练达、通晓人情世故、腿脚勤快、不辞辛苦、能说会道、条理分明,这些都是媒人必备的功夫。在客家地区,以前有着“同姓不婚”的原则,还有就是家族的祖先辈结怨而发誓互不通婚,他们的后代也严格遵守,如果刚好有两个世仇的家族后代相爱了,这时媒人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有一对苦命的鸳鸯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家族世仇而双双殉情,这一出悲剧被演绎传颂多年,至今仍打动着无数至情至性之人。倘若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中国的媒人相助,或许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在上世纪30年代,客家地区的一个小镇上,一对家族有世仇的年轻人顶着家族的压力相爱了,由于双方家人极力反对,把那女孩锁在了阁楼里。男孩为了救出心爱的人,于是找到了媒人,媒人用一根绳子帮助女孩从窗户里逃了出来,最后这对情侣私奔到了南洋,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由于媒人在这件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两个家族的恩怨也逐渐化解了,后来该镇上这两姓的男女都可以通婚了。媒人除了在家族恩怨中起到了化解的作用,“同姓不婚”也在媒人的帮助下得到了破解。
“客家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婚姻这件大事,媒人在促成一段姻缘的同时,对化解宗族矛盾、平衡家族势力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周云水博士说,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也可能导致两个家族的关系紧张,这时促成这段婚姻的媒人便会出来游说、调解,希望两家人能和谐相处,媒人从介绍两个人认识到结婚后都有责任。
网络“媒人”替代传统媒人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不知不觉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开放的时代让男女接触成为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男女之间不再隔着一道厚厚的道德墙,交往也不被束缚,爱慕之情可以直接面对面或通过网络表达,媒婆这一职业也随之消失了,只在较为偏远的农村或许还能找到。
“在客家人结婚的传统中,仍有一些礼节是由媒人来完成的,比如拿镜子照着新娘以起到驱邪的作用,现在没有专职的媒人了,大多数人就找一些有福气的女性长辈来代替。”在梅城老街经营着一家婚庆用品店6年的老板娘李海珠告诉记者,传统的媒人已经很少了,但在客家人的婚礼中仍保留着这一角色。
在梅城的老街,不仅有传统客家婚礼用品店,也有一些婚姻介绍所,单身的男女把信息登记在册,由婚介所为他们寻找匹配的人选。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婚介所都已经过时了,他们更喜欢用网络来寻找另一半,打开交友网站、手机软件,摇一摇,点一点,心仪的对象便出现在了网络的另一头,速配、闪婚成为年轻一代婚姻的特色。
不论是婚介所,还是交友网站、手机软件,都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对于人们的婚姻和社会稳定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开拓了男女交往的渠道,解决了男女之间交流不畅的障碍,节省了以前由媒人奔波传话所费的时间。硬币都有两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今闪婚的人很多,闪离的也不少,相比起以前,这些是老一辈人想也不敢想的,“以前我们是通过媒婆牵线而走到一起的,对双方家庭都知根知底了,才放心地嫁过去的。”今年65岁的王婆和丈夫走过了47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恩爱有加。“媒人在作介绍的时候需要对双方家庭都了解得很透彻,上至祖宗几代有无交恶都是了如指掌的,这是对客户的负责,有利于客户婚姻的稳定,甚至对社会稳定都有一定帮助。”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周云水博士说。
媒人在社会的发展中,受到了网络的冲击,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客家人的传统中,对待婚姻的慎重态度仍对现世有借鉴意义。
■拾趣
客家人嫁娶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重视婚嫁风俗,在媒人的周旋下,如果门当户对就互换年庚喜帖、生辰八字,没有相克就选择良辰吉日,筹办婚事,在出嫁时需例行几项风俗。
1.叫夜谱(“叫”称“哭”,实意“唱”)
婚前两晚,女子的闺房中有一群女伴作陪衬活动,俗称“就妹仔”。出嫁女通过传统的哭唱,向女伴通报自己喜事将临,深感依依不舍。有的人很早就学会传统的唱词,不会唱的就由中年妇女教,直至自己背诵训唱为止,不唱就是不尊重陪人,或者不吉利。这种习俗在解放后就渐渐消失了。
2.迎接娶亲队
娶亲队由男方组成,四名儿童举着彩旗先行,接着媒人带路,两个抬轿佬、酒担、六个六音吹鼓手,抬嫁妆若干人。酒担由好命的人肩挑,两个箩中有一坛酒、猪肉、鸡蛋、大乌咸鱼和槟榔等食品,还有一个圆形红色的酒托盆,装着两枝柏叶和两封利市。吹鼓手路过村庄要奏乐,向人通报以示兴意。
3.拜别祖宗
拜别祖宗前还有一场闹剧,称“拖妹仔”(新娘)。房门外由中年妇女组成,强行进入嫁女房中请她出来上轿,但陪女们坚持不准进入,互相发生推拉的嬉戏,甚至用口喷酒来防范。
4.开伞出门
开伞是由新娘的亲兄弟开的,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走到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早生贵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
5.送轿
送轿是由村中的男女老少送的,送的里程一般是一华里左右,但中途要停三次轿,以示不舍得离开亲人。新娘并在轿中撒些利市红包,谁拾归谁。第三次起轿后一直回到男家,也不再哭唱。
6.到夫家
到夫家门前时,由男方的陪娘在轿门前说些“白发齐眉、三年抱两”等吉利话。事前门口放上一个面盆,盛上少量水,放上一把菜刀、一把尺、小扎茅草和桃叶,意思是驱神赶鬼,同时用一小扎干草点着火,意思是干干净净回夫家。新娘在陪娘的牵引下,用米筛遮挡在新娘的头上,先跨过面盆,后跨小火堆进入新房。晚饭后,新郎邀请村中的男中青年看新娘,俗称“闹新娘”,一直闹到深夜送走他们后,双双进入洞房。第二天早晨新娘由陪娘牵引,向祖先、老爷、奶奶敬茶,之后长辈向新娘赠送首饰和利市。
■相关
老行当展现新商机
上个月,在梅城举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式婚礼上,打扮夸张的媒婆、穿着传统汉服的丫鬟、吹着唢呐的乐手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们。这两年,随着一些复古、个性婚礼的举行,一些久违的“老行当”又重出江湖。媒婆、丫鬟、侍女、轿夫等,不仅“出场费”直线上升,在“好日子”里,更是重金难求。
据婚庆公司介绍,这几年随着婚庆行业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行当,如婚礼司仪、婚礼督导、音效师、职业伴娘等,但最缺的还是那些“老行当”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媒婆,好的媒婆可以起到调节气氛,引领新人进入角色的作用。
尽管婚庆市场上对职业媒婆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梅州职业媒婆屈指可数。因为媒婆不仅要求形神兼备,还要有出众的口才,对婚俗了解,且要在婚礼现场放得开,可以说是“千里挑一”。虽然如今的媒婆早已失去了以前的功能和作用,现在的媒婆在婚庆行业里表演性质更强一些,但也能看出市场对媒婆等传统老行当的需求。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