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笼曾经是客家人取暖御寒用的工具,火笼有两层,内胆是未过釉的陶钵,外层用毛竹破成光滑的竹篾精细编织而成,筒状无底竹篮,配上形如弓的竹柄作提手,提手下还有一个圆铁丝编织的火笼篦子防烫伤。
在那个“番薯当饭饱,火笼当棉袄”的苦寒岁月里,家家户户都要照起火笼抵御寒冷。用柴火烧完饭后,把余下的红通通的火炭用火锹小心翼翼地铲到火笼陶钵里,再盖些柴草灰,压平压实,盖上火笼篦子,火炭的余温慢慢散发可持续五六小时,携带方便,烤手烘脚,被窝取暖均可。在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还可以烤袜子烤尿布之用。
火笼还被我们勤劳智慧的客家先民赋予了人文内涵。客家姑娘出嫁时,娘家送的嫁妆中会有一对结实的火笼,寓意把娘家的火种带到夫家,今后生活也红红火火。就连乔迁新居时也要随带火笼等进屋,预示着日子红火和吉祥如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火笼渐渐的退出人们的生活,编制火笼的技艺也渐渐的面临失传的境况。 (文图:黄梅平 武平县文联 13959034590 )
资料来源:http://www.mxrb.cn/tb/content/2016-02/27/content_1477811_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