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4|回复: 0

古道热肠客家妹十年志愿服务不停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2 14: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惠州日报
邓晓慧正在开展“花开自信”活动。 翻拍

昨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在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心中充满着爱和情义,予人温暖和力量。来自惠阳的客家妹子邓晓慧便是该群体中一员,“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接纳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

上大学时常下乡义务辅导孩子艺术课

记者昨日见到邓晓慧时,一堂给孩子辅导声乐的课程刚结束,辛苦了一上午的她仍满脸笑容,侃侃而谈。

10年前,还是广州大学二年级学生的邓晓慧在一次学院交流会中获得了到普宁给孩子辅导艺术课程的志愿服务机会。“虽说是志愿服务,但当时是抱着一种见识社会的心态去了。”正是这次机会促使她与志愿者结缘。

2005年暑假,邓晓慧踏上了到普宁的列车,也开始了她志愿服务的征程,这个夏天的经历让她感受颇多。“我们从广州来,到普宁乡村,那里的孩子条件无法和城里孩子相比,感觉他们对文化的渴求非常强烈。”邓晓慧用一句话来比喻这种感受:当你给了孩子只是一点星光,但他们可以用这点星光来发光发亮。

“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一些愿望,感觉很有成就感。”2006年暑假,她再次回到了同一个地方,为更多渴求学习的孩子献上自己的力量。

2007年,她获得了广州大学“十佳学生”荣誉称号,并获得了两年的全额助学金。邓晓慧是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单亲、贫困、缴不起学费曾困扰过她,也正因为这些困境让她更早学会了坚强和乐观。“给我颁发助学金的一位负责人说,不希望我们将来有多大出息,只希望我们能把自己所学的、力所能及地回馈给社会。”邓晓慧将这句话当成自己为人的标准。她常与学院里60多名学生一起,到广东、江西各个地区展开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农村给孩子辅导艺术、文化课程。在这过程中,她称“累并快乐着”。

毕业后当教师,为方便调研农村教育调到镇中学

大学毕业后,邓晓慧进入淡水一所高中担任教师。在大学一直从事志愿服务的她便开始思考,在校园里如何能将自己的专业跟志愿服务结合并运用起来。2009年,她通过努力沟通,在学校支持下,成立了一支高中生志愿服务队伍。

“当时,志愿服务还是比较浅层面的一种概念,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志愿服务。”邓晓慧说,在她看来,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直到2012年,她到农村做招生工作时,这个契机改变了她的工作方向。她发现,无论是城里的老师还是农村老师都是由教育局统一培训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上没有很大区别,但农村的教育理念跟城市相比有较大悬殊。于是,她自愿自发地开始进行教育观察。

2013年,因家庭原因以及为了能深入对农村教育进行调研,她调到了惠阳区平潭镇平潭中学工作。在细心观察中,她发现农村学生不缺乏学习方法和动力,缺乏的是怎样坚持下去。她分析,这或许跟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系。

成立服务队,为农村孩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带学生出去活动或比赛时,细心的邓晓慧发现一些农村孩子没那么自信,知识面没那么广,沟通技巧也有所欠缺。为什么城市学校能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而我们农村学校做不到?她开始琢磨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2014年,一则报道再次触发了这位敏感的教师,她从报道中获悉如今未成年农村少女的怀孕率和堕胎率在逐年上升。刨根问底的她再次开始了调研工作。从问卷中她发现,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都不懂。此外在和农村学校交流后,她得到的反馈是:没有或很少开展类似课程。

在走访中,一位学校负责人的话让邓晓慧感到特别吃惊。她说,在问到现在已经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现成的课程,为什么不直接拿来用,一位学校负责人的解释是:“农村的情况很复杂,如果学校开了这方面课程,学生要是出现类似问题,家长可能会责怪是学校把孩子教坏了。”

邓晓慧说,学校这样的顾忌最终会成为恶性循环,所以她和志愿者们开始在社会上寻找心理辅导这一块的志愿者。同年3月份,她和这些志愿者组成了一支致力于服务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安颖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她担任队长。在这一年中,她带领志愿者到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的10多个乡镇学校,开展了多次青春期少女性健康与安全互动公益活动,并组织了6次以心理和生理健康为主题的大型支援服务。

讲究技巧,先取得家长学生信任再开展志愿活动

理想很美好,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些年,邓晓慧在农村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中着实遇到不少阻碍。起初,一些家长讲到心理健康就直白认为是不是自己孩子有问题。除了家长不理解,一些偏远的乡村学校也对志愿者们产生质疑:孩子本来不太懂的,会不会被你们一灌输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越是存在这样的想法越让我觉得必须要坚持开展下去。”邓晓慧说,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更容易接受,在活动设计中,他们规避了一些直接会对大众冲击的一些语言,通过游戏、拓展训练、防身术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其中。

“比如,想告诉孩子该年龄段不该有性行为,该怎么讲?我会先从长了青春痘怎么办、经痛怎么办、这个年龄段身体会有什么变化讲起,再慢慢引申到堕胎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通过这种平等的、交心的沟通方式,很多有问题的学生会主动找我聊天。一些家长也慢慢意识到我们不是心理医生,我们做的是调适。”她说,慢慢地他们相互间建立了信任感,接着再一步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最开始时,在邓晓慧所任教的学校,仅有一个班的班主任愿意尝试让她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慢慢地,不少老师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虽然成绩没有太大变化,但学生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变化。“到第二学期的时候,有三四个班主任开始约我们开展类似活动。”她开心地说,后来在其他学校开展 “农村学子身心关爱计划”时,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和改变也让不少学校对这一块的志愿服务有了重新的认识,并给予了重视。

她的感悟

志愿服务仅凭一份爱心不够

“你怎么看待志愿服务?”面对这个问题,邓晓慧说,她是一个受过别人帮助才成长起来的农村学子,清楚地体会到给予和获取的区别。

“曾有一个公益组织,到西藏、青海送去慰问品,而当地孩子并不领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经过询问我们发现,许多志愿者在做公益活动时没有理性做公益。”邓晓慧说,志愿服务组织需要考虑服务对象所接受服务后的后果。“如无条件地给予,是否会造成这些服务对象不珍惜,我们在给这些需求对象送去慰问品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不用赠送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她说,若每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都善于总结,分享出经验将其上升到理念服务,这样志愿服务能更专业化,更加有据可依,而并不只是凭借单纯一份爱心。

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为了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定期地进行培训和心理辅导。接下来,邓晓慧打算联系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相关方面课程的培训,全面提高志愿者的素质。

“有人曾问我,我做志愿服务有多少时间,我的回答是无法累计。”邓晓慧说,很多时候,志愿者所做的志愿服务工作并不能用时间来量化及用眼睛去评判,更多时候她习惯去总结自己从中获得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书写下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在平时的志愿活动中,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执行者,而幕后为活动策划和安排的志愿者同样花费了不少心血,却没人能关注到。”她希望社会能给予这些背后的志愿者更多理解和支持。

  无条件地给予,服务对象会不珍惜,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慰问品。

若每位志愿者都善于总结,分享出经验将其上升到理念服务,这样志愿服务能更专业化,更加有据可依,而并不只是凭借单纯一份爱心。

——— 邓晓慧的志愿服务心得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费 燕 陈 澄 统筹 本报记者费 燕

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51206/A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